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栽培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4&rec=8&run=13


    20世纪90年代后,山东烤烟生产坚持科技兴烟,注重向国际生产水平看齐,逐步
走上品种良种化、种植区域化、栽培技术规范化的轨道,实现繁育、供种、催芽、播
种“四统一”,扭转了品种多、乱、杂的局面,全省良种面积达100%。为实现栽培技
术的规范化,各烟区通过现场指导和开辟示范田等办法,使冬耕深翻,测土施肥,营
养袋育苗,大田管理,烘烤技术规范,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得到普遍推广,全省烤烟生
产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一、育种
    “八五”时期,山东烟草行业加快烤烟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加大品种的选育、示
范、推广与应用工作。先后从省外及国外引进NC82、NC89、K326、中烟90、中烟98、
CV70、NC27、NC37、云烟85、中烟14、中烟100等一大批新品种。经过实验对比,
筛选出NC82、NC89、K326、中烟100、云烟85、中烟98等优质抗病品种,其中,K3 26、
NC82、NC89、中烟100成为山东烤烟生产的主栽品种。2000年,省烟草公司在诸城市、
平邑县分别设立良种繁育和加工基地,开展烤烟品种区域试验、良种繁育及包衣种子
加工等。全省实现统一供种,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达到100%。



图1-7 莒县烤烟优良品种NC89试验田。 二、育苗 1991-1996年,山东烤烟育苗主要采用常规育苗和营养袋(营养钵)育苗,开始包 衣种子育苗试点。1996年,潍坊、临沂先后在所属产烟县(市)进行大棚塑料托盘育苗 、溴甲烷育苗熏蒸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探索工厂化育苗技术,随后在全省大面积推 广应用。采用大棚托盘育苗技术,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烟苗质量,降低育苗环节的 劳动强度和成本,促进了育苗的专业化、工厂化和商品化进程。2005年,全省大棚托 盘育苗基本达到100%,生产用苗商品化供应面积达到90%以上。
图1-8 莒县烟农采用大棚托盘育苗技术培育的烤烟烟苗。 三、移栽
图1-9 2005年,日照市烟农在烟田开沟为套种绿豆作准备。 1994年以前,全省烤烟栽培一直沿用传统的栽培模式。1995年开始,推广地膜栽 培,到1998年,全省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已近100%。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耕作制度发生较大变化,在传统春烟春作的基础上,部分产区推广烟薯间作、烟地套 种绿豆、麦套烟、麦茬烟等,提高复种指数,一般实行2NFDA13年轮作。全省烤 烟移栽期提前,春烟一般为4月下旬至5月初,即农历“谷雨”后至“立夏”前移栽, 较以往推迟5NFDA110天。麦套烟在5月下旬移栽,夏烟在6月上旬移栽。为降低烟 叶的叶片厚度和烟碱含量,移栽密度相应增加,山区丘陵地一般行距90NFDA1100 厘米,株距50厘米,亩栽植1300NFDA11500棵;平原地一般行距100NFDA1 120厘米,株距50NFDA155厘米,每亩栽植1000NFDA11300棵。2001年后, 推广“宽行窄株”种植方式,行距110NFDA1120厘米,株距40NFDA150厘米。 四、施肥 20世纪90年代后,全省重点普及有机肥与复合肥配套施肥技术、均衡施肥技术、 双层施肥技术。围绕上述技术,全省加大新肥料的引进,在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烟草专 用复合肥、硫酸钾、绿芬威等无机肥料。同时,推广应用饼肥、绿肥等有机肥。试验 示范发酵细菌秸秆还田技术,全省以“控氮、补磷、增钾、配微”为目标,推广测土 配方施肥、立体施肥、根外施肥技术等。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不同品种、土壤养分状况、 生态条件及烟草对养分的吸收规律等掌握施肥的种类、数量、比例、方法,实行“套 餐”施肥,确保烟株的营养平衡。立体施肥通过双层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根外 喷施通过在叶面喷施以氮、钾、锌、锰为主的烟草专用营养液或叶面肥等,改善烟叶 的物理特性,协调各种化学成分,提升烟叶的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 烟用肥料主要元素含量表 表1-12 ┌────────┬───┬───┬───┐ │肥料名称主要元素│氮(%) │磷(%) │钾(%) │ ├────────┼───┼───┼───┤ │三元复合肥 │15 │15 │15 │ ├────────┼───┼───┼───┤ │硫酸钾 │ │ │50 │ ├────────┼───┼───┼───┤ │硝酸钾 │13.5 │ │45 │ ├────────┼───┼───┼───┤ │磷酸二铵 │18 │46 │ │ ├────────┼───┼───┼───┤ │磷酸二氢钾 │ │24 │27 │ ├────────┼───┼───┼───┤ │豆饼 │7 │1.32 │2.13 │ ├────────┼───┼───┼───┤ │蓖麻饼 │5 │2 │1.9 │ └────────┴───┴───┴───┘ 五、烟田管理 20世纪90年代后,全省在全面落实“三化”措施的基础上,重点推行“四无一平” (即无花、无果、无杈、无杂草、一平顶)的大田管理标准,培育合理单株长相和适宜 群体结构等一系列生产管理措施。一是推广初花打顶技术,一次留足有效叶数;二是 普及使用化学抑芽剂,减轻劳动强度;三是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四是从20世纪9 0年代末,推广揭膜培土技术,解决长期使用地膜使土壤有机质下降、烟株根部发育 不良及环境污染较重等问题。 六、病虫害防治 1989-1991年,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组织山东农业大学、青州烟草研究所对山东 烟区的主要病虫害进行调查,确定山东烟草侵染性病虫害种类共有26种,其中,病毒 类6种,真菌类11种,细菌类5种,线虫类3种,寄生性种子植物1种。1992年,全省开 始建立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1994年在全国率先建成全省测报网络(山东省二级 站),对“五病”(蚜传病毒病、烟草赤星病、烟草根结线虫病、烟草野火病、烟草黑 胫病)、“两虫”(烟青虫、蚜虫)进行预测预报。2005年,依托山东农业大学,成立 山东省烟草病虫害研究中心,为烟叶生产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 开展烟草病虫害相关课题研究等。针对烟草病虫害发生危害逐年上升的趋势,全省开 展以病虫害综合防治为重点的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一是引选优质抗病品种,提高烟 株自身抗病性;二是加强育苗管理,
图1-10 1995年,全国烟草病虫害测报技术研究及防治技术课题鉴定会在济南召开。 改善育苗条件,推广纱网覆盖育苗,培育无病壮苗;三是加强栽培防病措施,注 意田间卫生操作,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烟株的自身抗性;四是避开村庄、果园及蔬 菜大棚等,实行轮作换茬,减少病源;五是推广应用高效低残新农药,实行统防统治, 提高药物防治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