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国家抚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2&A=1&rec=426&run=13

一次性抚恤
1950年12月,国家内务部公布对革命军人牺牲病故、革命工作人员伤亡和民兵民
工伤亡的褒恤暂行条例,抚恤标准分为牺牲、病故两类,按级别以小米计算。1955年
,根据内务部各类标准,明确一次性抚恤对象为:牺牲或病故现役军人;人民警察(
不包括各种经济民警);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内无军籍正式职工
;由国家财政补贴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经批准为革命烈
士的其它人员。
1980年,民政部、财政部规定,一次性抚恤由牺牲、病故两类改为革命烈士抚恤
、因公牺牲抚恤和病故抚恤三类,并决定从当年9月3日起,对于1950年12月11日内务
部公布《革命军人牺牲、病故抚恤暂行条例》以前牺牲、病故的,一律不再补发抚恤
金;1950年12月11日以后至1979年1月牺牲、病故的,按1955年的抚恤标准发给。19
80年、1984年又两次提高革命烈士抚恤标准。1985年10月民政部、财政部规定,198
4年4月1日后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的,其一次性抚恤金:烈士生前有工资收入的,
按其牺牲前的40个月工资计发;烈士牺牲前无工资收入或工资低于23级正排职干部标
准的,按其牺牲时军队23级正排职干部的40个月工资计发;牺牲而未批准为烈士的和
病故人员的一次性抚恤金,仍按1979年的牺牲、病故抚恤标准执行。1986年3月,民
政部、财政部又调整因公牺牲(未批准为烈士)和病故人员的抚恤标准,规定:从198
6年7月1日起,因公牺牲人员的一次性抚恤金,按其牺牲时的20个月工资计发;病故
人员的一次性抚恤金按其病故时的10个月工资计发,但其最高额不得超过3000元(19
94年7月后取消机关工作人员病故后一次性抚恤最高限额);义务兵、参战民兵、民工
的工资低于所在部队23级正排职干部,军队院校学员、志愿兵因公牺牲的一次性抚恤
金,均按军队23级正排干部20个月工资计发;病故的一次性抚恤金,按军队23级正排
职干部的10个月工资计发。另外,对于立功受奖者,根据不同等级,其一次性抚恤相
应增发。至1995年,河口区共为4名烈士、病故军人发放一次性抚恤金1.1万元。
定期抚恤
1985年1月10日,民政部、财政部颁文,规定从1985年1月1日起,将革命烈士家
属抚恤金、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的定期定量补助改为定期抚恤金。并规
定对孤老的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其定期抚恤金标准,
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
1985~2000年河口区定期抚恤金情况表

┌──┬────┬───────┐
│年度│抚恤人数│抚恤金额(万元)│
├──┼────┼───────┤
│1985│58 │1.8 │
├──┼────┼───────┤
│1986│60 │2.1 │
├──┼────┼───────┤
│1987│59 │1.8 │
├──┼────┼───────┤
│1988│57 │1.6 │
├──┼────┼───────┤
│1989│58 │2.3 │
├──┼────┼───────┤
│1990│58 │2.3 │
├──┼────┼───────┤
│1991│58 │2.4 │
├──┼────┼───────┤
│1992│53 │2.2 │
├──┼────┼───────┤
│1993│62 │4.5 │
├──┼────┼───────┤
│1994│62 │4.5 │
├──┼────┼───────┤
│1995│60 │4.8 │
├──┼────┼───────┤
│1996│60 │4.8 │
├──┼────┼───────┤
│1997│60 │4.8 │
├──┼────┼───────┤
│1998│57 │5.3 │
├──┼────┼───────┤
│1999│55 │7.2 │
├──┼────┼───────┤
│2000│58 │13.6 │
└──┴────┴───────┘

伤残抚恤
1950年12月,国家内务部对残废抚恤的对象、标准、等级作了统一规定。伤残抚
恤对象是:在服役期间因参战或因公负伤致残,退出现役的革命军人;因参战和执行
战勤任务负伤致残的民兵、民工、及在县以上统一组织的军事训练中负伤致残的非职
工民兵;在服现役期间因参战或因公负伤致残,退出现役的人民警察(包括武装、边
防、消防民警和有军籍的干部);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国家党政机关、民主党派、
人民团体列入行政编制的人员,以及部队无军籍的在编人员。伤残等级按照伤残者失
去劳动能力的程度分为4等6级,即特等,一等,二等甲级、二等乙级,三等甲级、三
等乙级。国家对伤残人员的抚恤金,分在职和在乡两类,对在职的发伤残金,对在乡
的发伤残抚恤金。特、一等伤残人员,按标准供给终身;二等甲、乙级伤残人员,1
950年规定按标准金额供给两年后减半供给终身,1953年1月1月改为全额供给终身。
在乡三等甲、乙级伤残人员,1950~1965年实行一次性抚恤,即按标准金额一次发清
。1965年7月改为每年发给伤残补助费,从1978年1月起,又改现金计算。从建国后至
1982年对伤残抚恤标准进行过4次调整,1984~2000年,先后又进行过8次调整。

1984~2000年革命伤残人员抚恤金保健金变化情况表
┌────┬────┬────┬───────────────────────────────┐
│项目性质│伤残等级│伤残原因│标准 │
│ │ │ ├───┬───┬───┬───┬───┬───┬───┬───┤
│ │ │ │1984年│1988年│1991年│1994年│1996年│1998年│1999年│2000年│
├────┼────┼────┼───┼───┼───┼───┼───┼───┼───┼───┤
│在乡 │特等 │因战 │570 │1200 │1560 │2240 │3240 │3540 │5340 │6000 │
│ │ │因公 │518 │1100 │1440 │2100 │3080 │3380 │5180 │5840 │
│ ├────┼────┼───┼───┼───┼───┼───┼───┼───┼───┤
│ │一等 │因战 │498 │1020 │1260 │1860 │2460 │2760 │4000 │4600 │
│ │ │因公 │464 │950 │1170 │1740 │2330 │2630 │3870 │4470 │
│ │ │因病 │ │860 │1060 │1620 │2200 │2500 │3740 │4340 │
│ ├────┼────┼───┼───┼───┼───┼───┼───┼───┼───┤
│ │二等甲级│因战 │390 │740 │920 │1250 │1430 │1550 │2120 │2480 │
│ │ │因公 │350 │660 │830 │1150 │1320 │1440 │2010 │2370 │
│ │ │因病 │ │600 │760 │1070 │1230 │1350 │1920 │2280 │
│ ├────┼────┼───┼───┼───┼───┼───┼───┼───┼───┤
│ │二等乙级│因战 │296 │538 │656 │856 │960 │1080 │1320 │1680 │
│ │ │因公 │268 │480 │590 │780 │880 │1000 │1240 │1600 │
│ │ │因病 │ │450 │554 │740 │840 │960 │1200 │1560 │
│ ├────┬────┬───┬───┬───┬───┬───┬───┬───┬───┤
│ │三等甲级│因战 │180 │336 │416 │536 │628 │748 │900 │1050 │
│ │ │因公 │180 │322 │400 │516 │608 │728 │880 │1030 │
│ ├────┼────┼───┼───┼───┼───┼───┼───┼───┼───┤
│ │三等乙级│因战 │140 │272 │342 │442 │526 │646 │780 │930 │
│ │ │因公 │140 │272 │ │ │ │ │ │ │
├────┼────┼────┼───┼───┼───┼───┼───┼───┼───┼───┤
│在职 │特等 │因战 │132 │240 │ │450 │600 │ │1000 │1180 │
│ │ │因公 │120 │216 │ │420 │570 │ │970 │1150 │
│ ├────┼────┼───┼───┼───┼───┼───┼───┼───┼───┤
│ │一等 │因战 │118 │204 │ │374 │500 │ │800 │980 │
│ │ │因公 │108 │184 │ │342 │460 │ │760 │940 │
│ │ │因病 │ │ │ │332 │450 │ │750 │930 │
│ ├────┼────┼───┼───┼───┼───┼───┼───┼───┼───┤
│ │二等甲级│因战 │96 │156 │ │288 │380 │ │455 │515 │
│ │ │因公 │86 │140 │ │268 │360 │ │435 │495 │
│ │ │因病 │ │ │ │250 │340 │ │415 │475 │
│ ├────┼────┼───┼───┼───┼───┼───┼───┼───┼───┤
│ │二等乙级│因战 │84 │135 │ │231 │300 │ │360 │420 │
│ │ │因公 │76 │122 │ │214 │280 │ │340 │400 │
│ │ │因病 │ │ │ │210 │270 │ │330 │390 │
│ ├────┼────┼───┼───┼───┼───┼───┼───┼───┼───┤
│ │三等甲级│因战 │70 │108 │ │174 │220 │ │260 │320 │
│ │ │因公 │64 │98 │ │160 │200 │ │240 │300 │
│ ├────┼────┼───┼───┼───┼───┼───┼───┼───┼───┤
│ │三等乙级│因战 │60 │90 │ │132 │170 │ │205 │265 │
│ │ │因公 │56 │82 │ │122 │160 │ │195 │255 │
└────┴────┴────┴───┴───┴───┴───┴───┴───┴───┴───┘

说明:本标准适用于伤残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工作人员、参战伤残民兵民工。

革命伤残军人除国家发给伤残抚恤金外,还享受以下待遇:在乡特等、一等伤残废军
人的口粮、食油和副食品,按国家地市级干部的定量标准由国家供应;在乡二等残废
军人的口粮,在集体分配时每年不足175公斤原粮的,其差额部分由国家给予补足。
在乡残废军人从1979年11月起,发给副食品价格补贴,每月每人特等、一等5元,二
等3元,三等2元;从1985年7月起,发给生活补贴,每月每人特等、一等12元;二等
6元,三等4元;1988年1月副食品补贴和生活补贴,全部并入抚恤金内。在乡特等、
一等伤残军人,从1980年9月起,每人每月发给相当于当地二级普通工人工资的护理
费。从1984年9月起,对在乡特等、一等伤残军人及其家属,除自愿不改变者,均就
地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特等、一等伤残军人病故后,其家属享受病故军人家
属待遇。二等以上残废军人享受公费医疗待遇。革命残伤军人外出乘坐火车、长途汽
车和轮船,享受半价待遇。游览公园免收门票。

1985~2000年河口区重点优抚对象统计表
┌────┬──┬──┬───┬──┐
│类别年份│烈属│军属│革命伤│复员│
│ │(户)│(户)│残人员│军人│
├────┼──┼──┼───┼──┤
│1985 │58 │370 │107 │278 │
├────┼──┼──┼───┼──┤
│1986 │64 │489 │117 │352 │
├────┼──┼──┼───┼──┤
│1987 │59 │350 │122 │352 │
├────┼──┼──┼───┼──┤
│1988 │57 │547 │127 │329 │
├────┼──┼──┼───┼──┤
│1989 │58 │375 │129 │329 │
├────┼──┼──┼───┼──┤
│1990 │54 │407 │129 │316 │
├────┼──┼──┼───┼──┤
│1991 │53 │571 │143 │303 │
├────┼──┼──┼───┼──┤
│1992 │53 │586 │151 │296 │
├────┼──┼──┼───┼──┤
│1993 │52 │276 │150 │290 │
├────┼──┼──┼───┼──┤
│1994 │52 │380 │163 │287 │
├────┼──┼──┼───┼──┤
│1995 │50 │323 │171 │254 │
├────┼──┼──┼───┼──┤
│1996 │49 │300 │175 │252 │
├────┼──┼──┼───┼──┤
│1997 │48 │284 │171 │230 │
├────┼──┼──┼───┼──┤
│1998 │48 │287 │168 │220 │
├────┼──┼──┼───┼──┤
│1999 │48 │298 │167 │212 │
├────┼──┼──┼───┼──┤
│2000 │49 │303 │168 │2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