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与莱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2&rec=18&run=13

吕慎魁

梁漱溟(1893-1988) ,原名焕鼎,字寿铬。中国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有“中
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然他本人却愿以佛家自居。一生致力于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
问题,为寻求中国自救之路,认为在于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构造。仿宋明理学
援佛入儒的道路,把中国固有精神与“西洋文化”的长处二者调和,也就是要学习西
洋的团体组织和科学技术,以培养发展中国固有的伦理情谊、人生向上的精神,为此
倡导乡村建设,先后在河南、山东等地从事社会改造的实践。在乡村建设运动中,莱
芜建立了两处民众学校,即古嬴民众学校和高庄塔子民众学校。后梁漱溟先生来莱芜
视察指导乡村建设运动。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星期六),古嬴民众学校通知:梁漱溟先生将来莱芜视
察指导,暂不放假。十二月十八日下午,学校全体师生及附近村民夹道欢迎梁漱溟先
生的到来。晚上,校内早已挤满了很多观众,一睹先生演讲的风采。梁先生当晚演讲
词大旨是:先生自述生平履历学术等,其学始为堂生,继为革命者,末始变得方向一
致为乡村教育。籍隶广西桂林,生于北京,母亲祖籍云南,父任京官逐家焉,先生尝
以世事烦闷,曾经出世入佛,其学专以思索为的而书以征之。一个多小时后,演讲结
束。第二天,梁漱溟在大教室演讲,全天分上午、下午、晚上三场,演讲题目为《乡
村建设》,内容是:西洋教育与中国教育不合,西洋以个人为本位;中国则以伦理为
本位;近日办教育要从伦理着手,发挥旧精神,养成新习惯;近之家庭革命,师生革
命变局漫无轨辙;中国建设必须走乡村建设之路,必须走振兴农业以引发工业之路;
凡乡村建设及民众学校,即欲一切寻其轨辙,如河南镇平治村学院为最有成效者,以
“蓝田吕氏乡约”为标本,加以互相联合,由小及大,始当其可。广大师生及村民十
二月十九日上午,欢送梁漱溟先生到莱城讲演。
梁漱溟一生最负盛名的是一九二0年在北京大学的讲演; 一九二一年八月在山东
济南的讲演。即引起许多支持和反对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其次是别具一格的乡
村建设理论和实践;还有他晚年那场与毛泽东的争论。梁漱溟先生在十八岁时,便加
入同盟会京津支部,任该会机关报《民国报》编辑兼记者,二十三岁任南北统一内阁
司法总长秘书。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四年应蔡元培之聘,任北大印度哲学讲席。一九
二九年任河南村治学院教务长,并接办北平《村治》月刊。一九三一年与梁中华等人
在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最高国防参议会参议员,国
民参政会参议员。一九三九年为促进团结抗日,参与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
一九四一年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时任中央常委兼机关刊物《光明报》社长。
一九四六年任该同盟秘书长。一九五0年至一九八0年任政协全国委员,此后任全国政
协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
等职。其著作主要有《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1921年)、《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
觉悟》(1931年)、《乡村建设理论》(1936年)、《中国文化要义》(1949年)、《人心
与人生》(1980年)等。
梁漱溟先生搞乡村建设,目的是从社会最基层入手,以中国传统儒家伦理观念,
借用西方团体组织为其新型社会组织,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是,从文化
教育入手,建立以“乡农学校”为核心的“行政教育合一”的乡村基层组织,普遍推
行“新乡约”,在经济上试图建立社会化的新经济结构,实行“合作经济”,推行农
业科学技术。
虽然乡村建设实践早已判为失败,但是乡村建设运动,在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提
高人民的教育文化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社会学在
中国的发展,同时也使一些知识分子,通过乡村建设的实践,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
者。梁漱溟先生提出的乡村建设理论,对于如何缩小城乡差别,怎样保护好农民的利
益,创建一种相互合作的组织形式,使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具有深远历史影
响,而且也很值得人们去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