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加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7&A=4&rec=16&run=13


    缫丝  缫丝织绸多散于乡间, 数量效益不详。青城的福祥义每年收购500公
斤蚕茧,由农妇制成土丝300公斤左右,总价值3000余元。
    民间纺织  青城是产棉区,藉以原料之便,故手工纺织业在此地历史悠久,
自黄道婆纺织技术传入后,此业渐兴,民国年间尤盛。青城西部各村,百分之九
十以上农户从事手工纺线、织布。民间有“家家纺车转、户户织布声”的说法。
除农忙季节,长年不停。在机械化不发达的旧时代,手工纺织为人类社会创造了
财富。长期以来,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手工纺织技术。手工纺织主要工序如下:
    (1) 原料加工。先将棉花用轧车除掉棉籽,制成穰子。再将穰子用弹弓弹几
遍,使其变得更加松软,便成绒子。将绒子撕成小块,放在平滑的木板或砖上,
压上一根高梁梃子,用手搓成棉条,俗称“搓布绩”。搓成的布绩要大小适中、
松实适度。
    (2) 纺纱。将搓成的布绩在纺车上纺成棉线。纺线者面对纺车,将布绩在装
好的锭杆子上搭好,右手摇动纺车,纺车弦带动锭杆旋转,左手将布绩抽动,便
拉出粗细均匀的纱线,将纱线不停的绕在锭杆上,叫“穗子”。
    (3) 织布前的准备工作。纺好的线再经过桄线、牵机、浆纱、刷绩、递缯、
闯杼等复杂工序。织布前的准备工作才算基本完成。将整理好的缯杼、橳子等安
装在织布机上,叫“拴机”,拴好的机上是经线,再将纬线浸泡后装入一鱼形木
匣里,从中间小孔抽出线头。这个鱼形木匣就是梭子,是织布必须的工具。
(4) 织布。织布者坐在织布机的坐板上,双足交替踏动两条踏板,带动两扇缯上
的纱线上下交叉,手执梭子从两排纱线缝中穿过,双手左右穿梭,两足上下踏板,
往复不停。如果织花格布,需用几把梭子,装上不同颜色的纬线,按自己喜欢的
式样织出各种花格布来。织布是一项繁复的体力劳动,织者必须做到手足耳目一
致,动作协调。熟练者一天能织布十多米。
    (5)印染销售。将织成的白布印花染色,就是印染。随着手工纺织业的发展,
印染业也兴旺发达起来。不少地方成立了印染作坊。织成的白布,经染坊加工便
成了有各种颜色的布匹。有的印上花,就成了印花布。这种手工织的布结实耐用,
外地人非常喜欢,经过印染的花布更受人们青睐,销售量剧增,促进了这项民间
手工纺织业的发展。
    用这项古老的纺织技术织成的布,无任何化学纤维,吸水能力强,冬天又不
太凉,很适宜做被单、褥单、内衣等。纯棉制品爽身健体,中、老年人尤其喜欢,
现仍然有广阔的市场。
    桑皮纸  桑皮纸是青城县的特产,俗称毛头纸,约45厘米见方。《中国实业
志》记载,清宣统年间,青城造纸颇盛,年产量6832件,总产值10.3万元,畅销
全国各地。青城县造纸历史长,靠此致富的村庄有东纸坊、西纸坊、郑家纸坊、
高家纸坊、赵家纸坊、杂姓刘、亭子李、杨坊、尚家、孟家、连五庄等村。民国
年间有更大的发展,但产量、产值不详。
    土法制硝  青城县土法制硝有数百年的历史。
    其硝有两种:一是芒硝,俗称皮硝,入药称朴硝,精制后入药称元明粉。主
要成分为硫酸钠。芒硝除药用外,还供民间皮革制熟者用以鞣制畜皮兽皮,以作
鞍鞭车马挽具及民间日用皮货。青城沿黄一带盐碱地表层富含芒硝。业者将硝土
温水淋滤,经宿冷却析出结晶。晶体似芒剌,故名芒硝。大李夏、草庙等村多有
操业者。
    二是火硝,即现代工业生产的硝酸铵、硝酸钾,但比工业产品含杂质较多。
民国以前,因化学工业不发达,故火硝是制作烟花爆竹和土枪火药的主要原料,
畅销省内。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兵工厂曾在东街设火硝收购处,日购量300~
500公斤, 用其制造手榴弹、地雷、炸药包等。屠狗者煮狗肉加少量火硝,肉则
易熟易烂且色鲜味美。熬制火硝的生产流程是:扫积硝土;拌入草木灰装缸淋汁;
煎熬浓缩后冷却析出晶体;将晶体再熬炼成硝块。硝块呈白色,晶莹透光;若朱
砂色晶莹透光者,为火硝中的上品,极少见。青城四关、四街、焦家庄、杨坊等
多有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