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5&A=6&rec=37&run=13

人口和计划生育 2013年, 全市共出生16258人,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87万
人,全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8.73‰、4.72‰、4.01‰,合
法生育率为98.2%,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9.3。落实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全市
奖励扶助对象10570人、特别扶助对象794人,奖扶资金1136.3万元。全市共免费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9811人, 完成省计划的286.1%。其中高风险人群1892人;开
展免费孕期B超监护9959人, 发现缺陷儿52例;免费唐氏筛查8204人。在2013年
全省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验室室间质评中,五县区实验室全部为优秀等
次。
居民生活 2013年, 东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83元, 同比增长
9.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6587.12元,同比增长5.8%,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
收入的比例70.19%,是支撑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平稳增长的主要力量。经营净收
入2714.98元,同比增长15.7%。人均财产性收入1372.36元,同比增长30.4%,财
产性收入涨幅位居四大收入之首。转移性收入7203.88元,同比增长16.7%,其中
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6368.86元, 同比增长17.70%,是构成转移性收入的主要
增长极。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69元, 同比增长8.7%。 八类消费支出呈现
“六升二降”态势。其中,食品支出6500.16元,同比增长11.0%,食品支出是居
民消费支出增长的重要力量。衣着支出平稳增长,全年人均衣着支出2910.16元,
同比增长9.5%。居民购置新房装修成为支撑居住支出平稳增长的重要原因,全年
人均居住类消费1394.81元。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684.13元,同比增长
45.9%。 全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 097.92元,同比增长6.5%。受金银珠
宝饰品等奢侈品购买量增加影响,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大幅上涨,全年人均其他
商品和服务支出725.39元, 同比增长31.3%。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
1085.15元,同比下降2.2%。居民交通支出3171.14元,同比下降9.7%。
201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999.91元,同比增长13.15%。其中,工
资性收入5998.75元,增长30.11%;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5747.19元,同比下
降1.83%,占纯收入的比重为44%;财产性收入593.02元,同比增长33.15%;转移
性收入660.95元,同比增长14.24%。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813.48元,
同比增长10.02%,消费结构日趋合理。①食品消费增加,消费质量有所提高。农
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2416.98元,同比增长2.79%,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1%。
农民的消费观念由吃饱向吃好方向转变,消费结构向多元化、高营养发展。②衣
着支出增长较慢, 消费上新档次。 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588.84元,同比增长
5.51%, 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0.8%。③居住消费支出增长明显。农村居民人均
居住消费支出1359.66元,增长12.51%,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17.4%。④农村居
民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发生可喜变化,现代化电器数量有所增长。洗衣机、
电冰箱、空调机每百户拥有量分别达93台、95台、38台,洗衣机、电冰箱分别同
比增加4台、 4台;移动电话和彩色电视机每百户拥有量分别达99部、100台,摄
像机、电脑、家用汽车开始进入部分富裕农户家。⑤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
保健支出均有增长。农村居民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1694.39元,同比增长33.03%,
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22%;文化教育及娱乐消费支出598.45元,同比增长7.11%,
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8%;医疗保健消费支出462.8元,同比下降16.5%,占生活
消费支出的比重6%。全市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舒
适化程度提高。 年末人均居住面积39.43平方米,同比增加1.97平方米。其中,
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5.19平方米, 砖木结构住房29.19平方米。全年新建(购)
住房面积快速增长,人均2.94平方米。
劳动就业 2013年,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61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4.72万人,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3.6%,帮扶困难群体就业2831人,城镇登记失业
率1.97%,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①健全政策体系,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围绕资金
扶持、园区建设、创业培训、服务保障等关键环节,市政府出台促进创业带动就
业实施意见。加大创业资金扶持,为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者,发放各项创业带动
就业补贴114.2万元; 将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规模由5000万元扩大至1.95亿元,累
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617笔、 5.46亿元, 为历史最高水平,扶持创业带动就业
2.52万人。加强创业载体建设,确立“一中心四园区”建设的创业服务格局(东
营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胜利大学生创业园、东营软件园、“生态谷”大学生科
技创业园和市农业高新区现代农业创业园),其中,东营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
体全面开工,东营胜利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加快推进,东营软件园作为全省首家大
学生创业专业实训平台被评为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实施“就业创业培训五年
规划” ,开展各类职业培训4.52万人,支付职业培训补贴1008.27万元、职业技
能鉴定补贴32.35万元。 ②拓展就业领域,推动重点群体就业。市政府出台促进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系列政策措施。实施“基层服务项目计划”,全市招募“三支
一扶” 大学生123人、“社区服务计划”大学生47人,帮助96名未就业特困生全
部实现就业。推进就业见习工作,金岭集团被表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国家
级示范单位”,全年开展就业见习1932人。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通过“东
营市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为用人单位办理网上开户1450家,提供就业岗位1.56万
个,鉴证就业协议6300份。2013年,全市共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1.41万人,就业
1.33万人。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完善农民工公共服务措施,市政
府出台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的意见。开展“农民工恳谈日”活动,协调农民
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集中解决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的各类问题。加大对困难群体
的就业援助力度,完善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政策,以财政补贴形式鼓励机关事业
单位设岗,重点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
业招聘周” 、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活动,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会
429场次,达成就业意向8.34万人次。
社会保障 ①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建立与工商、税务等部门间的信息
比对机制以及征缴与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工作联动机制,全市各
险种参保人数完成年度任务。全市城镇职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
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6.07万人、6.22万人、76.58万人、59.65
万人、120.47万人、54.6万人、38.58万人、20.4万人,分别征缴基金14.68亿元、
6.37亿元、1.49亿元、17.92亿元、4.95亿元、2.22亿元、1.27亿元、0.7亿元。
②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由1746元增至1915元,
实现“九连增”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财政补贴提高到120元后, 为
22.91万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养老金3.08亿元。 调整实施新医疗保险待遇政
策,将全市城乡居民参保的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60元提高至320元,城乡居
民大额医疗市财政补助资金提高至1 000万元,各县区财政按每人每年5元配套;
城镇职工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至85%, 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
例平均达到75%。 城镇职工门诊慢性病病种由23种增加到48种,城乡居民门诊慢
性病病种由8种调整为31种,全市有25357人享受门诊慢性病待遇,其中城镇职工
9920人、城乡居民15437人。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由每人每月730元提高至830元,
保持全省第一档次, 为4851人发放失业保险金1815万元。开展劳动能力鉴定724
人次,为3406名工伤职工及其供养亲属支付工伤保险待遇1.76亿元。③规范社保
基金管理。市政府在全省首家出台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办法,为加强基金监管
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在全市启用基金非现场监督系统,建立联网监控平台,进行
实时预警监督。委托社会化财务审计机构重点开展基金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对发
现的部分定点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违规问题及时通报和处理。对全市离退休人员
实行养老金领取资格一体认证,有效防范欺诈冒领待遇现象。依法开展工伤认定,
全市共受理工伤案件906起, 做出工伤认定642起,受理工伤认定行政复议案件6
件, 行政诉讼6件。2013年东营市社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营,累计结余79亿元,人
均结余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社会救助 2013年, 规范城乡低保工作。在申请环节,严把入户调查、民
主评议、张榜公示、听证审批“四个关口”;在监管环节,建立家庭收入核对、
听证回避、监督检查等“三项制度”;联合市政府纠风办、市财政局、市审计局
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低保准入和退出机制不断完善。
落实自然增长机制,提高保障标准。自2013年1月1日起,东营市再次提高城乡低
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490元(两区)和460元(三
县),位居全省第二位;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3000元,位居全省第二位;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5500元, 位居全省第三位;有效保障55755名城
乡低保对象和2634名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对全市10处乡镇敬老院进行
维修改造, 争取省级配套资金250万元。在河口区先行试点,实现医疗救助“一
站式”即时结算。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全市累计下拨资金533.9万元;对222户倒
房住户、 631户损房住户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年内下拨春荒补助、慈善、福
彩、流浪乞讨人员、教育等资金830.5万元,受惠群众16503人次。
社会养老服务 出台《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等规范性
文件,对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改造、运营及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等,市财政按照省
补助标准实行1∶1配套。 从2013年起连续3年,市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50万元,
对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 每年购买100个社会工作岗位,充实养
老服务队伍。投资2.46亿元开展养老设施建设。重点推进11处养老机构、10处城
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80处农村幸福院建设;对362户城乡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
无障碍设施改造;市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2013年民生实事,市养
老产业园开工建设。创新推进虚拟养老院模式,东营区、河口区搭建数字信息服
务平台,将分散居住的6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服务范围,政府购买养老服务,
由加盟企业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专业化服务。2013年,东营市
有养老床位8857张,新增养老床位3472张,完成省下达建设任务的173%。
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2013年, 组织开展两期“关爱功臣,永葆光荣”重
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工作, 44名重点优抚对象入住市荣军医院,进行为期1个月
的康复疗养。按照机构供养和分散供养每人每月1200元和720元的标准,保障402
名孤残儿童的基本生活, 发放孤儿生活费176万元。开展全市“慈心一日捐”活
动, 全市慈善组织接收捐款2137.82万元,其中市级慈善总会接收捐款949.57万
元。开展“情暖万家”、“让梦想起飞”等慈善救助活动,救助困难群众309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