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踏井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6&rec=62&run=13

井冈山是块红色的土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今年春天一次机缘使我踏上了这片
热土。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 地处湘赣两省交界处,距离南昌市约350多公里。我
们于上午8点钟乘车离开南昌,沿着高速公路前行。透过车窗,放眼望去,春回大地,
松柏茂密,万木吐绿,葱郁青翠;百花绽放,争奇斗艳,更有遍地黄花飘香;田野绿
意浓,老农忙耕种,处处生机勃勃。车子行驶了近4个钟头便到达了革命圣地井冈山。
井冈山所在的井冈山市,四面环山,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城一体,别具风格
的各式建筑高低错落,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古树参天,绿荫蔽日,鲜花竞开,这是一
座非常美丽的城市。说起井冈山,还有一个传奇故事呢。相传在明末清初,有蓝姓、
黄姓两户人家从广东来到五指峰脚下安家落户,他们居住的地方四面环山,形如井状,
有一条小江从村前经过,蓝、黄两姓就将此地取名为“井江山”,因他们家乡方言中
“江”发“冈”音,外地人听起来也就认为是“井冈山”了,随后也就渐渐地叫了起
来,故得名。
离开市区,我们先去参观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旧址。它位于群山中最高的那座山
峰上,海拔1343米,这里有当年留下的战壕和炮台,我站在壕沟边上静静地聆听导游
的解说。 黄洋界是红军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阵地和战场,1928年8月底,湘赣两
省敌军乘我红军大队远在湖南郴州未归之际, 纠合了8个团的兵力第二次“会剿”井
冈山,当时我红军只有两个连的兵力,敌我力量悬殊太大,经过充分的酝酿讨论,决
定广泛发动群众,动员赤卫队、暴动队和人民群众参战,利用有利山势抗击来犯之敌。
于是在黄洋界哨口用竹钉(当地群众将鲜竹竿削尖,用药水煮后染上毒,插在地上)、
篱笆、擂石、滚木、壕沟等设置了五道防线,并成立了喊话队和疑兵,一切准备就绪,
就等敌人前来挨打。因受山高路窄地形的影响,敌人只能一个挨着一个地往上爬,等
到敌人进入有效射程内,我军才开始还击,弹无虚发,敌人一排排地倒下。与此同时,
赤卫队推下巨石、滚木,砸得敌人哭爹叫娘,敌人往回跑,踩在竹钉上,死的死,伤
的伤。这样敌人进攻了一次又一次,仍未攻下黄洋界。敌人不甘失败,仍继续进攻,
交火后,喊话队高喊“穷人不打穷人”、“红军的主力部队又回到井冈山了”、“毛
泽东的部队又回到了井冈山”等口号,并把红旗插在了高高的山岗上,疑兵则在煤油
桶里放鞭炮,再加上战士的喊杀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攻声势。正在这时,红军把
在茨坪军械处修理好的一门迫击炮抬上了黄洋界,迫击炮对准敌人的指挥部开炮,因
时间过久失效,第一、二发炮弹没有打响,第三发炮弹不偏不倚正击中敌指挥部,吓
得敌指挥官屁滚尿流,认为红军大队真的又回来了,急忙带着队伍逃之夭夭,至此,
红军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彻底胜利。
井冈山号称500里井冈,有500多座山峰,战争年代全是光秃秃的。从山下到达黄
洋界只有一条小路(我低头寻着了这条小路),山势雄伟,峰峦起伏,壑谷幽深,险
峻陡峭,云雾缭绕,敌人是很难攻上来的,因此,黄洋界是井冈山的战略要地,能攻
能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井冈山林木繁茂,这是建国后国家多次进行飞播树种形成的,
当年要是这样的话,黄洋界就很难守了,根据地也就建立不起来了。于是,我又想到
当年毛泽东、朱德和战士们一起用扁担往山上挑粮食的情景是多么的艰难困苦。我举
目瞭望连绵起伏的巍巍群山,松杉浓郁,翠竹青青,满山的杜鹃花映红了座座山峦,
好美的画卷啊!导游告诉我,井冈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比任何一个地方都红、都艳,这
是因为在战争年代,为了中国的解放,有近5万名将士在这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们的鲜血流遍了井冈山的各个角落,染红了这片土地,因而长出了这些鲜艳的杜鹃
花,我随手拾起一朵杜鹃花仔细观赏,杜鹃花有五个花瓣,很像一枚闪闪发光的红五
星,这不正是红军的象征吗?这不正是对红军战士的永久纪念吗?我站在黄洋界上才
真正理解了毛主席当年写下的《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这一著名诗篇的深刻内涵。
来到毛主席旧居感慨万千。毛主席是1927年10月3日到达井冈山的,于1929年1月
14日离开,在井冈山住了1年零3个月多一点,有两个住处,一个是大井旧居,一个是
茨坪旧居,这两处旧居的家具都很简朴,除了一张木床、一张单桌、一张饭桌、一盏
煤油灯外,别无它物,按照当时的规定,毛主席每天晚上可以使用三根灯芯,但他只
用一根。最有纪念意义的是大井旧居,因是白墙青瓦,被称之为“白屋”。这个“白
屋” 有5个天井,44间房子,原是广东省一位木材贩子建的,后被农民自卫军总指挥
王佐占用做军营,毛主席来到井冈山的第一站就住在这里。白屋前面有毛泽东坐着看
书的“读书石”,屋后有两棵昂首挺立、枝叶繁茂、相依相偎的树,一棵叫海罗杉,
一棵叫凿树,这就是闻名井冈山的“感情树”。毛主席经常在树下纳凉,给群众讲革
命道理,指导战士训练,还对战士讲“感情树”的传奇故事。也就在这段时间里,两
棵树对毛主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1929年2月,毛主席率红四军转战赣南,敌人窜进
大井村将白屋烧了个精光,屋后的两棵树也被烧焦了。时隔20年后的1949年10月,毛
主席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彻底解放,建立了新中国,这两棵树却神奇般的又活了过来,
长得绿叶婆娑、 浓荫盖地。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冈山,这两棵树第一次开出了
如银似雪的白花欢迎他的到来。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这两棵树就好似悲痛欲
绝,绿叶落得精光,树干也开始枯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改革开放的
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时,这两棵树又奇迹般的郁郁葱葱、枝叶繁茂了,我们去参观时果
然如此。这两棵树很有灵性,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被老百姓称之为神树、长青
树、感情树,你说奇不奇,怪不怪?
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我的脚步很沉重,我的心情也很沉重。“井冈山革命
烈士陵园”这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由宋任穷同志题写的。烈士陵园由井冈山革命烈
士纪念堂、井冈山碑林、井冈山烈士纪念碑、井冈山雕塑园四部分组成。烈士纪念堂
上方悬挂着由彭真同志题写的“井冈山根据地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匾额,纪念堂由
瞻仰大厅、陈列厅、吊唁厅和忠魂厅四部分组成。瞻仰大厅正面刻着毛主席1946年为
革命烈士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烫金大字,摆放着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
同志敬献的花圈和花篮,我肃立三鞠躬。左侧陈列着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毛泽东、朱
德等51位领导人的挂像和其他英烈的肖像、遗像、革命文物、先烈名册等。忠魂堂内
安放着红军老战士的骨灰。 纪念堂内镌刻着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的近5万名革命先烈
中的15477名有名有姓的先烈英名录,在其中间立有一块无名碑,它象征着3万多名无
名无姓的英烈名录,我向他们三鞠躬,以表示我的敬佩之情。无论是碑林、纪念碑和
雕塑园,都是永久的纪念井冈山革命英烈的一种方式,都是对英烈的一种深深的敬仰,
一种深深的怀念。离开烈士陵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无数革命先烈为
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尤其是那些无名英雄更是高尚,更是我们学习的
榜样。想想他们,看看自己,我们还有什么缺点错误和私心杂念不能抛弃,还有什么
不能使自己满足,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呢?对照英烈,我们做得
怎么样?应该很好的深思啊!
清晨,迎着东方冉冉升起的红日,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井冈山,一路上看着群
山峻岭上的翠绿松柏和寒竹,看着开满山坡的红杜鹃,看着那片红色的土地,我的心
里仍是沉甸甸的,我想了很多很多……

2005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