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治涝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6&A=1&rec=293&run=13


    历代黄河冲积, 形成境内高沙、 洼淤、二坡碱,岗坡洼相间,天平小不平。
1950年,全县涝洼地面积52.77万亩;易涝面积75.06万亩,占当时总耕地面积的
54%。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大洼就有53个。
    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全县人民积极开展除涝斗争,大致可分为
沟洫畦田、台田条田、建立骨干除涝系统三个阶段。到l990年,全县治理涝洼面积
55.93万亩,占易涝面积的74%。
    沟洫畦田  1955年春,县政府组织2000名劳力,在丁庄洼搞沟洫畦田工程试点。
按纵横200米一条路, 沿路挖沟,一路一壕。高地四周筑埂;低洼地四周挖沟,提
高地面;加固路基,以沟蓄水,以路阻水。方方控制,使低洼地块减轻洪涝灾害,
高地减少径流,就地渗透,提高抗旱能力。沟洫标准:口宽1.5米,深1米,底宽0
.5米。当季全洼共筑路18条(一路一壕或一路两壕),42公里。当年汛期日降雨138
.9毫米, 因洼区有路沟相连,使田间积水得以下泄,农作物获得较好收成。在丁
庄洼沟洫畦田试点工程初见成效的基础上,1955年12月,又在焦顺屯大洼、尚村洼、
曹楼洼等相继开工,并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大搞沟洫畦田高潮。每年冬春两季,组
织5万名劳力上阵, 历时三年,动土6250万立方米,修筑一、二级沟渠,畦埂4079
公里,基本上实现了沟洫畦田化。但由于破坏了自然流势,打乱了排水系统,抬高
了地下水位, 扩大了积涝成灾面积。仅1960年至1964年5年间,每年成灾面积均在
32万亩以上,1964年全县涝灾面积达122.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7%。地下水位的
升高,导致了盐碱地增加,由1956年12万亩,至1960年猛增到49.75万亩。
    台田条田1964年秋后,菏泽专署组织地、县、社三级干部,到临沂地区参观学
习治涝经验,大力推行“以排为主,排涝结合,线面结合,河、沟、台结合,田沟、
路沟、 排水沟结合,碱涝综合治理”的办法。当年冬季,巨野县修筑台田、条田4
.95万亩。 1966年春、冬两季,全县出劳动力近10万人,修筑台田、条田24.3万
亩。 经过三年苦战, 全县共修筑台田46万亩, 条田9万亩,干、支、斗配套工程
2689条,动土6154万立方米,完成工日1100万个。全县涝洼地基本上实现了台田化。
    一般台田面宽20—40米,长150—300米,沟深1.5一2.0米,边坡1.1—1.5,
口宽2—4米,沟底宽1.0--2.0米,沟内出土可将田面抬高0.1—0.2米。为了便
于机械化作业和农田灌溉,两头留出适当的地段不挖,台田面四周加筑土埂,防止
水土流失。
    台田、条田工程,在当时除涝防渍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也有不便农田灌溉,
不便机械化作业,沟占地过多,加重旱情等缺点。因而,自1968年后,逐渐废沟还
耕,将台田、条田整平。
    建立骨干除涝系统从1965年开始,在菏泽地区统一规划下,开始建立骨干排水
系统。境内北部的洙赵新河水系,干流于1965年开挖,至1977年,北部水系基本形
成。境内南部的万福河水系,经过1970年的综合治理,开挖疏浚了干流及主要支流,
水系更为完善,除涝能力大有提高。以上两大水系的建立,使全县的出流条件得到
根本好转,境内2l条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基本上达到了三年一遇除涝,
十至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大片涝洼地块进行了综合治理,使流域
内涝灾面积太为减少。
        涝洼地治理面积表
┏━━━━━┳━━━━━━━┳━━━━━━┳━━━━━━━┳━━━━━━┳━━━━━━━┓
┃          ┃  涝洼地治理  ┃            ┃  涝洼地治理  ┃            ┃  涝洼地治理  ┃
┃  年份    ┃              ┃  年份      ┃              ┃  年份      ┃              ┃
┃          ┃  而积(万亩)  ┃            ┃  面积(万亩)  ┃            ┃  面积(万亩)  ┃
┣━━━━━╋━━━━━━━╋━━━━━━╋━━━━━━━╋━━━━━━╋━━━━━━━┫
┃   1949   ┃    2.0      ┃    1963    ┃    15.25    ┃    1977    ┃    53.26    ┃
┣━━━━━╋━━━━━━━╋━━━━━━╋━━━━━━━╋━━━━━━╋━━━━━━━┫
┃    1950  ┃    2.3      ┃    1964    ┃    14.75    ┃    1978    ┃    53.26    ┃
┣━━━━━╋━━━━━━━╋━━━━━━╋━━━━━━━╋━━━━━━╋━━━━━━━┫
┃    1951  ┃    4.5      ┃    1965    ┃    18.00    ┃    1979    ┃    53.26    ┃
┣━━━━━╋━━━━━━━╋━━━━━━╋━━━━━━━╋━━━━━━╋━━━━━━━┫
┃    1952  ┃    8.66     ┃    1966    ┃    26.00    ┃    1980    ┃    53.26    ┃
┣━━━━━╋━━━━━━━╋━━━━━━╋━━━━━━━╋━━━━━━╋━━━━━━━┫
┃    1953  ┃    10.53    ┃    1967    ┃    26.00    ┃    1981    ┃    53.26    ┃
┣━━━━━╋━━━━━━━╋━━━━━━╋━━━━━━━╋━━━━━━╋━━━━━━━┫
┃    1954  ┃    15.18    ┃    1968    ┃    26.00    ┃    1982    ┃    53.26    ┃
┣━━━━━╋━━━━━━━╋━━━━━━╋━━━━━━━╋━━━━━━╋━━━━━━━┫
┃    1955  ┃    16 19     ┃    1969    ┃    28.00    ┃    1983    ┃    53.26    ┃
┗━━━━━┻━━━━━━━┻━━━━━━┻━━━━━━━┻━━━━━━┻━━━━━━━┛
                                                                      (
续表)
┏━━━━━┳━━━━━━━┳━━━━━┳━━━━━━━┳━━━━━┳━━━━━━━┓
┃          ┃  涝洼地治理  ┃          ┃  涝洼地治理  ┃          ┃  涝洼地治理  ┃
┃  年份    ┃              ┃  年份    ┃              ┃  年份    ┃              ┃
┃          ┃  面积(万亩)  ┃          ┃  面积(万亩)  ┃          ┃  面积(万亩)  ┃
┣━━━━━╋━━━━━━━╋━━━━━╋━━━━━━━╋━━━━━╋━━━━━━━┫
┃    1956  ┃    19.25    ┃    1970  ┃    28.00    ┃    1984  ┃    53.26    ┃
┣━━━━━╋━━━━━━━╋━━━━━╋━━━━━━━╋━━━━━╋━━━━━━━┫
┃    1957  ┃    16.90    ┃    1971  ┃    28.00    ┃    1985  ┃    55.93    ┃
┣━━━━━╋━━━━━━━╋━━━━━╋━━━━━━━╋━━━━━╋━━━━━━━┫
┃    1958  ┃    16.90    ┃    1972  ┃    28.00    ┃    1986  ┃    56.3     ┃
┣━━━━━╋━━━━━━━╋━━━━━╋━━━━━━━╋━━━━━╋━━━━━━━┫
┃    1959  ┃    13.40    ┃    1973  ┃    28.00    ┃    1987  ┃    58.2     ┃
┣━━━━━╋━━━━━━━╋━━━━━╋━━━━━━━╋━━━━━╋━━━━━━━┫
┃    1960  ┃    15.10    ┃    1974  ┃    31.00    ┃    1988  ┃    58.5     ┃
┣━━━━━╋━━━━━━━╋━━━━━╋━━━━━━━╋━━━━━╋━━━━━━━┫
┃    1961  ┃    17.36    ┃    1975  ┃    30.00    ┃    1989  ┃    47.6     ┃
┣━━━━━╋━━━━━━━╋━━━━━╋━━━━━━━╋━━━━━╋━━━━━━━┫
┃    1962  ┃    15.60    ┃    1976  ┃    51.38    ┃    1990  ┃    41.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