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寨里“榜眼”、“探花”父子二鼎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8&rec=20&run=13

苏良之
早在《莱城文史》第一辑“昔日寨里”一文中,房公即以“传说明朝时,寨里苏家出一
名‘探花’ ,一名‘榜眼’……”(第168页)。近日又在《莱芜文史》第十二辑中,房、
张公之“寨里”一文“榜眼”、“探花”一节讲,但从传说看,(“探花”)在“榜眼”前
(第68页)。为释其明、清时间前后质疑,笔者不妨将我《苏氏族谱》中,有关“榜眼”、
“探花”的详细情况分述如下:

“榜眼”苏兆登,其高祖苏翼,太学生,侯诠州同知,生于清康熙癸卯二年(1663),
卒于乾隆丁巳二年(公元1737),享年65岁。
其曾祖苏耘史,以曾孙兆登贵赠通议大夫,生于清康熙丙子三十五年(1696),卒于乾
隆丙子二十一年(1756),享年61岁。
其祖父苏镇,邑庠生,以孙兆登贵赠通议大夫,生于清雍正丙午四年(1726),卒于嘉
庆庚午十五年(1810),享年85岁。
其父苏沛,诰封通议大夫,官福建按察使职,生于清乾隆庚午十五年(1750),卒于嘉
庆庚辰二十五年(1820),享年71岁。
苏兆登,字宴林,号朴园,生于清乾隆戊子三十三年(1768),卒于道光丁未二十七年
(1847),享年80岁。兆登幼时,家境已贫,当地范氏塾师,怜其聪敏,收养供读。于是兆
登刻苦自励,发奋苦读,因而学业优异,每试皆冠。清乾隆己酉五十四年(1789)拔贡,入
太学肄业;乾隆乙卯六十年(1795)中举人。清嘉庆己未四年(1799)第一甲第二名进士,
嘉庆帝殿试钦点“榜眼”,时年31岁。
清嘉庆戊辰十三年(1808),兆登曾给祖籍寨里西村苏氏祖林碑亭敬献蓝地金字《霜露
时思》匾,其右书:“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掌京畿道监察御史,江西南安府裔孙 兆登谨
题”,左书:“嘉庆十三年岁次戊辰拾月”。此匾长1.50米,宽0.60米,厚0.06米。
兆登曾历任翰林院编修、浙江道监察御史、京畿道兼巡视通州漕务、江西南安府知府、
户部员外郎、军机章京、户部郎中、陕甘学政、永平府知府、淮阳河务兵备道等职,并曾出
任云南乡试正考官、会试及顺天乡试同考官。
兆登任知府时,重国计民生,整饬吏治。县民赴诉,必亲自处理,不留积案。离任时,
“泣送者填路”。任学政和考官时,重真才寒士,清除考试积弊,为诸生所拥戴。管理漕务
时,从不收受馈赠,以清廉闻名。
兆登于清道光辛巳元年(1821),擢升福建按察使,因奔父丧未赴任。后乞告归里,奉
母十年,不复出,卒于家。诰授通议大夫。著有《寄生偶存》、《睡余吟》、《诗稿平心集》
等。
兆登行一, 同胞三人。 次弟兆隆,太学生,例赠通议大夫。生于清乾隆壬辰三十七年
(1772),卒于道光庚戌三十年(1850),享年79岁。三弟兆第,以侄敬衡(“探花”)贵
赠中宪大夫。生于清乾隆己亥四十四年(1779),卒于嘉庆辛酉六年(1801),享年23岁。

 “探花” 苏敬衡:字心舆,号蕉林,系“榜眼”苏兆登亲子。生于清嘉庆辛酉六年
(1801),卒于同治丁卯六年(1867),享年67岁。清道光甲午十四年(1834)举人,道光
丙申十六年(1836)第一甲第三名,进士,道光帝殿试钦点“探花”,时年35岁。曾任翰林
院编修,国史馆协修,陕甘副主考,直隶天津府、宣化府知府,广东雷琼兵备道,甘肃、四
川按察使等职。
敬衡秉承父训,“竭忠勤事”,在天津,宣化任知府时,“刁徒畏其明威俱敛迹”。在
广东时,有海盗郭某于海岛聚众万余,抢掠商旅。“敬衡训练兵勇,传授机略,擒其首依法
处之,地方遂治”。咸丰三年(1853),敬衡由四川调任福建按察使,被狡吏杨得质、盛朝
辅诬告,未赴任。后真相白,杨、盛等褫职。敬衡因继母年迈,请假归里,终老于家。诰授
通议大夫。
故苏氏以“榜眼”、“探花”父子二鼎甲闻名于世。原兆登、敬衡父子向寨西苏氏祖林
碑亭所献《榜眼》《探花》匾,分别悬于亭内东、西两山墙上,在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被
用作菜板而毁。《霜露时思》匾(如图)幸由护林于氏老人护救珍存,方能再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