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4&rec=44&run=13

【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工作】
1991年济南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工作,在具备了组织网络和良好工作制度的基础
上, 积极开展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规划和对策研究。主要做了6项工作:①确定
了以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经济结构调整、企业集团、培育市场、农村改革为
主要内容的24项研究课题,组织13个课题组进行研究。②市体改研究会上报中国体改
研究会《完善新一轮承包的政策和措施》 、 《济南市外贸改革回顾及深化措施》、
《生产要素流动和结构调整的规划设想及扶持政策》、《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研究》 4项研究成果。⑧邀请山东省社科院、山东大学和济南市经济、理论界的专家
学者,咨询论证了由市体改委起草的《济南市‘八五’经济体制改革规划设想》 (征
求意见稿) 。④召开了搞活大中型企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经济结构调整、城市住
房制度改革与房产经营管理等3次全市性专题理论研讨会。 ⑤组织1990年度经济体制
改革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25篇。评选出的优秀成
果,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提供了改革的决策依据,受到市领导的重视。⑥市体改研究
会与市体改委、市经研中心联合编辑出版了反映济南改革进程的重要资料汇编《济南
1990改革·探索·前进》一书。(朱 锋)
【企业放开经营转换机制试点】
为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市政府决定选择部分主要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具
有市场竞争力,领导班子较强、有开拓进取精神,管理基础较好、内部潜力大,职工
队伍素质比较好的市属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放开经营、转换机制的改革试点。
试点的主要内容:
1.通过落实企业自主权,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①生产经营方面。企业在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放开经营,
自主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产品;对没有物资保证或没有需求的指令性计划,企业
有权调整;产品属市管物价权限的,可以自主确定产品价格,报市物价部门备案;可
以利用富余设备、厂房、自有资金和其他资产,采用独家或联营的方式,创办合作、
合资企业或发展“三来一补”项目;在企业内部可以实行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管理体
制并存的“一企多制”试点;用100万元以下自有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
可以自主决定。②劳动人事方面。在企业内部打破干部、工人界限,实行企业管理人
员和技术人员聘用制;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自行编制劳动用工计划,确定招工
时间、条件以及用工性质和形式,并向市劳动部门备案,劳动部门优先保证招工指标;
在企业中实行全员劳动合同管理,并根据需要实行合理劳动组合、厂内待业和退休制
度;必要时可以从外地或国外聘用专业人员;企业有权解聘、辞退违纪职工。③内部
分配方面。企业可以采取工资总额与利税、创汇额、收购值、销售收入、产量等复合
指标挂钩,在核定的工资总额内,根据需要,实行计件工资、结构工资、岗位技能工
资等形式,自主分配工资和奖金,但发生经营性亏损的企业不能发奖金,限期内不能
扭亏的要减发工资;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合理拉开分配档次,打破平均主义,体现
向苦脏累险岗位、技术岗位和一线岗位倾斜;职工的工资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个
人的劳动成果挂钩浮动。④管理决策方面。企业要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按照《企业法》的规定,自行决定
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与撤并,确定编制和配备人员。⑤风险和约束机制方面。试点期
间,除遇重大客观因素影响外,企业如完不成年度承包指标,经营者要引咎辞职或就
地免职;企业要建立风险金制度,除从企业留利中按规定确定一定比例作为企业风险
金外,企业干部、职工要按责任大小,缴纳一定数额的个人风险金,以备企业出现亏
损时负亏;企业要控制消费基金的增长,并建立“以丰补歉”的工资储备金制度。企
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 法规和政策,自觉接受执法部门的依法监督和检查。2.
试点企业享受的政策。①企业在保证完成承包上缴任务的前提下,每年可从销售收入
中提取“两个” 1%,分别用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和技术开发资金,计入成本,专款
专用。按规定提取的数额,免缴能源交通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年终兑现合同时,影
响工效挂钩的部分,可给以返还计算。未按规定提取的企业,在年终考核时按一定比
例递减实现利润。②允许企业按规定加速设备折旧。机械、纺织行业折旧率增提幅度
为1.5个百分点, 其他行业为1个百分点。按规定增提的折旧基金,免缴能源交通基
金和预算调节基金, 并专项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③ 企业运用100万元以下自
有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经市财政部门审核后,允许该项目新增利润三年内
全部留给企业,以增强企业培植高新技术生长点的能力。④企业完成承包上缴任务,
超承包实现利润基数一定比例后,可不再实行分成,全部留给企业。个别技术改造任
务重的企业,经批准,超承包实现利润基数部分,可全部留给企业。⑤企业优先申请
外贸经营自主权。 ⑥适当放宽企业工资调节税和奖金税的征收。3.改善试点企业的
外部环境。政府各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为企业搞好服务;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
款和各种摊派;严格控制对企业的各种检查评比、达标升级活动;企业领导干部依法
执行职务给予法律保护。
首批选定的20户试点企业为:济南试验机厂、济南变压器厂、济南轴承厂;济南
轻工化学总厂、山东酒精总厂、济南啤酒厂、济南钟表厂、济南化工厂、济南石油化
工二厂、济南塑料一厂、济南衡器厂、济南第三棉纺织厂、济南针织厂、济南制药厂、
济南水泥厂、济南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山东建筑机械厂、济南轻骑摩托车总厂、济南
铅笔厂、山东电视机厂。
(赵洪轩 杜贻合)
【企业实行第二轮承包】
按照稳定政策,兴利除弊,分类指导,多做贡献的原则,全市98%的县、区属以
上工业企业实行了第二轮承包,其中95%以上的市属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进入第二轮
承包,市属国营商业、物资企业全部签订了新的承包合同。承包期限一般3~5年,与
“八五”计划相衔接;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较稳定的大中型企业,一般包
至1995年底。在推进企业第二轮承包工作中,加强了对承包工作的组织领导,在承包
基数的确定、承包形式、指标体系、经营者选择和强化企业风险机制等方面作了较大
改进。按照市发展承包制总的要求,有关部门配套制订了关于第二轮承包的“工效挂
钩”办法、经营者奖惩办法和全程管理的意见,使承包制更加完善。 (赵洪轩 杜贻
合)
【企业集团】
1991年,企业集团重点放在完善提高发育成型工作上。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
企业集团发展的意见》,提出了鼓励企业集团发展的10条政策。企业集团通过兼并逐
步实现资产一体化,不断强化资产联接纽带等措施,增强了集团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年底,“白马机械企业联合总公司”、“中国轻骑摩托车集团总公司”、“济南第二
机床厂锻压机械联合总公司” 3个集团取得了外贸经营自主权。“黄河重型汽车工业
联营公司”被国家确定为首批重点企业集团试点单位。“济南清河集团”被确定为实
行市计划单列试点集团。 年底,企业集团总数由上年的21个发展到24个。 (赵洪轩
杜贻合)
【企业兼并】
为了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1991年市政府印发了《济南市企业兼并暂行办法》 、
《济南市推进企业兼并若干政策暂行规定》和《济南市企业产权转让市场章程》,以
推动那些不出效益企业的场地、人员、设备等生产要素尽快向骨干企业、优势产品和
重点项目转移。济南市产权转让市场促进了企业兼并成果的不断扩大。一是通过产权
转让市场实现的企业兼并,避免了单纯靠行政手段“捏合”兼并留下的种种后遗症,
兼并后形成的新实体比较牢固。二是产权转让市场有严格的规范和法律保证。兼并前,
兼并双方都必须经各自的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由企业法人向产权转让市场提出申
请,产权转让市场还要对企业的资产严格评估,最后经司法部门公证办理兼并手续。
兼并日期一旦确定,被兼并企业的一切资产都被冻结,有效地保证了国家和集体资产
的完整性。 年内,全市累计已有75户企业兼并94户企业,在当年实施兼并的6对企业
中, 共转移债务亏损498.5万元,使777.6万元的闲置、半闲置资产得到利用,500
多名在职职工得到合理安置。 实施兼并的6户优势企业在不要国家投资的情况下,迅
速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强了企业活力和竞争实力。
(赵洪轩 杜贻合)
【股份制企业】
1991年底, 全市有股份制性质的企业49户 (不含金融业股份企业) , 拥有股金
22458万元(外汇入股的按现行汇率折算) 。其中工业10户,股金2076.07万元;商业
13户,股金1395.12万元。集资入股有5种形式:①直接面向社会和企业内部招股的5
户,股金489万元,分别占总户数和股金总额的10.2%和2.2%;②国营、集体企业
改为股份制企业的12户, 股金291.19万元,分别占总户数和股金总额的24.5%和1
.3%;③中外合资组建的23户,股金18494.68万元,分别占总户数和股金总额的46
.9%和82.4%; ④企业间参股联合组建的企业集团8户,股金3131万元,分别占总
户数和股金总额的16.3%和13.9%; ⑤国外独资企业1户,股金52万元,分别占总
户数和股金总额的2.1%和0.2%。以股权证书的形式划分:发行股票的10家,股金
712.16万元;采用股金证的4家,股金296.1万元;采用收据的11家,股金2902.93
万元; 采用协议入股的24家,股金18546.68万元。按股金性质划分:国家股6724.
82万元, 占股金总额的29.94%;集体股2851.14万元,占12.7%;外资股8708.
61万元,占38.78%;企业间相互参股3623.3万元,占16.13%;个人股550万元,
占2.45%,其中面向社会发行的个人股384.88万元,企业内部发行的165.12万元。
(赵洪轩 杜贻合)
【企业医疗制度改革】
1991年全市有72%的企业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医疗制度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据
对实行改革较早的19户企业统计,1990年在职职工医疗费支出比上年减少147.6万元,
平均下降24.24%;转诊量下降、住院率降低,实行改革的企业门诊量一般下降40%
左右。改革的主要做法有:①医疗费定额包干,超额少量自负。按不同年龄、工龄发
给基础医疗补助费, 一般每人每月2~10元。职工患病在厂内门诊或指定医院就诊,
全年医疗费不超过基础医疗补助费的不再核算;超过基础医疗补助费部分,个人自负
5~30%不等;职工本人全年负担的医疗费用最高限额为本人1个月的标准工资,退休
人员为1个月的退休金, 其余部分由单位报销。②医疗费用无限额,按比例自负,大
病全包。职工在厂内门诊或到厂外医院就医,所用医药费一律按5~30%的比例自负;
职业病、大病、住院等费用全部报销。③厂内门诊不收费,厂外就医部分自负。④厂
内门诊挂号,严格控制转诊和处方量,医药费实报实销,厂外就医必须回厂取药。⑤
医疗费限额包干,超额全部自负。采取这种“死包干”办法的主要是一些效益较差、
企业无力支付过多医疗费用的小型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
(李绪勇)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1991年底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范围、项目、管理制度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
——对全民和县以上大集体企业职工的离退休费用实行了社会统筹。1991年底参
加统筹的单位1682个, 离退休职工14万人,统筹项目由开始时的8项扩大到包括基本
退休费、物价性补贴、生活性补贴、福利性补贴为主要内容的16个项目,累计支付离
退休费用4.48亿元。 其中县以上集体企业统筹单位由1988年的771个增加到814个,
离退休职工由4.8万人增加到6万人, 累计支付离退休费用2.3亿元。1991年10月,
全民和县以上集体企业职工退休费用在市、县(区)分级统筹的基础上改为全市为单位
的社会统筹,进一步提高了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1986年起对新招合同制工人
实行个人交纳一部分养老费用的制度。 到1991年底,全市有9万城乡劳动合同制工人
参加了养老保险。其保险费用分别由单位按合同制工人标准工资总额的15%和个人按
不超过本人标准工资的3%缴纳,个人所交部分由企业逐月在本人工资中代扣。
——职工待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1986年10月实行职工待业保险后,保险范围已
由开始时的全民企业扩大到县以上大集体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合同制工人、
“三资” 企业的中方人员。待业保险对象也由解除、中止合同职工和企业辞退职工2
种,扩大到破产企业职工和濒临破产企业法定整顿期间被精减职工等4种。1991年底,
全市参加待业保险的已有1884个单位, 职工65.5万人。费用收取标准、管理方法按
国务院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1986~1991年,全市累计接收、安置待业职工231人,其
中终止、 解除劳动合同的218人,违纪辞退的13人。县以下小集体企业职工待业,按
人一次性收取保险费,累计接收待业人员10余名。——在社会保险的其他方面进行了
改革试点。①对区街、乡镇小集体企业及个体劳动者实行统筹、积累制相结合的养老
保险,投保人员22495人,其中个体劳动者471人。②在农村试办、开办村民养老金保
险、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金保险、义务兵养老金保险、村干部养老金保险、民办教师养
老金保险等8个险种, 保险面覆盖到全市70%以上的乡村。③在平阴县试行职工大病
医疗费用社会统筹。与此同时,全市城乡的各级各类社会保险服务网络也已开始建立。
——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已经收到明显成效:一是对职工养老费用实行社会统筹,缓解
了企业间负担畸轻畸重的状况,增强了老企业的活力;二是职工老有所养,促进了社
会安定;三是提高了离退休职工生活水平,缓解了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李 勇)
【城区改革】
济南市城区改革始于1984年。本着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改变城市面貌,繁荣经济,
方便人民生活,调动市、区两级的积极性的指导思想,城区改革重点是围绕搞活企业,
搞活流通,进一步理顺城区关系,适当扩大区的权限,加强区的责任,增强城区经济
活力,提高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在市的统一领导下,使区一级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
发挥更大作用。基本目标是,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统一(统一规划和政策),两个理顺
(理顺市、区关系和区、街关系),三个分开(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四个
一级(一级党委、一级政权、一级计划、一级财政) ,八项职能(有效地行使决策、规
划、协调、监督、服务、属地管理、间接管理及社会工作职能)的新型城区管理体制。
在城区管理方面,逐步做到分级负责,上下衔接,责权一致,条块结合,市、区、街、
居上下贯通和协调运转。改革采取以点带面,分类指导,逐步深入的方法。市委、市
政府先后颁发了《关于深入改革市、区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关于进一
步改革市区管理体制搞活区街经济几个问题的意见》、《关于加强街居工作若干问题
的意见》和《关于城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在增强区街经济活力、发展区
街商业服务业、搞好城建管理、完善区级财政体制、实行分级办学、加强基层政权建
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制定了93条规定;对区街企业下放了生产经营、职
工录用、干部任免、资金使用等8项权力,放宽了71条政策。主要是:——下放财权,
建立区级财政。各区建立了财政局和区级税务机构,实行“定收定支,增收分成、节
约归己、超支不补”,即全额比例分成加增长分档分成的财政体制,并成立了区级金
库,试办了城市信用合作社。
——下放工商小企业。将一些适宜区级管理的小生产企业和百货、饮食、服务等
小商业服务业下放给区级管理。同时,结合区街工商企业的特点,分别实行承包、租
赁和推行内部经济责任制等改革措施,打破“大锅饭”、“铁饭碗”,调动了企业经
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下放城市管理权。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扩大区级管理权限,
形成市、区、街、居四级管理网络。一是市“三项费用”中用于各区城市维护管理部
分,实行区提计划,市下任务,市财政直接拨款到区,由区统筹安排,专款专用,超
支不补,节约归区。二是将城区绿化、道路保洁、粪池清挖、环境保护等管理机构的
人、财、物和责权利一起配套下放到区街管理。三是房管体制。除单位自管房外,出
租公房的维修、养护、管理等原则下放到区。四是规划管理。市抓小区规划和详细规
划,逐步将管理权下放到区。对城市建设开发,实行市、区分级管理,分工协作,在
服从市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的前提下,市管城市建设的骨干和重点工程,
区管一般旧城改造、小区建设和市政设施维护管理等。五是市容管理,实行“多位一
体,齐抓共管”。市、区分别成立整顿市容卫生秩序指挥部,街道和居委会成立市容、
卫生、交通、治安管理小组,健全了城管组织体系。——扩大区级机构设置权。在市
规定的编制总额和领导干部职数范围内,区对所属单位的机构设置和调整有权自主确
定,报市备案。
——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逐步实行市区将高、初中分
别设校,市、区分级管理。将幼儿教育、小学、初中、以初中为主体的完中和职业中
学的管理权下放给区。
——开始对街道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一是按照简政放权、搞活街道的原则,理顺
区街关系。区在财政、税务、工商、物价、审计、城建、民政、劳动、人事、司法等
方面先后给试点的办事处下放了40多条职权。二是理顺街道内部关系。按照党政分开、
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健全了党群、行政;经济和管理服务四个工作系统。一
些区级机构在街道延伸成立财政、税务、工商行政管理、物价、审计、司法所和人民
法庭等“六所一庭”。按照全方位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先后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经
济管理、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科技信息传递、文化娱乐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民事调解、妇幼保健、城市建设和管理维护等10个管理服务网络。三是按照“两公开、
一监督”的原则,建立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居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实行
政务公开,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监督。通过改革,城区经济实力和自我改
造、 自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历下、市中、天桥、槐荫4个主要城区的工业企业已
发展到1700余个, 职工4万余人。区街经济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文柱之一。城
区综合服务功能大大提高。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在全市已建成的20个小区中,以区为
主建设开发的有13个。原有旧城的低洼区、棚户区得到了根本改造,城市居民人均居
住面积已从改革前的4平方米增加到7.5平方米。 各区的小街小巷普遍得到了整修。
街道办事处对市容卫生实行门前“三包”有偿服务,使市容卫生面貌明显改观,为济
南市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做出了贡献。
(赵洪轩 杜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