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志·城市规划建筑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135&run=13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 高国耀等 总编 段祥泰 寿杨宾 副总编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年 1000册 250千字 391页 55.00元
ISBN7-5011-4645-4

《青岛市志·城市规划建筑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7年,1999年公开出版。志书
以篇、章层次划分,全书共分为4篇、12章。首篇为城市规划,依次为:建筑、施工、
管理。本志上限自1891年青岛建置始,下限至1990年。为彰明个别事物的因果,适当
上溯或下延。
青岛建置前,属即墨县仁化乡管辖,居民或渔或耕或商。房屋多为依山傍海而建
的土、草坯、碎石建筑。历史上较为典型的古代建筑有明代的海云庵、天后宫等。青
岛建置后,建总兵府,俗称老衙门,修筑军营、炮台,青岛湾建栈桥码头。此后,青
岛逐渐形成初具规模的市镇。1897年,青岛口已有商店、作坊71家。
德国侵占时期,德国胶澳当局严禁青岛地区民间土地交易活动,大肆收买民间土
地及房屋,以备城市建设和军事设施之需。1900年德国殖民当局制定了青岛第一个城
市规划。规划市区选址于青岛西南海岸与山丘之间较平坦的地段,正对胶州湾入口之
处。市区道路基本为方格网布局。规划在区域上分为内外两界,外界为李村,内界为
青岛,而青岛又划为欧洲人与华人两个区域,欧洲人居住区起自西斐迭里大街 (今中
山路南端) ,北候汉娄阿街(今德县路)一线,由此顺溯小北山岭过信号山至青岛山,
再由此相沿各山岭,至会前东山以至海沿止,这一区被称为青岛区。青岛区以北通过
隔离地段(今黄岛路、平度路一带)为华人居住与商业区,被称为大鲍岛区,即今四方
路与沧口路之间、芝罘路与中山路北段之间围成的区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侵占青岛。他们立即宣布青岛对日本本土居民开放,
将青岛的土地以低于德国侵占时期数倍的地价卖给日本移民,土地地价税由德国侵占
时期的6%降至2%,取消土地增值税。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日本仍掌握着青岛的经济和政治控制权。日本侨民占有和承
租青岛大片土地,青岛的城市建设难以顺利开展,在此期间的工业建筑仅完成了前时
期已开工的四方发电厂工程,而民用建筑多在原市街进行。
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城市布局以台东西侧工厂地一带为市中心,除行
政区外,全市分为港埠区、工业区、大商业区和住宅区。湛山、浮山一带为特种住宅
区,荣成路东为甲种住宅区,齐东路、莱芜路等处为乙种住宅区,其他为丙种住宅区。
新辟齐东路、大学路间,登州路、西山路间及台东镇东南为住宅区。另设有园林区。
市区全部面积(道路及山林地带在内)约为3500万平方米。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1939年编制《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和《青岛特别市母市
计划》。在《地方计划》中城市性质为华北门户、水陆空交通要道、华北军事基地、
工业基地和观光地,其规划的基本构想是将德国侵占时期的单核心带形城市发展为组
团式多核心的带形城市。这时期青岛的建筑活动多为日本军事服务。南京国民政府第
二次统治时期,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社会经济陷入空前危机,经济萧条,城市建设
处于瘫痪状态。
青岛解放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青岛市集中有限财力进行重点建设,主要
是住宅和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建筑。先后在台西和延安路、太平镇、小阳一路
等地建成新的住宅小区。 住宅建筑以二、三层为主,也有部分四层楼房和平房。195
5年至1956年上半年, 还采用民办公助的办法建筑44万平方米简易平房住宅。至1957
年,住宅竣工85.1万平方米。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和经济调整时期,城市建设继续有所发展。“文化大革命”时
期,城市建设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规划建筑
才又重新进入一个繁荣和大发展的时期。
1984年1月5日,国务院批准实施1978年开始重新编制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范围为市区及四县县城、小城镇、风景区。城市性质确定为:轻纺工业、外贸港
口、海洋科研和风景旅游城市。
1985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6332万元。住宅建筑执行统一规划、分片开辟
住宅小区与加强旧城改造相结合的方针, 投资94169万元, 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23.8%,为前30年住宅投资总和的5倍多,建成住宅建筑面积626.3万平方米,平均每
年新建住宅89.5万平方米, 为前30年年平均新建住宅数的8.6倍。1986年至1990年,
每年住宅竣工面积都在100万平方米以上。到1990年末,人均居住面积为6.6平方米。

(赵嘉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