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行业专项审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9&rec=22&run=13


    根据审计署统一部署和省审计厅工作计划安排, 1993-2005年,省审计厅组织全
省各市(地) 、县(市、区)审计局分别对粮食、农业企业、邮电通信、电力、烟草等8
个行业企业的财务收支及专项资金进行审计。


图1-8 2004年4月,德州市审计局审计人员在企业开展财务收支审计 一、 粮食行业专项审计 1993年5月、1998年1月、1998年5月和2004年8月, 省审计厅分别对粮食行业财务 挂账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其中1998年1月开展的粮食专项审计是审计机关成立以来规 模最大的一次专项审计。1998年1月中旬至3月20日,省审计厅组织全省17个市(地)和 63个县(市、区)的审计机关,对81个县以上粮食主管部门,55个省、市(地)属粮食企 业和817个县以下粮食基层单位1992-1997年亏损及挂账和1991年底以前老挂账的消化 情况进行审计和审计调查。 审计单位占全省粮食系统独立核算单位的26.3%,审计挂 亏额占全省粮食报表亏损挂账总额的80%。经审计,1992-1997年新增挂亏核实情况为: 截至1997年底,全省粮食系统总资产461.7亿元,总负债416.6亿元,所有者权益45.1 亿元, 资产负债率90.2%,至1997年底累计新增亏损挂账总额30.39亿元。1992-1997 年形成的新增亏损挂账总额24.21亿元,经审计核实,形成的新增亏损挂账总额37.39 亿元,审计核增亏损额13.18亿元。经审计调查,1991粮食年度末老挂账消化情况为: 1994年中央核复山东省1991粮食年度末政策性财务挂账21.98万元, 至1997年底账面 消化挂账额17亿元, 未消化挂账额4.98亿元。审计和调查的953个部门、企业和基层 单位, 1994年中央核复1991粮食年度末政策性财务挂账11.75亿元,至1997年底账面 消化挂账额9.24亿元, 未消化挂账余额2.51亿元。审计和调查的953个部门、企业和 基层单位1992-1997年累计新增亏损挂账总额37.39亿元,经审计核实,属政策性亏损 28.76亿元, 占76.92%,经营性亏损6.12亿元,占16.37%,客观因素造成亏损2.51亿 元,占6.71%。 亏损主要原因: 1. 政策性因素影响。国家规定的定购粮食价格不到位形成亏损 5.86亿元; 执行保护价收购议购粮造成亏损及利息费用支出10.13亿元;定购粮和保 护价粮食收购费用得不到补偿形成亏损8.91亿元;因未实现合理库存周转而占用资金 大、费用利息支出多,影响企业亏损1.47亿元;粮食调销不畅影响企业储存费用利息 支出增加;超储费用补贴不足或到位不及时增加粮食企业负担,增加亏损1.14亿元。 2.经营性因素影响。经营不当形成呆坏账损失3590万元,管理不善增加经营亏损5832 万元,盲目兴办“三产”(第三产业)和做对外投资造成损失1.09亿元。3.由于企业违 反财经法规应挂亏而未挂亏4.87亿元,主要是挤占挪用政策性资金9.72亿元,增加利 息支出6363万元。4. 客观因素影响。财政部门截留利息费用补贴154万元,政,银行 加罚利息1.12亿元。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1.粮食流通体制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企业发展。2.粮食企业非正常资金占用比例过高。3.仓库设施老化、陈旧,且仓 容不足问题突出。4.粮食调销不畅,产区储粮爆满,1998年夏粮收购面临巨大压力。  审计建议:1.加快粮食企业改革步伐,促进粮食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2.针 对粮食行业严重亏损状况,国家要结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尽快研究解决粮食企业财务 挂账的消化措施,可考虑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实行停息挂账,其中对政策因素导致 的亏损挂账,应分清责任,由中央和各级政府逐步消化,使粮食企业在改革过程中能 够轻装上阵,减轻资金紧张的压力,逐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3.各级要针对库容超负 荷储存、仓库质量问题严重和新粮收购任务临近的实际情况,采取应急措施。4.各级 粮食主管部门和企业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尽快摆脱计划经济束缚,深化内 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改善内部管理,强化扭亏增盈措施。  二、农业企业专项审计 1995年起,省审计厅分别对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粮油进出口公司的财务收支 等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其中连续两年审计了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公司。1995年和1996 年,省审计厅对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及价格政策执行等情况进行了 两次审计。其中,1995年共安排省和14个市(地) 及所属90个县(市、区)的115户农业 生产资料公司进行审计,审计面占全省的17%;1996年对省和17个市(地) 及所属88个 县(市、区)的112户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进行审计,还审计或调查了448个基层供销社, 审计面占县以上农资公司的68%。 两次审计均查出违纪违规、经营渠道混乱、价格政 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并针对具体审计情况提出审计建议。1995年审计查出违纪金额 4743.51万元,应缴财政金额594.98万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1. 化肥货源紧缺, 供需矛盾突出。2.有的超出国家规定的最高限价卖高价。3.经营渠道混乱,影响农业 生产资料公司主渠道作用的发挥。4.农资经营资金紧张,淡季储备制度不落实,少数 市(地)财政补贴不到位。审计建议:1.扩大生产,适当增加进口。2.增大国家和省级 调控量,继续加大力度,清理整顿农资流通秩序。3.建立农资储备专项基金制度,增 加银行贷款。4.农资公司要加强经营管理,减少不合理资金占压。1996年查出的主要 问题:1.查出违纪违规金额3122.51万元。2.应缴财政金额224.3万元。3.经营渠道混 乱状况未得到根本解决,影响农资主渠道作用的发挥。4.国家购销政策、价格政策落 实不到位。5.农资经营资金严重不足,储备制度不落实,企业经营困难。审计建议: 1.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政府有关农资购销、价格政策,严格实行以供销社农资公司为 主,农业“三站”(农业植保站、土肥站、农技推广站)和生产企业为辅的经营渠道。 2.进一步清理整顿农资流通秩序,加强监督检查和打击力度。3.加大国家和省级化肥 调控量等。  三、邮电通信行业专项审计 1995年3月,省审计厅组织有关市(地) 、县(市、区)审计局,对22个邮电通信企 业1994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及各项邮电通信建设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延伸 审计部分邮电企业所属的多种经营企业。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1.应列未 列当年收入,应调整有关账务,补缴营业税及附加,补缴所得税。2.转移利润,应调 增1994年度利润,补缴所得税。3.成本核算不实,调整1994年度利润,补缴所得税。 4. 漏缴各种税金,应予补缴入库。审计建议:1. 按照《邮电通信企业财务制度》和 《邮电通信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省邮电管理局要全面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状况,解决 好邮电通信基本建设财务账表与邮电经营财务账表的衔接和并表问题。2.建议省邮电 管理局,尽快制定邮电通信建设附加费收取的财务处理及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统一 全省此项业务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方法。3.进一步强化邮电企业所属多种经营企业的管 理。4.加强邮电企业经营资金和建设资金管理。5.加强邮电企业固定资产和贵重低值 易耗品的管理维护。  四、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审计 1995年11月,省审计厅对潍坊市散装水泥办公室、济南市散装水泥办公室、鲁南 水泥厂和山东水泥厂1994年度和1995年1-9月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收缴、 使用和管理 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四个单位均欠缴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潍坊市散装 水泥办公室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未完全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财政专户储存和“收支两 条线”,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不规范;济南市散装水泥办公室1993年度缴济南市建材 局管理费挂暂付款账,会计核算不规范;鲁南水泥厂未执行有关文件“专项资金专户 储存” 的规定,将专项资金和生产资金合并一户储存,1994年度和1995年1-9月的专 项资金全部被生产资金占用;山东水泥厂未按规定填报《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缴情况 月报表》,未按规定对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而是将专项资金和生产资金合并一户 储存, 1994年度和1995年1-9月的专项资金被生产资金占用。同时提出加强专项资金 的管理和使用等审计建议,其中对潍坊市散装水泥办公室和济南市散装水泥办公室提 出加强财务管理,改进会计核[CM(140mm]算,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的审计建议; 对山东水泥厂提出《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缴情况月报表》 应按月填报,及时报送省 散装水泥办公室的审计建议。
图1-9 1996年6月,潍坊市审计局审计人员在市属企业车间调研  五、外贸企业专项审计 1993年3月中旬,省审计局组织各市(地) 、县(市、区)审计局对1988年由中央下 放地方管理的外贸企业1988-1990年三年承包期间超亏挂账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会计 报表反映, 三年承包期间,全省地方商品出口经营亏损总额71.86亿元。兑除国家补 贴、出口退税和企业运筹补亏以外,1990年底,全省外贸企业累计亏损挂账84573.65 万元。经专项审计核实,核增亏损23376.96万元。审计认定,至1990年底,全省外贸 企业累计超亏挂账10.80亿元。另外,经专项审计,全省有12个市(地) 的外贸企业和 山东省进出口公司三年承包期间存在潜在亏损。形成超亏挂账的主要原因:1.国家政 策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三年承包期间,国家中途取消“以进养出”优惠政策,加大了 企业亏损;国家核定山东省出口收汇率偏高;银行利率不断上调、加息罚息,造成超 亏;各种税、费、基金不断增加。2.外贸体制及经营管理。受计划管理体制的影响, 市(地)、县外贸企业基本靠上级公司的调拨费生存,有的上级公司压低计划调拨价格 和调拨费率,使市(地)、县外贸企业造成大量亏损;对国际市场变化缺乏预测,盲目 收购货源,给企业造成损失;联营投资和担保缺乏论证造成损失。审计建议:1.对 因国家核定的收汇率偏高和国家取消“以进养出”优惠政策而造成的超亏挂账,由 中央退补企业用于补亏。2.为有利于企业消化超亏,对三年承包期间形成的超亏实行 停息挂账,并不纳入贷款规模。3.建立公开统一的外汇调剂市场,放宽限制。4.外贸 企业要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经营管理,增强企业自身补亏能力。 六、 烟草行业专项审计 1997年4月15日至6月20日,省审计厅对山东将军烟草(集团)有限公司德州卷烟厂、 东方烟草(集团)有限公司青州卷烟厂、中国烟草山东进出口公司等12个单位1996年度 财务收支的真实性、 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并延伸审计7个“三产”企业。审计 发现的主要问题:1.漏缴增值税及地方税费。2.应缴未缴农业特产税。3.挤占成本费 用及向“三产”企业让利等违纪行为。4.资产、负债不实。5.商业向工业让利。6.投 资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7. 昌乐、沂水、沂南3个“两烟”(卷烟和烤烟)公司 1996年收购价账务处理不同,定价内的列“库存商品”构成烟叶成本,价外补贴的列 “经营费用烟叶生产辅助费”。8.“三产”企业财务管理较混乱。审计建议:1.财政 部门尽快制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办法,规范集团公司财务核算,使集团公司正确核算 工商企业的成本费用,确保真实性。2.国家税务部门应对税收任务按计划控制的办法 进行改进,避免基层税务部门对该征的税不能及时足额征收入库。3.进一步理顺烟叶 收购价格体系,变暗补为明价,如实反映烟叶采购成本。4.加强烟草企业财务管理和 资产管理,完善会计核算,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确保资产安全、 完整。 七、 电力行业专项审计 2000年12月18日至2001年4月30日, 省审计厅组织人员对省电力局17市和96个县 (市、区)电业局1999年度的用电附加费等专项资金的收缴及内控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 计, 并对其收、缴过程进行追溯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1.省电力局及所属17市 电业局存在问题资金。2.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制定和执行政策不力造成的问题资金。 3.查出县政府和电业部门存在问题资金,其中1999年度4个县存在电价外收费项目。4. 管理方面存在留用农电发展基金,财务部门对营业部门的收费监督不够严格,专项资 金的征收、缴纳管理不够完善,会计档案不够完整等问题。审计建议:1.电力部 门应重视对地方电力建设基金的征、管、缴工作,特别要加强对营业部门收费环节的 管理和监督,改变营业部门收费数据与财务部门账面收费数据脱节的问题,对收缴的 地方电力建设基金要定期对账,及时足额上缴地方财政。2.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 对地方电力建设基金的监管力度,定期组织监督检查。3.建议审计署加大授权审计工 作力度, 授权地方审计机关对驻当地的中央所属单位进行审计。 八、旅游行业专项审计 1998年4-5月,省审计厅统一组织济南、青岛等7个市(地)审计机关,对13户省级 和市级旅游企业1997年度和1998年1-3月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同时对旅游主管部 门进行审计调查。审计和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1.旅游景区景点开发滞后,新项 目建设没有跟上,大型旅游项目进展较慢。2.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小,主动出击不够, 存在等客上门现象。3.一些旅游企业服务质量差,无证经营现象仍然存在。4.旅游市 场管理不规范,企业间互相压价,导致亏损面加大,资金占用不合理比较突出。除泰 山旅游索道股份有限公司外,其余12户企业1997年度均亏损。这次审计查出费用不实、 成本不实、隐瞒收入等违规行为。审计建议:1.各级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 高对旅游业的认识。2.努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竞争力强的旅游系列产品。3.加强各 方面协调配合,广泛筹措资金,为振兴山东旅游事业创造良好条件。4.加强调研工作, 加大旅游市场促销力度。5.加强旅游行业的管理和监督,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经 营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