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鲁中抗日武装的组建与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8&rec=7&run=13

房鸿德

“七、七事变”前,中共在山东只有秘密组织进行地下活动。日军侵入山东,特别是侵
占济南后, 国民党政府及军队纷纷南逃,这时,中共山东局,根据中央指示,在各地发动
武装起义,抗日救国。
组来山起义,就是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发动的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
委在徂徕山大寺,宣布成立“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这支武装组成人员,有中共
山东省委干部(黎玉、林浩、武中奇等),有延安派遣军事人员(洪涛、赵杰等),有“民先”
队员(亓象苓、亓善青等),有从国民党监狱出来的人员,有泰安县委发动的自卫团团员,共
160余人(50余条枪)。洪涛任支队长,黎玉任政委,赵杰任副支队长,林浩负责政治部工作。

当时,起义人员编为一、二两个中队。几天后,中共莱芜县委发动的莲花山起义及其它
一些起义武装也都赶赴徂徕参加了四支队, 被编为三中队,部队很快发展到400余人,省委
对起义人员一方面抓紧政治教育,一方面进行军事训练,并派出干部去各县宣传、组织、发
动抗日武装。 沂水李贯一等发动组织了“沂水抗日志愿军” 、“沂水抗日游击十八中队”
(后又有十九中队) ; 延安派遣军事干部廖容标、姚仲明等领导了黑铁山武装起义,成立了
“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后编为三支队;马保三、张文通等领导了寿光牛头镇武装
起义,成立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鹿省三等在潍县蔡家栏子发动了武装起义,
成立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胶东特委发动了天福山武装起义,成立了“山东人
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后编为五支队)。这些起义部队,后来全部或一部进入鲁中地区,为
鲁中根据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8年2月, 为扩大抗日武装力量,四支队编为两个大队,分南北两路,开辟抗日根据
地。北路一大队由洪涛、林浩率领,向莱芜、博山、淄川一带活动发展;南路二大队由黎玉、
赵杰等率领,向泗水、蒙阴、费县地区活动发展。这时,泰安程子元率领原六区武装加入四
支队,编为八中队;泗水党发动的一支抗日武装由孙汉卿、周兰田、管戈等率领也会合入四
支队,编为五中队。博山工委团结黄沙会首领吴鼎章共同组织了一支武装;博山联庄会训练
大队长徐化鲁联络了100名联庄会员拉起一支抗日游击队,和郑汉卿(原东北义勇军干部) 等
联合建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六军” ,这支队伍,很快发展到400多人,后也编入四
支队(一部由郑率领,编入三支队);在益都、临朐边区,组织了一支百余人的抗日武装,编
入三支队;冯毅之等在淄河流域拉起一支抗日武装,后编入四支队新一营;昌乐中共党员赵
西林、孟繁鄂等组织了31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后编入七支队;安(丘) 潍(县)边境一些爱国
青年组织的抗日队伍也加入七支队;淄川矿区工委在工人中组织起30多人的队伍,后加入三
支队;曲(阜)泗(水)工委组织了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40余人的游击队,后加入四支队。
这时,四支队建立了“四支队泰安独立营”,在莱芜建立了“四支队驻莱办事处” (日军于
38年底占莱城,于39年2月撤离),莱芜、新泰、蒙阴等地的抗日武装纷纷来会合,还收编了
一些原地方武装(保卫团等)。这时,四支队迅速发展到12个中队,近千人。
为策应四支队北路部队,廖容标、姚仲明领导的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一部越过胶济路,抵
淄、博、益一带活动,淄川工委动员了大批工人参加第五军,并与吴鼎章谈判,促建了“淄
河流域抗日联军办事处”,曾一度占领淄川城。
在3月上旬,沂水起义的抗日武装200余人,在公家瞳村集合,莒县抗日游击队亦赶来会
合,省委把他们编入四支队六大队。不久,六大队扩展到500余人。
1938年4月, 四支队一中队与博山工委发动的抗日武装一度袭占博山城。中旬,洪涛、
林浩率领的北路部队,与廖容标、姚仲明率领的第五军一部在马棚、张李庄会师,沉重打击
了淄川汉奸、土匪武装,鼓舞了群众抗战情绪。不久,四支队南北两路会师莱芜,打开了莱
芜城,活捉了顽县长谭远村和县保安大队长。为了进一步开展对敌斗争,省委在磁村召开会
议,将四支队和第五军合并为“山东人民抗日联军”,四支队为第一师,五军为第二师。汪
洋、张岗等率领的起义军和徐化鲁、谭克平、张敬涛等率领的“抗日救国第六军”相继编入
第一师。
经部队在莱芜休整, 第一师己发展至四千多人。6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山东抗日
基干部队恢复“八路军游击队”番号,第一师仍恢复“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番号,
第二师改为“三支队”,把原第七、八支队合编为“八支队”。
为支援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时洪涛已病逝)
率四支队二、三团南下,一团由林浩率领在博莱边活动。南下二、三团袭击了泗水城日军,
抵达费县西北的仲村,后又抵藤县东北山区,打击了顽固派申从周部,拔除反动武装盘踞的
部分山寨。此后,南下部队调整了编制,撤消三团番号,部队编入二团,钱钧任团长,汪洋
任政委。由于当地形势对我军不利,撤离藤县东北山区,省委率领二团转至仲村一带活动。

为加强四支队六大队的力量, 省委派罗绩伟任六大队长,吴瑞林任政委。7月上旬,这
支部队扩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二支队”。
这时,三支队司令员廖容标率三支队一部南下鲁中,廖接任四支队司令员,林浩任政委,
周赤萍任政治部主任。为扩大抗日武装,中共山东省委派徐化鲁(原四支队一团团长),回博
莱边区组建了四支队先遣第一梯队(后称先遣队),徐任司令,蒋方宇任政委。先遣队很快发
展至三个营1000多人。1939年春,该部改编为四支队特务团,叶声任团长,陈宏任政委。
为加强鲁中抗日武装力量,创建鲁中抗日根据地,省委调三支队八团(团长程绪润),南
越胶济路与廖容标率领的三支队一部合编为四支队四团,廖容标任团长。此时,八支队全军
已发展到5000余人。在支队司令马保三、政委张文通率领下,分批南下,抵达沂蒙山区,指
挥机关驻临朐三岔店、暖水河一带,与淄博特委配合活动,同时,省委派胡奇才任八支队副
司令员。
活动在临沂、费县边境地方实力派董慕仲部,在中共争取下,改编为八路军,与四支队
二团一部合编为十二支队,董任司令,张岗任政委,钱钧任副司令员。数月后,董煽动叛变,
被我军解决。
1938年12月,中共中央派黎玉(他是4月去延安的)、张经武率160人干部大队到山东,抵
达沂水岸堤。12月27日在沂水王庄宣布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统一领导山东各地起义武
装。张经武任指挥,黎玉任政委,山东纵队辖二、三、四、五、六、八、九、十二支队及陇
海南进支队特务团, 临、郯独立团等,共约2万4千5百人,其中,活动在鲁中地区的有二、
四、八、十二支队及山纵特务团一万余人。
1938年底,费县抗日武装有了迅速发展,分别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费县游击第一、二、
三大队,到1939年5月,又发展了四大队。
山纵成立后,以原三支队修械所和七、八支队兵工局为基础,整编为山纵兵工厂(一厂、
二厂)制造手榴弹和枪支,39年2月在沂水古村制造出第一挺仿捷克式机枪。山纵还在柳树头
等地举办两期爆破培训班。
为扩大武装力量,四支队成立了特务大队,武中奇任大队长,王建青任政委,主要在泰、
莱、 章等地活动,不到半年,特务大队扩展到1000余人。1939年3月,为加强鲁中武装力
量,胶东五支队六十一团进入鲁中区,活动在蒙山南麓,并与二支队合编为山纵第七支队。
就在此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在罗荣桓率领下,带六八六团挺进山东,抵泰安西部地区。
罗向山纵及分局传达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对山东的指示。
1939年4月, 在鲁中区活动的部队进行了整编。四支队原一、二、四团合编为一个基干
团,原先遣大队编为八支队特务团,廖容标任四支队司令员,林浩调一区党委,胡奇才任政
委,赵杰任副司令员,汪洋任政治部主任,八支队与二支队合编为一支队,马保三、周赤萍
分别为司令员、政委。以津浦支队一营及一支队特务营为主,编为山纵特务团。
1939年6月, 八路军总部决定徐向前、朱瑞率领一个精干的机关抵达鲁中区,负责组建
八路军第—纵队, 统一指挥山东和苏北的八路军。8月,徐向前及朱瑞分别担任第一纵队司
令员和政委,并成立了军政委员会。张经武调回延安。
1939年12月,鲁中抗日军队进行二期整军。部队分期进行了调整。津浦支队与山纵二支
队合编为新二支队,原山纵特务团大都编入二支队,司令员由孙继先担任,潘寿才任政委。
第一军区一团随鲁中区党委开赴东南地区,扩编为九支队,刘海涛任司令员,刘其人任政委。
周赤萍任一支队政委。
1940年1月,山纵相继成立了一、四支队后方司令部(相当于军分区) ,一支队后方司令
部司令员陆升勋;四支队后方司令部司令员赵杰,副司令员吴瑞林,政委刘莱夫,政治部主
任李枚青。这时李贯一在沂水发展起两个营,与沂水县大队合编为“八路军沂蒙支队”,后
改为一支队后方司令部一团,单洪任团长,石新任政委。
3月, 根据情况变化,山纵开始第三期整军,要求部队内党员人数需达到三分之一,并
开办训练班,扩大队伍。一支队所属部队扩编为一团、三团,二营扩编为二团。四支队各基
干营编为一团, 吴瑞林、李佰秋分别为司令员、政委。原支队特务团改为二团。5月,从一
团抽调部分骨干连,加上补充兵员成立了四支队三团。
从此后, 日、伪军在鲁中不断进行“扫荡”。部队进行反“扫荡”。根据形势变化,9
月份进行了第四期整军。决定把武装部队扩充到5400人,并扩大县区武装。鲁中军队再次整
编。以一、四支队主力合编为山纵第一旅,王建安兼任旅长,周赤萍任政委,廖容标任副旅
长;一旅辖四个团,原一支队一团为旅一团,原四支队一团为旅二团,原四支队二团为旅三
团,原一支队三团为旅四团。二、九支队合编为山纵第二旅,孙继先任旅长,江华任政委;
二旅辖三个团(四、五、六团)。保留一、四支队番号。四支队(兼一军分区)由赵杰任司令员,
王一平任政委,徐化鲁任副司令员;下辖一个团(团长单洪,政委石新) 。一支队(兼二军分
区) ,司令员胡奇才,政委王子文;一支队下辖两个团。为加强蒙山根据地,原四支队三团
改为蒙南支队, 在蒙山南麓活动。1941年4月,通过连续反“扫荡”,山纵决定再次调整
部队,成立鲁中军区。由刘海涛任司令员,霍士廉任政委,但机关尚未建完,即开始反“扫
荡”,刘海涛牺牲。
鲁中军区下辖一军分区(泰山军分区) ,赵杰任司令员、政委王叔坤;二军分区(沂蒙军
分区) , 司令员王兆湘,政委王一平。为了坚持泰山区对敌斗争, 山纵一旅三、四团为
骨干,另调一军分区一团,组建了山纵第四旅,廖容标任旅长,汪洋任政委,辖十团、十二
团、大崮独立团。胡奇才调山纵一旅任副旅长。一、四支队番号撤消。
1941年,抗战进入艰苦期,由于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不断“扫荡”、“蚕食”,抗日
根据地急剧缩小,抗日武装在残酷环境中坚持对敌斗争,遭受重大损失,但鲁中区抗日武装
在人民的支援下,越战越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逐步成长壮大,已发展到6个主力团、有5个
独立营、10个县大队、82个区中队,另加民兵武装,为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打下了坚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