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7&A=5&rec=141&run=13

第二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演变

清代以前,安丘境内流通的货币有铜制钱(方孔)、银两(元宝、元锞、碎银块),大宗交易有用黄金(金条、金砖)者。鸦片战争以后(清道光年间),英、美等外国银元流入中国市场,清廷对货币失控,导致了中国货币的混乱。咸丰年间(1851—1861),清廷为维持庞大的军队和臃肿的官僚机构开支滥发制钱,流入本地的制钱愈来愈多,愈小愈薄,减重的“当百”、“当千”大钱充斥市场。咸丰末年停铸大钱,光绪年间(1900午后)流入铜元,当地称铜板儿,分大小两种,大板儿当制钱20文,小板儿当10文。民国初年,县内铜元与商号出造的“吊票”同时流通,大宗交易则以银两计算。1913年(民国2年)英国“站人”、墨西哥“鹰头”银元流入境内,次年流入袁世凯头像银元(俗称“大头”),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实业银行和美国花旗银行的票币也相继流入,当地钱庄、商号印发的号票也大量充塞市场。1927年北伐胜利,国民政府禁铸“袁头币”,孙中山像银元流入。同时,中央银行纸币和安丘县公署印制的“安丘县流通券”也流通于市面。随后又出现了山东省民生银行和山东省平市官钱局的票币,以及“昌乐流通券”、“莒县流通券”,再加中央银行1931年发行的关金券,市面上货币种类繁多,极为混乱。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禁止银元流通,市面上流通的主要是中央、交通、中国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称为“法币”。开始,面额为壹圆、伍圆和壹分、壹角、伍角硬辅币,拾圆券很少出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逐年需款加大,伍拾圆、壹佰圆、伍佰圆、壹仟圆以至伍拾万圆、壹佰万圆券大量出现。同时,禁止白银流通,将其收归国有。
日军侵华后,流入部分朝鲜币。1938年,日军在县内推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纸币,并强令使用。是年秋,县城西巷子李凤明身带5元中央银行币被日军搜出,当即抓到“鬼子院”用刺刀戳死。“联合币”面额有:壹圆、伍圆、拾圆、壹佰圆、壹仟圆5种主币和壹分、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6种辅币。1940年,国民党“山东省第八区临时兑换券”投放于西南山区,时货币更加混乱。
1943年,西南山区解放,市场上流通“北海银行”纸币。1945年后,县内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既有解放区的“北海币”,又有各友区的“华中币”、“冀南币”、“东北币”、“晋察冀边币”,还有国民党的“法币”、“关金”,货币杂乱且不断贬值,百姓叫苦不迭。1948年4月安丘全境解放,货币统一为“北海币”。12月1日发行人民币,面额有“壹圆、伍圆、拾圆、贰拾圆、伍拾圆、壹佰圆、贰佰圆、壹仟圆券。1950年1月起又发行了伍仟圆和壹万圆券,随后又发行了“新华门”图景伍万圆券。同时,陆续收回了“北海币”和各解放区发行的地方币。1951年3月,安丘县人民政府贯彻了中央《关于禁止国家货币出入国境办法》和《关于妨害国家货币治罪暂行条例》,从此银行成为政府指令的唯一发行货币机关。1954年6月又发行了“收割机”图景伍万圆券。
1955年2月,县人民政府奉《国务院关于发行新人民币和收回现行人民币的命令》,成立了发行新币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从3月1日起结合回收旧人民币发行了新币。主币面额有伍圆、叁圆、贰圆、壹圆及只公布未发放的拾圆券5种,辅币面额有伍角、贰角、壹角、伍分、贰分、壹分6种。1957年12月1日,遵《国务院关于发行金属分币的命令》,发行了壹分、贰分、伍分硬币。同时发行了拾圆券纸币。1960年人民币改版后,一直使用,并以币值稳定,对外支付信誉良好著称于世,1962年4月20日,奉令发行1956年版棕色伍圆券和1960年枣红色壹角券,1964年4月15日,奉命发行1962年版深绿色贰圆券和墨绿色贰角券。1965年3月25日,奉命发行1965年版篮黑色壹圆券。1966年1月10日,奉命发行1965年版黑色拾圆券和1962年版深棕色壹角券。1967年12月15日,奉命发行1962年版背面改色的壹角券。1969年10月20日,奉命发行1960年版炼钢工人伍圆券和1960年版女拖拉机手壹圆券。1974年4月15日,奉命发行1972年版伍角券。1980年4月15日,奉命陆续发行壹角、贰角、伍角、壹圆4种金属人民币。至1985年未有发币新命令,境内流通的人民币面额有10种,分23个版面,其中金币7种:壹分、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壹圆,纸币16种:壹分、贰分、伍分、拾圆各一种,壹角、贰角、伍角、壹圆、贰圆、伍圆各两种。
第二节 货币比值

一、币值升贬
1925年前后,私营商号发行的“吊票”自定为“灯下不收,零角不兑,够十吊钱兑大洋一元”。1930年,安丘县政府发行的“安丘县流通券”开始8吊折元(即流通券8吊折换1元银币),不到一年为15吊折元。日军侵华发行的“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纸币,1938年籴1斗小麦(40市斤)1.05元,籴1斗高粱或谷子0.8元,到1942年籴1斗小麦增至120元,籴1斗高粱或谷子增至100元。1945年春,纸币贬值更甚,当时流行的歌谣是:“中国联合钱,五百顶一元,物价猛飞涨,苦了公务员。”8月,日军投降后,伪币成为一堆废纸,9月、10月间物价骤跌。1946年“法币”、“关金”贬值。《山东省各县市粮食价格统计表》记载:1月至5月,小麦每市斤由86元升为410元,黄豆每市斤由38元升为150元,高梁每市斤由39元升为150元,谷子每市斤由39元升为170元。当时,在大沙埠卖斗麦子得60元,转眼到韩吉买碗辣汤需500元。1947年秋,小麦每斗1.5万元左右,到1948年春,5000元买1个火烧(2.5市两),1万元钱买1市斤米饼子。
建国后,人民币值比较稳定,除国家根据国民经济需要对商品调价外,县内仅在1959年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黑市小麦涨到2元多1市斤。但国营和集体商业部门、粮食部门等的商品仍按国家牌价销售。
二、新旧币比值
1948年春,全境解放,统一货币,对友区货币以“北海币”兑回。北海币与“华中币”和“冀南币”的比价为1:1,与“晋察冀边币”则是1:10。12月发行人民币,以1:100的比价收回北海币。1955年发行新人民币,以1:10000的比价收回旧人民币。
三、货币兑换
解放初期,境内货币杂乱,北海银行安丘县办事处从1948年初到1949年,用“北海币”兑换回笼了友区货币,包括华中币、冀南币、东北币、晋察冀边币等,结束了货币杂乱的时代。1948年12月,银行办事处结合发行人民币回笼了北海币。从此,人民币成为唯一合法的货币。1955年发行新人民币时,采取凡有旧币者不分阶层,不分现金与存款,一律按1:10000的比价回笼了旧人民币。
新人民币发行后,也搞了几次部分回笼。1964年因中苏关系恶化,国务院决定收回苏联代印的叁圆、伍圆和拾圆3种纸币。从4月15日起停止流通,由银行兑回,又因改版和减少货币种类,县内银行奉命对1955年3月1日发行的1953年版壹圆券从1969年10月20日开始,贰圆券从1976年第四季度开始,壹角券从1967年12月15日开始,对1961年3月25日发行的1956年版壹圆券从1973年8月15日开始,1962年4月20日发行的1960年版壹圆券从1971年1月开始,19 66年1月10日发行的1962年版深棕色壹角券从1967年12月开始,以及1965年版蓝黑色壹圆券从1973年10月1日开始,只收不放,逐步进行了兑换。
第三节 金银收兑
一、收兑
1949年国家总行下达《金银管理办法》,县内银行根据《办法》中对黄金、白银“只准人民银行按国家规定的牌价收购”的规定,从1950年始到1954年共收购黄金67两、白银1694两,银元9564枚。其中,县行于1953年春一次收购西关群众建房掘出的银元500枚,元宝20个(近千市两)。1955年至1961年大力开展金银铜铁收购宣传,年收购量与前5年比:黄金增加5倍,白银增加4倍,银元增加4.33倍。1963年始,宣传收购旧金笔尖。1966年收购黄金22 44克,白银25537克,银元13015枚。1968年收购黄金最多达8125克,1978年收购白银最多达84874克,1974年收购银元最多达13509枚。1985年收购量大减,黄金为82克,白银为548克,银元为180枚。牌价逐渐提高:1985年黄金1克28.8元,白银1克0.45元,银元1枚12元。


二、管理
1949年始,县银行遵照《华东区金银管理暂行办法》和总行下达的《金银管理办法》,对辖区内金银按国家牌价收购。1955年下半年,对全县的金银业进行调查登记,查清了42户银饰业的固定资金为856元,流动资金1555元,年经营额3万元左右,同时规定银饰业户每月5日前向银行报告上月经营活动情况。1982年前,本县不配售金银,对使用硝酸银的保温瓶厂、无线电厂、无线电元件厂、玻璃厂和使用银焊片的担山、牛沐、景芝、黄旗堡等社办工业,审查其使用计划和情况后介绍到上级行购买。1982年根据总行指示,门市出售银焊片,使用单位扩至50余个,是年销售3050克。1983年销售3700克。自1984年始,销售权又收归市行,县行只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