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棉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27&rec=55&run=13




    1991-2005年是山东棉花生产的一个调整变革期,自然灾害影响、棉花流通体制
改革、转Bt基因抗虫棉推广等,均对棉花生产产生影响。自1992年起,山东棉区棉铃
虫危害连年暴发,植棉比较效益降低,造成植棉面积大幅度调减,棉花生产长期在低
谷中徘徊;1993-2001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对棉花购销带来重大变化,促使棉花生
产逐步进入以市场为取向的生产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2000年转Bt基因抗虫
棉的引进、示范、推广及普及,对促进山东棉花生产的恢复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一、生产情况
    1991年,山东省棉花生产获得大丰收,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达到1516千公
顷、每公顷870公斤和135.1万吨,为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但1992年棉铃虫特大暴发
,给棉花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主产棉区二代棉铃虫棉田累计落卵量百株达万粒以上,
为常年的10余倍,再加上干旱等原因,棉花单产、总产大幅度降低。全省棉花种植面
积1488.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7.20千公顷,减少1.79%,单产仅每公顷455公斤,比
上年每公顷降低415公斤,减少47.7%;总产67.68万吨,比上年减少67.42万吨,减少
49.9%。
    1993-1999年,山东省棉花生产在低谷中徘徊,每年平均种植面积551.93千公顷
,平均单产每公顷813.14公斤,平均总产量42.34万吨,平均种植面积比1991年减少
964.07千公顷,减幅63.59%,平均总产量减少92.76万吨,减幅68.66%;平均种植面
积、平均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1.32%和10.0%。
    2000年起,随着转Bt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普及、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植棉成本降
低和植棉比较效益增加,山东省棉花生产进入恢复发展阶段。2000-2005年平均植棉
面积、平均单产、平均总产量分别为788.57千公顷、每公顷1038.53公斤和81.90万吨
,比1993-1999年平均分别增长42.88%、27.72%和93.43%。


    1994-2005年山东省棉花生产情况统计表
表3-10


┌──┬────┬──────┬───┬─────┬────┐
│年份│播种面积│单产        │总产量│播种面积占│总产量占│
│    │(千公顷)│(公斤/公顷) │(万吨)│全国比重  │全国比重│
│    │        │            │      │(%)       │(%)     │
├──┼────┼──────┼───┼─────┼────┤
│1994│793.00  │705.00      │55.93 │14.36     │12.87   │
├──┼────┼──────┼───┼─────┼────┤
│1995│666.00  │707.00      │47.08 │12.29     │9.88    │
├──┼────┼──────┼───┼─────┼────┤
│1996│482.00  │773.00      │37.23 │10.21     │8.86    │
├──┼────┼──────┼───┼─────┼────┤
│1997│396.00  │894.00      │35.39 │8.66      │8.18    │
├──┼────┼──────┼───┼─────┼────┤
│1998│414.00  │996.00      │41.25 │9.27      │9.18    │
├──┼────┼──────┼───┼─────┼────┤
│1999│366.00  │1071.00     │39.20 │9.82      │10.24   │
├──┼────┼──────┼───┼─────┼────┤
│2000│544.00  │1085.00     │58.99 │13.43     │13.56   │
├──┼────┼──────┼───┼─────┼────┤
│2001│735.37  │1062.00     │78.10 │15.26     │14.68   │
├──┼────┼──────┼───┼─────┼────┤
│2002│664.89  │1086.00     │72.20 │16.1      │15.04   │
├──┼────┼──────┼───┼─────┼────┤
│2003│881.69  │994.00      │87.68 │17.25     │18.04   │
├──┼────┼──────┼───┼─────┼────┤
│2004│1059.21 │1036.00     │109.77│18.61     │17.37   │
├──┼────┼──────┼───┼─────┼────┤
│2005│846.26  │1000.00     │84.63 │16.72     │14.82   │
├──┼────┼──────┼───┼─────┼────┤
│平均│777.36  │884.47      │66.08 │14.86     │13.50   │
└──┴────┴──────┴───┴─────┴────┘


二、主要品种
    20世纪90年代前期,山东省种植的棉花品种以中棉所12号、16号为主,90年代后
期以引进和示范推广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为主。1.省内育成品种有鲁棉9—1
4号、德夏棉1号、GK-12、鲁棉研15—25号、山农丰抗6号、鲁RH-1、W8225,
其中2005年4月通过国家审定的鲁棉研24号,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A38系为母本,以综合性状优良的多亲本复合杂
交后代选系R8166为父本杂交,从大量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的,为父母本双抗虫杂交
新组合,适宜黄淮流域中上等地力棉田春套或直播种植。2.国内育成引进品种有中棉
所12—13号、16—17号、19号、28—30号、38—41号
、45号以及SGK321、标杂A1。3.国外育成省内引进品种有新棉33B和DP99B,均由美国
岱字棉公司选育。
    自1992年起,山东省棉铃虫连年暴发,给棉花生产造成重大损失。1993年秋,平
原、武成、安丘3县以技术转让形式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引进R93-3、R93-4、R9
3-5、R93-6等抗虫棉品系,1994年种植333.33公顷,1995年全省试种11.0千公顷。由
于当时抗虫棉品系世代低,分离严重,抗虫性、丰产性、稳定性均存在很多问题,试
种结果不理想,除R93-6(后审定为中棉所30号)外,其他品系均逐渐被淘汰。自1995
年起,菏泽地区开始试验、示范、种植美棉33B、32B,由于其抗虫性稳定,丰产性好
,试种面积迅速扩大,加上省内选育的GK-12、从河北引进的33B等,20世纪90年代末
,山东省重点推广转Bt基因抗虫棉,替换中棉所12号等常规品种。到1998年,全省转
Bt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达到100千公顷,1999年达280千公顷,2000年达500千公顷,
占当年棉田面积的90%,完成山东省第六次品种更换。至2005年,国产转Bt基因抗虫
棉种植面积达棉花种植面积的70%以上,基本取代国外品种,实现新一次品种更换。


1994-2005年山东省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情况统计表
表3-11
单位:千公顷


┌──┬────┬──────────────────────────┐
│年份│棉花面积│其中                                                │
│    │        ├────────┬────────┬────────┤
│    │        │抗虫棉          │杂交抗虫棉      │国外抗虫棉      │
│    │        ├────┬───┼───┬────┼───┬────┤
│    │        │面积    │占棉田│面积  │占抗虫棉│面积  │占抗虫棉│
│    │        │        │面积  │      │面积    │      │面积    │
│    │        │        │(%)   │      │(%)     │      │(%)     │
├──┼────┼────┼───┼───┼────┼───┼────┤
│1994│793.00  │0.33    │      │      │        │      │        │
├──┼────┼────┼───┼───┼────┼───┼────┤
│1995│666.00  │11.00   │      │      │        │      │        │
├──┼────┼────┼───┼───┼────┼───┼────┤
│1996│482.00  │        │      │      │        │      │        │
├──┼────┼────┼───┼───┼────┼───┼────┤
│1997│396.00  │6.67    │1.7   │      │        │      │        │
├──┼────┼────┼───┼───┼────┼───┼────┤
│1998│414.00  │103.41  │25.0  │      │        │      │        │
├──┼────┼────┼───┼───┼────┼───┼────┤
│1999│366.00  │290.55  │79.4  │7.48  │2.6     │211.91│72.9    │
├──┼────┼────┼───┼───┼────┼───┼────┤
│2000│544.00  │532.31  │97.9  │54.94 │10.3    │332.88│62.5    │
├──┼────┼────┼───┼───┼────┼───┼────┤
│2001│735.37  │783.05  │106.5 │31.73 │4.1     │454.13│58.0    │
├──┼────┼────┼───┼───┼────┼───┼────┤
│2002│664.89  │632.51  │95.1  │34.87 │5.5     │314.33│49.7    │
├──┼────┼────┼───┼───┼────┼───┼────┤
│2003│881.69  │889.87  │100   │91.00 │10.2    │338.73│38.1    │
├──┼────┼────┼───┼───┼────┼───┼────┤
│2004│1059.21 │1083.25 │100   │141.59│13.1    │328.67│30.3    │
├──┼────┼────┼───┼───┼────┼───┼────┤
│2005│846.26  │876.67  │100   │166.67│19.0    │148.00│16.9    │
└──┴────┴────┴───┴───┴────┴───┴────┘


说明:抗虫棉面积为省棉技站统计数字


    自20世纪80年代起,山东省开始进行棉花良种繁育,并探索棉种脱绒包衣工作,
2001年全省脱绒包衣棉种市场占有率和棉田种植面积均达50%以上。2002年安排中棉
所29号、中棉所38号、鲁棉研15号、鲁RH-1制种基地约10千公顷,配制杂交种约150
0吨,销往长江、黄河流域多个产棉省市。


三、生产技术
    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生产条件改善和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适宜地区除继续完
善麦棉套种技术外,致力于发展棉花-大蒜、棉花-马铃薯、棉花-圆葱、棉花-西瓜等
棉田两熟种植及配套栽培技术,以提高棉田的综合效益,稳定棉花种植面积。棉田复
种指数达150%以上,棉花和大蒜等其他经济作物的间套复种面积占全省棉田面积的2
0%以上。2001年全省棉田间套复种占棉田面积的58%,其中棉花与大蒜等其他经济作
物间套复种面积205.9千公顷,占棉田总面积的28%。2000年后,金乡县棉花-大蒜套
作种植面积逐步达到30千公顷以上,正常年份棉蒜套作两季每公顷产值6万元,比纯
作春棉和棉麦套种增加效益6%—20%。
    20世纪90年代后,棉田施肥有两个变化。1.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推广使用专用肥
。2.由于抗虫棉对钾肥反应敏感,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扩大,棉田使用钾肥普遍得到
重视。每公顷施硫酸钾或氯化钾150公斤—300公斤。


四、棉花政策
    1991-2000年,是国家棉花政策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随着市场放开棉花价格,
棉花由国家合同定购、计划调拨的战略物资变为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由市场调节为主的
重要商品,棉花购销价格由国家制定变为由市场根据供求形势确定,在棉花产销环节
基本完成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棉花
产销逐步与国际接轨。
    (一)价格政策
    1993年棉花收购价格提高到每50公斤皮棉330元,1994年提到544元,1995年提到
700元,1998年山东省由700元降为650元,收购价格下限为617.5元。自1999年起,棉
花收购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购销双方协商确定,全省不再作统一规定。
    (二)收购政策
    1987年后,国家再次将棉花列入指令性计划管理商品范围,关闭已开放的棉花市
场。1989年,国家确定实行棉花调入调出包干,超过国家定购部分三七分成,即上交
国家30%,省留70%。山东包干收购基数110万吨,其中国家调出57.5万吨(包括出口1
5万吨)。各市(地)超购部分实行四六分成,省调40%(含中央的30%),市(地)留60%。
    (三)奖售和扶持政策
    1988年,国务院、省政府规定调棉奖粮政策,即调往省外及省内的棉花每公斤皮
棉补贴粮食议转平差价0.128元,分别由中央财政和用棉单位负担,1996年春暂停执
行。
    1991年,国家规定,省际每调拨50公斤皮棉,由调入省给调出省30元的调棉奖励
款。1994年,省政府规定,省内跨区调拨执行统一政策,1996年春暂停执行。
    1991年,棉花技术改进费从山东省农发基金中划交农业部门使用,细绒棉四级以
上每50公斤0.3元,1994年提高到0.5元,1995年提高到1元。1999年棉花流通体制改
革后,这一政策实际停止执行。
    1991-2005年(含1990-1991年及2004年、2005年在建县、市),国家在山东省新建
续建优质棉基地49个,其中,新建23个,续建26个,累计投资11057万元,其中,国
家投资4930万元,省及市、县(市、区)投资6127万元。
    1993年,每亩棉田国家发放50元贴息贷款,使用半年。1993-1999年,省政府累
计拨付2600万元资金用于棉花高产开发、科技兴棉示范基地建设。
    1995年起,国家每年拨付5000万元用于棉花良种繁育、植保、新技术、新品种示
范推广和新品种选育公关等,至2002年,山东省累计利用资金约238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