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土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2&rec=22&run=13

王振江

大庄土陶,俗称“大庄窑货”,其数量之大、花色品种之多、流通范围之广,堪
称我市土陶业之最。在土陶业发展到巅峰的20世纪70年代,大庄村直接从事土陶生产
的达400多人,窑屋99口,年产值80-90万元,是全村的支柱产业,也是牛泉公社的纳
税大户。这样的规模和产值,当时在省内也是一流的。人们靠这传统技术辛勤劳作,
生活平静而殷实。因此,周围一带有“银大庄”之称。
土陶产品以瓮、盆、罐等家庭实用器皿为主,还有小工艺品如灯台、枕头、蒜臼、
洗衣板、砚台、笔筒、镇纸、泥人、泥哨等。其中仿黑陶制品“大龙瓶”,肚大口小,
通高4米,腹部直径1.4米,两条祥龙腾云戏珠盘绕于瓶身,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
堪称土陶的典型代表。种类繁多的土陶制品,特别是瓮、盆、罐等成套陶器,有大有
小,既能盛粮又能盛水,经济实惠,在生产水平低、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受到了人们的
普遍青睐,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土陶仍是当地特别是农村人们主要的生活用品之一。
由于经济实用,大庄土陶除畅销于当地外,还大量销往省内的泰安、济南、滨州、济
宁等地区, 远的销往河南省,辐射方圆300里左右。这些土陶制品,除了卖以外,还
可馈赠亲友,当地民谣“大庄人压箢子,不是盆子是罐子”即为佐证。
大庄土陶历史悠久,土陶业始于何年,无可考证,一般认为开发生产于明朝末年,
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有一段传说为证。传说明朝嘉靖年间莱芜知县陈甘雨学识渊
博,颇有政绩,从政之余,爱好寻仙访古,与居住于莲花山的神仙安期生颇有交往。
一次,安期生骑驴访友归来,行至大庄地界遇一老农拉着一车窑货下乡去卖。安期生
怜其辛苦,遂让所骑毛驴拉车。驴拉车自然走得快,可惜路面凹凸不平,将窑货颠碎
不少,老农见状懊悔不已,说:“你老人家让驴替我拉车是可怜我,可一车窑货全碎
了,我可怎么过?要知道,我上有老,下有小,全靠贩卖点窑货养家糊口啊!”安期生
见状,不紧不慢地说:“不就是一车窑货吗? 烧窑需要土,我还你两抬筐土便是,用
不着大哭小叫象塌了天似的。”等把驴车赶进了陈甘雨的县衙后,安期生让衙役给他
抬上了两抬筐垃圾土,而且只准运走,不能倾倒在城里。卖窑货人又气又恨,窑货碎
了又多走了许多冤枉路不说,还得推着两抬筐拉圾回家! 出得城来瞅瞅四下无人,便
将垃圾倒入路边水沟内,这才发现原来筐底全是白花花的银元,才知老者真是济生救
世的活菩萨,遂叩头谢恩拜土而去。从传说中我们发现,明朝嘉靖年间大庄土陶已经
颇具生产规模,村民或邻村群众已经以贩卖窑货为主要生活来源,这说明大庄土陶的
生产历史还要久远。
土陶之所以盛产于大庄,主要原因是大庄有适合烧制土陶的红岗板粘土,这种土
粘度高,油性大,是制作土陶的优质原料。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莱芜古代矿冶
发达,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矿冶文化,就其历史而言,《续修莱芜县志》曾有“稽之
史册,应在秦前”的记载,唐时莱芜有“汉置铁官,至今鼓铸不绝”的记载。而矿冶
与制陶密切相连。矿冶冶铸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制作泥范,而泥范制作的好
坏与所用泥土有很大关系,需要那种杂质少、粘度高、油性大的粘土,制成范模后还
要到烘范窑进行烘烤,以使模具更加坚固耐压,整个制模过程与制陶相似。大庄的这
种红岗板粘土恰恰适合了泥范用土的要求。北宋时期,莱芜设立了专营铁务的机构--
莱芜监,与江苏徐州的利国监同为京东路两大冶铁中心,辖“三坑”、“十八冶”,
其冶炼规模居全国首位。根据对冶炼遗址的考察,“十八冶”中的鲁西冶 (位于方下
镇鲁西村东南、汶河北岸) 、汶北冶(位于方下镇冶河村东南,南临汶河)与大庄相邻
并呈) “”分布,中间只有一条汶河相隔,往来方便。冶炼遗址内随地可见炼砟的
矿石、烧土等冶炼遗存,还有较多的砖、瓦、陶片、白釉瓷片。特别是鲁西冶遗址的
耕土层和文化层扰乱明显,据采集的标本分析推断,该冶炼遗址是在唐代冶炼场的旧
址上进一步发展扩大而来的。遗址上的陶片,经化验质地为粘土,而鲁西、冶河处于
汶河北岸,属砂壤土质,没有粘土,汶河南岸的大庄却极富最适合制陶的红岗板粘土。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大庄当时为鲁西冶、汶北冶的泥范制作场所,大庄土陶就是从
唐宋时期矿冶业的泥范陶范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间矿冶生产时
开时禁,而由泥范、陶范发展演变来的土陶器皿由于方便人们的生活而进一步发展流
传了下来。
土陶的生产过程大体可分为泥条制作、生坯制作和土陶烧造三个环节。
泥条制作:大庄土陶讲究陶泥的质量和陶胎的性能,有“泥质陶”、“类砂陶”
之分,所谓“泥质陶”就是用除去杂质的精细粘土制作的,而“类砂陶”则是为了使
陶质加热时不开裂,同时使器物更加结实耐用而有意在泥料中掺进了沙子。一般的制
作方法是先将粘土在专门的窑场(用来晒土、泡泥、凉晒生坯的场所)上晒干,再用水
泡透成泥,在入窑屋 (内设木轮、石凳等,是搓制泥条、制作生坯的场所) 之前还要
“沉腐”一段时间,以繁殖微生物增强泥料的可塑性。泥料进入窑屋后,由小工脚穿
粗布鞋踩上三遍,剔除里边较大的石块、砂粒后,再用泥铲 (铲泥用的类似于锨的工
具)打成高1.2米左右、宽0.5米左右的泥垛子。待泥垛子稍干后,用弓子(象弓一样,
用细铁丝为弦) 一层一层地刮,进一步剔出泥料中的沙粒、草根等杂质,这与古代制
瓷的泥料加工异曲同工,只不过后者更加考究 (古代景德镇的一般做法是先将泥料粗
碎、粉碎、淘洗并做成墩子即泥砖,再沉泥于缸用木钯翻搅,澄出粗细料,把细料用
细箩过一遍,复以双层绢袋澄一下,用这等精炼的泥料塑坯造型,烧结的胎质自然细
润、均匀致密) 。经弓子刮选后的泥料再用泥铲打成泥垛子,用脚踩均匀后,开始由
坯工在石凳上象揉馒头似的反复搓揉抟滚地再“熟练”一番,称作“搓泥条”。石凳
分上下两层,坯工在上层“搓泥条”,下层盛放“搓好”的泥条,以便于轮匠 (用木
轮将泥料加工成形的工匠) 随手取用。轮匠根据所做器皿的用料多少,在蹬轮小工的
协作下在木轮上做出形状、大小不一的器皿雏形,各种盆、罐因其较小较浅可以一次
成型,而较大的瓮、花瓶等则需要两次甚至多次加工成型。
生坯制作:主要由成匠来完成。轮匠做成泥胎后,由小工用卜杖 (一种端泥胎用
的木制工具) 将泥胎端至窑场由成匠(将器物力口工成形的工匠)边晾晒边加工。如果
器物较大如瓮、大盆等则须视物大小分别用合适的成圈 (一种防止较大型泥胎移动时
破裂而用来约束泥胎腰腹部的铁圈,也有的用布或麻编织而成) 套住器物加以移动。
秋冬季节,因天短,为了延长日照时间,还在窑屋的南墙外用土堆成一道斜坡,用来
晾晒泥胎,俗称“窑仑”。成匠在窑场或窑仑上,对所有泥胎进行整形、晾晒、装饰
花纹。为了让泥胎均匀地晾晒,不致于干裂,通常要视泥胎的干湿情况及时刷边,即
在泥胎表面再涂一层甚至几层泥浆,以防“急干”。各种盆、罐等一次成形的物品一
般是“半干”以后开始装饰花纹、涂上釉料,给罐子捏上提手、出水嘴、提纽等。釉,
也称釉子,是覆在陶瓷胎骨上的透明或半透明、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釉料的主
要成分是釉石(俗称干子土) ,碾碎细练后制成釉浆,由成匠用续(xu,用麻绑成的大
麻刷子,用来涂浆、上釉)均匀地涂涮在成型的坯胎表面上。釉料的熔点比胎骨要低,
有较强的张性和流动性,烧结后平匀光滑,除耐磨、耐蚀、不渗水等理化性能外,陶
瓷挂釉等于披上了一件美丽华灿的衣裳,光彩照人。二次成型的器物如瓮等要待“瓮
扇子”(瓮的雏形)半干后再抬入窑屋由轮匠用木轮接上上半部后,再由成匠进行修饰
加工。土陶生坯经成匠加工修饰成形,晾晒至八成干以后,即转入专屋 (类似敞棚,
通风性能好,用来盛放成形晒干的土陶生坯)盛放,等待装窑烧造。
土陶烧造:这是土陶业的最关键环节,包括窑制、装窑、烧窑等几个问题。
1、 窑制,即窑的建造方式。在古代作为鲁西冶、汶北冶的配套设施,此处当为
烘范窑,烧造形式是原始的敞口烧,其火候只能达到成陶温度的低限,陶器品质较差。
以后,窑工们不断改进窑炉结构,由直焰窑发展到倒焰窑,推出了龙窑、馒头窑、阶
梯窑、蛋形窑等性能更优的窑制,将火候进一步提高至1200℃以上,把火候“陶冶”
到了几近成瓷的境地 (一般地说,成陶温度约在700℃-1000℃之间,成瓷温度则至少
在1100℃以上,成熟的中国瓷器多在1300℃左右)。
窑炉建造一般是先清理地基,挖出底槽后,用土和石灰按一定比例夯实,夯至与
地表齐平后, 再用土坯、沙拌泥垒砌至2.8米左右开始用砖发碹,并在碹的弧形顶部
留下一个40公分见方的排气孔。窑的后边两侧各留一道80公分长、25公分宽的烟道与
窑墙齐,在窑墙外边建烟囱,烟囱与窑肩(开始发碹外)高度一致。为了进一步巩固窑
身和保持窑内温度,还要在窑墙外填上一层厚厚的经过晾晒加工过的细干土,外边用
石头或砖瓦垒砌起来,高度与窑肩齐平。最后,用草拌泥涂漫窑顶及窑身,越厚越好
(起保温和加固窑体作用) ,一般厚约40-50公分,并留出上窑顶的通道。窑内则用沙
拌泥,均匀地涂抹于窑壁上(不用很厚,1公分厚即可) 。窑门前要用土坯铺建窑炕,
并用细沙灌缝,窑炕上一般都预置一部分细沙和碎陶片,以便装窑时作铺垫用。再在
窑门口下方挖一斜角约为300、 40公分左右深的炉坑,在炉坑上方与窑底齐平处铺
上炉条。窑门一般是用砖发碹垒成弧形门,门的大小依所烧器物的最大尺寸而定,一
般窑门口不大,仅容土陶进出即可。
2、装窑:装窑前一般要选择一个好天(晴天,阳光明媚但不能太热),将生坯(包
括盆、瓮、罐等各类器物)由专屋运到窑场晾晒一上午,一般下午3-4时左右装窑。装
窑方式有两种,一为“筒装”,一为“花装”。筒装属传统模式,即将生坯口对口、
底对底一层层地叠加起来, 多的能叠加到5-6层;这种装窑方式对土陶生坯提出了很
高要求,如果泥胎强度不够,或是生坯没有晒透晒干,极容易造成“塌窑”,即底下
的生坯由于承重大而破碎,造成窑货坍塌。“花装”是由章丘传入的,即装窑时不是
口对口、底对底地赶着摞,而是象插花般地错开,这样相应地加大了承重面积,不致
于将底层的生坯压塌。装窑跟“出窑”一样是个苦差使,由于窑门小,人多用不上,
只能佝偻着身子往里传送生坯, 由2-4人在里边装。“出窑”就是将烧好的土陶移出
窑炉,相对于“装窑”来说更“苦”一些,由于窑内温度高,加之一些灰碴等往下落,
出窑人即使大热天也需要头戴棉帽身穿棉袄以防烫伤。
3、 烧窑:装完窑后,用砖将窑门封住,并用沙拌泥或草拌泥进一步涂漫密封,
只在窑门下方留一个正方形的“续火口”,以便投续燃料;在窑门上方留一个长方形
的“望火眼”,以便烧窑匠察看窑内火候以及窑货烧到何种程度。由于莱芜的煤炭开
发较早,西汉时即有开采,称“打炭窑”,唐宋时已大量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
大庄土陶所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也用柴草和木料,不过后者多半是用作“引柴火”。
烧窑要求掌握很高的技术。 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窑匠烧好一窑土陶需要160
0斤-2500斤煤炭(烟煤),而技术欠佳的窑匠有的烧掉3000斤炭还不能将土陶烧熟烧透。
谈论起陶瓷烧造,人们通常爱说“火的洗礼”。所谓“火的洗礼”,是由大候、火焰
作用于泥料来兑现的。火候,即烧结温度。开始烧时,火要小,需要慢慢地均匀地提
升窑内的温度,窑顶发碹时留的排气孔不断有“湿气”(蒸气)冒出来,这样用慢火烘
烤大约持续有15-16个小时。 如果控制不好火候,使窑内温度短时间就升上来了,容
易使陶坯“急干”而造成塌窑。慢火加热后,窑顶的排气孔不再冒“湿气”了,即可
加大火候,使窑温达到800℃-1000℃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窑内温度,还要将窑顶的
排气孔堵住,窑匠就是通过添加燃料和堵开窑顶的排气孔来调节火候的。火焰,即烧
造气氛,有氧化和还原两种性质。按现代科学解释,火焰的性质是由燃烧中产生的游
离氧及还原成分氧化碳的含量决定的。一般地说,游离氧含量在4%-10%时为氧化焰,
含氧量小于1%而碳素在4%-8%时则为还原焰。就直观经验而言,氧化焰时,窑内火
净、明澈清晰;还原焰时,窑内烟焰滚滚。在把握火焰上,熟练的窑匠有丰富的经验
和办法,譬如打开排气孔和烟囱,通过“续火口”往窑内吹风,使窑炉内火烧得旺旺
的,就营造出了氧化气氛;相反,堵死排气孔,堵住烟囱,把柴禾浸湿再入窑,使碳
素不能充分燃烧,就能造成还原气氛。就大庄土陶来说,待窑内火净明澈、陶坯晶莹
红透似要熔化流淌时, 就要停止烧窑, 并将窑顶的排气孔连同烟囱、“续火口”、
“望火眼”以及炉眼下边的排碴口全部堵死,并用泥封闭,俗称“被窑”,此时窑内
燃烧不充分, 碳素增加,为还原气氛。“被窑”2-3天后,土陶就烧熟了。出窑时,
为防止骤冷土陶炸裂,要使窑慢慢冷却,先将窑顶的排气口拉开一条缝,同时也从窑
门口弄一点小缝隙(进风口)以加速排热,上下协同进行,间隔一段时间后,逐步加大
进风口、排气孔连同烟囱的缝隙,最后直至排气孔、烟囱全部打开,窑门也逐渐拆开,
一窑土陶就烧造结束了。
大庄土陶色泽以青灰色(老瓦棱色)为最好,黄褐色为最下。就一窑土陶来说,一
般最上层的质量最好,从顶层往下,一层比一层差,最底层的呈黄青色,质量也最差。
现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庄土陶已经大多被金属制品、塑料制品和现代工具所取
代,其服务生产、生活的时代已基本结束。目前只有花盆等工艺类产品还有一定市场,
继续装点着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