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6&rec=29&run=13

我记得,在上个世纪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化时期,每个生产
队都建有社场,我们村也是如此。
那时,由于我们村小,就成立了一个合二为一的筒子队,既是生产大队,也是生
产队,当然也就设立了一个社场。社场的位置选择在村北地势高而且平坦的地方,面
积约有20多亩。这里下雨时不积水,社员来往方便,离大队部和仓库又近。
麦收时先把用作社场的地里的麦子收了,将地面清理干净,耧耙平整,洒上水,
铺上一层麦秸,趁着潮湿,用牲口拉着碌碡轧实,晾干后将麦秸扫掉就成为社场了。
还要在社场的北边盖上几间场院屋子,是作为存放农具和看场用的。到了秋后,社场
里基本没有东西了,就把它耕耙好种上麦子,场院屋子是不能拆的。周而复始,年年
如此。
社场既是打轧晾晒粮食的场所,又是给社员分配粮食的场所。每逢夏秋季节,全
村收获的麦子、棒子、豆子、谷子、花生等,都要运到社场里来,由大队里派到这里
来劳动的家庭妇女和上了年纪的人负责农作物的打轧晾晒,该轧的轧,该扒的扒,该
摘的摘,分门别类,晒干扬净。先缴公粮,再存提留,后作分配。一般是先按人口平
均分配,到年底再按每户挣的工分多少找齐。
大队里每年要选派社场场长,而且标准要求很高。条件是:政治思想觉悟高,公
道正派,责任心强,不怕得罪人,社员信服。要么是党员,要么是团员。其职责是:
收验运进社场里的粮食的种类和数量,安排社场里的农活,看管社场里的一切物资和
设施。当然更重要的是分粮,数量大时用磅秤,数量小时用秆秤,要绝对公平合理,
否则就要争吵。场长要黑白住在社场里,农忙时家人要一天三次给他送饭。特别是风
雨天更不能离开社场。看来这个场长不好当啊。我就当过社场场长。
社场是那个特定年代的产物,只能留在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的记忆中了,后来出
生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社场是怎么一回事了,就连字典上也没有这个词了。这就是历
史。
2004年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