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观礼处遗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8&rec=27&run=13

宋继荣
孔子观礼处,即季札子长子墓处。季札子长子墓,《水经注》载:奉高“县北有吴季札
子墓”,并引《从征记》云,嬴县西六十里有季札子冢。但据《嘉靖·莱芜县志》载:“延
陵季子长子墓,在县北三十里。吴季札使齐,其子死,葬于嬴·博之间,即此。前有碑可考,
近年间为水所没”。《续修莱芜县志》载:“景王元年 (公元前544年) ,吴季札使齐反,
其长子死, 葬于嬴博之间, 孔子往观之”。“延陵季札子墓, 旧志谓在县北二十五里,
今其地有孔子观礼处碑。”明代嘉靖年间莱芜县令陈甘雨据垂杨村的季札子长子墓、孔子观
礼碑和百姓口碑考证,确认季札子长子墓应在今莱城区口镇垂杨村。现遗有季札子长子墓、
孔子观礼处、刻石纪事碑、垂杨书院遗址等文物。
一、墓的状况 垂杨村历史悠久,在村东曾发观过两件石斧。季札子长子墓位于村西南
的高台地上,西临莱明路,西南隔路为港里村,南临港里河,黄沙土地。原此地北、西两面
有乌江泉水,形成大池塘(百姓叫乌江),南汇入港里河。塘北是春秋时齐国至鲁国之间的大
道, 村中和塘两岸生长着较多的杨柳树,风景十分秀丽。墓封土原高约6米,下方上圆,周
有大柏树林。1967年,村民将封土运到南边的港里河岸边造了地。在距地表几米深的地方,
挖到了墓道。据目击者回忆,墓呈甲字形,南为墓室,北为墓道。墓有前后两室,每间东西
长约〖BF〗 3.5米,宽约2.5米,深约4米。墓壁用砖砌成,顶发碹,底铺大方砖。墓室地板
上存着较厚的淤泥,没有发现任何随葬品。墓道高约2.8米,宽约0.6米,长约10米。墓道和
墓室保存基本完好,后用土掩埋。墓砖有四出头纹,应该是汉代重修墓。
季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少子。寿梦见季札贤,欲立之,卒不受,封于延陵,故号延陵季
子。历任上国,遍交当世贤士大夫,曾聘鲁观周乐。季札带长子出使齐国,由齐国去鲁国至
此,长子死,遂用周礼葬于此地。
二、孔子观礼处 孔子观礼,就是看季札子葬长子之葬礼,遗址主要是季札长子墓处。
原有孔子观礼碑, 明代前被大水所淹没。 明代知县傅国璧立有孔子观礼处碑(见后文)。
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即孔子八岁时,知道季札子葬长子事后,前来观礼。正如《礼记》
所载: 见“其坎深不至于泉,其敛以时服。既葬而封,广轮掩坎,其高可隐也。既封,左
袒,右环其封,且号者三,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
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孔子观礼后,在今港里村东向百姓讲
季札子葬长子一事, 并大加赞扬季札子知周礼,葬礼十分附合周礼。据港里村名碑载,村
名是因孔子观礼后, 在此讲礼而得名,原名讲礼村, 后演义成港里村。三、刻石纪事
季札子葬子,孔子观礼,引起了知礼者的重视, 孔子的言行除记入《礼记》外,还在乌江
水边刻石纪事,可惜此碑明代前已无。 明代, 陈甘雨在此立使齐伤感碑。知县傅国璧在
垂杨村建垂杨书院, 并立孔子观礼碑和孔子观礼处碑。
使齐伤感碑,碑已无。碑文被载入《嘉靖莱芜县志》,内容与《礼记》所载相同。文最
后有“陈甘雨曰:按《礼记》注云,季子乃随时处中之道, 盖旅葬之节,如此道杀, 则从
而杀者也。”
孔子观礼碑已无,碑文为:“天下不可一日无礼, 犹不可一日无孔子, 夫孔子者,
礼之宗也。 口何有于观入太庙, 每事问, 观礼问礼皆礼也。季札,吴之文人而习礼者。
《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汲乎变鲁至道之心, 随处发现。季子使齐, 其
长子死, 葬于嬴博之间。 曲阜去嬴二百余里, 乃往观之。 见其坎深不至于泉,其敛
以时服。 既葬而封,广轮掩坎, 其高可隐也。既封,左袒,右环其封,且号者三,曰:
‘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 无不之也,而遂行。’仿古礼者记之, 断
碑古迹填没水涯,年纪无考。余近搜莱志, 访耆硕,得兹地隶邑西北三十里许集名吐子口,
则知为延陵季子葬子之地。吾孔子于斯焉观之, 叹曰: 延陵季子之于礼, 其合矣乎!
孟止有亭,安仙有寺, 贤哲芳迹,犹托以不朽。矧吾孔子于昭之神,配天参地,灵泽畅
溢,实系后思。乃即其所观之地,捐俸旁易,接旧申明亭址新构堂三间,东西房各三间,厨、
井、磨各一。其所门匾‘垂杨书院’四字,外树‘孔子观礼处’五字石碑,周围垣以砖甓。
择日柬诸学博寮友士,夫烹羊洒酒,庆兹落成。环垂杨而观听者,童冠千余人。余亦欣然指
受圣人之礼,明其所向,使人知自观焉。诸士子涌涌以为奇遇,其俊者数十辈,争欲从观礼
处诵习圣贤之书,以助化成天下之志,讵日礼云乎哉? 咸请余文,以纪兹盛。虽然,礼原于
性命,著于彝伦,散见于婚冠、 葬祭、宾旅往来, 即今日之礼, 想吾孔子宛然在目,
将不欲观之矣。岂过化之地,犹有未兴起耶?抑观礼之处未修,而莫或兴起耶? 将亲炙圣人
之化,蒸蒸融融。由是以兴礼让,无一日不诵习孔子之训耶。是记也, 将与莱人士共观圣
人之礼。
文林郎莱芜县知县临川玉吾傅国璧谨撰,登士郎菜芜县主簿李如奎谨书。”
孔子观礼处碑, 在垂阳村中,保存较好。碑圆额,高3.03米,宽1.2米,厚0.23米。龟
座长l.4米, 宽1.04米, 高0.25米。碑阳有“孔子观礼处”五个楷书大字,“莱芜县知县
傅国璧立”。边有缠枝花纹。
四、垂杨书院 书院座落在杨柳茂盛的林中,又名观礼书院。学校规模,据学校校田碑
载,占地2亩。校舍,据明知县傅国璧所立孔子观礼碑载:“接旧申明亭址,新构堂3间,东
西房各三间,厨、井、磨各一。其门匾为“垂杨书院”四字, 外立有“孔子观礼处”五字
碑, 周围垣以砖甓。择日柬诸学博寮友士, 夫烹单洒酒,庆兹落成。环垂杨而观听者,
童冠千余人。”从中可见其盛况。学校和碑的建立应与傅国璧任职时间相同。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季札子能按周礼葬长子,说明季札子是维护周礼的。因此,得
到孔子的观礼和赞扬。后历代统治者修墓、立碑,记载其事,直到明代知县傅国璧建立观礼
书院,亦旨在弘扬儒学,宣传孔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