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志·机械冶金工业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112&run=13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 高国耀 王柴 郑真何 总编 段祥泰 寿杨宾 副总编
董植斋 主编 徐高桂 副主编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年 1000册 274千字 431页 55.00元
ISBN7-5011-4159-2

《青岛市志·机械冶金工业志》编纂工作始于1982年,1998年10月正式出版。上
限自1891年青岛建置始,下限至1990年。为彰明个别事物的因果,适当上溯或下延。
志书除概述、编后记外,内文共分:机车车辆、船舶、汽车、机床工具、纺织机械器
材、动力机械与电器、农业机械、工矿机械设备、通用零部件、冶金等10篇,计34章、
85节。
青岛机械铁工业的雏型是1891年青岛建置时创建的民营永顺铁厂。之后,又有几
家民营小厂陆续开业,当时虽是以冶铸、制做简单铁器和农具为主的个体小手工作坊,
却是青岛民族铁工业的先声。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为其侵略的需要,在青岛创建
了枪械修理所、修船所和胶济铁路四方工厂等。1941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同样
为其侵略战争的需要,先后在青岛建立铁工厂40多家。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
民族机器铁工业有较大的发展,至1937年,全市已有铁工企业163家,产品门类众多,
车床、刨床、火柴机、面粉机、钻床、榨油机、抽水机、锅炉等产品,可与当时的舶
来品相媲美。 1945年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派员来青接收日伪铁工企业4 5处。
后来由于发动内战,工厂大部陷于停工、倒闭状态。国民党临撤退前,把部分工厂的
机器运往南方,有的沉入海底。到青岛解放前夕,全市剩余的工厂普遍陷于瘫痪,只
有几家小厂勉强维持生产。
青岛解放后,市军管会立即接管了四方机厂、海军青岛造船所、港务局工务科修
船厂等官办企业,并移交有关部门管理。随后,又将永大、裕丰、大华、格利等机器
铁工厂进行了改组调整,使青岛市机械工业形成了国营、公私合营、私营和合作社四
种经济类型并存的新格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青岛市机械工业已基本形成了大、
中、小型企业相结合,主机和配套相结合,制造和修理相结合的工业体系。相继生产
出了中国第一台“解放”型蒸汽机车和军用舰艇、工程船舶及炼钢电炉、纺织梳棉机
等高新科技产品。20世纪60年代,贯彻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
企业和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使产值和利润有明显提高。60年代后期,青岛机械行业
抽调大批技术人员和机械设备支援全国和山东省内的沂蒙山区、肥城、济宁、新泰等
“三线”工厂。“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人们排除干扰,坚持自力更生方针,采取扩
建、改建、分建、新建等方式,先后建起了青岛汽车制造厂、整流器厂、压铸厂、刃
具厂、液压元件厂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使青岛机械冶金行业焕发了生机,企业实行
了横向经济联合。有以名优产品为龙头的、有以工艺性专业化协作的、有以科研为纽
带的等多种联合体。城乡经济协作发展迅速,有的在乡镇办联合分厂,使全市乡镇企
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到1990年,青岛市已有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
器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其他计量器具制造、金属制品、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门类齐全的八大行业。全市共
有机械工业企业858家、 冶金工业企业21家,职工总数达243553人,有工程技术人员
11276人。年工业总产值达604729万元,实现利税22926万元。有11家企业晋升为国家
二级企业。青岛市机械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全国先进工业城市行列,产品不仅畅销
国内,部分产品还进入国际市场,有近百种产品分别获国优、部优、省优和市优称号。
从火车、载重汽车、工程船舶、舰艇、汽轮机、大型机械设备到各种标准件、轴承等,
以及人民生活需要的轻纺、食品、饮料和包装等机械设备均能批量生产。
本志的主要特点是,把青岛市机械冶金行业的各个门类、各种产品及其发展脉络
都详细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以产品为龙头,把青岛市庞大的工业体系,大到万吨船舶,
小到一颗螺丝,其产生、发展、规模,都作了全面的表述,形成一种以产品为主线的
记述风格。

(段祥泰 邢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