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庄寺庙会及其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2&rec=30&run=13

杨庆富

辛庄寺原名大圣寺,因址在辛庄村附近,就习惯叫辛庄寺了。听老人说,在明朝
年间,有一保一寺之说,即保保有寺,只是规模有大、小而已。相比之下,在莱城西
部地区,辛庄寺规模较大。此寺位于莱城区方下镇大辛庄村南门外的汶河北岸。座北
向南,当时属南乡辛庄保管辖。该寺三殿两院,即由前殿(大门)、中殿(正殿)、后殿
及东西两厢房构成。当时,有十几个和尚住此,一年四季香火不断,一到庙会,香火
格外旺盛,在莱城西部平原地区小有名气。
大圣寺前殿门前,有一四方平台,大方砖铺成。平台西南方建一火池,专供香客
烧纸或元宝用,并由一庙祝负责看管。该殿东头是一座钟楼,里面悬挂一口巨型古钟,
一般每月初一、十五撞钟拜佛。其洪亮之声,周围十几里以内都能听到。殿西头是一
座白师父庙。走进前殿,四大金刚端立两旁,个个面目威严。从该殿出后门,即是前
院。 院内西南角原有一座龙头碑, 约两米多高,此碑年代、内容已无从查考。中殿
(正殿),东西五间,殿内高台上端坐着西天老佛爷塑象,十八罗汉分列左右两边,佛
爷身后是倒座坐观音,与老佛爷背靠背坐着。正殿门前西旁,建有一口小屋,门朝北,
里面是韦驮,据说是老佛爷的贴身侍卫。从佛爷和观音身侧出后门,是后院。一出后
门,即是一方形石砌平台,平台上建有一座小巧精致的凉亭与后殿相对。后殿是观音
殿,三间二层楼,底层正中央供奉着观音菩萨,又叫正坐观音,观音菩萨及其陪从神
态自若地享受着人间烟火。前院东西两厢房供奉着送生娘娘、眼光奶奶、土地等神象。
后院两边配房部分为本寺住持和僧人居住,作为休息之所。
值得一提的是,寺内所有神象,均为泥塑彩画,造型之优美,雕技之高超,堪称
一绝,令人叹为观止。几百年来,栩栩如生。大小塑象,神态各异,或喜或怒,无一
雷同。五官逼真,眼珠似动,一眼望去,活灵活现。一走进殿内,尤如另一个世界,
使人顿时有一种阴森森、冷飕飕、前虚后惊、毛骨悚然的感觉。
前院两边各有角门通向外边。出西角门,顺墙跟是一条南北小路,路西建有三间
宽大西屋,内有石碾、石磨各一盘,供寺内人员碾米、磨面备炊之用。另外,放置部
分生产、生活用具之类。出东角门,是一块菜地,菜地以东,是一片茔地,分布着大
小坟头。古柏参天,遮天蔽日,鸟雀成群,一天早晚,喳喳乱叫。坟旁还有数座小型
石塔,石塔多由数块形状不同的雕凿石头组成,三层的居多。有的为圆柱形,有的为
六棱柱形,都说那是和尚碑。
辛庄寺于明朝万历年间由朝廷拨银所建。占地较宽阔,俗称周围十八亩,被朝廷
封为官地。除庙宇、茔墓占地外,其余土地由僧人除佛事活动外抽时间自行耕种管理,
种些五谷杂粮、瓜豆蔬菜之类,聊补日常生活所需。
辛庄寺庙会,是农历十月十三日。是一年一次为纪念白师父老爷之功业而举行的
盛会。几百年沿袭下来,由小到大,香火越来越兴旺。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三日将至,
人们便照例忙碌筹办。打扫卫生,修桥垫路,设台搭棚,垒灶支锅,人们从四面八方
赶来,寺内寺外一片忙碌。庙会期间,常雇泰安范镇兴华戏班来助兴演出,另有打把
势卖艺的,打渔鼓说书的也来到这里。会场里,纸马香锞、枪棒玩具、饮食小摊、应
有尽有,以至发展到生产生活用品也来此交易。人来人往,推车挑担,买买卖卖,熙
熙壤壤,川流不息。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呈现出一派升平之年的繁华景象。三至五
天,庙会热闹如市。凡来赶会者,各有其目的。有的是虔诚的善男信女,携包挎篮,
带上纸马香饣果,专为烧香还愿,求神拜佛而来。有的是借赶会之机,带些碎杂
物品来会上交易。也有的是专为看热闹或看戏听书而来,壮年、老年人居多,他们带
上小马扎,一看就是一天。那时文化生活极度贫乏,一年一回看上几场戏或是听上几
段书,又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就算是最好的享受了。但与此同时,道路两边,伸
手讨要的乞丐也不少。除了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以外,还有叫街的、头的,吆天
喝地、血头血脸、怪吓人的,这就造成了另一条风景线。
大辛庄寺与南乡毛埠保、南官保(现在的牛泉镇辖区)相望,但有汶河相隔。时值
十月中旬,天气渐冷,涉水不便。寺内备有一套木板,专为搭桥用。每当会期临近,
就在河的流水处打桩架板,搭起临时简易木桥,便于河南一带香客来往,解决了隔河
交通不便之苦。这样,香甜的山货,如山楂、柿饼、地瓜、花生之类也来到了会上。
会后,即将木板拆除收回存放,以备来年再用。辛庄寺庙会沿袭数百年之久,直到清
末民初。自北伐大破封建迷信以后,庙会受到影响,逐渐冷落,迨1933年左右,和尚
渐少,以至人去寺空。后由大辛庄村民住此看守,时间不长,神象有的被搬出,有的
用苇艹席遮盖,不再烧香供奉。事变后,此庙毁于战火。解放初,遗址尚在,现
已荡然无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为复兴文化,在辛庄寺办起了学校。借大殿东头,盖起了
三间二层楼房, 作为教室和办公室,将前院东厢房的神象搬出,当了学生宿舍。193
5年春末夏初,方下高等小学的六级和七级各一个班首先迁到这里。麦收后六级毕业,
招收八级,后殿楼上也办起了图书室和学生消费合作社,直到“七. 七”事变日寇入
侵停办。
办学时间虽短,传播了革命思想,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共产党员李华舫 (又名
李彩廷,方下镇李家义村人)就在此任教,兼做党的地下工作。在此受过教育的同学,
思想进步,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陆续参加了革命工作。如八级学生刘众前等人
就毕业于此。刘众前是学生消费合作社的负责人,张九锡是学校图书室的管理员,都
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柳行沟村的孟昭怀(烈士)方下村的张万良(烈士)都是
该校学生。他们都在抗战初期参加了革命。辛庄寺高等小学,还是中共莱芜地下党组
织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当年鲁西文成书局的负责人任瑞先就是通过学校这个渠道秘密
开展革命活动的。因此常以卖书籍、文具为名来此落脚。1935年10月,刘伯戈、周茂
森叛变后遭到破坏。据曾在此就读的老干部回忆,同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后,
到南京请愿的学生董雁、亓象岑、王汝林等回来时曾到此落脚逗留。1938年春,还在
辛庄寺召开过群众大会,抗战老人亓聘如在会上慷慨陈词,历述日寇侵略中国的残暴
罪行。指出“今日之中国,唯有抗战方能求生”,此次大会,鼓舞人心,号召力很大。
附:白师父老爷的传说
辛庄寺庙会,是农历十月十三日。是一年一次为纪念白师父老爷而举行的盛会。
据说,当时寺庙内有住持、僧人十数人。其中有一位姓白,其祖籍是山东新泰人,他
不仅传经,还懂医学,用民间偏方治疮疖尤为擅长,又称他疮大夫。不管疮疖大小轻
重,手到病除。在前殿西头,有一座小庙,叫白师父庙,是为纪念白师父而建。里面
供奉着白师父老爷塑象。凡到寺庙的香客,必到白师父老爷面前烧香、磕头祷告,为
的是求福祛病消灾。白师父会治病,有一个传说。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静,白师父偶
然发现一条蛇,紧紧缠绕到院内一棵扫帚草上。此扫帚草在韦驮房旁边,长得茎粗叶
茂。原来,此蛇吞食鸡蛋后,再爬到扫帚草的主干上用力缠绕,将腹内的蛋壳挤破尔
后逃遁。白师父几次细心观察,冷不防将其砸死,用全蛇炮制成了药。如有人生疮长
疖时,白师父便行善施诊,少敷此药即好。为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治好了不少疑难之
症,渐渐名传乡里。以后,用民间偏方治病,同样效验。白师父老年病故于农历十月
十三日,白师父圆寂后,人们尊称他白师父老爷,感其恩德,建庙塑像供奉,白师父
也由人化为神了。为纪念他,每年十月十三日他圆寂这天,举行庙会,世代沿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