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叙 受清朝末年改良主义的影响, 中华民国建立后,教育废旧制,倡新学,在办学 方式上,劝禁家庭私塾的封闭教学,开办新学馆、新学堂。在教材使用上,不再以 《四书》、《五经》为教科书,吸收西方社会的一些学科内容,接受西方社会的 某种科学教育。这种教育改良的性质,属旧民主主义时期的产物,有一定的社会 积极意义,但只能为少数有钱人所享有,是地道的“富人教育”。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在抗日战争和自卫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乡村,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张崭新的大众民主教育,开创解放区新教育 运动。它的诞生和兴起,从根本上挣脱了过去封建教育的禁锢,为新中国成立后 的教育事业探明了方向。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因当时社会经济尚处在待兴 恢复时期,乡村教育是先由民办公助方式普及教学教育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 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才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在半个多世 纪的磨励中,教育事业逐步完成了它的体制更新,培养与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新型 人才,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温故而知新,居安而思危,对于今 天的人们来说,应该更多的了解和思考过去所走过的这段路程,其意义是十分重 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