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207&run=13

人物传

辛笏臣

辛笏臣(1859—1922),名晋忠,字笏臣,号愚庵,别号畏垒山民,学者,县知名诗人,官庄镇刘家营村人。
笏臣5岁丧父,家庭贫寒,20岁左右即任塾师维持全家人生活。28岁时县学考试名列第一,补为秀才。戊戌变法后任新兴学校教员。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考取清代最末一科副榜举人。1909年(清宣统元年)任安丘城官立高等小学堂国文教员。县立中学成立后,成为首席国文教员,为安丘培养了不少人才。他选的古文读本二册和多半是他的范作的《渠丘中小学课艺》,全县各校师生几乎人手一册。他去世后,文言虽已变为语体,该书的石印本仍畅销如旧。1910年(清宣统二年),他与县内及邻县诗人先后成立过“潍西诗社”和“渠亭吟社”,一时名士咸集,众望所归。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安丘,他主持县内师生救国大会并致词。1921年春受聘为青州农业学校教师。次年农历三月初四日病归,不久病逝,终年63岁。去世后他的朋友及弟子将他的240首诗整理成《畏垒山民诗抄》,流传于世。
马步元

马步元(1847—1925),字梅生,安丘城东关人。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中进士,历任工部七品京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甘肃正主考等职。
马步元学识渊博,尤热心修志,休官回家后,被县知事延请修纂新志,1913年(民国2年)他任主编,详细修订了张柏恒增补的《安丘新志乘韦》,并将其增补部分截至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贡举表延伸至1859年(清咸丰九年),除去“乘韦”二字,定名为《安丘新志》,共10万余字,1914年(民国3年)7月石印。《安丘新志》出版后,马步元受托再修《续安丘新志》。1916年(民国5年)3月,新志脱稿将付诸石印时,4月7日兵火,县存书籍被毁,《续安丘新志》稿也损失过半。1918年(民国7年),马步元“旁搜博考,补缀残阙”,经两年努力,稿本复原,于1920年(民国9年)3月石印。《续安丘新志》共25卷,9万余字,上限接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下限1911年(清宣统三年)。
马步元在编修《安丘新志》的同时,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编写了《安丘县乡土志》,作为小学堂蒙学课本使用。他取历代志书有关内容,很有参考价值。全书分4册16卷,共8万余字,记有安丘的历史沿革、人类、户口、氏族、宗教、实业、地理、山水、道路、物产、商务、政绩录、兵事录等内容。今只发现两部毛笔手抄本,现存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视为珍本。志书扉页上有“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初六日具奏本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字样。马步元十几年编修了3部志书,均为山东名志。同时,他还是宣统《山东通志》四总纂之一,确为编史修志做出了很大贡献。
刘一鹤

刘一鹤(1877—1939),字梅皋,号老梅,凌河镇偕户村人。幼年聪敏好学,通诗文。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中举后,曾任江西南昌候补知县。因父殁奔丧回家,遂不再从政。此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山东女子医学专科学校、安丘中学、上海沪江大学附属中学教书多年。晚年自学山水画,每日练习,成为当地知名的山水画家。著述有论文、小品、杂诗等,以题画诗最多。惜经多年战乱,绘画与著述多已散失。
辛亥革命前夕,他与三弟、四弟等将村边佛庙砸毁,全乡为之轰动。他的讽刺小品《再不迷信了》,对破除迷信,起了很大作用。他主张平坟墓,在论文《封墓论》中写道:“封墓之举,并非古已有之,乃后人相沿成习,代代不休,土地之浪费,将不堪设想”。这篇论文曾被两所大学、3所中学作为国文教材。
1912年后,他在山东省第一届议会当秘书,因反对贿选,讲演时被打。事后,他写了传单,散发济南市,进行抗议和控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济南市学生、店员罢课、罢市、游行示威或静坐请愿。他深表同情,送茶送水,鼓励学生坚持斗争。他同情穷苦百姓。抗日战争前夕,在《哀佃户》一诗中为穷苦无依的佃户们呼号。诗中描写了佃户村的悲凉情景:“……佃户吞声哭,豪奴大斗量,直把滔天泪,封上陈年仓……”申明了自己“田地为人养,独占大不祥,人各食其力,贫富无界疆”的美好愿望。
1939年麦收前后,他代表安丘百姓到国民党山东省府所在地沂水县东里店,控诉杂牌军高(华清)部骚扰地方、鱼肉乡民的罪行。国民党省府主席沈鸿烈闻名聘他为省府秘书。未久,日军轰炸东里店,他不幸中弹身亡。
周思诚

周思诚(1868—1942),字丹忱,黄旗堡镇周家车埠村人。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中举后,任山东省农林专科学校学监兼国文教师,继在诸城县和杞城小学任教多年。1922年(民国11年)出任安丘县教育会长。1924年任教于安丘中学,由于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教学质量较高,深受师生爱戴,在县内有“老教育家”之称。省教育厅督学来县查学,每次都被他的授课所吸引,赞佩不已,以师尊之,并总结了他的教学经验。他为人正直,生活艰朴,与学生同住一宿舍,经常周济贫苦学生。学生有病,他亲自诊断处方,师生无不称颂。1934年秋,县立中学召开大会,庆贺他在该校从教10周年,以示表彰。1935年,他出席了全省教师代表会。“七七”事变后,居家习医。1939年应聘任山东省立第八联合中学国文教师。1942年初,日军“扫荡”安丘西南山区时,周思诚在南逯村惨遭杀害,终年74岁。
周复

周复(1901—1943),号旭人,国民党抗日殉国将领,江西省临川人,自认祖籍安丘县辉渠乡绪泉村。1924年入黄埔军校在第三期入伍生队学习。1927年周复被任命为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秘书,兼总政治部《三民周报》编辑、黄埔同学会宣传科长。1929年改任军校政治部秘书。1931年参与创办东亚新闻社,任科长。同年,当选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常务监察委员。旋东渡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就读,后转明治大学读法科。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周复罢读返国。3月,他受蒋介石召见,在南京成立了“三民主义力行社”(即“蓝衣社”)总部,蒋介石亲任社长,他任检查会常务检查,并负责该社中央干事会工作,成为蒋介石的心腹。1935年调任南京市党部特派员,负责推行党务。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投入抗日行列,被任命为第一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转战于中原一带。1939年初,苏鲁战区成立,于学忠任总司令,周复任政治部主任,兼战区特别党部执行委员会书记长、干部训练团教育委员、山东省政府委员,集党政军要职于一身,是蒋介石在山东的心腹和耳目。1940年初,他在安丘县部山乡马家旺村创办了鲁苏战区《阵中日报》,自兼社长。1940~1942年初,该报坚持每日出版,广泛报导国内外战争新闻,号召抗日救亡,鼓舞战区士气。同时,他还每晚召集官兵收听抗战新闻,组织政工大队定期演出戏剧,教唱救亡歌曲,对官兵进行爱国教育。
1942年8月20日,日军1.5万余人对鲁苏战区主力一一三师防区唐王山——擂鼓山一带实行“铁壁合围”。19日移至此地的鲁苏战区司令部、政治部被包围,他协助于学忠指挥一一三师与敌激战2昼夜,终于突出重围。1943年2月17日,日军2万余人在军部司令官土桥一茨指挥下,再次对鲁苏战区指挥部及一一三师驻地城顶山一带发动“大扫荡”。2月20日午后,周复率部队于黄昏后从城顶山向东突围,次日黎明行至张家溜一带,正遇日军左右夹击。他率部据险死守,激战中部属伤亡过半,只好下令突围。在率敢死队员冲杀之时,被流弹击中牺牲。
周复牺牲后,绪泉村周姓族众将其遗体安藏于族家老林中。刻碑两块,一写“周公之墓”的明碑立于墓前,一写周复生平传略的墓志铭埋于地下。同年10月5日,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长张治中,在重庆抗战堂主持召开了追悼大会。
吴金鼎

吴金鼎(1901—1948),字禹铭,著名考古学家,宋官疃乡万戈庄人。在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攻读人类学专业时,爱上了考古工作。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任职,攻读考古学。其间,参加了河南安阳殷墟、山东章丘城子崖、安阳后岗等著名遗址的发掘。1933年赴英国留学,1937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四川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任齐鲁大学训导长、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主任和图书馆主任等职。
1928年3月,吴金鼎对山东章丘县龙山镇5里处的城子崖文化遗址发生了兴趣,经发掘、研究,命名为龙山文化。这一发现与命名,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1930年至1931年,他与李济、董作宾、梁思永、郭宝钧等人又进行两次发掘,于1934年发表了报告集《城子崖》,揭开了中国远古文化根源之谜,以大量的资料证明中国远古文化源于本土,有力地粉碎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并得到了公认,为确立史书无载的中国史前文化的面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考古学史上一座丰碑。
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时,吴金鼎博览群书,刻苦钻研,以英文出版了《中国史前的陶器》一书。此书成为当时关于中国史前陶器的最为详尽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中国考古学的必读书目。吴金鼎获博士学位后于1937年回国。时值日本侵略军大举入侵,中国考古学面临极为艰难的局面。他先在中央博物馆筹备处,后到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38至1940年,他与曾昭烯王介忱(吴的夫人)到云南大理附近的苍洱考察发掘,发现遗址32处,并主持挖掘了数处,撰写了《云南苍洱境考古》一书,奠定了西南地区史前考古学的基础。
1941至1943年,吴金鼎在科研经费极为拮据的情况下,坚持对四川彭山汉代崖墓和成都前蜀王建墓进行了清理发掘,对汉代和五代十国时期的艺术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齐鲁大学任职期间,仍不忘田野考古,亲自讲授《田野考古学》,并编写了考古学讲义。正当他不遗余力地培养考古人才的时候,1948年9月18日,癌症夺去了他的生命。《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有他的事绩介绍,称他是最有成就的现代考古学家之一。
李贡知

李贡知(1881—1949),名琪来,林业专家,白芬子乡白芬子村人。1920年毕业于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历任山东省实业厅科长、秘书、第一林务局长等职。对山东省农林事业的筹谋规划、农林机关的创设、农业学校的开办,以及后来林务局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亲手创办了济南劝养场,设计了青州蚕丝改良厂。1929年至1937年任山东第一林务局局长期间,开辟了济南、柳埠、段店、黄石崖等苗圃及泰山林场。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入侵济南,一伙民族败类借口维持地方秩序,粉墨登场。伪建设厅长庄树庭素悉贡知的资望,一日三登门,拉他为日军和汉奸撑持门面,每次都吃了闭门羹,表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李贡知有写日记和杂记的习惯,数十年如一日,所记不下数十册。残存下来的只有《旅济随笔》、《如是我闻》和《有闻则录》3册。《旅济随笔》是日记,主要记载了“五四”运动在山东的情况。其余两种是杂记。《如是我闻》主要记载了张宗昌祸鲁的罪行。《有闻则录》前半部续记张宗昌祸鲁,后半部记韩复榘主鲁后的罪状和丑闻。山东大学已将他的《旅济随笔》全文收录在《五四运动在山东资料选编》中。
刘大同

刘大同(1865—1952),原名刘建封,又名刘石荪,民初改名刘大同,字桐阶,号芝叟、风道人、芝里老人、天池钓叟等,民主革命先驱,清末秀才,临浯乡芝畔村(原屑诸城县)人。年青时就思想进步,追求真理,痛恶专制的封建制度。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委勘奉、吉两省界线,兼查长白山三江之源,刘建封时为勘界委员,并为同事领班,亲率测绘生5员队兵16名,历经千辛万苦,对长白山进行了空前的一次全面勘查,填补了历史上的空白。他们“于五月二十八日自临江束装就道”,“直至八月中秋才陆续返回临江”。踏查范围“西以头道花圈为起点,东以红旗河尾闾为止点,南至团头山,北至松花江之下两江口。东西长约六百余里,南北阔约三百六十里。”长白山地带山高林密,交通险阻,气候恶劣,踏查条件极其艰苦。为了解决吃粮,建封派兵四出,购粮于300里外。他坠马负伤,仍坚持直临天池。终于踏遍了长白山的诸峰诸水,查清了长白山的江岗全貌和三江之源。先后写出了著名的《长白山江岗志略》、《长白设治兼勘分奉吉界线书》、《白山纪咏》3篇著述。还拍摄了《长白山灵迹全影》,绘制了长白山江岗全图,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1909年(清宣统元年)11月,刘建封任安图县第一任知县后,招民开垦,发展农业;创设林政局,发展林业生产;重视教育,成立教育公所,力倡商业,建立商务公所,设立邮政机构,开办邮政业务。任职3年,政绩卓著,“历任东督皆敬重之。”
随着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刘建封萌发了推翻清代专制王朝的信念。1911年10月爆发了武昌起义,消息传到东北,人心震动。刘建封随即响应,举义旗于安图,成立大同共和国,并通告中外,宣布独立。面对清军的镇压,刘建封毫不畏惧,迎战敌军于牡丹岭。起义失败后,刘建封东渡日本,奔走岭南、山东、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参加兴中会、同盟会,跟随孙中山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并改名大同。他为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立了碑,碑文为长诗《九哭黄花岗》。在《岭南吟百二首》第五十七首诗中写道:“……但知忠于群,那肯诉辛酸。吴市箫不解,田门铗难弹。愿留夷齐骨,上撑不情天。”从中看出他忠于革命的胸怀。东北革命党人沈微心在刘建封《岭南吟》跋语中言:“辛亥前与诸同志谈及关东改革事,因悉先生(指刘建封)。盖以先生乃发祥专制旗下,首倡共和之一人也。斯时盖论为大纵横家”。东北著名辛亥革命领导人赵中皓在跋语中言;“吾老友刘大同先生为山左望族,重道德,尚气节,素持大同主义,改名字以之行。由辛亥、癸丑以至丙辰诸役无不与其事”,可见刘大同反对专制,建立共和,宣扬大同主义在当时有一定影响。
1925年,他在上海主办《野语》杂志,进行反封建反迷信宣传。1933年11月,李济深等在福建组织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他通电响应。“西安事变”前后,他于天津法租界主办《渤海日报》,抨击蒋不抵抗政策,蒋下令封闭了报馆,并派刺客刺杀未遂。日军侵占天津后,要他承认满洲国,他把文件撕得粉碎,厉声道:“任他风雪十分苦,不受东皇半点恩!”他在《被难自述》一文中说:“予为政治革命,垂四十年,其间抄家二次,引渡二次,通缉七次,悬赏逮捕三次,监视二次,驱逐三次,受审十一次。艰险备经,屡濒于殆,然从未伤及发肤。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予竟被狙,致伤头部数处,创甚剧,而卒未死者委之曰命可也。……天变地变,而我之救世主义不变,此予之本性使然。……”
刘大同非常关心文化、教育事业,曾为家乡捐献建校用地。在天津时,经常举办画展,所得收入捐给山东医院。他善诗词,在鉴别和收藏古物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著有《岭南吟百二首》、《复太古弹词》、《醒迷魂》等。1952年在济南病故,终年87岁。
张铸和

张铸和(1897—1954),字济乡,医学教授,担山乡大朱聊村人。1921年北京医科专门学校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后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回国后终生从事医学教育和卫生医疗事业,历任山东医学专门学校外科主任兼教务主任、山东省医学专科学校教授兼耳鼻喉科主任、北京市立传染病医院院长等职。1954年因患食道癌于北京逝世,终年57岁。
张铸和求学时参加过“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开始,别妻离子,毅然孤身随校南迁。抗日战争时期,始终独身在川东山区执教、行医。他知难而上,勇挑重担,除教耳鼻喉科外,还主动承担内、外科及组织解剖学的教学任务,一人当数人用,从无怨言。全国解放后,任北京市立传染病医院院长期间及在北京、四川万县和济南任教期间,白天工作一天,夜间经常有人登门求医。他不顾劳累,不嫌麻烦,随到随诊,从不敷衍,并经常为病人代付药费。在万县工作时,廖仲晖送他一幅画,题词是:“行同左人,医益全川。景仰高风,奉申纪念”,可见他医德之高尚。
滕虎忱

滕虎忱(1883—1958),名景云,民族资本家,南流镇滕家庄子人。7岁入本村私塾读书3年,因家贫辍学,随父串街走巷锔锅锔碗为生。后跟父亲到潍县乐道院教堂干修补零活,星期天常到教堂听牧师传道,被收为教徒。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去青岛铁路局工程处干苦力。1902年考入水师工务局马尾船坞学锻工,提前一年出徒。1914年(民国3年),因日军侵占胶州湾回到家乡,后到乐道院医院和文华中学办的“理化制造所”工作,负责维修发电机、蒸气机、水塔等设备,博得医生及教职员的好评。为实现“实业救国”的愿望,他将办厂设想告诉了校长,得到了大力支持。1920年,虎忱将家中仅有的3间住房和几亩土地变卖,加上朋友的投资,共筹集资金3000元,租用东关大街民房,招收工人20名,开办了华丰机器厂,虎忱自任经理,亲自传授技艺,生产的第一批产品是修筑桥梁用的枷板、螺丝等。1927年,购地36亩,扩建厂房,添置车床、刨床、钻床等。次年职工增至150余人。在黄县、济南、青岛、徐州、郑州等地设营业部,生产的“石丸式”织布机、马拉灌田斗子水车、弹花机、轧花机、榨油机等产品行销18个省市。1931年,在南关大马路购地60亩,建“华丰”二分厂。1932年秋试制成功我国华北地区第一台15马力柴油机,质量不次于英国的同类产品。随后又试制成功了8马力、25马力、40马力柴油机,前后共计生产各种型号柴油机250余部。1934年5月,“华丰”生产的柴油发动机、救火机、织布机、弹花机、轧花机、水车等产品,参加了国民党政府铁道部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铁路沿线产品第三届展览会”和在青岛举办的展览会,获得奖励。产品质量与国外进口产品相比并不逊色,为民族工业争得了荣誉。他雄心不已,1936年冬计划扩大柴油机生产,用以制作机动船只,开辟小清河济南至羊角沟的水运交通。船只图纸已设计就绪,少数部件也开始制作,因日军入侵付诸东流。
“七七”事变后,虎忱拟将工厂内迁汉口,要求国民党山东政府提供10个车皮未果,一怒之下辞去经理职务,将“华丰”资产交归董事会,携眷奔赴西安。后又去汉中、成都、重庆、昆明等地,应聘干过复烤厂技正,联合山东同乡在四川成都创办利丰面粉厂。1938年1月潍县沦陷后,日军强行将“华丰”两厂机动设备全部运往济南,专搞军工生产。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秋,虎忱回到济南,向国民党南京政府提出发还“华丰”资产的要求,未得到解决。
1948年春潍县解放,他从济南返回潍坊,想方设法在原二厂旧址重建厂房,添置设备,又生产出了弹花机、轧花机、榨油机、12马力柴油机等。1951年1月他应邀出席济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2年华东军政委员会任命他为潍坊市人民政府委员。1954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选为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同年,“华丰”实行公私合营,他继续担任经理。
1958年12月28日,因病去世,终年75岁。
刘著明

刘著明(1893—1959),字子昭,黄旗堡镇东安泰村人。1917年安丘德育中学毕业后去日本留学。1924年毕业回国,先后在黄县、掖县、潍县等地中学任教。1937年日军入侵,辞教居家。解放后,任教于山东省安丘中学。
刘著明知识渊博,性情倔强,富有强烈的爱国心。在日本留学毕业时,日本人留其在日供职,他毅然拒绝,回到祖国。1937年冬,日军在东安泰村骚扰掳掠,他义奋填膺,协同刘浩然、刘式伦等人,利用他留日学生的身份和熟练的日语与日军说理,保护了本村父老的财产和生命安全。1938年,日军以黄旗堡为据点建立日伪机构,因他精通日语,且有声望,曾先后聘请他任总参、翻译官、区长、县长等职。他慷慨陈词:“你们是日本人,我是中国人,日军来到中国是搞侵略的,我决不为你们效劳!”从此,隐避不出。是年冬,日军在汶河上搭起了一座木桥,他从此路过,宁涉冰水,也不走木桥。1940年,他于本村成立了小学校,“明摆日本书,暗读私塾卷”。后被日军察觉,强令教授日本课本,他愤然出走,先后到刘家尧小学、山东省立潍县中学四分校任教。刘著明之子召堂在外求学,日军侵入后参加了抗日队伍——国民党第二十九军。1941年春,召堂回家探亲,坏人告密,被日军抓去。日军企图以此逼迫刘著明就范,为其效劳。他大义凛然,誓死不从。
解放后,已过六旬的刘著明扬眉吐气,1951年,安丘中学聘其任教。他理去长发,肩背行李,冒雨步行50余里,赴县城报到。任职期间,他精心教学,一丝不苟,深受师生敬佩。
1959年春天,一中临时迁赴景芝上课,他在徒步上课的路上,心脏病突发逝世,终年66岁。
王讷

王讷(1880—1960),字默轩,因书法有名,遂将字改为墨仙,别号七二名泉烟雨楼主、西湖渔父等,著名书法家,管公乡后十字路村人。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中举人。1910年(清宣统二年)举贡会考中第五名,保和殿复试获二等第二十九名,为师范科举人,授民政部主事。是年回到山东,当选省教育会会长,兼任省优级师范监督。其间,创办山左公学及《齐鲁公报》,影响很大。他虽不是同盟会员,却为革命党人器重,革命党人的重要会议无不参加,成为推动山东独立的核心人物。是时,《齐鲁公报》宣传独立,言论激烈,被山东巡抚巡警道查封,记者被捕,他藏于商埠一住宅中才得以幸免。事隔不久,便加入了同盟会。民国成立,五党联合时,他被推选为理事长、山东省临时议会议长,继被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1913、1914年之交,政局突变,省议会、国会先后停开,他出任湖南保靖县知事数年。二届国会时他又当选为议员。后任陕西省教育厅长,不久去职。1922年(民国11年)冬,任山东省教育厅长,同时创办《齐鲁民报》。1923年改任山东省储材馆长,次年改任山东省实业厅长,因张宗昌督鲁,政局大变,9月去职。之后长期贫居济南,靠卖字写稿维持生活。其间曾创办尚志中学。济南被日军占领前夕,迁居北京,贫居在山东同乡会一小房中。日军投降后,孤身一人回到济南,住在一破庙中,潦倒不堪。
解放后,山东省人民政府聘其担任齐鲁大学书法教师,并吸收他为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和山东文史馆馆员。他不仅是山东省知名的书法家,且擅画好诗。主要著作有《宜园笔记》、《书法指南》、《宜园诗稿》等。泰山上有他“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刻石。1960年于济南病故,终年80岁。
张茂材

张茂材(1895—1963),原名张孟白,又名张笃允,谦称茅材、茆材,号车石富翁、牧羊老人,著名国画家、书法家,赵戈乡解戈庄人。
他出生书香人家,自幼喜爱书画。1917年考入济南高等师范学校手工图画专修科学习,毕业后留济南任教。先后在正谊中学、女子师范、育英中学、济南一中等校担任美术和语文教员。日军侵占山东后,他毅然辞去了厚薪的教职,回老家闭户潜修,以牧羊为生。日伪教育局多次聘他任教,都被严词拒绝。土匪头子张步云曾以“共同抗日”为名邀他前去共事,他力辞不从。张步云恼羞成怒,将他逮捕入狱。幸而当地群众设法营救,才越狱逃回,免于一死。
茂材虽受过高等教育,却仍觉才疏学浅,夜以继日地埋头钻研书画。任教期间,常与历下书画界名流俞剑华、李苦禅、关友声、吴天墀、曹庚生等频繁来往,共同研讨交流艺术。1948年济南解放,他虽年近半百,却焕发了艺术青春,将“苦学”二字写在床头作为座右铭,不论酷暑严寒,从不辍手。晚年右臂劳损,疼痛难支,便改用左臂坚持书画创作。经刻苦磨练,左手的书画技巧毫不逊色于右手。1963年病重住院期间,依然读书写字,吟诗绘画。
茂材的书画,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博取众长,自出新意。他的画简练明快,“形神兼备”,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有独到艺术风格。他的代表作《明湖夏》,廖廖数笔,夏季平静的大明湖里群鸭戏游的情景便跃然纸上,给人以画外有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是一幅非常完美的艺术珍品。他擅长花鸟、山水、人物画,取材广泛。除国画外很重视素描,水彩风景画亦颇有功力。他的书法楷、草、隶、篆四体皆精,以草书为最,一点一横皆发自丹田,有力有神。受到国画大师李苦禅的推崇。他也喜操刀篆刻,不拘于法,格调新颖,浑然成体。自称“车石富翁”,可见其刻石印章之多。
他一生几乎全部从事美术教育事业,新中国建立后,更加忘我地工作,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呕心沥血。1958年退休后,寻访求教者仍络绎不绝,可谓“甬路几天不垫土,却被来人踏成坑”。他不怕麻烦,热情接待。病逝前夕,仍念念不忘对后辈的教诲,对前来探望他的学生们赋诗以励;“我已古稀叟,死又何足伤。眷念后辈尔,艺术切勿忘”。对学生如此关心,对自己的名利却从不放在心上。生前出版界曾数次要刊出他的书画,都被他谢绝。
解放后,他是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济南国画研究组组长。“文化大革命”中,他人已谢世,却仍被诬为黑画家。家被抄,书画被焚,亲友受株连。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为他平反昭雪,他的作品重见光明。1985年3月,为纪念他诞辰90周年,省美术家协会专门为他举办了书画展。山东广播电台、电视台、《大众日报》社等新闻单位纷纷为画展发表简讯及专题文章。山东省和全国几家主要书画社也都争先刊出他的书画集和美术理论,以示对他的悼念。
周颂声

周颂声(1879—1964),字歌庭,医学博士,黄旗堡镇逄王村人。幼年勤奋好学,清末中秀才。后就读于济南高等学堂。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官费留学日本,在东京宏文学院大学预科攻读日文及现代高中课程,1907年升入金泽医学院。1911年(清宣统三年)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回国后与几位留日归国同学创办了北京医学专门学校,他任校长,并教授生理学。1919年被派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研究生理学,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20年代初再次留学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研究生理学,获日本医学博士学位。30年代初回到山东济南,创办了山东省立医学专门学校。后历任北平医学专门学校教授、校长,山东省立医学专门学校校长,北平大学医学院生理学主任、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生理学名誉教授等职。他通晓日、德、英等多种外文,知识渊博,理论造诣颇深。他所写论著较多,主要有医学院教材《生理学》上、下册,印过单行本的中文、日文、德文医学研究论文多篇。全国解放后,任中国文史馆馆员,发表过新著《体格及体力检查法》。1951年6月,中国医务卫生界主要领导人贺诚将军曾为其著作作序。序言中指出,周颂声教授是国内生理学界的前辈,对生理学教育有过很大的贡献。这种老当益壮,用各种方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是值得大家来学习的。
1964年5月10日,因病逝世于北京人民医院,享年85岁。
刘东青

刘东青(1955—1966),舍己救人少年,雹泉镇小寿山村人。生前系雹泉小学四年级二班班长、“三好”学生、少先队中队长。
1966年6月19日中午,刘东青独自到村后水库北岸拔草,正干得起劲,一群儿童的呼救声从水库的另一边传来,他飞跑过去一看,是同学王金荣正在水库中拼命挣扎,他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拼命营救年龄比他大一岁,个子比他高一头,身体比他重的王金荣。由于身矮力小,他一连几次都没有把王金荣推上岸。但他不气馁,咬紧牙关,用尽全力,终于用头将王金荣顶到岸边浅水处。王金荣得救了,他却沉入了水底,献出了年仅11岁的生命。
7月7日雹泉公社干群、师生4000多人为刘东青举行了追悼大会。县委、县人委、公社党委、管委及县、社有关部门分别献了花圈。会上宣读了共青团安丘县委追认刘东青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模范队员”的决定。8月17日,中共安丘县委员会、安丘县人民委员会发出了号召全县人民向毛泽东时代的好孩子——刘东青学习的通知,决定在全县范围内,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认真地有组织地开展宣传和学习刘东青的活动。同时举办刘东青事迹展览,到各社流动展出。刘东青所在的雹泉小学四年级二班被命名为“刘东青班”。
王福溢

王福溢(1911—1970),医学教授,南流镇大尚庄村人。1928年考入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1935年毕业时获医学博士学位,留校任病理系及内科助教,后去邹平县代理县卫生院院长。“七七”事变后转入内地,先后在西,安、重庆等地任职。1942年去印度加尔各答学习疟疾防治。1944年到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进修公共卫生,取得公共卫生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后,从事公共卫生及教育行政工作,曾任国民政府卫生部技正。1946至1948年任山东省卫生处处长,兼齐鲁大学医学院、山东省医学专科学校教授及主任。济南解放至1953年任华东白求恩医学院教授。后调人民卫生出版社任编审及编辑室主任等职。
王福溢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先后写成《人体寄生虫学》、《实用人体寄生虫学》、《公共卫生学》、《卫生学及保健组织》等医学院、校教材及参考书,为祖国的卫生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福溢横遭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下放到江西省永修县广山卫生部“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3月25日因脑溢血卒于木工组,终年59岁。1980年9月11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为王福溢举行了追悼会,沉痛悼念这位为我国卫生和卫生出版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医学教授。
朱玉坤

朱玉坤(1897—1977),老红军,原籍四川省平武县后沟村。1935年参加红四方面军,在杨得志团给营长孙继先当通讯员,随队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同年10月到达陕北。1945年,营长孙继先调任华东三军分区司令员,朱玉坤随来山东,在三军分区后勤处被服厂(时,厂址在安丘县郚山区泥沟村)任司务长,经人介绍与墨黑村辛洪兰结为夫妻。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形势恶化,部队经常转移。时,朱玉坤正患严重眼疾,领导安排他到墨黑村岳母家寄居,成了墨黑村的一个成员。
1946年,三军分区女干部秦毅随解放军南下,将刚满月的儿子委托朱玉坤夫妇代为抚养。玉坤夫妇为其取名立军,精心照料,如同亲生。1957年玉坤主动与秦毅取得联系,亲自将已11岁的立军送到浙江金华医院交给秦毅。
朱玉坤在墨黑村落户不久,主动参加了民兵组织,不顾个人安危,带领村党支部的3名成员,步行70余里,到管公乡黄家庄找到二纵领导,用一匹马换取了5支新步枪和部分子弹,提高了民兵的战斗力。1958年,他年过半百,与青年小伙子摽着干,被群众誉为墨黑大队的“老黄忠”。公社《三秋战报》以“老红军不减当年勇”为题表扬了他。平日他总是粪筐不离肩,为生产队积了大量土肥,却不要报酬。
朱玉坤从不以老红军自居,不论党支部分配什么工作,总是认真负责,积极完成。1955年,他担任农业社监委主任,为了摸准各队粮食产量,全村16个生产队,每天打完场入库时,他都亲自检查并加盖印记。1956年改任调解主任,他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凡他处理的问题,双方一般都很满意。他乐于助人,有困难只要跑到他面前,总是尽力帮助解决。
1973年,朱玉坤夫妇年事已高,县政府将他俩接到县敬老院安度晚年。1977年9月6日,朱玉坤因病医治无效逝世,终年80岁。
程珍

程珍(1899—1978),庵上镇天桥子村人。幼年丧母,8岁始给地主放牛,1943年参加八路军,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程珍由部队转业回家后,积极组织发展信用合作事业,拿出国家发给他的转业费作基金,在胡峪村建立了丘南县第一个信用合作社,被推选为主任。从此,他身挎服务包,肩背粪篮,跋山涉水,为5个山村27个生产队的社员服务。1954年他出席了中国人民银行昌潍中心支行召开的信用互助合作会议,同年底,他所在的胡峪信用社荣获昌潍地区金融系统标兵单位称号。为了帮助困难户摘掉贫困帽子,1965年他先后贷款7346元,帮助523户养上了猪,为27个生产队贷款,集体养上了猪。为了解决猪源问题,他亲自赶集帮助买猪。5年间行程约万里,赶集320次,帮助生产队和社员买猪1260头。1966年,胡峪信用社又被评为安丘县和昌潍地区“五好”单位。他任胡峪、保国山、岐山信用社副主任、主任期间,曾多次出席过地、县级积极分子代表会议,还参加了地区银行组织的模范事迹报告团到各地巡回报告。1971年6月9日,《大众日报》以《踏遍青山人未老》为题,介绍了他的事迹。1972年,任岐山信用社副主任时,已73岁,仍然走村串户,热情为群众服务。1978年,实在不能坚持工作了才退休,是年因病去世。
曹庚生

曹庚生(1891—1980),原名曹毅,自号麻公,著名书画家,安丘城东关人。擅长丹青诗文,尤长于篆刻和文物鉴赏。童年酷爱绘画,中年东渡日本求学,眼界大开。归国后复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攻读,受业于著名画家吴昌硕,成绩优良。毕业后留吴府为昌硕先生汇辑画稿诗词及篆刻文物,饱览吴氏珍藏,亲聆吴氏指点,将吴氏画诣之精髓尽收胸中。民国期间,安丘县人王墨仙主持北京山东中学,执意延聘他为该校美术教员。吴氏忍痛割爱,墨仙大喜,待他为上宾。在该校任教期间,他广交画友,博采众长,师而不泥,尊师承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格调。
30年代,他回到原籍,任安丘县中学图画教员,为家乡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一时县内画风大盛,深得乡里尊崇,备受学生爱戴。著名木笔画家张大铎就是他30年代的得意门生。
日伪统治时期,他掷笔匿名,避居青岛。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潍县乡师图画教员。未久去济南任山东省图书馆馆员,经常与金石家陆大荒一同整理馆藏古籍善本。后因车祸伤腿,行动不便,转任济南市中学图画教员,拄双拐由学生搀扶上课,师生关系融洽,成绩卓著。1948年,济南解放,济南市中学与济南女子中学合并为济南二中,他随转入二中任教。他厚人薄己,创作态度高雅谨严。常说:“人贵品,画贵雅,作人作画都要高瞻远瞩,取法乎中,吾不为也。”
庚生晚年培育后代不遗余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形势好转,文艺百花齐放,索画者盈门,拜师求教者络绎不绝。他虽年逾八旬,却依然精神饱满,谈笑风生,不辞辛劳,日日酬答来客。1980年春,因病逝世于济南市立医院,终年89岁。日本出版的《中国现代书画家大辞典》介绍:“曹庚生,渠丘人,吴昌硕入门弟子,其画风老练,功力深邃……。”
张子圣

张子圣(1906—1980),又名张均化,医学教授,赵戈乡东邵村人。1927年7月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等职。1946年赴美国西北大学研究院进修。1948年任美国梅欧研究院助教。1949年2月回国后任齐鲁医学院教授、代理院长。1952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任山东医学院生理教研组主任、教授。同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后被选为济南市政协常务委员、济南生理协会副理事长、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政协山东省第四届常务委员。
张子圣热爱祖国的医学科学事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刻苦钻研,具有系统高深的生理学理论知识,编写了不少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和著作,发表于国内外医学杂志上的有:《人与自然》、《普通鸽之基底新陈代谢,酒麦面中之维生素乙》、《钙、磷及柠檬酸在肾切除及甲状旁腺切除之结果》、《正常与切除肾之狗与注射柠檬酸盐及其钙与磷之代谢关系》、《柠檬酸与血清钙与尿钙之关系》、《医学生理学》等。
张子圣忠诚于党的医学教育事业,在病中仍坚持学习,过问生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培养和造就祖国的医学人材,为发展祖国的医学科学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80年2月2日病逝,终年74岁。
李占鳌

李占鳌(1910—1982),护粮模范,金冢子乡泉二头村人。1945年家乡解放,1947年在金堆区帮助粮食征收。1948年正式参加工作,在金堆区粮库任保管员。1950年调官庄区粮库,一人负责高家营分仓的全部工作。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历经三年的刻苦钻研,用“防得严,捉得勤”的捕鼠法和夏粮“通风笼高温”、秋粮“敲打粮面、冷冻杀虫”法,首创无鼠和无虫粮仓。1954年又创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粮仓,其经验在全县推广。1955年,他所负责的高家营分仓全部实现“四无”粮仓,并与群众一起,实现了无鼠雀存粮村。先后被评为昌潍地区二等、一等模范和省一等模范。1956年出席了全国粮食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荣获粮食部奖章。次年又被邀请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先后两次见到毛泽东主席。
1956年10月,李占鳌被任命为官庄粮管所所长后,仍以小学生的姿态与干部、职工一起工作。他驻村帮助生产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1969年在三官庙驻村时,不顾60岁高龄,连衣服都没顾得脱,跳进水库,救出了一个落水的儿童。
1971年12月退休后,他仍舍不得离开岗位,继续在粮管所工作。1978年,因身患多种疾病回家休养。1982年3月14日病逝,终年72岁。
管宁

管宁(158—241),字幼安,三国时北海朱虚(今安丘县管公村。时,管公一带系朱虚之东境)人,春秋时齐相管仲之后。自幼好学,饱读经书,学得满腹经纶,并敬仰陈仲弓的德行。他一生不慕名利,注重名节。世人无不敬慕,称为一代高士。
公元183年(东汉光和六年)平原人华歆慕管宁之名,跋山涉水,千里来访。二人一见如故,谈了一夜,情投意合,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遂成为至交。夜晚,二人同榻抵足而眠,白天,两人一起耕耘,读书,情同手足。有一天,二人在山坡上菜园里锄地,管宁在前,突然锄出一块金子,熠熠闪光,但管宁视之如瓦砾,弃于一旁。华歆上前拾起来看了看,也掷于地上。又一天,二人同席读书,有位达官显贵坐着豪华的轿子,前呼后拥地从门前经过。管宁对此置若罔闻,依然专心读书,而华歆却扔下书册跑去观看,且面露羡慕之色。管宁发现华歆是个注重功名利禄的人,不能与其为伍。华歆回来后,管宁把席割开,与之分坐,并说:“子非吾友也”。此后“锄园得金”、“割席断交”二举被世人传为佳话。
公元191年(东汉初平二年),天下大乱。管宁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同县契友邴原、平原人王烈渡海到辽东避居。在辽东,他“因山为庐,凿壁为室”,经常给人“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颇受人们的爱戴,越海避难者都愿到这里与他同住一处。不久,这里便成了一个较大的村落。村中公用的水井上汲水器具少,常为争先汲水发生争斗。管宁便自费买些汲水器具放置井旁,方便了群众。众人闻知此系管宁所为,甚为感动,争相自责,于是对管宁愈加敬重。有一天,邻人的牛跑到管宁的田里,践踏毁坏了许多庄稼,管宁将牛牵至荫凉处,拿来草料细心喂养,后将牛送还牛主。牛主知道情况后深觉惭愧,感到就象犯了罪一样对不起管宁。自此,这里民风益善,左右邻舍没有斗殴诉讼之事,和睦相处,与人为善的社会风气传于海内外。
管宁在辽东居住达37年之久,公孙度父子始终以宾礼相待,以厚礼相赠,管宁也每赠必悉数接受,然后收藏起来,从不动用。三国鼎立后,社会秩序稍安,管宁便想回故乡。临行前,将公孙度父子积年所赠礼物一一清点,悉数封还。
公元228年(三国魏太和二年),管宁回到故乡,在山坡上建起小楼一座,整日在里面读书著述。魏文帝素闻管宁的才德,诏封他为太中大夫,但他托病不受。魏明帝即位后,司空陈群向明帝推荐管宁,说:“现在北海管宁,行为世表,学任人师,清俭足以激浊,贞正足以矫时。前曾征命,礼未优备。若以重礼请到,延西序坐而论道,必能昭明古今,有益大化。”明帝遂下诏:“太中大夫管宁耽怀道德,服膺六艺,清虚足以侔古,廉白可以当世,今以宁为光禄勋,望必速至,称朕意焉”。又命青州刺史亲自前往。如此“征命十至,舆服四赐”,但每次管宁都上书明帝,委婉陈情谢绝了。自此,管宁呆在小楼里,不踏曹地,不食曹粮,83岁而卒。
管宁尊刘抑曹的正统思想和不慕当世的气节,受到了后代人的尊崇。管宁故乡的人们,为怀念管宁,褒扬他的高风亮节,在村西建管宁祠,在村东筑管宁冢,临近的5个村均以管公名村,还有的人在钱搭上绣有“挥金故里”字样,以显示自己是管宁的同乡。
陈规

陈规(1072—1141),字元则,宋抗金将领,著名军事家,籍安丘。曾任安陆县令、顺昌知府、枢密直学士等官职,史书载其“好赈施,有政声”,首用火枪,善守城,在军事工程方面颇有才能。
1126年末(北宋靖康元年),金兵入侵中原。时,陈规为湖北安陆县令。德安府知府弃城逃跑,陈规代为防守,数次率兵大败攻城之敌,立大功,升龙图阁直学士,调任安徽顺昌(今阜阳)知府。他到任即修城墙,招抚逃亡,为百姓建立保伍组织。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宋将刘锜领兵赴开封驻防,路过顺昌府。陈规出城迎接,尚未坐好,传来消息说,金兵已经侵入京城。陈规告知城里有数万斛粮食,愿与刘铸死守顺昌城。陈与刘登上城墙,刚把城防粗略布置好,金兵已迫近城墙,金龙虎大王率领重兵接踵而至。于是,陈规戴上盔甲,巡城督战,并用神臂弓射敌。敌人稍有退却,他出奇兵使用新式火枪,偷袭敌兵营,斩获多人。金人告急于兀术元帅,兀术率领10万大军攻城。当时正值热天,规命守城士兵,清晨藏匿不出,待金兵在烈日中暴晒至午后体力最疲乏时,出城突袭,一举击溃金兵,获得了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顺昌大捷”。陈规以善守城闻名于朝野,得到皇帝表彰,并升为枢密直学士,调任庐州知州,兼淮西安抚使。1141年(南宋绍兴十一年)规因病去世,皇帝赠他为“右正议大夫”。1172年(南宋乾道八年),诏刻《规德安守城录》,命守城将领效法。于德安府立陈规庙,赐庙额为“贤守”。追封为“忠利侯”,后加封“智敏”。
1132年(南宋绍兴二年)陈规发明用大竹筒装填火药,临阵交锋时喷射火焰的火枪,应用于攻守城作战之中,首开世界上制造管形射击火器之先河。他撰写的兵书《攻守方略》是一部总结实战经验的军事著作,在我国古代史上较早提出了“重城重壕”、“守中有攻”及使用新式火枪等城邑防御作战的理论和方法,对当时的军事理论及实践有重大影响,入《四库全书》。
辛应乾

辛应乾(1521—1593),原名子厚,字伯符,号顺庵,明代重臣,大盛镇东辛兴村人。幼年就读于瑞应寺(即牛沐寺),成绩名列前茅。家中富有,常解衣赠金助贫。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年)中举人。1562年(明嘉靖四十一年)中进士后,累升任都御史、山西巡抚、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任内廉洁奉公,皆有善政。
他任山西长治县知县前,该县王某与其妻崔某在南寺避雨,淫僧暗把王某杀死,将崔某藏于密室,并霸占为妻。案发后,诉讼两年,不得解决。应乾任该县知县后,为破此案,化装成平民,串四乡,进寺院,到处探查走访,掌握确凿证据后,一审即决。长治人说他断案如神。知县任满后,升户部浙江清吏司主事、直隶永平府知府、山西按察司按察使等职。任山西巡抚提督雁门、宁武、偏头三关时,严督各关文武官员,与士兵同甘苦,操练军马,整理器械,修筑城池墩台关堡,储备粮草,预防敌情,三关人民依为长城。
应乾不仅政绩卓著、爱武善战,还善诗好文。著有《三命全书》、《观象玩占》、《劝善录》各若干卷、《官迹图》一册。上述各书,其后人皆有藏本。他年老辞职时,皇帝特赠为兵部尚书。居县城内其官宅时,与邻里友好相处,人皆敬佩。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夏病故,葬于县城西南近戈庄,终年72岁。
马文炜

马文炜(1533—1603),字仲韬,号定宇。贾戈乡马家楼村人。1562年(明嘉靖四十一年)中进士,初任河南确山县知县。1572年(隆庆六年)任满,政绩突出,升为御史,后因查办要案触动了奸相严嵩及其爪牙,被贬出京城,任湖北德安知府。由于他勤谨清廉,办事公正,不久便升任按察司副使、荆南兵备道。其间他革除流弊,严肃军纪,训练兵勇,重修荆江江堤,治住水患。荆南百姓感其大恩德,称该堤为“马公堤”。嗣后,他累有迁升,先升左参政兼荆南兵备道,又升江西右布政使,继升都察院佥都御使兼江西巡抚。为官执法,刚正不阿。任江西巡抚时,亲自制定规约十条,严令照办。张居正及临江太守等被查者对他耿耿于怀,诬陷他私藏春秋战国时“仲山甫鼎”未遂。明神宗诏其任浙江巡抚,他力辞不就,回归故里,从事著述。其间,还劝导地方官勤政爱民,对乡里亦多有帮助,深得父老乡亲的尊敬和爱戴。
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在其子马应龙协助下,主纂安丘第一部县志:《安丘县志》。该志以总纪为纲,辅之以表传,体例颇为严谨。其疆域、明爵、秩分、人品辨详而不泛,约而不遗,核而有据。尤其人物诸传,不改史文,并著时代,为明代诸志所鲜有,是当时县志中的佼佼者,见录于《四库全书》。其后代马世珍,曾纂成《安丘新志乘韦》,体例严谨,堪称善本;马步元尤热心修志,为宣统《山东通志》四总纂之一,清末民初又修成3部志书。马氏历代修志,堪称“修志世家”。
马文炜去世后,百姓在县城为他建“大中丞坊”、“世科坊”各一座,表彰他和中进士的儿子马从龙、马应龙,以及中举人的孙子马长春和中进士的曾孙马澄。
刘源渌

刘源渌(明末清初人,生卒年月不详),字昆石,号直斋先生,清初著名理学家,贾戈乡刘家沙埠村人。
明末大乱,源渌随其仲兄率本村群众筑土堡以防劫掠。社会稍安后,便专事耕读。不久将部分土地、资产资助兄长,谢绝人事,求长生之术,因得咯血病遂罢。后专心攻读宋明儒家著述,尤其笃信朱熹所创立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他精读《朱子》25卷,集朱子书写成《续近思录》。他说“学者居敬穷理,皆法先王而已。‘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居敬之功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穷理之功也”。他一生根据朱熹“居敬穷理”的道德修养和认识方法,每日五更起拜谒朱子祠,然后与弟子讲论朱子理学,常常讲到深夜,深得周围名人学士称道。他一生还著有《读书日记》、《周易解》、《四书补注》、《小学补注》、《或问补注》、《礼仪经传通解》等书。卒年82岁。其《续近思录》、《读书日记》等入《四库全书》。《清史稿》中有传。
源渌故后数十年,本县的张贞,昌乐的阎循观、周士宏、潍县的姜国霖、刘以贵、韩梦周,德州的孙子簠、梁鸿翥,胶州的法坤宏等文人名士,仍崇尚他的理论,继续研究他的著作。这些人大都成为一代名流。
李茵

李茵(1597—1656),字龙衮,景芝人。1636年(明崇祯九年)中举人。1649年(清顺治六年)以举人考授内院中书舍人,后升礼科给事中,负监察进谏之责,后转为兵科右给事中。他耿介忠直,不怕权贵,敢于犯颜直谏。朝中行贿受贿者往往互相告诫,不能让李茵知晓。
李茵在朝为官期间,上奏折15个,其中10个是澄清官制,揭发贪污,选贤任能的,3个是为民请命和安置流民的,1个是劝皇帝缓于谒陵的,1个是要求解决满、汉之间分岐的。最后一个奏折劝谏修改“逃人法”中有这样的话:“立法过重,株连太多,使海内无贫富、良贱,皆惴惴莫必旦夕之命,人情汹惧有伤元气,可为痛心者一也。奏折共历数了“逃人法”七项弊端。有人劝他说奏折中的话太露骨,恐有不测之祸。他回答我身为言官,眼看百姓长期受苦,我不说话,谁应当说?此奏折果然触怒了皇帝,将他流放于奉天一年后,皇帝看戏有所感触,认为茵为忠臣,有召回起用之意,并将逃人的禁令予以放宽。李茵未及再行起用即病逝,终年59岁,家人奉诏送归故里。
1723年(雍正元年)祀忠义祠,清康熙、民国《高密县志》有传。
刘正宗

刘正宗(1594—1661),字可宗,号宪石,赐号中轩,清朝阁老,安丘城里人。生于书香门第。1625年(明天启五年)县岁试第一,1627年(明天启七年)乡试中举人。1628年(明崇祯元年)中进士。历任真定府司理、翰林院编修、东宫讲读官、侍讲、礼部会试副主考。1644年(清顺治元年)为避战乱,携眷南下金陵。1645年5月清兵破金陵后,携眷回归故里。
清朝定都北京后启用明朝旧臣。刘正宗屡接诏书,于1646年(清顺治三年)正月,应诏到北京上任。历任内翰林国史院编修、礼部会试副主考官、侍讲学士、内翰林国史院侍讲学士、秘书院掌院学士、吏部右侍郎、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4月免去吏部尚书之职,回弘文院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不久调任秘书院大学士。1657年一品考绩期满,升少傅兼太子太傅,诰授光禄大夫。1658年8月,清廷改院为阁,他以少傅、文华殿大学士兼管礼部尚书之职,参谋朝廷机要事宜,其权势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朝廷谠论,常为顺治帝采纳。其文章与诗词、歌赋为顺治帝所赏识,不仅是顺治帝言听计从的重臣,也是文墨挚友。顺治帝晚年迷于佛学,他上疏劝谏,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他的反对派乘机以贩卖私盐等罪名上疏弹劾他。顺治帝因此将其调吏部铨叙部。1660年(顺治十七年)3月20日,顺治帝当众宣读了弹劾他的奏疏,想让他承认错误,以图和解。他非但不承认错误,且竭力争辩。顺治帝大怒,当众罢了他的官,并将他置于法司,最后,顺治帝以“从宽免死,家产之半入旗,不许回籍”作了处理。他从此一病不起,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12月20日辞世,寄厝于北京西直门外。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康熙帝准其归葬。同年9月,刘氏亲族将其灵柩运回安丘城,葬于城东北的刘氏祖茔内。
清乾隆帝登基,平反昭雪清初的冤假错案时,认为他仕清以来清正耿介,政绩卓著,又是顺治帝亲政以来多年的宠臣和诗友,之所以被罢官削籍,是朝廷内派系斗争所致。于1737年(乾隆二年)正月降旨定他为顺治帝祀庙的配享。同年2月,又降诏恢复他的原官职,诰授光禄大夫、少傅、大学士。其长辈俱受赠,晚辈皆得荫。
刘正宗对书无所不读,最工律诗,尤精五言古诗。他爱好书法,笔法秀妙。顺治帝凡得著名书画,经他鉴别评定后才归御府收藏。常将所得名人字画,自己所作字画及亲笔题字赐给他。御府图书题跋也多出自他手。为显示荣耀,他在县城内相府特建“御墨楼”。著作有《逋斋诗集》、《御墨楼诗选》、《木天草》、《雪鸿斋草》等诗集数卷。
曹申吉

曹申吉(1635—1680),字锡余,号澹余,曹贞吉之弟,安丘城东关人。
申吉天资颍异,8岁即能下笔成文。17岁中举,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中进士。选内翰林院庶吉士,1657年授国史院编修。顺治帝每两月举行一次御试,他屡居第一。不久升为日讲官,充顺治帝随从。1658年(顺治十五年)10月补湖广下荆南道参议。时,该道竹溪、竹山二县多盗贼,他以计招抚,相继归籍者二千余家。1659年调任河南睢陈兵备副使,抑骄弁,雪冤狱,社会秩序很快井井有条。1660年转左道政,晋正二品大理寺正卿。1667年(清康熙六年)殿试进士后,充任皇帝的读卷官,升礼部右侍郎。1670年后调任吏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贵州巡抚等职。他悉心治理,贵州太平,同时为贵州培养出不少人才。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冬,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叛清。贵州兵力有限,省城失守,他被俘羁于阳明洞。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以腊丸密报叛情,事泄后被劫去云南。十二月初五在昆明双塔寺被害,时年45岁。1683年其灵柩由云南运回故里,葬于曹氏祖茔。康熙帝原以为他降吴,定他为“逆臣”。后事情昭然,清雍正帝撤销他“逆臣”罪名,彻底为他平反,准入忠烈祠。清康熙《续安丘县志》有传。
申吉不仅政绩卓著,且为名诗人。被捕后,感怀身世,悲壮苍凉,寄之于诗。著有《又何轩诗集》、《澹余集》、《南行日记》、《黔行集》、《黔寄集》、《贵州通志》等。《清诗别裁集》有其简介及诗三首。
曹贞吉

曹贞吉(1634—1698),字升六,号实庵,著名诗人,安丘城东关人。少年即有文采声誉。1664年(清康熙三年)中进士,历任户部员外郎、礼部郎中、湖广提学佥事等职。晚年病归。
曹贞吉在祁门代理县令时,废除苛捐杂税,百姓作《却金歌》赞颂。新县令上任,不听他的告诫,激起民变,百姓围署罢市,县令缢死。郡太守请求上官说,非曹某不能定此乱。贞吉一到,苛政立除,随即安定。
贞吉不仅是清官,还是著名诗词家,著有《珂雪词》、《珂雪诗》、《鸿爪集》、《黄海纪游》、《黄山纪游诗》、《朝天集》、《实庵诗略》等。《珂雪词》、《珂雪诗》入四库馆,并编入国史。《清史稿》说他“诗格遒练”,提到他的词说,“吴绮选名家词,推为压卷”。《四库提要》说:“其词大抵风华掩映,寄托遥深”。张之洞《书目答问》中所附“清代著述家姓名略”中,词家独以贞吉居首位。
《清诗别裁集》卷六有其诗3首,在其名下注解说:“商丘宋公,极推作者游黄山诗,谓此山名作了了,向推虞山,今被实庵压倒矣!惜未能多见,只存文殊院一篇。”《近三百年名家词选》(龙榆生编选)中录有曹贞吉词5首。“小传”和“集评”解说:《珂雪词》肮脏磊落,雄浑苍茫,是其本色。而语多奇气,惝恍傲睨,有不可一世之意。至其珠园玉润,迷离哀怨,于缠绵款至中自具潇沉出尘之致,绚烂极而平淡生,不事雕锼,俱成妙诣”。“《珂雪词》在国初诸老中,最为大雅,才力不逮朱、陈,而取径较正。国朝不乏词家,四库独收珂雪,良有以也。”“故其词宁为创,不为述,宁失之粗豪,不甘为描写。”“其魄力固在王士祯之上也。”
张贞

张贞(1636—1712),字起元,号杞园。清初著述家、书法家、篆刻家,生于书香门第,世居潍河东高柯庄,自其高祖迁居安丘城南门里。自幼天资聪明,7岁入学,教以《养正图说》,即能明其大义。13岁补府庠生,治举子。36岁考为拔贡,选入太学。清康熙己未举为博学鸿儒,托母病不就。后又诏试太和门,御试第三名,授翰林院孔目,仍不赴任。遂征拜待诏,亦坚辞不从。自此,隐居杞城村,拜明清之际有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黄宗羲为师,开始了他的漫游和著书生涯。黄宗羲评价说:“张贞问学四十年,俯仰无歉,成名于天下。”
张贞刻苦好学,博览群书,长书法,善篆刻,并能鉴别名人字画,好收藏文物古籍。其篆刻曾学周栎园技法,后另辟蹊径,独树一帜。他往来京师,数游吴越,并带其子北走燕赵,南泛江淮,访名贤,购异书,结交天下名人,研究各方著述。侍郎周栎园视察青州,得才士4人,张贞即其中之一。身居刑部尚书的王士祯凡遇重要文稿,大都请张贞阅定。
张贞放浪形骸的游仙生活,遗世独立、疏狂不训的性格,得到了清初戏曲作家洪异的高度评价。洪异的《为杞园先生题《浮家泛宅图》》中的第二首《普天乐》云,“绿蓑衣,随身挂,青箬笠,笼头大……休提起御酒宫花,纶竿自拿,只凭着笔床茶灶生涯”。1702年,蒲松龄与张贞第一次相见,二人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各自倾诉肺腑之言。蒲松龄的《聊斋诗集》中有“朱主政席中得晤张杞园先生,依依援止,不觉日暮,归途放歌”一首。同年蒲松龄还在《题张杞园《远游图》》诗中写到,“谁者肖作湖海人,将无似我张老君……。游仙欲把浮丘袖,笑我双瞳小如豆……。”
张贞治学严谨,著述很多,文章精练,有的成书于浪迹湖海之时,有的写在田园稼穑之中。《渠亭山人半部稿》由王士祯、安致远等24人作序题词,作5集分5次刻印。再版时更名为《杞田集》。还著有《渠丘耳梦录》、《浮家泛宅图诗》、《杞纪》、《青州府志》、《青州乡贤传》、《安丘乡贤传》、《家乘族谱》等。上述著述有的列在《清史稿艺文志》中,有的载入《山东经集志》,《渠亭山人半部稿》等入国史馆。《杞纪》见录于《四库全书》,入国史馆。
张在辛

张在辛(1651—1738),字卯君,号柏庭,清初书法家,金石鉴赏家,张贞的长子,安丘城里人。13岁学画,镌刻印章。后随父北到燕赵,南游吴越,结交天下名人,常与王渔洋、魏禧、王岱、曹贞吉、尤侗、朱彝尊论诗谈文,与高凤翰、金农等人研究绘画、篆刻。集名流所长,遂得“扬州八怪”之奇风。
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35岁时选为拔贡。后屡试不中,遂厌官场,无意做官。朋友推荐他为观城教谕,他坚辞不就。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他徒步南京,拜郑簠为师,书法大进。他的篆刻、印法,始学张贞,后学周亮工,刀法来自秦汉,小印尤工,是清初齐鲁派篆刻的代表人物。有《渠亭印选》、《相印轩印谱》、《隐厚堂印谱》和《隶法琐言》、《篆印心法》传世,有的被《清史稿艺文志》收入。
他的绘画,除随意点染松、竹、梅、兰外,也爱画人物。他的《九老图》、《张柏庭八十六岁自画小照》很有功力,鹅翎画更是独具匠心,被视为珍品。他在病危之际,尚展耍图卷,吟咏诗词,且构思八大山人画轴,为之立传,刻画栩栩如生。他的诗既有唐宋格律诗的严谨,又有汉乐府诗的清新,格体自由,对仗工整,声韵协合,寓意深刻。他85岁高龄时写的一幅“五花欲就龙为友,万里高飞鹄不群”的对联,反映了他不与封建社会同流合污的品质和桀骜不驯、傲视权贵的思想。其诗、书、画、篆刻方面的成就和同情百姓之举,得到了蒲松龄的赞赏。著作有《汉隶奇字》、《画石琐言》、《隐厚堂诗集》,以及《青州府志》、《安丘乡贤传》、《家礼仪节》等。
李漋

李漋(清代,生卒年月不详)字若干,凌河镇关王庙村人。自幼好学,拜进士马长淑为师。1624年(清雍正二年)中举人。1735年(雍正十三年)赴江南任同考官。1736年(乾隆元年)中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继被举荐为“博学鸿词”,他婉言谢绝。他才华出众,文章颇有名气,被乾隆皇帝挑选到咸安宫当教习,专教太子(皇帝嘉庆)。后辞职回归故里,继续求教于马长淑。他追根求源,学而不倦,初习古文,后转入道学,造诣极深。充任同考官时,曾游南京,写有《金陵纪行》。还著有《质庵文集》等。《安丘新志》有传。
窦光鼐

窦光鼐(1720—1795),字元调,号东皋,临浯乡高家庄人(原属诸城县)。少年时人称神童,1736年(清乾隆元年)中副贡,1741年(乾隆六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为官近60年,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左中允、翰林院侍读、顺天府府尹、福建正考官、浙江学政、吏部侍郎、礼部侍郎、会试大总裁等职。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时,修改了不当例律一百多条。署理兵部左侍郎,奉命祭祀南海时,拒不受礼。任顺天府尹时,严惩罪犯,并顶炎夏酷暑督扑城郊蝗虫。任宗人府府承时,曾编修皇家祖谱,后又充任《四库全书》总阅、同修。
他学问深远,善于用人,两次担任学政,录取的人都有知识有能力。朝廷会试,他为大总裁,不偏不私。他的文章和诗崇拜韩愈、杜甫,词意清古,深受乾隆皇帝雅重。盛大典礼,令其作诗赋铭颂,御制诗文,令其校阅。与翁方纲等文学名流在朝主持文运30年,对清代文化的发展,影响颇深。其父去世殡葬期间,他拒收礼品,并说,为官以来从未接收人家钱财,哪能因为殡葬父亲而取利?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予四品衔告休。同年农历九月十七日卒,终年75岁。著有《省吾斋集》二十卷。《清史稿》有传。
李绥

李绥(清初人,约在1683—1795年之间),字宁野,张衡式科学家,居莲花山(原载,今不知何处)一带。他聪明好学,不求功名,曾遍游江苏、浙江等地。在江南游途中遇到一户藏书很多的人家,他要求上门当奴仆,不要工钱,只希望能遍读主人家的书,主人深受感动,收留了他,并拿出所存之书,每天为他解释。三年后,李绥学业完成,历法、兵法等无所不通。这时,主人便以路费资助他回家。后来他精研历法、兵法,做了浑天仪、测天器等仪器。还用木头做了“金鼓披风”。这个报时仪器形似大木柜,周围排列着十二个时辰,当中的机器人随着时间转动,能较准确地指出时辰。他家的石碓、石碾都用机械运转。他曾说:“造木牛流马是下等技术”。后来他把报时的仪器献给了县令,可惜已被战火毁坏,无此物传世。
厉文礼

厉文礼(1905—1954),字郁周,历史罪人,原籍河北省蓟县,后迁居北京市府右街枣林大院5号。1924年京兆农业学校毕业后,充任教师、国民党军队秘书、少校书记官等职。1928年9月参加国民党,1929年5月投靠蒋介石,任第十五路军一九二旅少校军法主任。1930年8月任诸城县长。1932年6月调任潍县县长。1936年11月参加安青帮。1937年8月兼任山东省第八区游击司令官,11月又兼任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1938年1月参加国民党特务组织复兴社,化名周至诚,任山东支社胶东大队队长。1938年2月辞去潍县县长之职,4月改任第八区保安司令,同时被国民党委任为中央别动军总队胶东支队司令。1939年1月参加“三民主义青年团”,任“三青团”鲁东区指导员。8月国民党委任为苏鲁(后称鲁苏)战区游击(后称挺进)第二纵队司令。1943年2月22日,在安丘县城顶山被日军俘虏,率部投降。8月日军委任他为鲁东和平建国军司令。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委任他为诸(城)安(丘)昌(乐)潍(县)警备司令,国民党中央军统委任他为诸安昌潍先遣军司令。11月诸安昌潍警备司令部撤销后,被聘为国民党山东省府顾问。1946年在潍县加入道会门同善社。
厉文礼在任国民党军政要职和汉奸的十几年中,一直与共产党、人民政权为敌,实属卖国求荣、认贼作父、残害革命志士和无辜群众的罪魁。他于1933年7月枪杀了中共潍县中心县委书记刘良才,10月又枪杀了中共地下党员郭炳让。1934年11月,指示军警包围潍县广文中学,捕去中共潍县工作委员会书记乔天华,使潍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1937年底至1945年5月,厉部的大本营在安丘境内,司令部先后设在县西南部山区的罗圈崖、常家岭、崔岜峪和夏坡村,他们敲诈勒索,明征暗抢,侮辱妇女,私立公堂,逼死人命,无恶不作。在1938年至1942年的5年间,在教子峪、西崔岜峪、温泉、涝坡和常家岭等村杀害中共地下党员和无辜群众817人。其中仅1940年在常家岭村就枪杀活埋群众54人。1943年投降日军后,厉认贼作父,为虎作伥,加紧了对人民群众和革命者的镇压。至1945年厉部共残杀革命干部96人,群众386人,烧毁房屋876间,抢掠财物无数。仅1944年在夏坡村就枪杀活埋抗日志士和群众67人。同年厉部配合日军连续6次进攻解放区夏家沟、马家寨庄、张家陡沟、黄石板坡、南郚、娄家庄等50余村,烧毁房屋220余间,打死群众19人,抢去牲口82头。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摇身一变成为“诸安昌潍先遣军”司令,司令部设在潍县,并于安丘县城西关成立了指挥部。不久,诸安昌潍警备司令部被撤销,其残部除200多人逃往青岛外,余者均被国民党第八区保安司令部收编。1948年3月潍县解放前夕他只身潜逃北京匿居。1953年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落入人民法网,被昌潍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1954年1月21日在安丘夏坡村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