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2&rec=15&run=13

房鸿德张西爵

一、明、清“旧寨”
寨里,明、清名“旧寨”。形成庄镇,始于明初。
据清光绪《莱芜县志》载:“莱邑户口遭元末丧乱,荡然无复孑遗……土著绝少。”
我们考察了清以前迁寨户的家谱和传闻,最早迁寨户在明初。当时有张姓、苏姓迁寨,
继而廉、李、王(王姓两族其一)迁寨。至明中期,赵、韩、刘姓迁寨定居。经百余年
繁衍生息, 庄已初具规模。成为莱芜县“西乡”治下的“旧寨保”,县境内1 7个大
集中的“旧寨集”了。(明嘉靖《莱芜县志》)。
张姓
最早迁寨户张仲贤,系由冀州枣强迁至,时为洪武二年。建址在“刘元帅寨”之
北,名“寓头顶子”的最高处。后繁衍生息,遂向四面扩址,成为今寨里人口众多的
大户族。
张姓迁寨后,以农桑为业。从祖林墓表悉,在明代社会动乱中曾几度“迁播离散”,
而重建家园,时“户族多有损亡”。张姓出现过“性诗书,不乐仕进,好与文人结契”
的张星跃。他常说:“茅屋足以蔽风,薄田给以足食”就行,“须富贵乎何为? ”他
洁身自好,安于田园生活,到老犹手不释卷,口不绝吟,实为风雅之士。
到了清代,张姓出现过不少德高望重之人。十五世张继闵颇具威望,道光年间,
他做过旧寨寨主,率乡民重修加固圩子防御匪盗。张火曰辉为道光年贡生,大门前赐
有旗杆座,标其功名。门前悬有《画荻遗风》匾额,示其为耕读继世,书香门第。宅
有厅房,悬《霜骨冰心》匾,以示其家族处世公正无私,洁白无瑕。清末张临池学识
渊博,不屑官场,兴办学校,培养出了不少有名气的文人。他撰写的谱序,墓表,不
落俗套,为人乐读。增广生张仲田写了不少碑记、墓表,旧寨名胜“东珠”重修碑即
他撰文,为今少存记载名胜的文章之一。
清末,张姓出的文秀才有张嘉乐、张书堂。其中有张嘉乐书写的碑文留世。清末
有个四乡皆知的“拳把式”张同圣,为一方练武之首。凡打拳卖艺者来寨,先拜其门
下。“戊戌变法”后,国家兴办新学,张嘉训考入最高学府-燕京大学,为“革新派”
人物,后在湖广总督田园清下任职。清末,庄里主事的主要人物--“地方”,系张姓
族人。 一些有功名的人物给张族写过的墓表、旌文有:一、清咸丰3年,进士陶元吉
为张氏十三世张旭祥之妻李氏撰写了“节寿旌表序”。二、清进士潘绍烈给张氏十四
世清宁公撰写墓表。三、壬子科举人张庭兰给张氏十四世清节公撰写墓表。
苏姓
苏姓也系今寨里之大族。址于寓头顶子西约400米。据明万历年间进士王守身(束
力封文林郎、进阶朝议大夫,河南开封府、郑州知府,邑人) 为苏氏四世祖苏信所撰
墓表载:“冀州枣强县人苏自成,洪武年间迁寨刘元帅之乡。”(苏姓家谱)苏姓为明
代名门望族,商贾巨富,官宦之家,名贯江北。苏家谱载:“四、五世昌、六、七世
盛。”昔流传有苏姓明时许多传说,今经翔实,记述于下:
苏家牌坊
苏姓四世祖苏信,据说是明万历帝母后的干儿子。王守身在其撰墓表中载:“君
(指苏信)输金晋、德藩典膳官。”苏家牌坊上中刻“圣旨”二字,下刻“御儿乾殿下”
题额。两边刻字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据说,不久前这里还有“下马石”,
鼓形柱石,其遗址明晰可寻。
万马苏
苏姓一世祖自成迁寨后,以贩马业发家。至明中期(嘉靖年间),其富已名贯江北,
号“活财神”。一年,皇帝南巡莅临旧寨,他坐在苏家楼上,观看苏家颜色各异的马
群, 去渠中饮水, 接连不断,过无休止,赞叹说:“卿真为万马之苏耶! ”从此,
“万马苏”的称号传开了。据说,苏家只有99匹马。一说苏家随时着色染马,因而马
色各异;二说其马自行变色,属“神变”。民国年间,还有饮马渠遗址。
另据苏姓人传,大舟山前几十余里是苏家的放马场。其马群之大,马匹之多,以
千、百计。寨之北至裴王河,有苏家“马道”,系习马射箭之地。
祠堂、碑亭、望烟楼
苏家在鼎盛时期,筑有豪宅大院。至清末遗址有:“祠堂”及匾。苏氏祠堂系祭
祖之所,也是族中商议大事之处。其门两边有明代“剌柏”两株,杆粗两搂有余,高
10多米。清末,祠堂变为学堂,后为户用,柏也伐去。
苏家老林在庄西与宜山接界处,面积约50亩,坟茔数以百计。林内建有碑亭 (也
叫碑楼) 。亭两边有旗杆座,旗杆顶端为斗形 (铁制) 。亭为四开,谱碑座内。苏氏
“榜眼匾”、“探花匾”悬在亭内。据说王守身给苏氏四世苏信撰写的碑,朱童蒙给
六世苏希尧撰写的碑也在亭内。苏家老林有看林户,后来平坟整地,其迹已渺。
“望烟楼”建于苏家鼎盛时期,建了五层高楼,远看街坊庄乡有无断炊之家,以
施救济。但遭非议,说窥人隐私,后拆去。
蒿里山苏信祠
据“泰安县志”载:明弘治年间,泰安太守徐公,计划重修蒿里山庙宇(阎罗殿),
信慷慨捐资,并做监修人。徐公感激苏信仗义行为,建苏信祠以昭彰其功德。
八亩地
泰安山口村西路北有“八亩地”。原系苏信家地。
相传,苏信从泰安回家,在这里(八亩地)稍歇方便。没想到被此地人看见。他们
知道苏信是“活财神”,便进行讹诈,硬要苏信买下。信问地亩数,答曰“八亩”。
问:“多少钱? ”“两帑”。苏信并未争执,并用两帑钱买下“八亩地”,并立碑作
记,此八亩地是“旧寨苏家之地”。后有人迁居于此,便成为庄名了。
榜眼、探花
传说,早先苏家出过“榜眼”、“探花”。查其谱属实。并有匾为证。
“榜眼”苏兆登是苏氏二世迩之后裔,苏迩因贸易沾化不归,在那里成家立业,
榜眼系其后孙。登中进士后,给老家旧寨挂匾(匾长1.6米,宽0.9米,蓝地、金字),
上书“霜露时恩” 4个大字。其右书:“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掌京畿道监察御史,
江西南安府知府,裔孙兆登谨题。”左署:“嘉庆拾叁年岁次戊辰拾月。”嘉庆13年
是公元1807年, 时已是清朝中后期。离其一世祖苏自成迁寨时已400余年了。此匾在
“大跃进”炼铁时被食堂做案板用,后本村于姓大娘拿回家,幸得保存无损。
探花苏敬恒,谱序中有名,但未说世,也出自沾化。并给老家(旧寨)挂了匾。惜
匾已毁,无法细考。但从传说看,在榜眼前。
苏湖墓
苏湖,苏信长子,五世。官“太学生,真定府照磨”。其墓为石弦形,厅状。内
有四椁,头骨4颗。墓门铁栓铁锁封。门外有两个砖砌小坟于两边。内童头骨各1,外
有影壁,影壁外是甬道,为进椁用。查其谱,湖有妻妾8人,可知其豪富。
1974年,“农业学大寨”时整平土地,湖墓被平。
苏氏官宦记略
苏信,四世,德藩典膳官。苏湖,五世,苏信长子,“太学生,真定府照磨”。
苏池,五世,苏信第三子,“官吏月”。苏希尧,六世,贡生,礼部儒官,蒲州守御
千户兵吏目。苏应龙,七世,尧之子,廪生,任福州同知。苏克庄,七世,兵部赞画。
苏星,八世,礼部儒士。苏敬祖,九世,廪生。
至清,苏家已无明代那样显赫富豪,但部分后裔仍操祖业,开牙行,当经纪,业
牲畜行。
廉姓
廉姓,址“寓头顶子”东。明末富户。地顷余。以种蓝(棵)打靛,开染坊为业。
其祖林中有崇祯时的墓碑。
传说廉家是“财神日子”。当初,廉祖穷,给人当“伙计”,但为人敦厚勤谨,
受主人喜欢。主有二女,皆痴。让廉挑一女为妻,廉遂挑丑者。婚后生活拮据,妇常
挖野菜充饥。一日,挖菜回家,路过“五叉沟”时,崖上塌下大片土石,爬出一白蝎
子跟着妇人。妇初躲避,但蝎子仍跟,把毒钩朝下,意不伤妇。妇让其爬进菜篮里,
回家后放到剩米罐里。从此,米吃之不尽。夫带米回家,看罐里米有盈余。问妇,妇
据实情以告,廉怪异,拿来银子放进罐里,银子花而不见其少;又把元宝放进罐里,
也取之不尽。廉富。邻人戏妇曰:“你家元宝招虫了,需晒。”妇不识数,少一只,
知丢;少一对,不知没。
据廉姓人说:“自林地里立了‘云头碑’,破了风水,穷下来了。”可谓“富亦
忽焉,穷亦忽焉”。后值明、清交替,社会动乱,日子败落了。至民国,廉家不喂鸡,
怕鸡吃了财神-“蝎子”。
廉姓盖了大片住宅,除卖于张姓外,多为清末商业字号、五大公司住址。
李姓
洪武初年迁寨。 一世祖鼎, 址北, 离旧寨约2里。李姓始祖选高地筑宅,后名
“李家台子” 。 赵、韩两姓傍侧定居。逐渐形成小庄。此处多枣树,故名“枣园”
(后系寨里街重要组成部分)。李姓在清末曾出过武秀才,名李洪训。
王姓
王姓共有两族,其一为明永乐年间迁寨,有祖林。据其后人王富生述,他记有王
氏永乐墓表,并保存有祖传宝物“铜香炉”,据说是八王之一的“香炉王”,其底部
有“大明宣德”年制字样。他喜收藏,有宋代“崇宁”、“祥符”等通宝铜钱。其曾
祖王书林系清末文秀才,字俊秀,名中医,著有《周扁鹊医世书》一书,墨抄本。其
祖父王海运操父业, 行医,昔人流传戏语,“王海运配药-下把抓”,是说他心中有
数,不用称量。其二为清初迁寨,一世为洪赞、洪慕。清中、晚期,家道殷实,广有
宅田地亩,系本街财主。光绪末年,王成晋考中武秀才,庄南有马道,为其习马练武
之地。
清中期以后,许多姓氏相继迁居旧寨。白、孟、杨、胡、申、陈、孔迁北街,环
枣园落户,其中胡姓的银楼作坊颇有名气。程、巩、贾迁居南街,其中,程姓操制称
业。吴、卢、闵在西街定居(闵先人是玉皇庙道士)。曹、周、牛散居于西南两街,房、
刘、李、杨、孙迁居东街,其中房、刘开旅店,杨姓杨玉山是针蓖行头,买卖江湖,
闻名数县,他性诙谐,常惹众笑围观,他喜玩鸟兽、捉鳖、网鸟,技艺特高。
明崇祯年间,玉皇庙(阁)建成,“藤花沟”变为通途。自此,以“寓头顶子”为
中心,东起玉皇庙,西至龙王阁,南起观音庙,北至真武阁,形成了“十字街”。使
明初张、苏、李三姓形成的“品”字型庄址逐渐模糊。“枣园”与旧寨的距离渐趋靠
近。总称旧寨街了。
二、明、清古迹·轶闻
清末“七阁八庙”闻名遐迩。
玉皇阁、庙
址在旧寨东街头。明代时,这里是深沟,长满藤花,名“藤花沟”。沟上有桥,
名“雪花桥”。明崇祯初年,玉皇阁就沟建成,为石拱状,长34米,宽5米,高约5米,
全为工整石料砌成。进出口上方,镶以石刻似龙怪兽,环目獠牙,俯瞰洞口。阁内西
壁有封闭石门,传说是“皮狐洞”,通羊丘山,但从无人撬开。此阁时为南北重要通
道(也是排泄雨水之道)。阁上,为东西街道,北建玉皇庙,庙内有大殿,是仿岱庙天
贶殿的大型建筑,由24根粗柱撑起九间殿宇,叫“大插架”(传说是“鲁班活”)。仙
檐重角,斗拱彩绘,气势宏伟,是莱芜唯一的大殿宇。前殿也称正阳门,内塑两尊大
神:一个青衣黑脸,称“清龙”;一个皂衣白脸,叫“白虎”,都有丈多高。虽不算
恶相,也是让孩子们望而生畏。庙院内有一红脸红衣神,手举钢鞭,名“王灵官”。
有句谚语:王灵官拿秫禾皆-没了鞭(边),是喻指没完没了的意思。正殿内塑16尊神,
正中神龛上是“天爷爷”,两边站金童玉女。龛上大匾为“万事寓焉”。龛前左右站
着“天聋”、“地哑”老少二臣 (看来天爷爷也不愿多管凡间事,不然能设上聋子、
哑子当传达官吗?)。东西站两排天神,有李天王,哪咤,杨二郎,哼、哈二将--尽是
《封神榜》 上的人物, 称“天兵天将”。殿东厢院内有“九女庙”、“关帝祠”、
“土祠”(后迁南街),还有“禾、火”二仙庙(是说伯夷、叔齐的故事)。钟楼大钟,
重2000余斤(1939年为抗日军铸手榴弹用) 。院内有两座大碑,每座高约2.5米,宽
1.2米。4株参天古柏,为清初植。大殿院西有方碑,砖镶边,左右有石幢。正阳门
前,东有“龙头碑”,高约3.5米;西有帽碑,高约2米。整个庙内有碑10余座,惜皆
毁,大殿于62年拆除。
文昌阁
也称“乔、 刘、褚”阁,址在西街。传乔、刘、褚3人合伙做生意,买卖兴隆,
便捐资建了文昌阁。
斑疹阁庙
址在文昌阁南约40米,座南朝北,此阁庙建于明。据传,当时麻疹瘟役流行,死
亡率高,为祈神保佑,建此阁庙。
龙王庙、阁
龙王庙建庄西端,庙门外是东西大道,道边龙王湾。为清代莱芜知县叶方恒建,
庙内有叶碑,叶方恒在莱芜期间公正清廉,深得人心,升任山西前拨银建庙,当地地
方、绅士得银后却迟迟未能动工。恰值山西大旱,雨雪皆无,叶要回莱芜向龙王祈雨,
地方、绅士惊慌动工,时值天寒地冻,工匠们只得用热水和泥,因而有“温水龙王庙”
的传说。龙王阁建于庙及湾东。
真武阁、庙
建于街北端(其东原有北斗庙)。阁上塑神24尊。“真武帝”系殷纣时“比干”,
披肠沥肝,状惨烈,使人寒心。西面站神,今人悚然。还有风、雨、雷、电诸神,塑
形怪异。阁下有几座大碑。此阁是七阁中最宏伟的一座。此阁(庙)1939年拆除。
观音阁、庙
址在旧寨街南,原阁、庙建筑年代不祥。到清时阁、庙失修坍塌,仅留有遗址。
阁下石铺路,辙成沟形,可知年代久远。
清后期,由张氏16世张灿辉出地基,筹资重建观音庙,庙建成,无力建阁,只在
庙内建一小阁。庙门外有古槐,槐已空心,用石砌护。庙内除观音菩萨外,后又塑黑、
白二龙王, 杨二郎,关公4神像。墙上壁画多为《封神榜》故事。庙沿街是钟楼。该
庙虽小,但布局紧凑。错落有致。庙于“文革”前拆,大钟被毁。
三义阁
址在“寓头顶子”十字街东口,东西向。上塑刘、关、张像。韩复榘时,修公路
拆阁。遗址在“大跃进”时毁。
“八庙”还有西街的红庙 (与张家胡同相对) 和南街庄外的土地庙。“七阁”、
“八庙”使旧寨成为建筑奇特的古镇。站在“三义阁上,纵横观望,真是店洁街整,
阁楼相映,委实壮观。旧寨亦曾闻名于登、莱、青诸州府。
旧寨“漱玉泉”
旧寨庄东有泉, 名“漱玉泉”。长2里余,西流入汇河,泉水清沏透明,水草丰
盛, 内多鱼虾,常有孩子们光顾。上游有大泉眼2个,水清凉甘甜。两岸青草茸茸,
杨柳飘洒,为放牧倦卧之地。泉北有一高阜,名“东珠”,方圆数丈,上有古柏,干
粗冠大,犹华盖罩其上,有碣铭记,是夏天乘凉胜地。站在上面,南观汇河,水似银
蛇盘绕;北望大舟,山势雄伟磅礴。近看,脚下流水潺潺,耳畔鸟语蝉鸣,清凉舒适,
令人心旷神怡。
据传,这里是块“宝地”。有一金猪藏在其中,后被“南蛮子”识破,只抓得金
猪尾巴。抗战时,伪石茂荣部伐古柏在上面修建了炮楼。后经拆石用土,将这千年胜
地毁去。
旧寨之“湾”、古树
旧寨多湾,最著名的有“龙王湾”、“斜子湾”(在西)、“哑巴湾”、“牛市湾”
(在东)、“韩家湾”、“田家湾”(在枣园)。这些湾多在庄头路边。其中“田家湾”
也名“沙湾”。这里原有田姓,因为官不仁,被状告连夜逃走,人们愤其所为,挑宅
为湾,以泄其愤。
至清末,旧寨古树遗有古柏1株(在东珠),古槐7株。这些古树,大都植庙前,为
明(甚至更早)遗物,后逐渐毁去。
万人坑、刘家场
万人坑、刘家场是旧寨集市贸易和文化娱乐中心。万人坑处玉皇阁南,北、西、
东三面环墙, 北面阁上为大路, 路北玉皇庙。西墙上也是大路,坑南有戏台,每逢
“起会”(庙会或骡马大会)、贺雨都在这里唱戏,四面八乡之人云集这里,坑里坑上
全为观众,容纳人甚多。有“万人坑”之说。
刘家场址在北阁外,是集上说书、玩藏掖、打拳、跑马卖艺的场所。每逢腊月,
这里是鞭炮市和书画市。
三、民国·抗战前的寨里
经济的发展
民国初年,寨里遭战乱较少,商业一度繁荣。先是民用作坊崛起,有了“七酒店”、
“八油房”之说。东街王姓开“永泰昌”商号,既酿酒又加工豆油,后兼营药铺,成
为首富。西街苏姓以酒厂、油房发家。曹姓以“跑庄”买卖发家。他们兼并土地,多
在几十大亩以上,有骡、驴、大车等大型生产工具;雇长工、短工、佣人。成为“土
改”时“扫地出门”的首要户。
当时寨里街已成为商号聚集之地。先是“济盛张”,靠经营杂货、当铺而兴隆。
后外庄人进寨开“鸿茂”字号,经营储放、收集(近似银行)。至民国20年,寨里办起
了“五大公司”。民生公司:积股经营布匹、裁逢,柜头边振汉。大生公司:积股经
营笔、墨、纸、张等文化用品,柜头张安广。中生公司:合伙存放钱、收放粮食,掌
柜张彩田。华生公司:大王庄人经营,收卖干山果、储放钱粮。广生公司:经营巢丝、
存放。另有:“泰东”字号,股份,存放钱。“同盛醋店”,酿制酱醋、香油、麻汁,
供给附近村庄。 铁器铺为山西人开, 打造生产、生活用具,柜头名寇来现。后又有
“同济”字号,积股买卖,经营糕点、腌制酱菜、酱油、醋等。这些字号(除同济外)
到抗战爆发时停办。
寨里东西大街是那时的商业大街,也是旅客店所。从东至西有七、八家客店,著
名的有张家店、房家店、刘家店、卢家店、苏家店。这些店又是牙行、麻行、布行、
山果行等交易场所。
几百年来,寨里人以农桑为主,种植谷、高梁、大豆、黍、稷、麦、大麦等粮食
作物和桑麻等经济作物。还首先购置了水车,用于浇东坡地,扩大了灌溉面积。
民国初年的汇河大洪水
汇河自古常发洪水。 民国3年7月5日夜,洪水瀑发,声若滚滚沉雷,寨里以东一
片汪洋。河中急流涌浪高于树稍,水位漫过玉皇阁顶部龙头。这次洪水,不但冲毁了
寨里东大洼千亩庄稼,还冲塌了“万人坑”东面石崖大部。当时,许多人拖着衣服、
铺盖、集中在“寓头顶子”或爬上真武阁(寨里至高点)。
两次匪患
民国15年(1926)正月初四夜,南山土匪“李家荡子”(李长纲)抢劫寨里。同时另
一部去枯河李增玉家起枪,但未得手。这次来抢,是预先侦探好的,主要是南街及东
街王姓财主,共绑6人,皆妇女。说“票”地点在抱犊崮,回“票”额为50块钢洋(银
元)不等。土匪于早饭时撤走,他们哼着小调:“兵不打,官不问,这个日子多好混”,
大摇大摆走的。
民国23年农历2月12日,土匪“刘黑七”(刘桂堂) 部大队人马于下午闯来寨里,
这次劫掠严重。他们住了一宿,于第二天晌午离开,当时,寨里已有保卫团,但惧贼
势众,又恐惹大祸对群众不利,未敢抵御,连区长也逃避了。土匪挨门掳掠,开枪打
死7人。 第二天,又抓了许多人,给他们背财物,送至口镇东古城后,放了回来。此
时,韩复榘派遣追兵谷良民部,追至寨里,但他们只是跟踪,并不接触土匪。据说,
直跟到海边才打的。
保卫团
寨里保卫团,也名局子,建于民国6年,为八区地方武装。当时县里已设团总部。
八区保卫团第一任团长李增玉,枯河人,后调县团总部。民国14年(1925) 6月,土匪
刘黑七部攻青泥沟子,李增玉带人马去支援,被土匪困在“列皮山”,后调马队救援,
得以脱险。二任团长是裴王人张临绣,他在民国13年秋任泰(安)、莱(芜)、新(泰)、
蒙(阴) 4县保卫团临时总指挥,剿匪于莲花山,激战一昼夜,在白塔子击散刘黑七股
匪,夺回被绑架者9人。
保卫团也管地方治安,捉拿盗贼,惩治坏人。当时处理了不少民事纠纷,诉讼案
件,使社会秩序井然。后人说那时的局子“可管用了”。
高等学堂
光绪末年,莱芜设高等学堂。寨里(属八区)的高等小学堂创建于民国初年,由延
庆寺扩建而成。主持人为口镇人宁子彬,参与创建者有:刘焕章、张雪亭、李树甫等,
积极支持者有李增玉、张临绣。宁子彬、刘焕章先后任校长,张雪亭任教务、教员。
学堂共招学生4批。 培养出张月、巩玉斋、王荏甫、张贯中、张道明、刘西章等一批
较有影响的人物。学堂学生年龄多18岁左右,时称“洋学堂”。末批学生发制服、大
盖帽,有西洋军乐器。列队出操,非常整肃,煞是威风。很像当时的“革命军”队伍。
“七七”事变后的寨里
1938年4月, 洪涛等率徂徕山起义队伍“四支队”从莱城开进寨里。当时林浩、
赵杰、汪洋等也来到寨里,曾在学堂召集地方政府人员开会,号召参加抗日军队。时
洪涛在病中,住了三天便走了。后又有汪洋、赵杰等在寨里活动,扶植寨里街党员张
维一当了村长,招募10多名青年参加抗日队伍或做地方工作。这批人除牺牲、伤残和
个别逃回家外,其余都成了重要干部,如:“张道明、张贯中、刘同经、曹洪远等。
不久,国民党69军石友三部来寨里招兵。
同年,国民党三青团在秦启荣扶持下,在莱芜城成立,寨里人巩玉斋任主任。此
时,王荏甫弃教从戎,投身抗日,他先是参加“抗协”,历任莱芜县抗日民主政府督
导主任,后任汪洋泰山区动委会宣传部长,为民族救亡出生入死,奔走呼号,是当时
泰山区主要领导人之一。
1939年,由于抗日军政府的发动和号召,各种抗日救国会相继成立。有“农救会”、
“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并成立了武装游击小组,建立了“盘查站”。
寨里杂耍
抗战前,寨里的杂耍玩的盛腾而响名。从正月初玩到十六日,玩遍四乡,受到人
们的欢迎和喜爱。
元宵晚上,寨里街里灯火通明,锣鼓喧天。家家户户悬灯结彩,备下烟火、鞭炮
迎接杂耍游街。 各字号、 大户门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上面绘着“三国”、
“西游”、“王小摸鱼”等故事。“七阁、八庙”前,也扎起了座座灯山灯棚。到处
灯火辉煌,挤满了人。当周围村庄放完灯进入夜阑人静的时候,寨里街里却沉浸在锣
鼓咚锵,鞭炮阵阵,烟火缭绕,人海沸腾的欢乐海洋里。长长的杂耍行列,被上千人
簇拥着,前排,“高罩”(一种灯名),后面乐队,一对“肃静”大牌后面,“无影县”
大堂坐在扁担上,头戴鸡毛串山楂的“顶子”,翻披黑皮袄,夹鼻胡,高梁秸眼镜,
鹅毛扇,伴随乐曲曲调上下扇动,如同坐轿。表演的威严、庄重而又滑稽。人们通称
为“赃官”。轿后“茶房”,挑着壶,边扇边喊:“开壶!”、“开壶!”令人发笑不
止。当字号门前放完烟火、鞭炮后,赃官便大声问:“地方!”,“有!”,“这是什
么字号?”,“大生公司!”接着是“大发财源”,“财源茂盛”等吉利回话。“地方”
是由嘴快、滑稽的丑角扮演,他不断用回话取闹赃官,引起人们阵阵哄笑。最惹人注
目的是“马上”-《麒麟山》中的五员大将,顶盔贯甲,耀武扬威,乘马去东征远战。
他们有的花脸,有的金脸,大都由半桩孩子扮演。“花车”中坐一农村少妇,聪慧而
美丽,是表现一对新婚夫妇走娘家的故事。“花船”原为《打渔杀家》一戏的变异,
好就好在“玩船”上。《锯大缸》中,有逗人喜爱的“鼓炉旦”,泼辣风骚的王大娘。
还有《捕蛾》中的“傻大妮”,喜怒无常的“孟老虎”……他们各随乐舞,穿插摆动,
粗犷幽默,情切动人。人们是那样的兴高采烈,观看着,追随着,玩、闹、乐,直到
回家睡了觉,还陶醉在那欢乐的景象里。
杂耍项目,随时宜而又有所增减。“事变”后的工、农、兵、学、商高跷队,演
的是《活捉汪精卫》等抗日救国的“活报剧”,起到了积极宣传抗日的作用。但是,
人们喜闻乐见的还是《麒麟山》、《锯大缸》、“玩船”等这些有演有唱,载歌载舞,
表演精湛的传统节目,年年看而不厌。因而当地流传有“狗咬都是《麒麟山》”的戏
文。可知这些节目萦绕在人们脑海的深刻程度。
这些杂耍,是由各阶层爱好文艺的人发起,他们是串江湖卖针蓖的杨玉山,还有
个回民掌柜马老二。这些人都是“杂耍迷”,年年必自动参加演出,演的“像极啦”,
这也是寨里杂耍颇受人们欢迎的缘由吧。如今,每逢上年纪的人啦起过去的杂耍,总
是眉飞色舞,津津乐道。有时,他们不免还要学上一手,唱上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