第二章 现代人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1&rec=643&run=13

赵传钵(1912~1939) 又名川波, 市中办事处西关村人。 中共新泰县
党支部第一任书记。1927年夏,考入省立二师,开始接触马列主义,接近共产党
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寒假回到新泰,利用同学、挚友、社会关
系,组织进步青年创办"读书会",学习进步书刊,研究社会现实,宣传共产党的
主张,讲解革命道理,探寻光明与真理。同时,他还深入农村,串联贫苦农民,
组织"穷人会"、 "互救会",号召农民起来与地主压迫做斗争。1931年2月,在新
泰创建第一个党组织新泰党小组, 并任组长。同年8月,在其家中召开党组织会
议,建立新泰第一个党支部,任支部书记。"九·一八"事变后,在校积极参加抗
日救亡运动。是年底,省立二师党组织暴露,他被迫休学回到家乡,并继续从事
革命活动。1932年1月,中共新泰特别支部成立,他任特支书记。2月,受聘到羊
流小学任训育主任,并以教学为掩护,深入农村,组织"贫农会",引导农民起来
革命。 4月,在羊流一带领导抗花生债斗争。与此同时,还在羊流小学开展学运
工作,向学生灌输进步思想,将《共产党宣言》和其他马列主义书刊给进步学生
阅读, 团结和教育了一批进步学生。9月,国民党县党部图谋拘捕他,被迫离开
羊流小学。 11月,到达济南,随即参加了中共山东省委举办的党训班。1933年2
月26日,党训班遭敌破坏,他不幸被捕,关押在山东省党部捕共室。1937年10月,
日军侵占黄河北岸,国民党省政府逃离济南将其迁押至嘉祥县监狱。11月初,中
共邹县县委派人将其保释出狱。随后,留在当地从事革命工作。
1938年3月, 国民党顽固派在邹县制造了"南亢"事件,县委遭到破坏,他被
迫转移滕县。3月17日,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成立。5月,改编为第五战区苏鲁抗
日义勇总队第二大队。赵传钵在第二大队工作,后任该大队教导员。在部队工作
期间,他参加过滕县岗头山伏击战、袭击滕北大桥、羊庄战斗、东江村打击土顽
等十余次战斗。在袭击滕北大桥时,他身先士卒,带领战士炸毁敌军列十余节,
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 9月,受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派遣,到地方土顽武装王
学礼部做统战及收编工作,任该部保安第五旅政治部副主任。
1939年5月17日, 他带领地方武装40余名战士,到峄县西南边区执行任务,
行至七区垮庄(现易名董任庄,属枣庄市薛城区陶官庄乡)时,恰遇日军扫荡,
在陷入重重包围时,他指挥战士奋起反抗。赵传钵弹尽枪坏,用粪杈与敌搏斗,
为国捐躯,年仅27岁。
戴伯傥(1903~1940) 字伟卿,东都镇谢家庄人。著名革命烈士。1920
年毕业于济南初级师范学校,在家乡从事教育事业,先后在本村、尚庄等地任小
学教师数年。1937年抗战爆发后,戴伯傥目睹时局,忧国忧民。1939年初,加入
中国共产党。 不久,任新泰县六区区委宣传委员。10月,任区委书记。1940年6
月的一天黄昏,戴伯傥回到谢家庄。当天晚上,被敌人告密,匪兵一个连包围了
他的住宅。他奋力突围,因手枪哑火,不幸被捕,被押往张家村敌匪围子。敌人
为了得到六区党组织的机密,下令对其施用种种苦刑,压杠子、拉梁头、灌辣椒
水等。戴伯傥始终未开口。惨无人道的敌人又点着成把的火香烧他的眼睛、肋骨
等,一连烧三把火香,疼得他发出一声声惨叫。最后,敌人用机枪把他杀害,并
暴尸野外让狼和狗争食,时年37岁。
孙英俊(1909~1941) 字秀卿,岳家庄乡田家村人。著名革命烈士。小
时上学四年。成年后,性情温和,善于团结乡亲,乐为街坊邻居做事。三十年代
初,孙英俊在家乡一带组织20余人的红枪会,保卫国土,保卫家乡。1938年3月,
参加岳柏良地方游击队,任分队长。后县委改编岳部为县独立营,他受命回到家
乡, 名义上担任国民党政府清河乡乡长, 实际上秘密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
1939年秋,孙英俊入党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积极在本村和邻村发动群众,以
顽军头目万金山部下李某之名,成立了一个中队,他担任队长。1940年春,他把
这支部队拉出来,改编为八路军新泰县大队第三中队,任中队长。孙英俊很会做
群众工作。 当时田家村有30户农民,105口人,其中青壮年29人。孙英俊带头动
员弟弟孙英儒等12名青壮年参加了他的游击队。这12名同志在部队都入了党,在
抗日战场上英勇杀敌, 有9名同志光荣牺牲。1941年,县大队攻打杨家庄子,孙
英俊英勇冲杀,中弹负伤,经医治无效,光荣牺牲,时年32岁。
李子敬(1909~1941) 原名李裕笃,楼德镇东封家庄人。原山东省战工
会审计处主任。1934年,李子敬考入济南乡师,在校期间,受到革命真理的熏陶,
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1937年抗战爆发后,李子敬回到故乡,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泰宁县东部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封家庄党支部
组织委员。1938年5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12月改为山东省分局)成立后,
李子敬调边区省委财委会工作,曾任科长、财委审计巡视等职。1940年,任山东
省战工会财政处、审计处主任, 他认真执行党的政策, 坚持原则,遵守财经纪
律,在后勤保障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1941年,日寇对沂蒙山根据地进行大规模
地"扫荡"。当时他被派筹备战工会一次会议,活动在沂南县大青山地区。11月30
日深夜,突然遭到日寇的合围,本来已经突出重围,但为抢出机密文件和公款,
他又奋不顾身跑回住地,当找到文件和公款时,敌人已经逼近。在实在无法摆脱
的情况下,他毫不畏惧,与日寇展开了顽强的搏斗,由于寡不敌众,最后壮烈牺
牲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
李成善(1903~1942) 翟镇后羊村人。著名革命烈士。1938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1938年春,后羊村成立第一个党支部,李成善任组织委员。1939年,任
党支部书记。他在后羊村以党支部为核心,积极组织、培养、发展贫雇农入党,
并组织抗日自卫团。 1940年1月,新泰二、三、四区成立中心区委,他成为不脱
产的组织委员。李成善一家皆为革命者,他的二弟李富善、三弟李恩善、四弟李
树德都是1938年入党的党员,两个妹妹也都相继参加革命,堪称全家抗战的模范
家庭。 1941年9月27日,李成善被化装的日本特务逮捕。开始,敌人对其软硬兼
施,但始终没有达到目的。敌人气极败坏,凶相毕露,对其进行更加残酷的折磨。
除拉梁头、灌煤油、压杠子外,还用烙铁烙其身体,用子弹头拨他的肋骨。李成
善被折磨的遍体鳞伤,十几次昏过去。但他始终咬紧牙关,没向敌人吐出一句口
供。李成善针对敌人的豺狼本性,又进行了绝食斗争,挫败了敌人的阴谋诡计。
1942年2月24日,李成善惨遭敌人杀害,时年39岁。
李冠群(1918~1945) 东都镇圣泉庄人。原县委敌工站站长。1937年12
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部队八路军四支队。10
月,新泰县委组建独立营,县委向部队要来李冠群任中队指导员。11月,县委组
建了由李冠群任书记的六区区委。 1939年3月,李冠群调到区中队,专做区中队
的领导工作。1941年秋,又调到城区中队任指导员。为了加强城区的敌工工作,
1943年8月, 新泰县委研究决定成立城区敌工站,调李冠群任敌工站站长。1944
年12月31日晚,城工站,城区分区委、区政府,区中队的领导和城工站武装班、
区中队全体战士准备在借庄宿营。 区中队3个班住大借庄,领导干部和城工站武
装班16人住在小借庄。驻新泰城日军宪兵队通过坐探得知16人住小借庄的情报后,
出动宪兵队100多人,包围了小借庄,妄图把城工站及城区的领导同志一网打尽。
是夜11点钟,城区站站长李冠群,城区分区区委书记张奎元、区长吕博泉,区中
队长朱久胜以及杨同新、刘魁武、刘建义等领导同志集中到小借庄开会,研究新
年期间如何对驻新泰城日伪军开展政治攻势的问题。会议一直开到元月1日凌晨3
点钟。会议结束后,中队长朱久胜回大借庄与战士一起就宿,其他同志就在小借
庄休息。 4时,同志们刚躺下,就听到街上枪声四起。日军开始挨家挨户搜查八
路,形势非常紧张,领导同志研究决定迅速突围。张奎元率领部分同志向西南方
向突围,冲到南沙河边,遇到敌人猛烈火力的阻截,只好返回往北突围。李冠群
带领几个战士往王家石山方向突围,来到刘家林,利用坟头作掩护向敌人射击。
敌人打来一排子弹,李冠群身负重伤,忍着剧烈的伤痛,搬动坟头上的大土块,
把随身携带的文件埋藏好,然后又把手枪栓卸下来扔掉。敌人3挺机枪向他射来,
李冠群壮烈牺牲。
赵育才(1894~1945) 岳家庄乡冯家村人。著名革命烈士。抗日战争爆
发后参加革命队伍, 曾任新泰县围山区区长。1943年5月,在一次截击敌人的战
斗中,面对敌人投出的手榴弹,他抢先出击,扔回敌群,自己身负重伤,保护了
战友的生命。1945年2月23日,日伪军500余人包围了东堂峪村。当时,村内驻着
泰宁县机关部分工作人员和围山区公所、税务所全体同志。为保存革命力量,县、
区机关和民兵组织突围,由他和通讯员负责掩护。在连续的拼杀中,敌人的包围
圈越来越小, 最后把他们围在一所小宅院里。他对通讯员说:"看来同志们突围
已经成功,我们就是死也值了!咱现在拼一个够本,拼俩赚一个,绝不能当俘虏!
"战斗仍在继续, 院子里成了一片火海,他身负重伤,毫无惧色,背靠西墙,面
对冲入院里的敌人,准备再做拼死一搏。这时,一颗罪恶的子弹打入他的胸膛,
光荣牺牲。为纪念这位把自己的一生献给革命事业的烈士,1952年,刘杜区建立
的第一所完全小学被命名为"育才小学"。
赵孚民(1914~1947) 原名赵锡鸿,曾化名鲁南、赵伯、赵文伯。市中
办事处赵家栗行村人。优秀情报工作者。幼时就读于教会学校。"七七"事变前夕,
接受从军救亡的爱国主张,毅然加入国民党部队。后因目睹国民党军队腐败无能,
深感壮志难酬,遂于1939年只身投奔延安。后经组织安排,转而赴国民党绥德专
员何绍南之保安司令部任上尉书记(实为中共情报员) 。1940年3月,赵孚民受
命打入驻榆林城外的张历生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一游击军,任第一总队特务
营书记。同年冬,化名赵伯,奉陕甘宁边区保安处绥德情报站派遣赴绥远工作。
在此期间,他获取了大量有关绥境蒙政会、国民党绥远蒙旗党部调查统计室的活
动情报,掌握了蒙奸德穆楚克栋鲁普拉陇蒙古王公投敌叛国的动态,及时向绥德
情报站作了汇报。这时,赵孚民化名鲁南,他领导的情报站,始称鲁南组。1941
年5月,鲁南组转东胜工作。8月,赵被国民党军统秘密逮捕。军统为工作发展计,
决定对其加以控制使用,并欲派其回延安为军统服务。此前,赵孚民已接到组织
上调他回延安汇报工作的指示,故将计就计,由军统安排出境,先至榆林,后返
回延安。赵孚民回到延安后,接受了组织上的审查。之后,又接受了一个时期的
培训,被分配在边区保安处书报检查站工作。1945年党的"七大"前夕,陕甘宁边
区保安处决定恢复北线情报据点,组建绥蒙情报站,赵孚民亦在被选派人员之中。
组织上根据其情况,决定让他疏远军统,接近中统,打入国民党绥远省执行委员
会调查统计室, 窃据要害,长期经营。9月,赵落脚绥南,任国民党绥南专署秘
书。 1946年2月,又至包头三青团团部任股长。他在打入敌特要害部门后,利用
合法身份进一步发展地下特工组织, 至1946年下半年,已发展了"十来个重要关
系及几十个利用关系", 取得了有关绥远敌军将向解放区大举进攻的重要情报。
1947年1月8日,年仅33岁的赵孚民因患斑疹伤寒并发心脏病,逝世于归绥市公教
医院。解放后,赵孚民被追任为烈士,他的遗骨安葬在呼和浩特市青山公墓。
朱法芝(1930~1947) 西张庄镇西张庄村人。少年英雄。出生在一个贫
苦农民家庭,从小勤劳能干,懂事知理,在其兄长的影响下,渐渐懂得革命道理。
1945年8月, 日军投降后,担任当地儿童团长。他团结广大儿童,积极参加减租
减息运动,参加斗地主、分田地的土改斗争。1947年春,国民党还乡团侵占了西
张庄村。他因年少没有转移,负责在村里注意敌人的动向。是年农历六月初十,
被还乡团抓捕,受尽酷刑,视死如归。在刑场上,敌人要他下跪,他宁死不跪,
怒视敌人,拼力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壮烈牺牲,年仅17岁。
苗万东(1880~1947) 龙廷镇土门村人。著名革命烈士。为人耿直,痛
恶贪官污吏。 1933年9月,中共新泰县委发动龙须崮暴动。他以自己的药铺为联
络点,让县委领导秘密议事,并支持儿子苗培芝、苗培茗参加暴动。1938年,率
领全家以实际行动投入抗日行列,深受党和群众赞扬,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民主
人士。1940年,被推荐为新泰县参议会参议员,后又任泰山专署参议会参议员。
1947年,被国民党还乡团逮捕,活埋于新泰城平阳河。建国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其长子苗培芝,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曾任县委交通
站站长。1939年,被敌人抓捕,视死如归,最后壮烈牺牲。
其三子苗培茗,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民兵队长、农救会长。1947
年,被国民党还乡团逮捕,残遭杀害。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苗家三代都参加了革命活动,先后有父子两代6人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4人被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刘建义(1918~1948) 北师店乡后孤山村人。著名革命烈士。1936年,
参加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初
春,他在本村发展两名党员,并成立后孤山党支部,被选为支部书记。1942年,
任新泰县抗日民主政府北师店区区长。1943年秋,调城区敌工站工作。1944年秋
天的一个晚上,刘建义率城区敌工站几名战士和北师店区中队,先埋伏在城西关,
待夜深人静时,通过内部关系,他和几名同志化装进城,在敌人沉睡之机,一连
摸了敌人5个炮楼,俘虏伪警长以下25人,缴获4支手枪和25支长枪。出城时又在
西门上埋了地雷,将俘虏带出城3、4华里之后,把地雷拉响。天亮后,敌人到北
师店区进行"扫荡"报复,刘建义和区中队的武工队员早已无影无踪。这次夜袭敌
炮楼,给了敌人一个沉重打击,刘建义的英雄事迹也登在了当时的《大众日报》
上。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建义在华东野战军某部任连指导员。1948年解放开封时,
光荣牺牲,时年30岁。
张汝德(1921~1950.1) 寨子乡方家庄人。原四川省永川县公安局侦察
股股长。1940年参加革命,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省蒙阴县公安局公
安员、干事、侦察员、副股长等职。1947年秋,张汝德带领武装队伍,组织反包
围突然袭击, 经过激战,打死敌人几十名,活捉5名,并缴获一批枪弹,荣立一
等功一次。1949年12月16日,随西南服务团前去四川省永川县。担任县公安局侦
察股股长。 1950年1月31日上午,一支20多人的队伍排成一路纵队,沿永川至双
凤的田间泥路,不停息地飞速前进。早饭后,他们正在县城隍庙内听县长兼政委
兼公安局局长徐亚云作报告时,突然得到消息:匪首蒋启忠拒不交枪,并扬言要
打死刚出发前去追枪的县公安局侦察员杨洪富。一中队紧急出发,携带武器,由
县公安局侦察股股长张汝德和段连长带队指挥,轻装跑步前进一个小时,在叶家
河沟处追上了杨洪富。张汝德和段连长研究,兵分两路前进。这时,隐蔽在对面
100米远的王家院子里的10余名土匪, 以为是包围他们的,遂迫不及待地从院内
冲出,向院后山坡上逃跑,并首先开枪向部队射击,部队立即予以还击。这时,
张汝德不顾土匪的密集枪弹,从院前田坎上直冲过去,迅速占据了院后山坡制高
点,部队也随即跟上,架起机枪向土匪射击。当场活捉5名土匪,缴获长短枪5支。
为了全歼王家院内土匪,张汝德和杨洪富未随部队追击溃匪,张、杨二人押着俘
匪, 返回王家院子,张汝德在前,走到王家院子外并喊话:"快缴枪,解放军宽
大俘虏"。 话音刚落,躲在王家院子猪圈里的土匪开枪射击,一枪击中张汝德胸
部,光荣牺牲,时年29岁,后由政府备棺安葬于永川县城东山寺侧。
张良桐(1921~1950.2) 北师店乡马庄村人。原四川省内江县委组织部
长。 15岁时便给地主做长工,一干3年。1938年,中共新泰县委建立龙廷抗日根
据地。在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担任村抗日游击小队长、支部委员等职务。后调区委搞组织工作,正式脱产
入伍。 1945年8月,张良桐随部队北上,到黑龙江省青岗县工作,被任命为县委
委员、组织部长。1949年初,张良桐报名南下。12月,进军西南,被分配到四川
省内江县委工作, 任县委委员、组织部长。1950年1月14日,张良桐和副区长李
明等人,奉命带领20多名解放军战士和"地干班"全体成员,到内江县第二区人民
政府所在地观音滩,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农民协会,为土地改革做准备。2
月4日早晨,解放军和"地干班"同志正在区政府楼上开会,发现外边有异常动向,
张良桐立即电话报告县委。这时,土匪已包围了区政府,情势十分危急。张良桐
沉着指挥"地干班"和解放军战士与敌人进行战斗。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为了保
存革命力量,他命令大家突围,自己留下掩护。同志们刚刚冲出区政府大门,遭
到敌密集火力的袭击,冲在前面的同志英勇牺牲,其余同志迅速退回。这时,张
良桐为了同志们的安全,急忙上前关大门,结果头部、胸部、腹部多处中弹,但
仍继续指挥作战到天黑, 由于伤势严重,终于昏迷了过去。5日早饭后,土匪攻
进区政府,发现受了重伤的张良桐还活着,匪徒又补打一枪。张良桐光荣牺牲,
年仅29岁。为纪念这位血洒内江的新泰英雄,内江人民专门为其树碑立塔。
范安良(1925~1952) 楼德镇城前村人。抗美援朝一等功臣。1948年10
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战役中,作为
机枪射手,因作战勇敢,被荣记三等功。1950年春,在部队春训中,因表现突出,
再次被记三等功。 10月,参加抗美援朝。1951年2月,在与敌军作战中,手托机
枪,边打边冲,并与其它战友配合,活捉6名美国士兵。4月,在朝鲜铁源金鹤山
遭遇战中,所在班担负阻击敌人、保护主峰的任务,出色完成了任务,为整个战
役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被上级授予"金鹤山阻击英雄班"光荣称号,范安良荣立一
等功, 并被任命为金鹤山阻击英雄班班长。1952年2月,部队奉命回国整编,在
返回途中,遭到美国飞机袭击,范安良壮烈牺牲,年仅27岁。其遗体安葬在朝鲜
番自洞。
王焕宇(1912~1963) 原名王者栋, 市中办事处西赵家庄人。 原建筑
工程部人事司司长。1927年至1934年,在曲阜师范、北平中国大学附中弘达高中
读书。 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3月在莱芜李条庄由李春之、李枚青介绍加入中
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泰县动委会副主任,四支队二中队队长,新泰
县联防办事处科长,新泰县抗日民主政府财政科科长,泰山专署秘书,新蒙县县
长,泰南办事处副主任,泰南专署副专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沂蒙专署副专员,
鲁中行署交通局局长、实业处副处长,中原财经办事处工商处副处长,武汉军管
会工业处副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原临时人民政府秘书处长,中
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建筑工程部洛阳工程
局代理局长,建筑工程部人事司司长。1963年逝世。
孙守谦(1917~1965) 石莱镇东石莱村人。 淮海战役支前一等功臣。
小时候在家乡读书,1932年泰安县七区高小毕业。回乡后,即从事地方教育事业。
抗日战争爆发后, 日军占领县城,并于1942年8月在石莱街安设据点。1943年,
党组织派人到石莱山区开展抗日工作,他积极协助,并一同宣讲革命道理。有一
次,在被日军抓伕抢修炮楼的过程中,他暗中串联当家几个侄子和其它民工,趁
日军麻痹之时,对其工事进行破坏,并逃进山区。随后即参加革命组织,从事抗
日活动。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本村工作,为减租减息、土地改革、支援前线,不
怕辛劳,积极奔波。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支前大军,推着小车随大队人马转战
千里,从当地一直走到长江沿岸,胜利完成支前任务后,被华东支前委员会评为
支前"一等功臣",并由傅秋涛将军签发证书,以作鼓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他先后在村、乡从事教育和文化工作。在任乡文书期间,由于其为人正直、清廉
节俭,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深受党和人民的赞扬。1957年夏,石莱村遭遇洪
水袭击,雨夜中,他在带领全家逃往高处后,忽又听到水中有呼救的声音,他不
顾自己水性不好,返回水中救人。在此过程中,因溺水较长,腹中呛入大量污水,
从此病倒。此后,他带病坚持工作,兢兢业业,不辞辛苦,终因积劳成疾,医治
无效,于1965年冬季病故。
张希春(1926~1979) 新泰市人。一级人民英雄。1941年1月参加八路军,
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历次战斗中,机智顽强,数次担任艰巨的战斗任务,
多次荣立战功。 1946年7月,鲁中部队转移时,所在排担任阻击任务。在排长牺
牲后, 挺身而出,带领全排坚持战斗,3次负伤不下火线,胜利完成扼守天台山
要地重要任务。战后,被鲁中军区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此后,曾任华东野
战军八纵队十九团一营连长。1949年,淮海战役中率部勇占运河桥,做出重大贡
献。同年5月,被第三野战军授予"一级人民英雄"称号。1950年9月,出席全国战
斗英雄代表会议。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长、守备区副司令员等职,并
曾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2月8日病逝。
冯文(1917.4~1986.3.3) 原名冯广文,楼德镇东村人。原四川省邮电
管理局副局长。早年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党组织领导的对当地反动势力的斗争。
1938年4月参加革命,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山东鲁南区党委
交通科干部,一、二、四地委交通科科长,赵博县战时邮电局局长。解放战争时
期,曾任鲁南战区邮局督察员、滨海支前司令部军邮局局长、粮食总站副站长、
西南服务一团交通科副科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川东区党委交通
科科长、川东军区军邮局局长、四川军区军邮局局长、四川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
等职务。
尹作军(1965~1986.6) 石莱镇东刘家山村人。革命烈士。1983年12月
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4年11月应征入伍。在成都军区第三通信总站麻栗
坡军邮站工作。尹作军同志入伍后,工作踏实认真,热爱部队,安心服役,在执
行战勤任务中勇敢顽强。 调入麻栗坡军邮站两个月中, 经手了20多万封信件,
从未出现差错, 服务热情周到,赢得了被服务单位的一致好评,并受到站嘉奖1
次。 1986年6月23日,在执行战勤任务中负伤,26日,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牺
牲。后经部队党委研究决定,批准尹作军同志为革命烈士,并被追记三等功1次。
冯平(1903.3.14~1986.11.8) 曾用名冯广智、冯若愚,楼德镇楼德村
人。 政协山东省委员会原副主席。童年时在家乡读书,1919年3月,考入省立曲
阜二师讲习班读书。 1921年3月毕业, 先后在楼德、 封家庄、苗庄等地教书。
1938年2月,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随省委书记黎
玉赴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 6月,返回山东,任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供给部
长。在艰苦的岁月里,经常深入山村,为部队筹集物资。1941年,任山东省战时
工作推行委员会财政组副组长。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任山东省财政厅副厅长。
1949年6月,任山东省接管委员会生产部部长。1950年后,任山东省工业厅厅长,
中共山东省委工业部部长。1957年,任淄博市市长。1962年,任省委统战部部长。
在任工业厅厅长期间,为山东省工业的恢复和发展,经常深入厂矿一线,亲自调
查研究,做了大量工作。1978年后,任政协山东省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曾
当选为中共山东省委员会第一届候补委员、第二届委员,是山东省第一、二、三
届人大代表,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刘泗滨(1902.2~1987.1.2) 曾用名刘兴沛,北师店乡瑞山后村人。山
东大学原武装部部长。1938年2月,参加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任排长、参谋。
8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泰县独立营供给主任、新蒙县政府秘书、民政科
科长等职。1943年5月,任泰南专署秘书。1945年3月,到中共鲁中区委党校学习。
9月后, 曾任中共济南市委国军工作部科长、中共鲁中二地委国军工作部科长、
鲁中南军区军政联络部副科长等职。忠实执行党的统战方针、政策,工作勤勤恳
恳, 任劳任怨。1949年1月后,任华东军区解放军官兵训练团组织科科长、训练
团副团长、 团长。1957年1月,任济南军区解放官兵训练团代团长。10月,任济
南军区司令部管理处副处长。 1959年3月后,任山东大学工会副主席等职,对于
高等院校的建设、军训等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王旭东(1925.10~1987.1) 东都镇东都村人。原国防科工委后勤部副部
长。1941年7月参加革命,194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护士、司药、
医助、军医、医保干事,华东海军学校六大队卫生队副队长、副科长,军事医学
科学院三所实习研究员、副政委,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政委、政委,国防科工
委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等职。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奔赴前线、深入敌后,
积极参加游击战争和抗日根据地建设。在解放战争时期,曾在山东鲁中军区、华
东后备兵团任军医,在新蒙战役和敌人重点进攻山东时积极抢救伤员,并由他负
责140名伤员北渡黄河安全转移。 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工作积极,曾先后两次
荣获三等功。在"十年"动乱期间,他坚信党和人民的力量,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
信仰。粉碎"四人帮"后,他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
策,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忘我工作,对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建设和国防科
工委的卫生事业建设做出了贡献。
赵剑秋(1916.3~1988.2.29) 市中办事处西关村人。山东省艺术学院原
副院长。 童年时在家乡读书,接受革命思想。1938年1月,参加中共山东省委领
导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 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鲁中一分区宣传
队队长,滨海文工团副团长,鲁中南区歌剧团副团长等职。1950年后,任山东省
文教厅文化处电影戏剧科副科长,省文化局电影戏剧科科长、艺术处处长,山东
鲁剧院副院长,省戏剧研究室主任。1979年,任山东省艺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委
员。曾当选为山东省文联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
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第一、二届副主席。他参加革命几十年来,长期从事党
的文艺工作,认真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戏剧业务熟悉,经验丰富,具有较
强的组织领导能力。为山东省传统戏曲艺术遗产的发掘、整理、改编和推陈出新,
以及现代戏的创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对组建省级各类表演艺术团体、抢救古老
剧种、培训戏剧编剧和导演等各类专业骨干力量和发展省内戏剧事业,做了大量
工作。
刘宣元(1922.1~1988.3) 北师店乡北马庄村人。空军三十九师原副师
长。1939年7月,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
日战争时期,历任山东纵队四旅战士、山东纵队四旅副排长、山东军区抗大一分
校区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野战军十九旅五十团连长、东北野战军第
一纵队三师七团副营长、第四野战军三十八军一一四师三四一团补充营营长。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空军第一航空学校学员预科总队中队长,空军第一航
空预科一大队大队长,空军第二训练基地司令部副参谋长,空军第二训练基地副
主任,空军第三十九师副师长。
王炜之(1912.11~1988.6.6) 又名王世彤,市中办事处林后村人。北京
军区空军工程部原副部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进步学生到南京向国
民党反动政府请愿活动,反对不抵抗主义,要求武装抗日。1933年,曾受到国民
党反动政府的通缉。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山东游击第四支队。1939年9月,加
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四支队司令部秘书、侦通科长,鲁中行署秘书主任等职。多
次参加莱芜、蒙阴地区的对日作战。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任鲁中军区科长,
周村市副市长,鲁中军区泰山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集伍、杨庄
战斗和莱芜、济南战役,作战勇敢,不怕牺牲。1950年后,转入空军工作,任华
东军区空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空军第五预科纵队纵队长,第五航空预科学校校
长,空军第一训练基地第一副主任兼参谋长等职。
高杰(1918.10~1988.6) 曾用名于学冉。小协镇大沟村人。吉林省四平
地委原副书记。1937年8月参加革命,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
历任新泰县五区区委书记兼指导员,抗日救国联合会会长,新泰岔河区区委书记
兼中队指导员,鲁中区党委整风学习班党总支委员兼支部书记,鲁中区党委工作
团副团长、支部书记,泰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泰县委委
员、组织部长、代理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鲁中区支前司令部运粮指挥部副部
长兼党支部书记,山东省运粮指挥部总站副部长、副站长兼兖州分站长,山东运
粮储运处党总支书记兼人事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山东省粮食总局
人事科长,山东省财政厅党委书记、人事处长、干校校长、副厅长,中央组织部
二科科长,四平市委副书记、第一书记,四平地委常委、副专员、地委生产指挥
部副主任、主任、地委副书记。
朱礼泉(1916.5.10~1988.9.10) 市中办事处西赵家庄人。国务院原办
公室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1938年10月,到沂水县岸堤村八路军军政干校学习,
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1943年,历任抗日民主政府山东新泰县保卫局长、
公安局长,莱南县公安局长,新甫县公安局长、县委委员,新蒙县公安局长、县
委委员。1943~1953年,历任山东泰南区公安局副局长、局长(兼任泰南军分区
保卫股长),鲁中第二专区公安局长,华北建大二校鲁中大队党总支书记,兖州
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市委委员,新海连特区新海市公安局局长、市委委员,
新海连市公安局长、市委社会部部长、市委委员,山东省公安厅副处长、处长、
副厅长。1954年,调中央法制委员会工作。国务院法制局成立后,任法制局行政
法规组副组长、组长。1959年,调国务院秘书厅工作。此后历任国务院秘书厅法
律室主任、办公室主任、秘书厅副主任、党组成员。1973年,任国务院办公室党
的核心小组成员,信访室主任。1977年,任国务院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兼政
治部主任。1981年,任国务院办公室顾问。
曹波平(1921.11~1989.1.10) 曾用名曹艾先,沈家庄镇李仙村人。南
京军区岱山守备区原副政委。 1938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泰县动员会宣传干事、新泰县各界救国会秘书、岙山
区区长、山东省鲁中区党校学员、新泰县城工站委员会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
任新泰县城办事处主任兼书记,城关区分区区委书记兼区长、干部武工队政治指
导员,独立营副教导员,华东西线兵团教导团三大队副政教,三野政治部解训一
团三大队副政教。建国后,历任二十二军山炮团一营政教,二十二军司令部政治
协理员,二十二军六十六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二十二军一九六团政治部主任、
代理副政委,二十二军六十六师一九八团副政委、政委,二十二军政治部组织处
处长,舟嵊要塞区政治部组织处长,定海守备区政治部副主任,岱山守备区政治
部主任,岱山守备区副政委。
鲍升春(1940.8~1989.2) 谷里镇王庄村人。泰安市原副市长。1965年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6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新泰县龙廷公社党委秘书、
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常委、团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新泰县汶南公社党委书记、
革委会主任,新泰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党组副书记,新泰县(市)委副书记,
肥城县委书记, 泰安市副市长等职。1989年2月,因车祸不幸逝世。鲍升春参加
工作以来,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党性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
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开拓精神。他作风正派、为人正真、生活俭朴,在干部群众中
享有较高的威信。
张秉玉(1919.9~1989.5.26) 西张庄镇马家庄村人。总参谋部外事局原
顾问。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1月参加八路军,3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曾任参谋、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等职。长期转战鲁中泰山地
区,经常带领武工队深入敌占区,瓦解分化敌军,使敌伪军多次反正起义。1945
年8月, 日军投降后参加遣返日本战俘工作,严格执行党的政策,做了大量的工
作。此后,曾任团政治委员、二十六军政治部保卫部长兼军法处长、第九兵团台
湾干部训练团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等战
役。1950年,作为军队优秀干部选拔进中央军委武官训练班学习。此后任驻匈牙
利大使馆首任武官、驻保加利亚大使馆武官、总参谋部外事局副局长等职。是国
家首批派出担任武官工作人员之一。期间,他遵守外事纪律,探索和积累了丰富
的武官工作和外事工作经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大校,曾荣
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曹淑霞(1975~1989.10.29) 泉沟镇曹家庄村人,女。少年英雄。生长
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8岁上学,连年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
和镇级"优秀少先队员"称号。1989年10月29日,她和姨妈回肖家上汪村。在姨妈
家门, 突遇盗贼。起初,歹徒花言巧语,逃脱未成,即掏出刀子恶狠狠地说:"
如果你们敢喊人,我就宰了你们"。曹淑霞临危不惧,大声说:"你敢,现在公安
局正到处抓坏人, 你还行凶,快把刀子放下!"歹徒凶相毕露,举刀刺来,姨妈
被刺中颈部动脉。 曹淑霞满腔怒火,上前紧紧抱住歹徒的腰,并大声喊叫:"快
来人呀!抓坏蛋!"歹徒回手朝她手、脸、脖子上连刺4刀,顿时鲜血涌流,眼睛
被血蒙住,嗓子也被血水睹住,但她仍死死地搂住歹徒的腿不放。歹徒见还不能
挣脱,又穷凶极恶地抱起一个几十斤重的电瓶,向曹淑霞的头部砸去,并拿起一
块菜板, 猛击其头部。曹淑霞倒在血泊中再也没有醒过来。3个小时后,罪犯被
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曹淑霞牺牲后,泉沟镇召开表彰大会,授予她"优秀少先队
员"称号,追认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之后,先后被授予新泰市"英勇无
畏的好少年"、"泰安市英雄少年"、"山东省十佳少年"、"全国学赖宁标兵"称号。
国家民政部批准其为革命烈士。
董毓湘(1918.1~1989.11.9) 西周镇前上庄村人。江苏省军区原顾问。
1938年8月参加中共新泰县委领导的抗日游击队,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
后任连长、营长、大队长、鲁中军区警备二旅六团参谋主任等职。参加了石家峪、
木营、张店、大崮山等多次战斗。1939年任连长时,所在连被鲁中军区一分区评
为模范连、模范党支部。1941年任营长时,带领两个连到新泰保护麦收,拔掉平
子日军据点, 敌除1人逃脱外,被歼104人。1945年8月后,历任团参谋长、副团
长、师参谋长等职。参加了鲁南、莱芜、孟良崮、开封、淮海、渡江等战役。参
与指挥了沂城、碾庄、刘集、大张庄、上海北大场、江湾等战斗。1950年11月赴
朝参战,任二十六军七十七师副师长,参加了第二、四、五次战役和汉江、长津
湖、金化北战斗。回国后,任军事学院基本系班主任,合成军队指挥系一部副主
任、主任、系主任。曾先后3次被军事学院授予二等奖。1963年7月后,任二十军
五十八师师长、副军长,浙江省军区参谋长,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
董超(1915.12~1990.9.5) 翟镇董家庄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军政大
学副政委, 少将军衔。童年在家乡读书,曾任小学教师。1937年9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 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起义。先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连指导员、营副
教导员、 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等职。1945年8月后,任师政治部主任、政委,
鲁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50年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政委、
高级系政委、 政治部主任等职。1941年,亲耳聆听刘少奇在山东分局作的4年工
作总结,受到很大教育。1946年后,率部参加鲁南、莱芜、孟良崮、洛阳、开封、
淮海等战役。在开封战役中,率领一个团首先攻入城门,对整个战役的胜利起了
重要作用。1949年1月6日,在淮海战役向杜聿明集团总攻的战斗中,作为师政委,
他不顾极度疲劳大口吐血, 和师长一起率领23师英勇作战,在不到4个小时的时
间里,连续攻克敌前沿阵地和两道地堡群,歼灭守敌三十三师九十六团1600余人,
俘敌副团长以下800余人,取得了辉煌战果。为此,纵队首长特向该师发来电报,
祝贺他们"打响了1949年的第一炮,并光荣地立下了新年胜利的第一功"。1950年
后, 他长期从事军队院校政治工作, 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亲自备课上讲台。
1955年,董超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
韩顾三(1914.12~1990.11.12) 西张庄镇西张庄村人。广州军区空军原
顾问。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纵队
四支队副中队长、连长、营长、大队长、副团长、鲁中三区独立旅参谋处长等职。
长期坚持鲁中地区抗战, 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1945年8月日军
投降后,任鲁中三分区第十团团长,鲁中二分区参谋长,七兵团三十二军一○五
师副师长等职。率部参加了潍坊、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1950年后,任浙江
军区六军分区司令员,空军第七师师长,空军第三军参谋长、副军长,沈阳军区
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 国防部第六研究院副院长,遵义061系统军管会副主任,
广州军区空军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8月,中央军委授予其独立功勋荣誉章。
范昆源(1917.2~1990) 原名范一美,翟镇红石板村人。辽宁省鞍山军
分区原司令员。1937年10月参加革命,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
期,在家乡参加八路军游击队,曾任游击队队长、连长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
历任营长、团长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长、师长、鞍山军分区司
令员等职,并按副军职离休。1990年病逝。
常润山(1908.4~1991.4) 又名常秀岚,石莱镇搬倒井村人。政协济南
市委员会原副秘书长。 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曲阜第二师范学校毕
业。1932~1937年,先后在泗水县西盐店小学、泰安县石莱高小、泰安县良庄高
小担任教员。1938年,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山东分
局警卫连连长、泰宁办事处石放华区区长、泰宁县政府民政科科长、县委敌工部
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济南市委联络部科长、济南市第九区区委书记。
建国后,先后历任济南市总工会劳保部部长、市统计局局长、纺织印染局局长、
工商局局长、劳动局局长、基本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62年后,任政协济南
市委员会专职驻会常委、副秘书长。
王宪廷(1910~1991.6.7) 市中办事处南关村人。甘肃省政协原专职常
委。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泰党支部、新泰特支委员,1932年11月任新
泰县委书记。1933年9月,组织发动龙须崮暴动。后组织领导过教育反甄别斗争、
张庄煤矿工人罢工斗争、农民抗粮税斗争、反官盐斗争、索薪斗争等,发展壮大
了党的力量。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起义,后历任连长、营教导员、团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担任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孟良崮、淮海、渡江战役等。全国解放
后,在中央军委中央复员委员会任师职参谋。1953年,任中央军委气象台第一任
台长,后任甘肃省政协专职常委。
王建青(1911.3~1991.9.6) 旧关乡官桥村人。南京军区政治部原顾问
(正兵团职待遇) 。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书为职业进行党的地下工
作,宣传进步思想,组织发展党的组织,机智灵活地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
1938年1月, 参加徂徕山起义,先后担任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一团二营政治教
导员、四支队特务大队政委、山东纵队二旅六团政委、山东莒县县委书记、滨海
军区三军分区副政委、滨海军区人民武装部部长、滨海军区二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他曾率部参加了口子、莲花山、鲁南反扫荡,角子山反顽,收复滨北等战役、战
斗和著名的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后,历任鲁中军区一旅副旅长、华野
八纵二十四师副师长、豫皖苏五军分区司令员、三野二十六军七十七师师长、解
放军空军陆战第一旅旅长、华东军区人民武装部第一副部长、二十军副军长兼参
谋长、二十军副政委兼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南京军区政治
部顾问。先后参加了莱芜、孟良崮、土山集、沙土集、夹沟、许昌、开封、淮海、
渡江、上海等战役、战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 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82年7月,按兵团职待遇离职休养。
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
李春之(1915.2~1993.1) 西张庄镇人。山东省经委原副主任。1933年
到泰安上中学,从此走向革命道路。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革命队伍,
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对党忠诚,入伍不久,便担任新泰县四区、五区区委书
记,继而又担任新泰县委书记、泰宁县委书记。建国后,先后任山东省化工厅厅
长、计委副主任、经委副主任兼省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1983年离职休养。
刘少傥(1916~1996) 原名刘士倜,果都镇坡里村人。华东政法大学原
党委书记。 1930年7月, 入县立第二高小读书。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7月,入省立乡村师范,任校党支部委员。同时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学生联
合会"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并组建"新泰旅济学生同乡会"。积极开展抗日
救亡的宣传活动。1936年7月,任中共新泰县委委员。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起
义。在革命战争年代,历任中队指导员,营教导员,军委总政治部锄奸部秘书,
山东省公安总局科长,警察学校副教育长,鲁南军区保卫部部长,区党委社会部
副部长,代理师政委等职。建国后,先后担任上海市公安局处长、华东公安部处
长、苏北行署公安局局长、江苏省公安厅副厅长、省民政厅厅长、省高级人民法
院院长、淮阴地区副专员、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等职。
封振武(1904~1997) 楼德镇封家庄村人。原山东省公安总队总队长。
童年时在家读书, 16岁考入高小,后因家贫辍学从军。1933年8月,在冯玉祥组
织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热河义勇军第二旅任副官长。 1934年8月,冯被
迫下野,部队随之瓦解,封振武回家乡任小学教员。在此期间,积极宣传共产党
抗日救国的主张,并着手组织抗日武装。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
1月1日,带领50余人、20多支枪参加徂徕山起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队长、
营长、泰泗宁区自卫团团长、县委委员兼军事部长、尼山军分区司令员、泰山军
分区副司令员、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地委委员兼敌工部长、第三军分区
副司令员、地委委员兼泰南办事处主任、军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
鲁中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兼兖(州)济(宁)警备区司令员。建国后,历任泰安
军分区司令员、地委委员,山东省军区党委委员、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山东省总队
总队长,济南军区公安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山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兼武警山东总
队总队长,公安厅副厅长兼公安部队山东省公安总队总队长等职。1955年,被授
予大校军衔,同时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张军锋(1978.11~1999.6) 旧关乡人。革命烈士。1978年11月,出生于
一个农民家庭。 199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7年9月始,就读于
官桥小学。1992年9月起,就读于羊流一中。1995年9月后,就读于市第一中学。
1998年9月, 经全国统一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防化指挥工程学院,从此携笔
从戎走上献身国防事业的革命道路。进入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后,在新生强化训练
期间,他认真刻苦,勇于磨练自己,以实际行动实现了由一名地方青年学生到军
校学员的转变。在文化课学习中,能够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军事业
务,学习成绩优良。平时对自身要求严格,工作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并递交
了入党申请书。1999年6月11日,在执行训练任务返回途中,所乘车辆发生危险,
他用自己的身体压在同学身上,舍身保护战友,壮烈牺牲。经研究决定,批准其
为革命烈士,并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