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看电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7&rec=35&run=13

在我的记忆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也就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故乡的文化生活很
是单调和匮乏,只有露天电影 ,需两三个月才能看上一次,而且是黑白的。
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隔这么长时间才能看上一次电影,大人们告诉我说,我们
那个公社很大,有五六十个大队,大都是山区,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也较远。公社里只
有一个电影放映队, 一部电影放映机,3位电影放映员。县里来了新片后分发到每个
公社,先在公社驻地放映,然后在全公社各大队之间轮流巡回放映,一年四季从不间
断。正常情况下每个村需两个多月才轮到一次,如果遇到下雨下雪天气,泥路山路不
好走,那就隔的时间长了。
电影队总是在邻近的一个村子放映后于次日下午来我们村。电影队很俭朴,就是
一辆地排车,车上放着几只箱子,有铁制的,也有木制的,里面分别装着放映机、幻
灯机、影片、银幕布、电缆、维修工具等,车上还放着一台小型发电机、铁铲(挖坑
立杆用的)和几根竹竿(支撑银幕布用的),排列紧凑有序,上面盖着一块大帆布,
用来遮阳、避风和挡雨雪的。人们习惯地称之为电影放映车。头一天电影放映员捎个
信给我们村的干部,第二天下午村里就派上两三个人到邻村去接电影放映车,村里的
小青年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去,认为这是一件很光荣很自豪的事情,如果赶上星期天,
我们这些孩子们有的也跟着前呼后拥的去,有的则在村口等候。当看到电影放映车到
来时,孩子们就欢呼跳跃起来,“电影队来啦,电影队来啦!”边喊边往村里跑,个
个奔走相告,欢欣若狂,那股高兴劲就甭提了,好像过大年似的。
我首先跑回家告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弟弟,妈妈总是抓住这个时机说:“你
们要听话,帮我干点活(不是推磨就是轧碾),我擀面条给你们吃(在当时是最高生
活水平了),吃了饭你们就去看电影,谁不听话就留谁在家看家。”于是我们就积极
地去干活,而且干得很卖力很快。早早吃过晚饭,我们就去看电影。电影场设在村南
的大队院内,院子的北面是一排瓦房,院子的东面和南面没有墙,只有西面有一段一
人多高的矮墙,十多年来一直在这里放电影。只见放映员在离西墙一米多远的地方挖
上两个小坑,埋上竹竿,把银幕布拉上去,下面固定住。在距离银幕布十多米的地方
放置地排车,跟前放一张单桌,把电影机和幻灯机放在单桌上,调整好角度,用布盖
起来,就准备放映了。发电机则放在房子的后面,以避免其噪声影响放映效果。发电
机一开始发电,电影机旁边的电灯先亮,孩子们就随之咋呼起来,因为那时看见电灯
很好奇。我想,什么时候我们家里都用上电灯啊?到那时就不用在煤油灯下学习了。
十多年以后这个愿望就实现了。
看电影时,大家都抢着到电影机跟前坐,一来距离适中,看得清楚;二来主要是
看放映员怎么换片子,挺有意思的。电影场内人挤得满满的,本村的男女老幼大部分
都来了,连周围村庄的人也来了,有坐着的,有站着的,在银幕前面远了看不清楚,
就到银幕后面去看。夏天看着看着有时下起了小雨,有人就跑回家拿把雨伞给放映机
撑上继续看;冬天天冷时人也不减,只要放就看。一年到头也就是看四五场电影。我
和同伴们也到邻村看电影。那时我们确实对电影的渴求之心很强,总盼望着多看几场
电影。
那时,我们看的影片绝大多数是战斗故事片。开始先放映幻灯片和新闻纪录片,
之后放映正片。到了“文革”中后期,就全成了样板戏了,《智取威虎山》、《红灯
记》、《沙家浜》等八部样板戏巡回放映了好几年和若干遍,村里的男女老幼都能哼
哼着唱上几段,我也如此。当时一部电影无论放映多少遍,我还是照看不误,因为就
这么一种娱乐形式,不看也就没有别的看头了。
回到故乡,乡亲们有时还谈论起那段看露天电影的经历,仍记忆犹新,这毕竟已
成为历史。

200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