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27&rec=6&run=13


      
    农业劳动力资源包括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山东省农业劳动力资源数量较多
,但科学文化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相对较低。
      一、农业劳动力数量
    1991年全省农村劳动力3497.11万人,2005年达到3782.2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
分别为40.59%和40.9%。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
及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逐年减少,从事非农业的劳动
力逐年增加。


1991-2005年山东省农村劳动力情况统计表
表1-4
单位:万人


┌──┬─────┬─────┬──────┐
│年份│农村劳动力│农业劳动力│非农业劳动力│
├──┼─────┼─────┼──────┤
│1991│3497.11   │2647.19   │849.92      │
├──┼─────┼─────┼──────┤
│1992│3532.95   │2627.39   │905.56      │
├──┼─────┼─────┼──────┤
│1993│3568.91   │2606.85   │962.06      │
├──┼─────┼─────┼──────┤
│1994│3561.71   │2529.57   │1032.14     │
├──┼─────┼─────┼──────┤
│1995│3572.53   │2502.18   │1070.35     │
├──┼─────┼─────┼──────┤
│1996│3565.01   │2475.10   │1089.91     │
├──┼─────┼─────┼──────┤
│1997│3588.65   │2497.54   │1091.11     │
├──┼─────┼─────┼──────┤
│1998│3595.83   │2487.00   │1108.83     │
├──┼─────┼─────┼──────┤
│1999│3619.51   │2474.13   │1145.38     │
├──┼─────┼─────┼──────┤
│2000│3639.63   │2462.62   │1177.01     │
├──┼─────┼─────┼──────┤
│2001│3653.70   │2434.28   │1219.42     │
├──┼─────┼─────┼──────┤
│2002│3695.18   │2370.91   │1324.27     │
├──┼─────┼─────┼──────┤
│2003│3718.35   │2264.62   │1453.73     │
├──┼─────┼─────┼──────┤
│2004│3754.19   │2180.12   │1574.07     │
├──┼─────┼─────┼──────┤
│2005│3782.23   │2045.93   │1736.30     │
└──┴─────┴─────┴──────┘


二、农业劳动力质量
    1991-2005年,全省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力逐年增加,农业劳动力
的文化素质有大幅度提高。随着全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及农民健康、保健
意识的增强,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不断增加。2005年,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188.48元,比1990年增加167.63元,全省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男女均在73岁左右。


1991-2005年山东省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情况统计表
表1-5
单位:%


┌──┬─────┬──────┬──────┬──────┬────┐
│年份│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    │          │            │            │            │文化程度│
├──┼─────┼──────┼──────┼──────┼────┤
│1991│14.28     │34.58       │39.79       │11.24       │0.11    │
├──┼─────┼──────┼──────┼──────┼────┤
│1992│13.61     │33.21       │41.04       │12.02       │0.12    │
├──┼─────┼──────┼──────┼──────┼────┤
│1993│12.18     │31.96       │42.72       │12.94       │0.20    │
├──┼─────┼──────┼──────┼──────┼────┤
│1994│11.23     │31.29       │44.29       │12.89       │0.30    │
├──┼─────┼──────┼──────┼──────┼────┤
│1995│10.29     │30.06       │45.77       │13.58       │0.31    │
├──┼─────┼──────┼──────┼──────┼────┤
│1996│7.73      │28.10       │47.31       │16.37       │0.50    │
├──┼─────┼──────┼──────┼──────┼────┤
│1997│6.54      │28.24       │48.41       │16.25       │0.55    │
├──┼─────┼──────┼──────┼──────┼────┤
│1998│6.92      │28.29       │48.91       │15.27       │0.61    │
├──┼─────┼──────┼──────┼──────┼────┤
│1999│6.55      │27.37       │49.29       │16.08       │0.71    │
├──┼─────┼──────┼──────┼──────┼────┤
│2000│5.86      │28.40       │57.51       │16.82       │0.72    │
├──┼─────┼──────┼──────┼──────┼────┤
│2001│6.10      │26.12       │56.30       │17.72       │0.63    │
├──┼─────┼──────┼──────┼──────┼────┤
│2002│5.96      │26.55       │57.03       │18.36       │0.6     │
├──┼─────┼──────┼──────┼──────┼────┤
│2003│6.43      │25.07       │58.77       │18.96       │0.75    │
├──┼─────┼──────┼──────┼──────┼────┤
│2004│5.89      │21.51       │53.50       │18.18       │0.94    │
├──┼─────┼──────┼──────┼──────┼────┤
│2005│5.43      │18.20       │56.14       │18.98       │1.25    │
└──┴─────┴──────┴──────┴──────┴────┘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978年以前,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制于人民公社体制和城乡隔离体制因素的
约束,转移总量小,渠道较窄。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以较大规模、较快速度进行。
    1978-1988年,山东省农村劳动力由2555.3万人增加到3227.05万人。其中非农产
业劳动力由245.5万人增加到830.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1978年9.61%上升到
1988年的25.72%。
    1989-1991年,国家进行治理整顿,一部分乡镇企业关、并、转,城镇对进城务
工农民进行清理,一些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回归农业和农村。1989年
、1990年、1991年,非农产业劳动力分别为829.2万人、840.36万人、849.92万人。
1991年比1989年增加20.72万人,年均增长0.76%,农业劳动力增加204万人,年均增
长10.41%。
    1991-1995年,农业劳动力由2647.19万人降到2502.1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比
重由75.70%降到70.04%。非农产业劳动力由849.92万人上升到1070.35万人,占农村
劳动力的比重由24.30%上升到29.96%。
    1996-2000年,全省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降低。农业劳动力由2475.10万人下
降到2462.6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由69.43%降到67.66%。非农产业劳动力由1089
.91万人上升到1177.0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由30.57%上升到32.34%。
    进入21世纪,全省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进一步加快。从200
3年开始,全省实施农村劳动力跨区转移就业的“西输东接”工程,通过在东部企业
开展用工需求状况调查,发布岗位空缺信息;西部地区开展基层劳动力资源调查,有
针对性地培训技能,再由市、县组织有序输出,实现东部岗位与西部劳动力资源的有
效结合。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新突破,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62.2万人,比上
年增长34.9%,占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的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