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2&rec=95&run=13

概况
沿革 宋神宗年间以昆仑山为名称昆仑店,清初改为昆仑村。1930年名为昆仑镇,
后改昆仑乡。 建国初期为淄川县第四区,1955年为市辖昆仑区。1956年2月撤销昆仑
区设昆仑办事处, 隶属洪山区管辖,同年10月撤销办事处建立昆仑镇。1958年9月成
立昆仑人民公社。1982年撤销昆仑公社,恢复昆仑镇至今。
地理位置 昆仑镇位于淄川区南部, 距区政府驻地8公里,东与龙泉镇相接,北
与城南镇交界,西与磁村镇接壤,南与博山区白塔镇相连。
自然状况 该镇地处鲁中泰沂山系北麓丘陵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东西最大距离
6.7公里,南北最大距离6.4公里,总面积3205.0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585.37公顷。
主要山脉有昆仑山、 大奎山、天台山、蒲笠顶山、三台山,其中大奎山最高,海拔4
80.8米。主要河流有孝妇河、范阳河,境内流长8公里,流域面积32.05平方公里,适
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花生、大豆、蔬菜等。
全镇辖16个行政村和2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164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09‰。
全镇少数民族有回族、 蒙古族、满族、壮族、侗族,共97人,占全镇人口总数的0.1
88%。全镇姓氏有孙、张、王、李、刘、杨等312个姓,其中孙姓最多。
主要经济状况 1978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246万元,2000年为16.63亿元,第一、
二、 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4∶76∶20。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28万元。该镇以
交通通讯便捷、资源丰富、工业发达而著称,现在是山东省中心镇之一。境内张八铁
路纵贯南北,205国道穿镇而过,省道泉王公路沟通东西。有线、无线通讯迅猛发展,
2000年率先成为全省程控电话用户突破1万户的乡镇。 全镇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50多
种, 以煤炭、铝土、焦宝石、紫砂为主要矿种,年产煤炭达100万吨以上。该镇工业
基础雄厚,镇内现有硅酸盐研究设计院、昆仑瓷器有限公司、石油机械制造总厂、西
河煤矿、矿务局天晟有限公司、金城化工有限公司、大工机械有限公司、煤矿机械厂
等区属以上企业40余家。还有金龙皮带扣厂、淄博变速箱厂、华昆建陶集团、万峰集
团、仿瓷涂料厂、给水设备厂等镇、村、个体私营企业达200余家,其中合资企业7家。
强镇由来 该镇历来是淄博市的工业重镇,在省内颇有影响。获得的荣誉称号主
要有: 全国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100强乡镇、全国经济强
乡镇和明星乡镇、省级中心镇、省级小康镇、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省经济强乡镇、
省乡镇企业先进乡镇、省首批基层先进党校、省义务教育和社会文化先进乡镇、省体
育先进乡镇、 省第一家程控电话突破1万门用户乡镇、全市经济发展强乡镇、市先进
基层党组织、市社会文化先进镇、市文明建设先进镇等。

大事记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孙蕙中丁酉科举人。
清康熙八年(1669年),孙蕙赴宝应县任。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撤掉设于祖师庙堂的“奎山书院”。里人梁景增、张
庭钧是年二月改设“义学”。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动工兴建张博支线(从昆仑出境至博山),于1904年竣
工,并建成大昆仑火车站为三等客运货站。
1922年,悦升公司动工修筑西(河)昆(仑)专用铁路,于1924年秋竣工,全长11公
里。
年底,邓恩铭组织昆仑炭栈装卸工人反缴所谓“教育捐”,用争得之款办了昆仑
两级小学,并在校内发展党员数名。
1925年7月,中共淄博矿区党组织在昆仑分矿建立了石谷支部,刘兆章负责。
1941年9月24日, 淄川县独立营在大昆仑火车站以南埋设地雷,炸毁日军火车一
列,活捉敌押车队长1人,司机4人,缴获大批物资。
1951年, 该镇700多青年报名参加抗美援朝,输送一个营的青年参加中国人民志
愿军,同时还捐献马车、衣物等。
年底,昆仑人民剧场建成。可容纳观众800人。
1952年底,建成昆仑广播站。
1955年4月, 撤销淄川区县建制,设昆仑区为市辖区。下设昆仑、大奎、西河、
福山、龙口五个办事处,共84个村。
1956年2月,撤销昆仑区,设昆仑办事处。
1957年,成立昆仑医院。
1958年9月,成立昆仑人民公社。
1960年2月2日,昆仑变电站建成送电,为淄博市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
1963年,调整昆仑公社区划,调整后辖14个自然村,16个大队。
1966年4月,山东省副省长高启云在昆仑召开支农座谈会。
1970年11月, 治理孝妇河工程动工,沿河5个大队参加,共用石16964.2立方,1
971年底完成了昆仑段5公里长孝妇河两岸砌护堤工程。
1983年12月,奎三村兴建奎山公园,为全省第一个农民公园,副省长高启云题写
园名。
1985年1月,设立驻北京办事处,主要开展内外经济联络。
1986年,全镇经济总收入达到10760.40万元,突破亿元大关。
是年,昆仑镇第一轮总体规划,经专家评审,由区政府通过。
1987年1月19日,淄博市委、市政府在淄川召开全市乡镇企业先进单位表彰大会,
表彰6个农村经济收入超亿元的乡镇,淄川区昆仑镇名列其中。
1988年11月,陈义前、孙即树参加华东赛区残疾人调演,参赛剧目双人单腿 (雄
鹰迪斯科)以9.87分的最高分荣获一等奖。
1989年12月17日,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来昆仑视察大昆仑村幼儿园及奎三村小
学,并题词:人民支持教育,教育要为人民。
1991年6月,《中共昆仑镇党史大事记》(1949年-1987年)出版。
1992年春, 动工兴建奎盛园,占地450余亩。设立游泳池、珍稀动物标本馆、鸵
鸟养殖、花卉动物等园区。
是年秋,中外合资企业华昆建陶有限公司、天盛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岱达罗斯胶
模有限公司、精细化工有限公司4家企业先后建成投产。
11月,昆仑镇跨入全省经济百强乡镇行列。
1993年10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1992年度经济百强乡镇中,昆仑镇名列第七
位。
1995年,昆仑镇第二轮总体规划通过。
8月14日, 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刘仲一视察奎三村鸵鸟养殖业,并题词:开发鸵鸟
产业,繁荣农村经济。
1996年,动工改筑泉(头)王(村)路泉头至昆仑路段,11月竣工。总投资3000万元,
路面宽22.6米,全长6公里,超二级路标准,其中混凝土1.8公里,沥青4.2公里。
是年, 兴建南水北调工程,铺设管道1500米,挖运土石方24575立方,解决了昆
仑地区的生活、工业用水。
1997年5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代表严欣周考察奎盛园鸵鸟养殖项目。
7月,昆仑镇建成全省农村乡镇最大容量的程控电话局,装机容量达12000门,实
装机7900门。
1998年5月,成立淄川区第一家集体资产管理中心--昆仑镇集体资产管理中心。
1999年,昆仑镇政府在苏里南建立全区第一家乡镇办境外销售公司--苏里南 (中
国)锦桥有限公司,主要进行商务贸易的联络、咨询和服务,并开展国际营销业务。
2000年1月,山东省政府将昆仑镇列为首批省级中心镇。
是年秋,昆仑镇昆山社区党委成立。社区建立党委属淄博市首家。
2001年春, 兴建昆仑广场,占地30余亩,投资500万元,于7月1日剪彩使用,为
昆仑地区人民提供了一处游乐、休闲的好去处。
7月28日,昆仑瓷城奠基动工兴建。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建国初期, 全镇粮食平均亩产90公斤,总产223万公斤。1978年平均
亩产343公斤,总产617万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镇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同时积极推广科学种田,引进优良品种,注重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水浇田达8000亩。2000年粮食平均亩产463公斤,总产
649.3万公斤。 2000年底,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7747万元,耕地面积1131公顷,农作
物播种面积2215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694公顷,经济作物262.9公顷。
特色农业发展较快。大力发展了食用菌生产。建立了大昆仑、东龙角两处黑木耳
生产基地,规模达20万袋。农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发展了圆葱制种生产,建
设了加工用蔬菜生产基地及范阳河河滩莲藕养渔事业,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几年来,全镇积极开展荒山绿化工程,1993年实现了荒山绿化达标。
第二产业 人民公社化时期开始组建工程队、农机修造厂。60年代组建运输队,
兴办耐火材料厂,奎一、奎二、奎三、奎四等村开始挖掘焦宝石、铝矾土,兴办耐火
材料厂。全镇工业固定资产达300万元。70~80年代,工业企业有较快发展,镇党委、
政府倡导与张店红卫电机厂、硅研院、淄博瓷厂、淄博矿务局机厂开展挂网联活动,
促进了镇村企业的发展。 全镇工业企业达87家,从业人员达1256人,实现产值851万
元,创利税87万元。
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积极兴办合资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济转轨,经济建设有了新的发展,逐步形成以陶瓷建材、机械、化工、煤炭、包装印
刷为主导产业的工业格局。新上华昆建陶、天盛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福深化工、三利
公司等一批合资企业, 总投资3亿多元。2000年以来,进一步树立工业强镇的思路,
积极实行“地下转地上、科技兴镇、中心镇建设、经济国际化”四大发展战略,掀起
了新一轮投资发展热潮。先后新上投资超100万元的企业22家,总投资1.3亿元,其中:
万峰集团与香港合资新上的万峰伯和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投资达3500万元,是淄博市
最大的印刷企业,引进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德国海德保彩印设备;昆大电瓷厂,投入
1500万元, 产值500万元,创利税50万元;大昆仑MC尼龙管道厂,投入1800万元,产
值8000万元,可创利税1000万元。
2000年底全镇工业企业、 非工业企业、个体企业达1052个,其中销售收入500万
元以上企业31家, 从业人员11758人,实现产值94478万元,利税12041万元。建筑业
及其它工业实现产值2706万元,利税838万元,从业人员1033人。
第三产业 建国初期,各村都兴办了代销点或经销点,昆仑地区国营商业服务业
有国营饭店、河口饭店、昆仑旅馆、昆仑百货商店、国营理发店。60年代,成立地排
车运输队、 火车站理货装卸队, 积极发展小饮食业。1978年全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185人, 创产值80万元,利税8万元。1984年大昆仑村兴建的昆仑宾馆,投资达120万
元,年营业收入70万元,利税12万元。90年代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以经营陶瓷建
材为主的张博路昆仑段两侧门头繁多,商业、餐饮业、维修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汽修
厂、加油站、供销公司、物资公司、农贸市场、水产市场相继建立,建有昆山、昆仑、
许家3处农贸市场;7个村自发形成了以蔬菜、副食品为主的早市,方便了村民。以淄
博昆仑水产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水产市场初具规模, 发展到8家水产批发专业户,总投
资1600万元,营业额1640万元,纳税19.6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040万元,辐射山东大
部分地区及省外部分地区。2000年底,全镇有农贸市场3处,商业街3条,个体工商业
户810户, 私营企业108家,个体运输户310家,其中客运户12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22 28人,年末固定资产9400万元,实现产值12295万元,创利税3811万元。
特色产业 日用陶瓷作为昆仑镇的传统产业,久负盛名。现有昆仑瓷器、奎星陶
瓷、 宏泰陶瓷等日用陶瓷企业7家,年产高档合成骨灰瓷、紫砂壶、骨粉、强化瓷、
咖啡杯800万件(套),从业人员1000人,产值2645万元,利税243万元,年出口交货值
1 500万元。
建材业依托能源、 原材料,近年来新上了华昆、春风、金山、鑫源等建材企业1
2家, 主要产品有地板砖、内外墙砖、琉璃瓦、牛舌瓦、煤矸石砖等,年产值5000万
元,经销10多个省市。
昆仑镇许家村是全市第一个个体机械村,被市政府授予农机配件加工专业村。该
村自60年代开始搞农机配件加工业, 2000年,全村从事个体机械加工的有216户,10
00余人,机械设备365台,年产农机配件750万件,实现产值10780万元,创利税503万
元,全村人均收入4770元。
1992年,昆仑镇奎三村进城办起全省第一个民办公园--奎盛园。公园位于淄川城
东杜坡山处,占地面积450余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园内有动物区、植物区、游乐
园、爬行动物馆、珍稀动物标本馆、游泳池、鸵鸟养殖场、别墅区等景区。几年来,
累计投资近亿元。该园兴办的鸵鸟养殖场,存养鸵鸟200只。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清末,昆仑地区各村大都设私塾。1911年,大昆仑村董会清首先在昆
仑地区办起学校。1922年底,由中共党员邓恩铭领导抵制“教育捐”运动,从而引发
炭栈工会会长等人向县政府提出交涉,用此次抗捐争得之款项成立了“昆山两级小学”。
1943年,昆仑地区共有学堂(学校、私塾) 51处,约630余学生。1956年,淄博第十中
学(区属)在大昆仑村创办。1963年淄博瓷厂职工子弟学校建立。1981年昆仑镇中心学
校建立。2000年末,昆仑镇有中学1处、小学9处。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共15座,
建筑面积达26000余平方米。 2000年,投资近百万元,建起的多功能阶梯教室,能容
纳600余人。 2000年,全镇中、小学合班并校,昆仑二中与昆仑一中合并,郭庄、许
家、 宋家坊、康家坞4处小学合并,小昆仑小学与大昆仑小学合并。本年度,昆仑一
中率先荣获全市“教育规范化学校”称号,被命名为省级重大课题重点研究基地,荣
获淄博市首批“教育强乡镇”。
2000年,全镇拥有幼儿园14处,幼儿教师70人,招收幼儿1100名,被评为市幼儿
教育示范乡镇;昆仑镇中心幼儿园被评为市级优秀中心幼儿园;奎一、奎四幼儿园都
获得市级幼儿园建设奖;2000年奎三村、奎四村幼儿园分别获得市级优化环境创设一
等奖、二等奖。
全镇共有省级科研院1处、 市级科研所9处、村级科研机构3处。自80年代以来,
共取得各项科技成果157项。 1997年被授予市级科普文明镇。2000年被淄博市科学技
术委员会授予“全市科委系统先进集体”。
昆仑镇历史悠久,人民群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大奎山的摩崖石刻,为北宋
(仁宗)天圣年间僧人因建寺塔、植松林、开河道而标志。洄村的民俗古建筑,为明末
清初某官的住宅。三台山社庙,每年三月三、九月九吸引着众多的农人聚会。建国后,
群众文化更加活跃繁荣。1958年建立文化站、广播站,60年代成立电影队,并建有可
容纳千人的电影院。1993年兴办广播电视站,全镇电视普及率达87%。1996年获联网
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市级) ;1999年获“先进乡镇广播电视站”荣誉称号。1990年5月
《而今我谓昆仑》 出版发行。1991年6月《中共昆仑镇党史大事记》出版发行。自80
年代至今,昆仑镇文化事业涌现了一大批艺术专业人才。其中造型艺术成就尤为显著。
在国画、油画、年画、版画、壁画、陶瓷彩绘、座盘、电影宣传画、刻瓷、瓷雕等艺
术形式中, 有7人的作品在省级刊物上发表,13人的作品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14人
的作品或被选送阿尔巴尼亚、波兰,或被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香港、日本的有关出版
社刊登,或被外交部评选为国家礼品瓷,或在慕尼黑国际展览会上获得奖牌,等等。
建国前,境内医疗条件较差,仅在几个较大村有药铺。1950年建立了淄川县卫生
工作协会昆仑分会。 个体开业医生和中西医药卫生人员,承担当地医疗预防工作。1
952年-1954年个体医生本着自愿的原则,集资组建集体所有制联合诊所,并于1957年
改称昆仑镇医院。 1972年2月集体所有制的公社医院,转为全民所有制的淄川区医院
昆仑分院。后又于1997年改称淄川区昆仑镇中心医院。2000年,该医院已拥有建筑面
积达3100平方米的门诊病房楼。有医务人员62人,床位40张,年门诊病人40089人次,
住院5023人。1992年获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一级甲等医院”光荣称号。2000年获淄博
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曾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区卫生系统先进单位”。辖区内还
驻有矿务局昆仑医院、 瓷厂医院、淄博监狱医院等企业医院,拥有医务人员255人,
床位270张,门诊病房楼3座,建筑面积达6850平方米。
境内体育事业发展迅速。镇、村、企业多数设有体育活动场所。镇中心学校和各
处小学都备有标准体育场。改革开放以来,昆仑镇政府每年都组织农民运动会。昆仑
镇80年代被评为省级体育先进乡镇;90年代,农民篮球队获淄博市农民篮球赛冠军。
人民生活 建国前, 广大群众生活水平低下, 经济收入不敷支出。年人均粮食
200斤, 居住面积3.5平方米。1958年人均收入50元。1978年人均收入162元,人均住
房面积9平方米,年人均粮食460斤。2000年,奎一、奎三、奎四、聂村、东笠山、西
笠山、东龙、西龙、大昆仑、小昆仑、洄村、宋家坊、许家共13个村都住上村集体现
代化的居民楼,住楼普及率达82%。通讯事业迅猛发展,2000年6月3日,昆仑镇程控
电话用户突破1万户。许家、大昆仑、聂村、奎二、奎三5个村电话用户超过全镇总户
数的60%, 跨入“电话村”行列。全镇电话用户数在全省乡镇中第一家突破1万户,
是淄博市首批电话镇。1986年建立镇敬老院,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建房54间,水、
电、暖俱全,床位32张。80年代先后获得市级先进敬老院、省级文明敬老院荣誉称号。
1 999年荣获“山东省一级乡镇敬老院” 称号。昆仑镇计划生育工作“人口目标责任
考核”连续四年全区第一。2000年度,东笠山村获国家级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0年度昆仑镇每30户家庭拥有洗衣机26台, 电冰箱27台,摩托车29辆,大型家具2
8件,彩电24台。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36元。
镇村建设 自80年代起,昆仑镇村建设规模逐年加大,速度加快,先后沿张博公
路两侧进行改造。拆迁旧房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建成商业楼25000平方米 (建筑面
积) ,成为昆仑第一条步行商业街;投资500万元建成标准昆山居民生活楼区15000平
方米(建筑面积),水、电、路等设施配套;建成昆山、新星两个农贸市场;完成铁路
西街的旧房改造,建成商业居住两用楼14幢,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成为第二条步
行商业街。 1996年,改造省道泉王路昆仑段,全长5.5公里,宽22米。2000年,全镇
村级道路路面硬化率达94%。 1996以来,投资200万元,改建昆仑镇中心卫生院门诊
楼; 新建建材陶瓷市场二层商住楼,建筑面积达12270平方米;聂村商业街建筑面积
18 00平方米,并有9个村按村庄规划要求,结合旧村改造建成四层以上住宅楼和小康
住宅楼达68000平方米,同时完善了水、电、路面等配套设施。2001年,投资500万元,
在中心区域建设占地2万平方米的昆仑广场, 同年,7月13日,正式动工兴建占地近4
0亩的中国淄博昆仑陶瓷城, 总投资额1700万元。至2000年,先后建设了张博路商业
街、铁路西街、聂村商业街 (三街) ,昆山农贸市场、昆仑农贸市场、许家农贸市场
(三场),形成了商业服务更为齐全的市场格局。设在孝妇河两岸的昆仑大集占地10亩,
长达1000米, 逢四、 九成集, 日成交额达130万元之多,成为本区域商品集散地。
2000年2月29日, 昆仑镇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省级中心镇,同年,重新修订昆
仑镇总体规划,使规划面积由4平方公里扩大到8平方公里。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22年12月, 周仲璜经邓恩铭介绍在昆山两级小学入党。
192 5年7月, 中共淄博矿区组织建立昆仑分矿石谷支部。1943年3月,建立中共四区
(昆仑) 分区委员会。1949年底,全区共有党员108人,支部11个。1976年底,全镇共
有党员263人。 1996年,昆仑镇党委被评为“淄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同年,昆仑
镇党校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校”。1999年,镇党委被评为“六好乡镇党委”,
16个村支部全部达到五好标准。近几年,加强了对党建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了14个
村的党支部,建立村级党委两个。2000年底,党员人数达到1592人。同年建立昆山社
区党委,是全市第一个社区党委。
基层政权建设 解放战争时期,建立昆仑区人民政府(后改称四区)。1956年10月,
建立昆仑镇人民政府。 1958年9月,成立昆仑人民公社,行政机构称人民委员会,实
行政社合一。1961年称管理委员会。1968年3月,建立革命委员会。1982年1月19日,
建立昆仑镇人民政府至今。
中共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抗日战争时期,农救会成立。1938年夏,成立了“淄博矿
区抗日联合会第十二分会(昆仑)”。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昆仑炭业工会、装卸工会。
建国后称工人联合会,简称工会。1946年至1948年期间,农民团体有农民联合会,建
国初期改称农民协会。 1965年3月,成立昆仑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妇女团体有
昆仑民主妇女联合会,建国后改称昆仑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青年团体在建国初建
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四区(昆仑)委员会。1957年,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昆仑
镇委员会。少儿团体建国前各村成立儿童团。建国后改称中国少年儿童先锋队,简称
少先队。1953年5月,成立淄川工商联合会昆仑分会。1983年7月,成立淄川区个体劳
动者协会昆仑分会。 1984年5月,成立昆仑镇科学技术协会。近年又成立了昆仑镇计
划生育协会。
现任镇党委书记:徐尚绪
现任镇长:张兆兴

人物简介
张至发 字圣鹄,别号宪松,生于明朝,昆仑村人。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
任河北省玉田县令,适逢瘟疫流行,自制药饵,散给群众,此后归里,仍时时施药救
人。
孙蕙(1632~1686) 字树百,号心谷,一号泰岩,别号笠山,西笠山村人。自幼
颖悟天成,弱冠补博士弟子员。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科举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
科进士。康熙八年(1669年)敕授文林郎,任宝应县知县。康熙十三年(1674年)冬,督
抚以卓异荐,翌年,行取入都,补户科给事中,康熙帝亲自会见赐蟒衣。康熙十九年
(1680年)补户垣,官至户科掌印给事中加一级。
孙蕙主要著述有《心谷制艺》《安宜治略》《笠山奏议》《笠山诗选》《历代循
良录》《感应篇笺注》《卧帆草》诸书。他的业绩在《清代七百名人传》《中华姓氏
谱》《邑乘循良传》等书中均有记载。
张笃庆 生于清康熙年间,大昆仑村人,举人,诗人,是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
挚友,并写有《昆仑山房诗文集》和《和留仙韵》七律二首,诗中有句云:“司空博
物本风流,活水神刀不可求。君向黄初闻正始,我从邺下识应候”。
董会清(1859~1931) 原名际武,字镜海,晚年道号井亥子,昆仑镇大昆仑村人。
他一生从事教学,功绩卓著。1924年,他与当地士绅租地创办“淄川县昆仑乡公立小
学”,招收学生不收学费,免费供给书籍。他热心公益事业,铺路修桥,建仓廒,深
得乡民称赞。他一生节俭,布衣蔬食,终生地未置一垄,房未添一间。他经办公益事
业,过手款项逾万,涓滴不沾,拒不受贿,以其廉明之举教诲学生,为时人称颂。
王于池(1903~1957) 字瑶潭,昆仑镇奎一村人,曾任中国针灸学社社员、淄博
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他
终生针不离手,随时随地予人治病,是闻名淄博的针灸大夫。他先后著有《针灸实验
集》《针灸三字经》《针灸捷诀》《针灸歌诀人滑灸临床疗效俚曲记》《针灸疗病记
之一》 《针灸疗病记之二》 等针灸专著7本, 10余万字。另外还著有《针灸特语》
《针灸阐秘录》《针灸单方》《瑶潭的灸术与针术》等著作。
张汝蕙 1929年生,祖籍康加坞村人,1943年随其祖父迁至沈阳黄姑屯,曾任北
京航天大学教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现已离休。
张明文 1941年8月生, 别名昆仑山人,1956年参加工作,系淄博瓷厂高级工艺
美术师,山东工艺美术大师,是山东省六、七、八届人大代表。现任市刻瓷艺术协会
主席,市老年刻瓷艺术协会艺术顾问。他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工作40余年,刻瓷作品荣
获国家奖金银奖4项, 省部级15项;多次赴欧美等国家作刻瓷表演,荣获1996年中国
轻工总会表彰的优秀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称号。1993年起享受由国务院颁发的政府
特殊津贴。
闫先公 1943年7月生, 大昆仑村人,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淄博市壁画艺术研究
所所长,淄川区美协主席,副教授。先后为蒲松龄纪念馆、淄博市体育馆、山东省体
育馆、中国武术馆等单位设计制作10副大型壁画。1999年与他人合作的大型毛线编织
画,创《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该画和壁画《聊斋颂》荣获首届中国女神奖壁饰艺术
大赛一等奖。与他人合作的刻瓷水浒一百零八将分别荣获第二届中国梅花奖雕塑艺术
大赛二等奖、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陶瓷精品大奖。
孙迎德 1951年7月生, 东龙角村人,中共党员,1974年参加治安保卫工作。20
多年来,先后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312人,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60多起,
先后6次负伤,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7万多元,先后9次受到市、区党委、
政府和公安机关表彰奖励。1993年、1994年分别被市、区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十佳治保主任”称号。1995年春被授予“全省见义勇为十佳公民”,1995年11月被
中宣部、公安部、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等称号。
赵长刚 1958年10月生,东龙角村人,国家一级美术师。1976年入伍桂林陆军学
院。1986年转业,先后任淄博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淄博书画院党支部书记、山东省
书法协会理事、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市书法协会主席。曾获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一
等奖,全国第一届楹联书法大展银奖等。
王星 1963年生,小昆仑村人。1979年考入山东大学,1984年考入中科院上海植
物生理研究院,取得博士学位。1989年前往美国从事医药研究,定居美国。
孙迎臣 1965年7月生, 东龙角村人,中学一级教师,国家举重一级裁判。当选
为淄博市第八届政协委员淄川区第八届政协委员、 常委。 1994年至1997年分别获得
“淄博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标兵”“学校业余训练先进工作者”“淄博市体育事业做
出突出贡献三等功”等多项荣誉称号。1997年被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优
秀教师”称号。

(王峰 王志超 李新民)

责任编辑:李天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