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婿的变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8&rec=26&run=13

吕克勤
姑娘大了都盼望找个好女婿过幸福日子,可这好女婿的条件却不是一成不变的。且不说
几千年来父母包办婚姻的封建社会,就是建国后的半个多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也经历
了多次变迁。
说起好女婿的条件,众所周知是多方面的。比方说年龄大小、个子高矮、长相丑俊、脾
气孬好、生活贫富、负担轻重等等,都是条件,但这属于不言而喻的固定条件。本文所写是
随时代而变化的重要择婿条件的变迁。
建国之初,农村的漂亮姑娘选女婿最好的是:“高小毕业的,有碾有磨的,弟兄一个的。”
高小毕业是指文化要求:旧社会穷人上学的少,战争年代误了上学,建国初刚恢复教育的几
年,农村新毕业的高小生很少,几个村才有一个,比现在的研究生还少,算得上有学问了。
有碾有磨泛指生产和生活工具齐全,过日子不求人不犯难。弟兄一个主要就财产而言,土地、
房屋全归自己。在当时,有谁家的姑娘攀上一名高小生,而且是弟兄一个的,则是家族的荣
耀、姑娘的福分,是一般女子想都不敢想的。
然而形势发展很快,几年功夫,这个择婿条件就过时了。建国后,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下,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战争创伤得到医治,国民经济在恢复的基础上
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从1953年起,贯彻执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社
会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村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新气象。至1954年秋,第一批初级农业
生产合作社建立起来,一部分户入了社,农村有了集体、个体两种经济成分,在这一新形势
下,1955年,山里人又唱出了姑娘择婿的新歌谣。那歌谣是:“穿青的有钱,穿蓝的有权,
抗炒牌的天天过年。”这里说的“穿青的”是指经商做买卖的,他们能挣钱。想那上个世纪
五十年代,生活水平低下,都得节衣缩食过紧日子,找个做买卖的有钱花,是姑娘们盼望的。
“穿蓝的” 是指地方干部, 他们有权利,有社会地位,有工资收入,找干部也比农民好。
“抗炒牌的”是指部队军官。1955年,部队实行了军衔制,排以上军官都抗上了肩牌,因这
肩牌形似炒牌,即把军官统称为抗炒牌的。实行军衔制以后,部队待遇高上去了,排以上军
官成为姑娘们望眼欲穿的上等门婿。一时间,不仅热衷找军官,就是一般当兵的,也好找亲,
有的头一天定下来去当兵,第二天就有人提亲,三天五日就定亲。有的部队战士不能请假回
家相亲,仅寄张相片来看一下,也同意定亲。都盼望将来提个一官半职。
1958年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刮起了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给工
农业生产造成破坏。而后又遇上自然灾害,从1959年起陷入全国性的三年困难时期。这一时
期,城乡上下口粮紧、饿肚皮,在外工作的干部、职工,有的得了水肿病,有的弃职回农村。
相比之下,境内农村稍好一些,多数农村还能吃粗吃饱。农民是现实主义者,看到外边挨饿
的情形,姑娘们不再眼热在外工作的了,甘心情愿找个有饭吃的农民。在农民中生产队长算
是有地位了,领导生产还管分配,自然是近水楼前先得月,当然饿不着队长了。于是又有人
哼起了“不嫁工, 不嫁干,嫁个队长吃饱饭”的歌谣。 1961年,境内涌入大批灾民,大姑
娘、小媳妇(有的带孩子)沿街乞讨,她们真是饿怕了,看到谁家有饭吃,就想嫁给谁家,至
于年龄大小、人物孬好等条件统统放宽,不多时日,许多村庄多年来陈下的光棍子一扫而光,
过上了恩爱夫妻的好日子。
面对困难形势,党中央及时采取了措施,贯彻执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
针。到1962年,困难形势基本扭转,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而后的几年,农村发
展变化较快,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改善。新形势下,“三转、一响、四不动”又成了姑
娘择婿的新条件。“三转”是要有自行车、缝纫机、挂钟,“一响”要有收音机,“四不动”
是要盖上四间瓦屋。这在当时,条件是很高的,如果一个儿取取借借还办得到,几个儿都这
样要求困难就大了。文革前夕,阶级斗争的弦已经绷得很紧,姑娘找婆家就特别重视出身成
分,他们说:“要找那金子牌的贫雇农,不找那地富家庭抬不起头。”一些在厂矿工作的姑
娘,还提出“三员”的要求。即政治上是党员,职务上是科员,工资六十元。一个厂矿虽说
干部职工成千上万,可年龄相当的未婚青年,具备这个条件的是不多的。
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贯彻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一些国有大厂矿
到莱芜山区建厂落户,一批一批从农村招收工人。姑娘们看到了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按
时上下班,按月领工资,比在生产队干工分粮的农民自在多了,转而爱上了当工人的。一时
间,只要当上了工人,不管工种好坏,人物丑俊,都不愁找媳妇,于是大街小巷,田间地头,
又有人唱起“只让工人搂满腰,不叫农民招一招”的小调。
八十年代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党和国家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着重点
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适应这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多年来压在知识分子头上的“臭
老九”的帽子被摘掉,上上下下陆续把一些有文凭、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提拔到领导岗位上
来。知识分子的被启用,全国上下掀起了文凭热,自然大学文凭也成了姑娘找婆家的首选。
一时间,只要有大学文凭这个上等条件,就是其他条件差一点也没关系,也能找上好对象。
然而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大学生在全民中所占比例是很低的,多数姑娘还得找普通工人
和农民。这一时期,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择婚要求出现了新高。至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三转一响四不动” 的条件显然过时了, 代之以“一木三金” 。“一木”是骑上木兰,
“三金”是要戴上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至于住房,要有五间前出厦。还有,八十年代
末定亲要押一千零一元,美其名曰千里挑一;至九十年代末押一万零一元,美其名曰万里挑
一;还有压一万零五十元的,更有吉祥的说法,叫做万无一失。
以上仅就一般农村姑娘择婿而言,至于大款之女、豪华门第之女、身居高层女士择婿当
属别论。总之伴随时代的脚步声,择婿的标准也随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