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的变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6&rec=52&run=13

闲暇之余,翻看过去的一些老照片,发现不同时期的穿着变化很大。
记得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上班族的男士大都穿中山装和制服,是自己找裁缝铺
做的,很少有人买成品。春秋单穿,冬季里面穿上棉袄、棉裤,外面套上单衣,夏日
穿背心和单褂。而且衣服的颜色也很单调,除了白色外,不是蓝色就是黑色。一年四
季就这么简单。
农村的一些中老年人春秋夏三季多穿对襟上衣、裹腰长裤,冬季则穿对襟棉袄或
大襟大袄、长棉裤,颜色一律是黑色。
青年人则喜欢穿军便服,一家人中,只要有一个当兵的,这家的青年男女都能穿
上军便服,多数是旧的。在那个年代,谁要能穿上军便服是一种荣耀,走在大街上趾
高气扬,显得很神气、很光彩。七十年代中期,我当兵的欲望很强,除了保家卫国、
锻炼自己外,也是想穿上一身绿军装神气一把,但由于某种原因落了空。后来我认识
了在我们村西某部队当兵的一位江苏人,他送给了我一双已经穿过的军鞋(在当时也
是求之不得的),我特别高兴,后来我岳父给了我一条新军裤(他过去是军人),我
都穿麻花了也舍不得扔。
到了八十年代,青年人的穿着有了一些变化,变化比较大的是裤子,有大喇叭裤、
小喇叭裤、直筒裤、鸡腿裤等,一些中老年人对此看不惯,见了就说三道四:“您看
这些小青年穿的是什么裤子?就象扫帚一样拉拉着地,走路得劲吗?没个人样。”时
间一长也就默认了。我在上大学三年级时,学校派我到北京中国农科院去实习,临来
时我买了一条海军蓝的直筒裤穿上,同学们见了都说不错,很时髦。但我只能在学校
里穿,不敢穿着回家,怕老人见了不高兴,大约隔了半年我才穿着回家,老人也没说
什么,其实我的顾虑是多余的。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发现单位上有几个年轻干部
穿西服,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都是从小在城里长大的。说实话,当时我是看不惯的,总
认为他们扎领带、穿西服,不雅观,是崇洋媚外,是出风头、出洋像。一些上了年纪
的领导更是看着不顺眼,嘴里不敢说,自己生闷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接触的增多,
加之穿西服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也就司空见惯和习以为常了。
我第一次穿西服是在1986年的春末,那天在办公楼前与同事闲聊,有个同事说这
里环境不错,我有照相机,咱们照张像吧,大家同意,照相时唯有我穿着制服,有个
同事说你也换上西服吧,我说没有,旁边一位穿西服的同事二话没说就脱下来,几个
人七手八脚地把我的衣服脱掉,给我系上领带,穿上西服,一切准备停当后照了张合
影,等照片洗出来后一看我惊呆了,照片中的我显得很漂亮、很气派,好像换了个人
似的,自此我对穿西服有了新的认识。我的思想比较守旧,总是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直到1993年才正式穿上西服,后来也逐渐地感觉到穿西服的好处。
现在看,人们的穿着花样百出,各种面料、各种款式、各种颜色的服装应有尽有,
西装、 茄克、T恤、皮衣等,单的、棉的,长的、短的,琳琅满目,任你挑选,只要
有钱,什么样的服装都能买到。就连农民也穿着西服去劳动。今非昔比,过去那个年
代主要是没钱买,也见的少,就是有钱也买不到。说到底还是个经济基础问题,人穷
了什么也没有,什么事情也办不到,何况穿着呢?人富了,什么都有,什么事情都能
办到。当然,一方面靠党的政策,另一方面靠自己的劳动。国富民强,二者缺一不可。

2004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