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8&rec=31&run=13

财政
滨河大道风景带1979~200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4%,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4.3%,财政收
入总量是改革开放前30年的26倍。尤其是实施十五计划后,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8.5%。2008年,全市国
内生产总值完成1958.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0.23亿元,绝对值分别是1978年的51倍和56倍。全市县区地
方财政收入51.64亿元,是1978年的59.52倍;有9个县区地方财政收入过3亿元,1个县区过10亿元。2009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10.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1.5亿元。
财源建设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刚刚经历了十年动荡,正处于恢复时期,全市经济总量不大,
财政收入总额相对较小。1978年,全市财政收入1.43亿元,人均财政收入仅14.3元,财政十分困难。为
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困难局面,各级财政部门从改革财政体制入手,抓住中央和全省历次调整对下财政
体制的机遇,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市、县、乡财政体制。
自1978年起, 为支持企业发展, 先后实行企业基金制度、 利润留成制度和两步利改税的改革。
1987年,全面推行承包经济责任制,并在实际执行中对其进行了改进完善。财政部门先后参与制定了
《搞活企业20条》、《发展集体企业18条》、《发展乡镇企业13条》、《发展食品工业7条》、《促进
横向联合10条》等措施,增强了企业活力。1994年,全面推行税利分流办法,取消了承包经营。1998
年停止财政周转金发放后,运用财政贴息手段,实施财银联手,积极争取银行和社会资金支持企业发
展。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扭亏增盈,开展“双增双节”和“管理效益年”活动,逐步建立健全企
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为财政增收奠定了基础。
1982年以后,随着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工作的实施,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增,凤凰广场人
均纯收入大幅提高,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各级财政部门适时转变思路,将财政支农资金重点用于
支持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高产、高效、高税农业,促进农民、财政双增收。
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农业新技术和名优新特产品,重点支持了“四大财源” 工程(以优质高效种植业、
林果业为主的绿色工程;以网箱养鱼为主的蓝色工程;以塑料地膜和大棚覆盖为主的白色工程;以暖圈
养猪、波尔山羊引进推广等为主的兴旺工程)。培育建立了一大批粮食、林果、蔬菜等生产和养殖基
地。2006~2008年,全市累计安排资金7197万元,重点支持了15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农
产品原料采购值占全市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显著提高。
2002年,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正式启动农村税费改革,实行“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
(取消乡统筹、屠宰税,逐步取消“两工”等,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
办法)。2003年,临沂在全省率先全部取消乡村公益事业金和农业特产税,对原农业特产税中符合农业
税征收条件的改征农业税。2004年,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2006年,全部取消了农业税。农村税
费改革累计为农民减负62.43亿元。
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对地方财政尤其是乡镇财政影响较大,工资发放、偿还债务困难,村级经
费紧张等成为地方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各级财政部门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支持,有效缓解了改革
引起的基层财政紧张问题。 2002~2008年,全市共争取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46.01亿元。同时积
极稳妥搞好配套改革,加快乡镇职能转变步伐,精简机构、压缩人员,调整乡镇财政支出范围和结构,
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及时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重心人民广场,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加大招商引
资力度,大力支持农村发展特色经济,壮大地方财力。2008年,全市县乡两级财政收入51.64亿元,同
比是农村税费改革前的3.65倍,同口径年均递增20.32%,其中乡镇级财政收入26.54亿元,同口径年均
递增28.28%。
各级财政部门始终把支持第三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围绕打造“商贸强市”和跨区域商贸
物流中心,在资金、政策等方面重点给予倾斜,使第三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拉动财政增收的新亮
点。2008年,全市共有专业批发市场68个,实现销售额538亿元,连年以10%以上速度增长。依托专业
批发市场的强大货流和便捷的交通网络,物流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市从事物流产业
的企业、相关单位达到4900余家,各类综合及专业物流企业2000多家。
大力支持高新技术、外经外贸、民营经济发展。制定激励企业产品出口政策,对外贸出口企业实
行财政补贴和奖励制度。 十一五以来的3年间共拨付支持外贸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及奖励1323.2万元。
2006~2008年,先后投入资金3308万元,用于开发区科技孵化中心和试验基地建设。
财政支出改革开放初期,临沂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1985年,国务院把沂蒙山
区列入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后,各级财政部门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经过十多年的努
力,重点解决了贫困山区“两难三不通”问题,其间,投资6300万元,新打机井、大口井385眼,兴建
人畜吃水工程2650处,解决了38万人的饮水困难;安排校舍改造资金3.9亿元,扶持修建学校4800所,
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8%;投资1655万元,帮助贫困乡新建卫生院50处,解决了170万人的就医
困难;投资300多万元,修路2000多公里,解决了886个村的交通困难;建设输电线路5000多公里,使54
万农户全部通电。临沂汽摩配城1996年,临沂市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此后,
各级财政部门继续把支持“三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认真落实上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千方
百计加大投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积极筹措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土地集中连
片开发,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国电
费县发电公司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收。2004~ 2005年,实施千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
共筹措资金2.7亿多元,解决了1333个村116万人的饮水困难。自2005年起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截至
2008年底,共投入资金8.2亿元,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370.7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以上。2008
年,投入2.5亿元完成29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建设等给予补助,改善了
农民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从2004年起,按照上级要求在全市实施粮食、良种和农机购置补贴三项惠
农政策,2006年起又先后实施了农资综合补贴、家电下乡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涉农补贴政策,调动
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自2004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百万农户致富工程,市财政
每年预算安排资金1500万元,县区按11比例配套,对农户致富项目贷款进行贴息,引导信贷资金支
持农村经济发展,有效缓解了低收入农户贷款难问题。
受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制约,临沂财政特别是县乡财政整体上比较困难。为保
证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各级财政部门把保工资放在财政支出的首位,在大力发展经
济,促进财力不断壮大的基础上,采取财政统发工资、乡镇教师工资上划县级统筹等措施,保证了干
部职工的工资发放。2008年底全市财政供养人员人均月工资达到2004元。城市低保对象保障标准提高
到每人230元/月,农村低保对象保障标准达到每人900元/年。
1996年在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率先完成“普九”任务,并通过山东省政府验收;1998年,全市基
本完成农村中小学“六配套”改造;2001~2008年,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313.44万平方米;2003~2008年,
先后筹集资金22.5亿元用于临沂大学建设。1979年全市财政预算内科技投入仅45万元,2008年达1.97亿
元,年均增长 23%。1997年全市12个县区全部进入国家科技先进县行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不断提高。2000~2008年,累计投入资金38.5亿元,年均增长28%,用于县、乡、村卫生网络体系建
设。2008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1132所,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3.3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
民823.5万人,参合率达98.1%,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累计筹集合作医疗基金13.1亿元,为农民报销医
疗费10.47亿元。
1994年撤地建市后,财政每年拨付城建资金1亿元以上,用于道路建设、供水、供暖、园林绿化等
方面。投资7600多万元用于蒙阴岸堤水库至临沂的引水工程;投资4400万元用于沂蒙路拓宽改造;板
材市场筹集1.6亿元用于临沂人民广场建设和东方红游园工程;投资5500万元建成亚洲第一橡胶坝——
小埠东拦河闸;发挥财政资金引子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2.3亿元,实施了临沂飞机场复航扩建工程。
2003~2008年,多渠道筹措资金172.7亿元,用于滨河景区、北城新区、临沂大学、城市绿化亮化、道
路改造等公共设施建设。
30年来,全市累计财政支出906.3亿元,年均增长16.8%,支出总量是改革开放前30年的48倍,其中,
农业、科技、文教卫生等方面支出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2008年,全市财政总支
出152.4亿元,绝对值是1978年的106倍。财政对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并由过去的
“吃饭”财政逐步向发展财政、民生财政转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明显提高。
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初期财政保障能力较差,1979~1986年间,有5年出现赤字,
累计赤字2474万元。 自1987年起, 连续22年做到财政收支平衡, 并于1995年全部消化了历年赤字。至
2008年底,全市累计净结余1445万元。

地税
临沂市地税局成立于1994年9月,担负着全市9万多户纳税人的地方税收征管工作。全市地税系统
认真落实《山东省地税系统税收执法责任制度》,加大执法考核力度,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深化执法
管理。 制定《临沂市地税系统税收减免程序规范》 、《临沂市地税系统税务人员执法行为规范》、
《临沂市地税系统税收执法程序规范》,提高了执法水平。全面实施集中统一稽查、公示稽查,组织
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检查,发挥税务稽查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作用,整顿和规范经济税收
秩序。深化基层执法基础建设,加强执法预警工作,推行政府信息公开,落实“双定”业户“七公开”,
实现了“抽象行政行为零过错、具体行政行为零诉讼”的目标。
积极发挥税收扶持作用,支持企业二三产业分离,优化了产业结构。广泛征求纳税人的意见和建
议,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认真落实促进企业技术进步、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
退伍军人创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解决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服
务。依法做好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文化事业建设费、工会经费、人民防
空费、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代征代收工作,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服务。各级大力推行“一站式”服
务、“局长服务日”制度,深入开展“优化纳税服务、促进企业发展”活动,积极维护纳税人的权益。
加大税收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税收宣传月、纳税信誉等级评定以及送税法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
进农家、进景点等活动。开展“应对金融危机、共谋科学发展”主题活动,送政策上门,帮企业解忧,
给企业鼓劲,为经济把脉,实现了“千名地税干部进千家企业”,税企联手应对金融危机。充分发挥
“12366”纳税服务热线、行风热线、地税连线、地税网站“三线一网”作用, “12366”纳税服务热
线获得全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称号。
认真落实“抓大控中定小”的征管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千户重点税源管理工程”,加强对重点
税源企业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了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贡献率。全面推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强化
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饮食娱乐、医疗卫生等行业税收管理,促进了营业税收入的高幅增长。建立个
人收入档案管理制度、推行全员全额明细扣缴申报,加强高收入群体和外籍人员管理,加大了个人所
得税控管力度。做好汇算清缴工作,加强对零申报、少申报和异常申报纳税人的监督检查,强化了企
业所得税控管措施。积极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加强了对零散税源的控管,形成了“政府领导、地税主
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司法保障、信息化支撑”的税收管理新机制。全面启用发票税控管理信息
系统,推广使用机打发票、定额发票,开展发票“三奖一打击”活动,进一步发挥了“以票控税”的
作用。推广双委托、网上报税等多元化申报方式,扩大了申报面,提高了申报率。对个体工商户实行
微机定税管理,对难以查帐征收的中小企业推行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对印花税实行核定征收管理,
提高了核定管理水平。其中微机定税管理在全省地税系统推广应用。与国税部门联合开展税务登记换
证工作,清理了漏征漏管现象,摸清了户源底数。全面推行征管责任区和税收管理员制度,并在责任
区内实现了税收管理员岗位、职责、目标、奖惩“四落实”,解决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
深入开展宏观税负分析,对税源进行“面的扫描”、“线的透视”和“点的解剖”,全面把握税源状
况,增加税收收入。2007年,在开发应用《临沂地方税收数据管理平台》基础上,按照开展“信息化
建设应用年”活动的部署和要求,以实现省级“大集中”上线为目标,强力推进“大集中”工程建设,
11月1日继济南之后在全省地税系统率先上线,全市所有纳税人全部纳入《山东地税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提高了全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临沂地方税收数据管理平台》项目获得临沂市科技进步二
等奖。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经济下滑、地税收入“高开低走”的局面,运用“大集中”优势,加
强重点税种、重点税源企业、重大建设项目管理,发挥社会综合治税作用,科学分析,严格调度,挖
潜堵漏,努力增收,保持了地税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税收收入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全市
地税收入由1994年的2.8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0.7亿元,累计组织各项收入278.18亿元,年均增收3.42亿
元,增长22.87%,比全省平均增幅高0.85个百分点。 2009年,全市实现地税收
入5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