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人民政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5&rec=80&run=13

【概况】 2004年,东平县人民政府机构设置为:政府办公室、发展计划局、经贸局、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民政局、监察局、司法局、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文体局、卫生局、计生局、审计局、统计局、环保局、建设局、粮食局。2006年3月,发展计划局更名为发展和改革局,2010年8月,经济贸易局更名为经济信息化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并成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交通局更名为交通运输局,文化局更名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建设局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同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整为政府工作部门。
2012年,县政府共有24个工作部门,包括政府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和信息化局、教育局、科学技术局、公安局、监察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审计局、环境保护局、统计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粮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察局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列入县政府工作部门序列,不计入政府机构个数。县政府办公室挂县政府法制办公室牌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挂县外国专家局牌子;县国土资源局挂县测绘局牌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挂县文物局牌子;县卫生局挂县中医药管理局牌子。
2004年—2012年,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0.30亿元,比2004年增长209.8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6亿元,比2004年增长5.81亿元。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建成61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形成20万亩有机蔬菜、10万亩优质大蒜、20万亩优质核桃、10万亩优质水产品、1000万只麻鸭、100万只特种动物等十大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58家。“安山大米”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家龙头企业的产品获得山东省著名商标。工业主体作用更加突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96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50家。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处、院士工作站1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2%。全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3个。县工业园区更名为经济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142家。矿产业快速崛起,5家铁矿已投产或试产,2家正在建设,总面积5平方公里的矿产业循环经济园区主体框架正快速搭建。现代服务业加速繁荣,水浒影视城、六工山水浒大寨、戴村坝景区、圣水观音等一批景区景点建成开放,东平湖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被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戴村坝、白佛山、昆山景区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东平县被评为2012品牌山东县域十强、2012好客山东十佳景区,被命名为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物流业加快发展,总面积10平方公里、总投资200亿元的现代国际物流园区正在建设。儒原大酒店、银山金茂商厦等一批商贸服务龙头项目建成使用。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独立设置县国资局,组建八大国资公司,对国有资产统一管理运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旅游市场化运作迈出坚实步伐,政府投融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改革成效显著,经济开发区、矿产业循环经济园区、旅游景区、物流园区都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准一级财政体制,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12年全县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304个,到位资金61.8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0.9亿元,同比增长23.1%。民营经济发展活跃。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12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165万美元,同比增长18.7%;完成进出口总额3.6亿美元,同比增长325%。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按照城乡统筹、产城融合的思路,构建了“四区(中心城区、南部新区、滨湖新区、经济开发区)、一园(稻屯洼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一个小城镇”的城镇格局。现代城区、滨湖新区、南部新区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经济开发区、稻屯洼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4%、38%。投资30多亿元实施文化发展线片区、城市生态景观水系、旧城改造、职教中心、水浒影视城、千年宋城、矿产业循环经济园区、现代物流园区、稻屯洼水质净化等20多个城市重点工程、标志性景观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到25平方公里,城区道路增加到116公里。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县城,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镇(街道)驻地规模不断拓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银山镇被确定为“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建设新型社区19个,城镇化率达到44%。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民生支出逐年增加,2012年达到15.1亿元。深入实施“教育振兴计划”,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公共卫生保障和群众医疗保健水平有了新提高。就业再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扎实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功能逐步增强。计生工作圆满完成人口目标任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平安东平建设扎实推进,治安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双拥共建成效明显,被省政府命名为“双拥模范县”。统计、物价、气象、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龄、残疾人、妇女、青年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04元。截至2012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9.89亿元,比2004年增加109.91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72%。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每年都是100%。完善政府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决策评估制度,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学化。坚持依法行政,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依法治县活动,行政行为更加规范。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调整精简审批事项,健全政务公开、电子政务等便民服务体系,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行政效能明显提升。东平县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全国油料生产基地县、全国小尾寒羊良种繁育基地县、中国核桃之乡等荣誉称号。
(牛家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