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麦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7&rec=39&run=13

这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我家人口多,劳力少,挣工分少,自然分的小麦就少。那时,我们总盼着过春节,
只有这时才能饱饱地吃上几顿面饭。大年三十晚上每人吃几个饺子尝一尝,正月初一
可以吃一天饺子,从第二天开始就又恢复了往日的地瓜面窝头、煎饼、稀粥的家常饭。
读小学和初中时,也正是“文革”期间,学习抓得松,每年放三次假,放了麦假
后,母亲就给我们准备好篮子和袋子,让我领着弟弟去捡麦穗。我们先在本村和邻村
的麦田里捡,把捡到的麦穗头放在篮子里,把捡到带秆的麦穗一把一把地捆起来,拿
回家后,奶奶就用木棍砸或用手搓,然后用簸箕扬去糠秕、尘土等杂物,剩下干干净
净的麦粒,晒干后装起来。
母亲还要让我们到姥姥那儿去捡麦穗。姥姥家离我家有十几里地,地处平原,全
是水浇地,小麦面积大,土质好,产量高,收获时丢失的麦穗也多。我们住在姥姥家,
早上起来就去捡麦穗,中午不回来,在外面吃煎饼、喝井水充饥,晚上回来,舅妈给
烧点面粥喝,再吃上两个玉米面煎饼,算是吃了顿饱饭。几天下来,舅妈把我们捡的
麦穗晒干、打轧,将麦粒装在袋子里,让表哥给送回家去。一个麦季下来,我和弟弟
总能捡上三四十斤小麦。
通过捡麦穗,我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体验到了粮食的重要,也理解了“谁知盘
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
七十年代中期,我高中毕业后参加了工作,每月供应三十斤粮食,其中细粮占六
成。我把省吃俭用余下的细粮买成面粉或馒头送回家,用来孝敬老人。
到了八十年代,几个弟弟陆续参加了工作,有了固定收入,日子才一天天地好起
来。
捡麦穗的情景虽然过去许多年了,但仍记忆犹新。逢年过节回家时,父母亲总是
忘不了提提这件事,并经常告诫我们:“孩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千万不要忘本啊,
千万不要忘了你们捡麦穗的那些日子,在外工作千万不能铺张浪费,富日子要当紧日
子过,细水长流没亏吃啊!”老人的话,语重心长,就像警钟时时在我的脑海里长鸣。

199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