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河石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2&rec=23&run=13

王振江

在莱芜的城镇和乡村,只要稍一留心,就会发现“泉河石灰天天有”的广告宣传。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泉河石灰”这一古老的知名品牌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人们
创造着美好的新生活。
泉河石灰历史悠久。《续修莱芜县志》、《十卷书、村庄》等书籍记载,泉河人
自明朝就有烧制石灰的传统,这说明其烧制石灰的历史还要悠久,在此暂且探讨一下
泉河石灰的历史。石灰是人类在烧陶、炼丹中发现的,其历史可以说与土陶烧制一样
久远,贯穿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究莱芜石灰生产的历史,
其一,从城墙构筑来看,建于西周初年的牟子国城(位于今莱城区辛庄镇赵家泉村),
其城墙的夯土中就有石灰,说明莱芜人在西周时就掌握了烧制石灰的技术。至于莱芜
县城的修建,《嘉靖莱芜县志》载:“旧土城周围十里,元至正间崩坏。”据考证,
城墙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二年左右,即1182年前后,墙是用土、砂、石灰等夯筑而成的。
修建这么大规模的土城墙,需要大量的石灰,而莱城周围盛产石灰石的只有城南莲花
山一带,泉河拥有烧制石灰的优质石灰石,离莱城(金代至今的县政府治所)只有短短
的十几里路,因此可以推断,泉河石灰很可能是修莱芜县城的用料之一。其二,从墓
葬形制来看,春秋战国墓群大都为土坑坚穴墓,墓壁土有夯层,少数墓室壁上夯土层
中有石灰粉末,这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莱芜一带就有石灰生产。汉代以后墓室形制主
要有砖室和石室两种,砖室墓用砖砌成,顶用砖发碹,底用砖铺地;石室墓则用大石
条砌成,不论砖石墓还是石室墓,大都是用石灰砌成的,可以说汉代以后,石灰已大
量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了。其三,从矿冶遗迹看,莱芜矿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汉置铁官,至今鼓铸不绝”。矿冶业的一个布局原则就是近原料产地,就地取材,
省却了长途运输之苦,在运输业不发达的古代对此尤为重视。古代矿冶用的冶炼炉、
木炭窑、烘范窑等大多数是用耐火土、砂、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夯筑成的,炼铁也
需要大量石灰石作熔剂。唐宋时期“铁冶十三、铜冶十八”、“三坑十八冶”等冶炼
遗址中的汶南冶、汶北冶、鲁西冶、崖下冶等与泉河村相邻或相近,最远的也不过七、
八里路程,根据古代矿冶业的布局推测,泉河应是这些冶炼点的石灰石、石灰供应地。
综上所述,可以推断,泉河石灰至少在唐、宋(金)时期即有生产,其历史距今至少在
1000年以上。
泉河石灰的悠久历史,从其村北的“炉碴山”亦可窥见一斑。莱芜地区很早便有
煤炭开采,“民间传说,西汉时就有小煤井开采,俗称打炭窑”(见《莱芜市志》)。
1981年山东考察队在莱芜关帝庙、宜山冶铁遗址(618-906年唐朝冶炼故地) 发现了大
量煤碴,说明唐代时就已经使用煤了。宋元时期,利用煤炭已达到了相当规模,《续
修莱芜县志》载:“元至元十一年,泰安莱芜一带开炭矿(俗称“打炭窑”)冶铁业极
盛。”由于煤炭开发利用较早,所以泉河石灰一直以煤炭(无烟煤)作为燃料。古时采
煤运煤全靠人力,采出来的煤比较细碎,俗称“炭面子”,不好用。为了使煤燃烧充
分,并能烧结成碴,从而保证炉况正常运行,人们往往把“炭面子”搀上粘土和成炭
泥,做成大小不一的“炭坯子”,晒干后,作为烧制石灰的燃料。用这种燃料烧制石
灰,日久天长,炭碴不断堆积叠压,成了高达十几米的“炉碴山”。有人编顺口溜赞
道:“泉河村北炉碴山,众人相见莫名羡,不知数年多少载,积少成多堆成山。不知
操过多少心,不知流过多少汗,不知多少人来运,不知多少人来搬,慢慢堆成炉碴山。”
人们靠这传统技术辛勤劳作,生活殷实,富人较多,被称为“金泉河”。为防乱世遭
劫,保家护民,清朝咸丰年间,以亓高礼为主持,全村捐钱捐物,在炉碴山上修建了
围子墙。 围墙高约6米,墙基宽约3米,顶宽2米,墙体使用砖石、炉碴垒砌,上有炮
台、垛口、通道,以作防卫掩体,并备有大量石灰面作武器,防贼人侵袭。墙寨修好
后,因其地处要道(墙寨南面紧邻古时的泰莱大道),牢固险峻,成为战略要塞,被称
为“白虎寨”,村民们习惯称为“窑围子”。解放后,围子墙陆续被拆除,窑碴山也
被人们填充整平,在上面修建了十余座住宅。现在只有一处占地不足2500平方米的小
窑碴山孤独地守望在泉河村北,诉说着泉河石灰过去的辉煌。
烧制石灰,须先建窑。古时窑炉建造,一般先清理地基,在选好的窑址上挖出底
槽后,在炉坑上方与窑底齐平处铺上炉条,用耐火土(或者粘土)和石灰按一定比例夯
实, 与地表齐平后,再用土坯、沙拌泥垒砌成下端粗、上端细、高约2米左右的圆台
形窑筒,一个简便的石灰窑就建成了。为了进一步巩固窑身和保持窑内的温度,还要
在窑墙外填上一层厚厚的经过晾晒加工过的细干土,外边用石头或砖瓦、炉碴等垒砌
起来,并留出一条通往窑顶的通道。装窑时,先在窑底炉条上铺一层柴禾,再在柴禾
上铺“炭坯”,“炭坯”上面放料石。为了将石头烧熟烧透且又省炭省时,要将石灰
石破成20-40厘米见方象地瓜大小的碎块,俗称“地瓜石”。石灰石和“炭坯”按3:
1的比例装窑, 即按1斤炭烧3斤石灰的比例,放一层炭铺一层“地瓜石”,直到铺
满窑筒为止。这时,就可以点火烧窑了。当从窑顶上能看见窑里的火时,就到了封窑
的时候了。 这段时间大约需要1天,即今天点火烧窑明天封窑。封窑时,为防止窑火
窒熄,先在最上层的“地瓜石”上铺一层炉碴块,并将炉碴堆成“馒头顶”后,再在
“馒头顶”上涂一层厚厚的草拌泥,即为“封窑”,又称“闷窑”。封窑后一般要等
窑火自然熄灭后过2天才出窑。这样,从点火到石灰出窑,一般要用3-4天时间,基本
上是三天一出一装,每窑产石灰4000-5000斤左右。
泉河石灰具有不老不嫩,色泽银白,粉沫细腻,出灰多、粘度强等特点。不老不
嫩,指烧石灰掌握的火侯,烧老了,石灰表面附有硫磺渣子,颜色发黑发乌,多费碳,
反而少出灰;烧生了,没有烧熟烧透,石灰块中心还有一块石头没变成石灰,颜色呈
红褐色;石灰烧得恰到好处时,颜色呈银灰色,表面有不规则的裂纹。石灰业中,有
句行话叫“万灰千渣”,指石灰中含有10%的渣子不算“渣子”,而泉河石灰的渣子
含量总在10%以下,因而出灰多。至于粘度,有人做过实验,用泉河石灰粘结八层砖,
提起来后不会有一块砖掉落,可见其粘度之强。正因为如此,泉河石灰才成为知名品
牌,畅销千年而不衰。
现在的石灰生产,基本上不用土窑了,而是改为漏窑生产。漏窑的建造原理与土
窑一致,只不过窑墙用耐火砖垒砌,炉条用铁路上用的道轨来替代,窑高12米以上,
燃料直接用无烟块煤,基本上没有窑碴了。漏窑也不象土窑那样灭火出窑,而是随出
随装。使用漏窑还提高了热能利用率,石灰与炭的比例由原来的3:1提高到6:1,即
原来1斤炭生产3斤石灰,现在1斤炭则能生产6斤石灰,效益大大提高。目前,泉河一
带的石灰生产企业达到36家, 形成了一定生产规模,平均每天生产石灰400-500吨,
运输车辆随到随装,真正如广告所说“泉河石灰天天有”。
石灰的生产还带起了相关产业,目前泉河一带已形成原料(石料)开采、运输、生
产、销售一条龙,基本上解决了就业问题。石料开采每天都不下百余人,人均月收入
在800元以上;现有拖拉机运输专业户100多个,主要从事炭、石、灰的运送工作,每
车每天净赚60元左右。石灰窑场里,男女老幼一起上,形成了人人有活干、户户有钱
赚的喜人景象。
注:泉河位于牛泉镇,有东泉河、西泉河两村,都盛产石灰,对外统称“泉河石
灰”,故文中统称“泉河村”,没有具体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