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营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2&rec=205&run=13

概况
沿革 杨营由杨氏祖于明朝正德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得名。1939年8月1日寿
张县抗日政府成立时, 今杨营镇辖区归属寿张县第四区。1947年9月,归属郓北县一
区。1949年9月,改属梁山县第四区。1958年2月,设立杨营乡。是年9月1日撤乡建社,
属梁山县黑虎庙人民公社管辖。 1984年2月,恢复杨营乡。1999年12月23日,撤乡设
镇。 2000年2月29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中心镇。2000年12月,全县乡镇规模
调整,馆里乡归并杨营镇。
地理位置 杨营镇位于梁山县境西部,镇机关驻地距县政府所在地13公里,东与梁
山镇相接,北与寿张集乡、小路口镇交界,西与黑虎庙乡接壤,南与马营乡及菏泽市
的郓城县毗邻。
自然状况 该镇地处平原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东西最大距离13.5公里,南北最大
距离9公里,总面积73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373公顷。主要河流有琉璃河、金码河,
境内流长16.3公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
谷子、地瓜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大豆、花生等。全镇植被面积6059公顷,覆盖
率83%。
全镇辖61个行政村, 总人口5.2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5‰。全镇少数民族有
壮族、回族、朝鲜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06人,占全镇人口总数的0.2%。
全镇有王、张、侯、高等101个姓氏,其中王姓最多。
主要经济状况 198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683万元; 2000年为5.3亿元,其中第
一产业总收入1.51亿元, 第二产业2.2亿元,第三产业1.59亿元。2000年,完成地方
财政收入1308万元,年末社会金融各项存款余额2.1亿元。该镇以民营经济强盛闻名,
全镇固定资产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40余家。 重点企业有:山东鲁润京九石化有限
公司,山东良福制药有限公司,梁山天立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山东水浒集团公司,山
东梁山水泊石棉橡胶板有限公司,鲁南兄弟食品有限公司,山东省远洋淀粉制品有限
公司,梁山县淀粉机械研究所。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禾康国家粮食储备库也建在该
镇境内。上述企业促进了杨营镇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
强镇由来 2000年, 该镇有3个企业的纳税额分别位居济宁市民营企业第一、第二
和第七位,镇财政收入在全县14个乡镇中列第一位。全镇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山
东省农业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济宁市体育先进单位,济宁市
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济宁市党员电教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宁市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
镇, 孔孟之乡乡镇之星,济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市级文明单位等。200
0年,列入济宁市委、市政府表彰的经济强镇。

大事记
1939年8月1日,寿张县抗日政府在碌碡庙村举行成立大会,杨勇主持会议并做重
要讲话,杨启璜当选为县长。
1940年10月12日,驻张坊据点的日伪军约80余人到大杨庄(今大杨村)抢粮,遭到
大杨庄民兵阻击,激战3小时,日伪军仓惶逃回据点。
是年12月,日伪军在大侯村西设武装据点,驻日伪军一部。
1942年1月, 驻郓城之敌在野猪淖村安设据点,驻日伪军一部,到处抢粮抓人,
破坏地下抗日工作。
是年11月,昆张支队队长吴忠和管学思率一中队在小吴据点附近进行侦察活动,
遭到四五百名伪军的围击。吴忠采用灵活的战术在杨营村设伏,诱其进入伏击圈,毙
伤伪军数十人,俘40余人。
是年12月,大侯村伪据点之敌进攻刘普桥村,昆张支队英勇出击,毙敌50余人,
缴获匣枪2支、步枪数十支。
1956年7月,贾庄村村民在宋金河古道挖出一只木船,楠木制作,长17米,宽3.3
米,舱深2米,13个舱位;出土兵器上刻有“洪武五年造”等字样,现存于省博物馆。
1984年2月,中共杨营乡委员会、杨营乡人民政府成立。是年3月,召开了中共杨
营乡第一次代表大会、杨营乡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王孟田为乡党委书记,程立
銮为乡长。
是年7月, 东李庄村中洪拳师李相山,自筹资金创办梁山水泊武馆。次年,省长
李昌安到水泊武馆视察,国家体委副主任、全国武协主席徐才到武馆指导。
1992年3月,京九铁路梁山段线路工程全面动工,跨越杨营乡境4.5公里。
是年11月28日,京九铁路梁山站在乡境内动工兴建,占地面积21.2公顷。
1993年8月4日,境内普降暴雨达310.7毫米,琉璃河决口,遭受百年不遇的灾害。
省委书记姜春云在省市有关领导陪同下来杨营乡视察灾情,慰问灾民。
1994年11月, 乡政府新院动工兴建。新址位于梁山火车站东,公明大道北侧。1
996年5月乡政府新院落成,政府驻地搬迁。
是年7月, 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的高文胜,放弃优越的工作,回乡创办鲁南兄弟
食品有限公司,并开发研制出粉条换代产品--冷冻粉条。
1997年4月1日,山东鲁润京九石化有限公司动工兴建全国第一条股份制民营铁路
石油专用线,全长660米,并建京九沿线最大的油库。
是年11月11日,省委书记吴官正在济宁市委书记王修智、市长王仁元陪同下,视
察鲁润京九石化公司。
1998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在杨营乡境内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济宁(梁山) 对
外加工贸易区(以下简称加工贸易区)。规划面积600公顷,规划区人口1万人,设立加
工贸易区党工委、加工贸易区管委会,下设党政办公室、招商、城建环保、财政、土
管、公安6个副科级单位。
是年9月,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山东梁山中禾康国家粮食储备库动工兴建,总投资
1.2亿元,占地17公顷,设计储量为1.25亿公斤,建铁路专用线1900米。
1999年1月, 曾在北京总参谋部防化工程学院任教官的硕士研究生李兰蕴,回家
乡李阁村任村党支部书记,成为济宁市首位硕士村官。并投资2000余万元,在大侯、
李阁两村之间建占地2.7公顷的山东良福制药有限公司新厂区。
是年12月23日,省政府批准并公布杨营乡更名为杨营镇。
2000年2月29日,杨营镇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中心镇。
是年10月21日,省政协副主席李殿魁在市、县有关领导陪同下,视察杨营镇民营
经济发展情况。
是年12月5日, 梁山县人民政府下达了杨营镇、馆里乡合并为杨营镇的决定。10
日,两乡镇工作人员集中在杨营镇办公。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建国初期, 粮食亩产仅40.5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170公斤。自1982
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单产、总产大幅度提
高。1984年,全镇粮食平均亩产313公斤,总产2053万公斤,农业总产值为2068万元。
进入90年代,采取了“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调整优化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科
技兴农战略”的重大举措,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种植业由粮棉型、 产量型的单一结构向粮经间作、立体种植、高产高效发展。1
996年,该镇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转基因抗虫棉GK-12繁育任务,在刘仙庄村建立7
公顷试验田,采用“小麦--棉花”“四·二”式间作模式及地膜覆盖新技术,平均亩
产小麦300公斤、皮棉105.5公斤、棉种164.5公斤,亩产值3200元,创历史最高记录。
1997年,全镇推广种植抗虫棉GK-12达1140公顷,建成山东省最大的抗虫棉繁育基地。
2000年,全镇抗虫棉种植面积1534公顷,棉花总产值3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6
%。
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 全镇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户900余户,以饲养牛、羊、猪、
鸡为主,牛存栏量2100头,羊7500余只,生猪2400头,鸡10万余只。小尾寒羊是当地
特产, 刘庄村是饲养小尾寒羊的专业村,平均每户养羊12只,全村每年外调商品羊3
500多只,人均增收500元。
2000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27亿元,其中种植业7704万元、林果业1003万元、
畜牧业3472万元、 渔业532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6996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955公顷,经济作物3041公顷,粮、经作物产值比为10∶11.7。
第二产业 1984年,全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860人,实现产值1310万元,利税108万
元;2000年,全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6845人,实现产值1.92亿元,利税2604万元。
工业:1984年,全镇仅有村办纺纱厂1处,家庭式粉条作坊51处,糖稀作坊12处,
木器加工9处,从业人员610人,固定资产500万元,年产值800万元,利税68万元。90
年代,全镇工业经济大发展,特别是自京九铁路全线贯通、镇内设立加工贸易区以后,
杨营镇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政策优势,从优化投资环境着手,多举措招
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镇工业取得长足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
建材化工、机械制造、石棉制品、涤棉纺织为支柱的工业体系。2000年,全镇共有工
业企业61个,从业人员2365人,产品198种,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1亿元,完成工业总
产值1.89亿元,创利税2575万元。
为加快加工贸易区的发展,杨营镇采取“一区多园”的建设方式,对加工贸易区
进行了统一规划,建立四个经济园区,即以面粉、饲料、纺织业为主的水浒工业园,
以医药、机械制造业为主的良福高科技园,以农副产品加工、通信线杆制造及仓储业
为主的京九工贸园,以纳米材料、电子元件、热敏陶瓷为主的梁山民营科技工业园。
园区基础设施齐全,已基本达到“六通一平”(六通:路、供水、排水、电力、通信、
有线电视;一平:场地平整)。对进区企业、项目均实行“一站式”服务与“封闭式”
管理。有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6个项目正在洽谈中。
建筑业:建国后,建筑业逐渐发展成为继粉条加工业之后的又一较大产业,其中
王连坡村以泥瓦工匠著称,薛阁村以石匠著称。该行业季节性从业人员4500余人,每
年有大批人员远赴东北三省参加工程建设。杨营镇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成立于1996年,
有专业技术人员23人,职工197人,年创产值340万元,实现利税29万元。承建的杨营
地税分局营业楼被评为“济宁市优质工程”。
第三产业 1984年, 全镇仅有集市1处,各类店铺150余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70
人,年创产值105万元,利税9.5万元。90年代,第三产业步入快车道。公明大道的建
成通车,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加工贸易区的设立,有力地促进了杨营镇的第二产业,
带动了第三产业。山东鲁润京九石化有限公司主营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等石化
产品的代储、承运及销售,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信誉,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2000年,该公司固定资产达到196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1750万
元,上缴税金1008万元,纳税额居济宁市民营企业第一位。山东梁山中禾康国家粮食
储备库的建成, 不仅吸纳了当地劳动力200余人,而且有效地促进了交通、运输等行
业的快速发展,为全方位带动杨营镇乃至梁山县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可停放
大小车辆400余辆、年成交地瓜及粉条2亿公斤的专业批发市场的形成,使人流、物流
相对集中,促进了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迅速发展。2000年下半年,该镇着手规划建
设面积66.7公顷的公明湖公园,根据水浒故事设计旅游娱乐项目,利用京九铁路贯通
南北的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吸引国内外游客“观梁山、游公明湖”。至2000年底,
全镇建有3个农贸市场、 2条商业街、4处民营经济园区,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已形成
规模,金融、保险、邮电发展势头强劲,信息、旅游业已拉开序幕。全镇个体工商户
发展到1078户,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270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15亿元,实现总产值
6414万元,创利税2740万元。
特色产业 杨营镇素有“粉条之乡”的称号,所产粉条在清朝被指定为贡品。由于
历史原因, 粉条加工业一度衰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粉条加工业逐渐复苏。1
984年, 全镇建有51处靠手工操作的家庭粉条作坊,虽然粉条销路不错,但因生产规
模小、产品档次低,经济效益较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粉条加工业注
入了生机和活力。镇政府因势利导,制定出一系列加快粉条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
组建起地瓜粉条购销公司及占地13.5公顷的专业批发市场,粉条加工业迅速发展壮大
起来。鲁南兄弟食品有限公司、壹分利淀粉制品有限公司、华丰冷冻粉条厂、红太阳
淀粉制品有限公司、远洋淀粉制品有限公司、好汉淀粉制品有限公司等几家科技含量
高、年加工地瓜能力在200万公斤以上的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并开发出粉条换代产品-
-冷冻粉丝、 冷冻粉皮、冷冻淀粉、方便面粉丝。一些小企业也纷纷扩大生产规模,
加快技改步伐,提高产品档次。2000年,全镇拥有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淀
粉制品生产厂1家, 500-1000万元的7家,各类中小型生产厂485家;发展粉条生产专
业村6个, 季节性从业人员1.5万人; 共生产粉条及各类淀粉制品4000万公斤,产值
1.4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74%。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而且还打入美、韩、日、
俄罗斯等国际市场,淀粉制品出口交货值50万美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1984年, 全镇有联中7所,教学点分散且设施简陋,在校学生2100人;
小学43所, 在校学生43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3%。1985年,政府投资、群众集资对
中学进行了统一规划布局,兴建中学4处,实现了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
厕所六配套, 达到省级验收标准。1993年,设立农技校1处,建成农村成人教育二级
办学网络,培养农村各类技术人才累计5839人,形成了“办农技校、富一方百姓”的
科教兴农热潮。 1996年、1997年两年间,镇政府共投资700余万元,分别建高标准的
教学楼两栋。2000年,实行合校并点,将全镇32所小学精减合并成25所。是年,辞退
全部代课教师,对教师队伍进行优化组合,实行竞聘上岗,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截至
2000年底, 全镇共有中学2所,在校生3600人;小学25所,在校生4800人。学生入学
率、巩固率及学校设施均达到省级标准。先后为国家输送各类人才1609名,其中中专
734名、大学专科534名、大学本科316名、获硕士以上学位的25名。
2000年,全镇共有科技人员1347名。自1984年以来,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3项。
杨营镇是中国棉花研究所指定的抗虫棉繁育基地, 1996年成功地繁育出国家“863”
计划转基因抗虫棉GK-12。山东良福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维A酸片剂为国家四类新药,
维A酸粉针剂为国家二类新药。 山东新拓电子陶瓷有限公司研制的PTCR热敏电阻发热
元件及开关控制型PTL元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农民发明家杨文月研制生产的淀粉余
火烘干机、淀粉抽空机分别获得国家专利,研制的漏粉机、真空泵及分次性过滤小圆
箩等产品,科技含量高,深受淀粉生产企业的欢迎。梁山县中医冷疗专科医院医师高
春莲在全国第一届名优新医药专家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她的《中医冷疗》论文,获首
届全国疑难病学术研讨会二等奖。
杨营镇历史悠久,勤劳的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地方戏曲、书法、剪纸等
艺术代代相传。1938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济宁人来馆里村放映无声电影,为梁山县境
内最早的电影放映活动。 1978年,刘仙庄村建成能容纳3000余人的剧院1处,并组建
起山东梁山梆子剧团。1984年,杨营镇建立广播站。1998年,新华书店在该镇建分店
1处。1999年,有线电视在全镇开通。
建国前,境内医疗条件较差,群众基本是靠乡村医生治病,加上伤寒、痢疾、霍
乱、天花、黑热病等多种传染病流行,人口死亡率较高。1956年,开始建立农村卫生
室。1958年,试办合作医疗。1968年,各生产大队普遍建立卫生室。1971年,各卫生
室配2-3名“赤脚医生” 。1972年,全镇实现合作医疗制度。1975年,梁山县中医冷
疗专科医院建成,逐步发展成为设有急诊科、肿瘤科、疑难病科等10个科室,16个专
业,拥有大型彩色B超机1台,日本产心电图机1台,200毫安X光机1台及生化全套设备
的多功能医院。 1989年1月,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建立。1990年,对个体营业医生进行
统一考核,实行持证上岗。1998年,改造、扩建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建成集门诊、化
验、治疗、手术等于一体的规范化服务楼1座,购置4F-900L微波治疗仪、丹尼尔自动
杀菌净手器、 XSP-16A显微镜等先进医疗设备多台。1999年,医疗改革实行乡村卫生
一体化管理。是年,镇计划生育服务站获“济宁市优秀计划生育服务站”称号。
杨营镇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传统武术源远流长,习武群众遍及全镇。武术拳派以
梅花拳、洪拳、佛汉拳为主。梅花拳主要分布在大侯、李庄、李阁、太平王、荣庄、
曹庄、西李庄、洼李等村,代表人物有侯宪存、侯召刚;洪拳主要分布在东李庄、王
庄、刘仙庄、胡台庙、董相白、王连坡等村,代表人物有李相山、王俊山;佛汉拳主
要分布在丁庄、五里庙等村,代表人物有丁运孝、丁永武。大侯村素有“喝了大侯的
水,就会伸伸胳膊踢踢腿”的美誉,是远近闻名的武术村,曾成功地举办了梁山县第
二届农民艺术节暨武术大比武,并获得团体第一名,中央、省、市新闻媒体曾多次到
村采访。舞狮在杨营镇历史悠久,全镇共有狮子60余架。大侯、董相白、孙庄、东李
庄的舞狮最负盛名,曾多次代表梁山县到外地表演。全镇各中、小学校均设有体育课,
体育项目有体操、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拔河、田径、武术等。全镇
拥有田径场5个,篮球场12个,灯光球场1个,乒乓球室15个。每年都组织人员参加市、
县举办的各种活动,并向市、县体育部门输送运动员11名。1999年,该镇被评为体育
先进单位,并代表梁山县接受了全国体育先进县复检。
人民生活 建国前,广大群众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年人均粮食仅70公斤,人均收
入不足40元。建国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1958年前后
3年, 由于“左”的错误影响,农业总产值下降,农民生活水平降到建国后最低点。
70年代,农民以玉米、地瓜等粗粮为主食,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农民家庭的
经济收入显著增加, 吃、穿、住、行发生巨大变化。1984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
17元,人均粮食469公斤,以小麦为主食。进入90年代,人们由吃饱向吃好发展,鸡、
鱼、 肉、蛋被端上饭桌,95%的农民搬进砖石结构的新居。高庄、杨营、高垓、高楼
等村60%的农户建起了二层小楼, 生活步入小康。全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3平方米,
农民逐步向“居住楼房化、生活城市化”方向发展。全镇电话装机总量4000余部,移
动电话800余部。 洗衣机、空调、家庭影院、摩托车等高档消费品也逐渐进入普通农
户家中, 部分农民还购买了小汽车。 40%的农民和90%的企业职工加入社会保险。 1
989年8月,投资建高标准敬老院1所,有20多位孤寡老人在此欢度晚年。独生子女户、
残疾人、 孤寡老人实行优待政策,独生子女户每年享受120元的独生子女费,减免残
疾人、70岁以上老人的各种负担。200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478元,较1984年增
加2261元。
镇村建设 1985年,建乡以来修建的第一条公路--丁杨路(丁庄-杨营) 建成通车。
1992年11月,京九铁路梁山站的兴建揭开了杨营镇小城镇建设的新篇章。1995年10月,
连接梁山县城和梁山火车站的公明路建成通车。 该路宽12米, 过杨营镇境11公里。
1996年5月,镇政府在新址建党政办公楼、政法楼、计生楼各1座,总建筑面积4000多
平方米。1997年初,该镇建立了以市场筹措为主、上级扶持及政府投资为辅、启动民
间资金等多元化小城镇融资机制,把小城镇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详细规划覆
盖率达90%以上。按总体规划合理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统筹安排工业、商业、居住、
文化、市政和环境保护等各项建设。1997年8月,该镇依托聊商公路(聊城-商丘)贯穿
镇境南北的优势,积极发展“路带”经济,在聊商路两侧实施了商业街开发建设,先
后建起商业楼800多间。 商业街总长1700米,宽60米,安装了路灯,修筑了下水道,
设置了绿化带。逐步发展成为集日用百货、服装布匹、烟酒糖茶、五金交电、建材化
工、 农用物资、 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等诸多行业为一体的经济商贸群体,年营业额
1000多万元, 纳税10余万元。1998年6月,该镇委托济宁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杨营镇
总体规划。 2000年,投资500万元新修双杨路、翠屏路、同心路、寨王路、天罡路。
是年, 投资200万元对火车站广场改造、扩建,新建广场6.9万平方米,环广场路1.2
万平方米, 中心花园0.8万平方米,绿化植被1.6万平方米,并增设“三纵三横”6条
大道, 已形成现代经济园区的基本框架。近几年来,共投入城镇建设资金1.2亿元,
建造楼房1600多间,新修、改造街道110条,总长250公里,并开办了电视差转业务,
完善了供排水系统及供电设施,安装了程控电话。全镇已实现“四通” (村村通电,
通柏油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 。杨营镇先后被评为济宁市小城镇建设明星乡镇、
全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37年成立大杨村党支部, 为寿张县最早的党支部之一。193
9年8月,建立中共寿张县杨营区委员会。1940年,全区共建党支部19个。1984年2月,
中共杨营乡委员会成立, 下设党支部26个,党员515名。2000年12月,馆里乡并入杨
营镇,成立中共杨营镇委员会,共设党支部70个,党员1764名。镇党委先后被济宁市
委评为济宁市老干部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宁市党员电教先进单位、济宁市先进党
组织、市级文明单位。
基层政权建设 1939年8月1日,中共寿张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碌碡庙村成立。是年,
成立杨营区区公所。 1947年5月,杨营区划归郓北县,成立郓北县杨营区区公所。19
55年11月, 杨营区区公所改称黑虎庙区区公所。1958年2月,黑虎庙区划分为黑虎庙
乡和杨营乡。是年9月,杨营乡并入“八一”人民公社。1984年2月,建立杨营乡人民
政府。2000年12月,馆里乡并入,建立杨营镇人民政府。
中共领导下的群众组织 1939年8月,建立寿张县杨营区抗日救国联合会,1946年6
月改称寿张县杨营区联合会。1939年8月,建立寿张县杨营区青年抗日救国会,194 5
年8月改称寿张县杨营区青年委员会。1949年8月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杨营区委
员会, 1958年2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杨营乡委员会,1999年12月改称中国共产
主义青年团杨营镇委员会。1939年8月,建立寿张县杨营区妇女抗日联合会,1945年9
月改称寿张县杨营区妇女联合会。 1958年2月设立杨营乡妇女联合会,1999年12月改
称杨营镇妇女联合会。1996年11月成立杨营乡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2000年成立杨营
镇计划生育协会。
杨营镇现实行区(加工贸易区)、镇合一体制。
现任县长助理、加工贸易区党工委
书记、镇党委书记:薛兆福
现任加工贸易区管委会主任、镇长:李超

人物简介
高默(1586~1639) 字玄之,号西邑,系黑虎庙村高氏先祖。自幼聪颖好学,20岁
中秀才。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考取进士。历任元氏县令、湖广按察知司事、宁国
府太平县知县、卫辉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刑部四川司主事、江西司郎中、湖广清吏
司郎中。天启六年(1626年),因受魏忠贤陷害被革职。天启七年(1627年)官复原职。
翌年,被晋封为奉政大夫。崇祯二年(1629年)因力参德藩,被贬为河南知府。后因不
满腐败朝政,挂印归田。崇祯十二年(1639年)卒于家中,葬于现杨营镇庄垓村南。高
默文学方面很有成就,流传至今的诗文有《参德藩疏》《陈情稿》《梅花堂诗》等。
贾振堂(1920~1947) 贾庄村人。1938年3月入伍,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
947年8月在开封市牺牲。生前任华野八师二十四团团长。
马达(1915~1973) 原名马凤魁,梁山镇马庙村人。1935年春入党,是梁山县最早
的共产党员之一。 1938年在杨营一带组织了“抗日动员委员会”。是年8月,任中共
寿张县抗日民主政府第四区区长。他带领四区武工队,深入敌后,割电线、端炮楼、
打鬼子、除汉奸,在杨营一带开展抗日活动。1947年,四区划归郓北县,马达任郓北
县县委书记兼县长,后历任菏泽专署武装部长,平原省濮阳县县长、县委书记,濮阳
地委委员。建国后,历任河北省井陉矿务局副局长、抚顺矿务局基建局局长、锦州市
南票矿务局局长、锦州市燃化局局长。1973年因病在北京去世。
赵学忠 1918年生,董相白村人。1938年11月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参加了地方剿匪、平汉战役、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解放南京、西南大进军。
历任东进支队一分区宣传员,寿张县七区指导员,东进支队二分区教导队文化教员,
十八军五十二师九团会计、军械科参谋、财政处审计、总兵站会计。1955年因冤案由
西藏回原籍,1983年得以平反。
李相山 1921年生, 东李庄村人。中共党员,中洪拳名师,以掌、肘功夫见长。1
938年参加抗日动员委员会, 追随马达抗日,曾以高超武功连杀3名日军、2名伪军,
掩护抗日部队安全撤退。1984年7月自筹资金创办梁山水泊武馆,共培训学员800余名,
向国家输送武术人才80余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民日报》《大众
日报》《武林》杂志等10多家单位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
刘玉勤 1940年12月生,刘庄村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杨营镇科技副镇长、
山东水浒集团公司董事长。历任刘庄村党支部书记、梁山县第三棉纺织厂厂长、山东
梁山阳光纺织有限公司经理。 他把一个初建时仅有816枚纱锭的小棉纺织厂发展成为
拥有资产3000余万元,集纺织、毛绒玩具、制动设备、面粉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集团。是梁山县知名的农民企业家。1990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孙长勤 1942年8月生, 孙庄村人。中共党员,助理农艺师,杨营镇科技副镇长兼
孙庄村党支部书记。1996年,他组织实施了国家“863”计划转基因抗虫棉GK-12繁育
工作,并首先采用了“小麦--棉花”“四·二”式间作模式及地膜覆盖新技术,次年
在镇境内建成全省最大的抗虫棉繁育基地。先后被山东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
号,被授予济宁市“优秀科技人才”称号。
温茂文 1958年6月生, 梁山镇姜庄村人。中共党员,山东鲁润京九石化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济宁市知名民营企业家。历任姜庄村生产队长、梁山扶贫加油站站长。
1996年投资1200万元在杨营镇建山东鲁润京九石化有限公司,修建全国第一条股份制
民营铁路石油专用线, 建起京九线上最大的油库。 先后被评为“济宁市劳动模范”
“济宁市优秀共产党员”。
李兰蕴 1963年1月生, 李阁村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山东梁山良福集团董
事长。 1993年7月,辞去北京总参防化工程学院营级教员职务,转业回家乡创办山东
良福制药有限公司。 1999年1月,任李阁村党支部书记,成为济宁市首位硕士村官。
是年,投资2000余万元在杨营镇境内建起山东良福制药有限公司新厂区,并组建起山
东梁山良福集团。研制的维A酸片剂为国家四类新药,填补了国内空白;维A酸粉针剂
为国家二类新药,被国际上誉为抗癌药物三大发现之一。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
《大众日报》等新闻媒体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1999年当选为济宁市人大代表,先后
被评为“全国优秀军转干部”“省优秀共产党员”。

(侯圣军 张新生)

责任编辑:何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