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莱芜矿冶史料的文化价值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2&rec=14&run=13

赵正堂魏桂英卢秀芹

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及改造自身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
精神文化。具有地方特色的古代莱芜矿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反映和代表某一历
史阶段的实物和文献资料,是这些文化的原始记录,见证了勤劳智慧的莱芜人民在中
国乃至世界冶金史上的贡献,在矿冶文化发展史上闪耀着独特的光彩。
一、矿冶文物、文献印记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从田野调查分析,看矿冶文化的形成
据有关史料和考古调查证实,距今六千年左右就有人类在汶河上游居住,先民们
在征服大自然的生产劳动中,从发现认识原始铜,进而焙烧锻打成为原始铜的冶炼,
史学上称之为“铜石并用”时代,也是古代矿冶文化的起源。
吕子洞矿坑的发掘,嬴城冶铜铸造遗址的探测和东风炉冶铁遗址的考察结果表明,
证明这一地区至迟在公元前十二世纪末进入青铜时代,到五世纪中叶已掌握了生铁冶
炼技术,战国中期具有地方特色的采矿、冶炼、铸造业已初具规模。
秦汉时期,莱芜是我国主要的冶炼地之一,调查所发现的28处矿冶文化遗址,除
卢家庄、汶阳冶炼遗址地处汶河平原以外,其它均分布在莱芜西部和北部山区,从遗
址分布、文化堆积和出土器物可窥见当时发达的冶炼业。保存较好的城子县冶铁遗址
和集采矿、冶铜、铸币为一体的铜山冶铜遗址,其规模之大在山东还是不多见的。汶
阳、城子县、赵泉、铁牛岭等遗址已构成汶水流城汉代铁冶网。
据文献记载:唐代有铁冶13处、铜冶18处。调查证实,铁冶遗址多分布在嬴汶和
牟汶河两岸,其中嬴汶流域以宜山、铁牛岭等文化遗存较为丰富,而片镇、冶河冶铁
遗存叠压在地表以下50厘米处。牟汶河的官厂、南冶、官寺、小北冶冶铁遗址保存较
好,其中以小北冶遗址有采矿区、冶炼区和生活区布局明显。两河流域的冶铁遗址均
被宋元时期堆积所叠压,铁牛岭、南冶等遗址文化层又被后来的冶炼遗存所扰乱,采
集标本不但有唐代生活器物,还有宋元时期乳黄釉黑花瓷器片。这种叠压和打破关系
的存在,恰好反映出这一时期冶炼时代的连续性。
宋元时期,莱芜的冶炼业在前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为全国主要的冶炼中
心,宋代设主管冶铁之务的机构--莱芜监,辖“三坑”、“十八冶”,与徐州利国监
同为京东路两大冶铁中心。宜山冶、石门冶、汶阳冶、铜务冶、汶北冶便是十八冶典
型遗址。
元代,莱芜冶铁主要由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掌管,其遗址在小北冶冶铁
遗址中心区,都提举在仙人山立“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管辖”碑,从碑文所
撰内容可略见当时铁冶状况之一斑。
明初,朝廷采取“三十取一”的低税政策,鼓励私人铸造业,莱芜仍是山东重要
的铁冶基地,调查所发现的这一时期的冶炼文化遗存,多是旧坑重采、旧址延续,冶
炼业逐渐衰落。明中叶到鸦片战争时期,传统的钢铁技术缓慢地发展,由于帝国主义
的入侵未能向现代钢铁技术转化。
建国后,莱芜的矿冶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尤以科学的开采方法和先进的冶炼
技术及精良的钢铁产品著称于世,以钢铁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城市迅速崛起,成为鲁
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矿冶文物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原始记录,是非常真实而又非常直观的。通过遗址、
矿坑、器物以及传世品考察分析,仿佛可以嗅到矿冶文化的历史气息,直面原始事物
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
2、从文献史料研究,看矿冶文化的发展
夏代时,据《禹贡》“海岱惟青州”条目,地处泰山东麓的莱芜还产铅(即锡)为
贡品。此时,齐地(嬴城在莱芜,齐地包括今莱芜区域)在青铜冶炼方面进了一大步,
进入青铜时代。
西周时齐地青铜生产规模扩大,春秋齐桓公时据《管子、地数篇》载,齐地已达
“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书还总结了根据矿苗找铜、
铁矿的成熟经验。此时青铜铸造技术已十分成熟,冶铁处于早期阶段。
据《莱芜矿冶》、《山东省情》:战国时,齐地冶铁技术有了新发展。已采用鼓
风竖炉炼铁,中期以后齐地冶铁进入发展阶段,铁农具数量上升,使用铁范铸造,提
高了铸造效率。从生铁冶炼,到铁范铸造,再经柔化处理,整套工序已很成熟,铁器
取代铜器成为主要生产工具,此时已步入铁器时代。
秦统一后, 在今莱芜境内设嬴县, 始皇26年,秦在嬴县设立销毁兵器之所。据
《岱粹抄存》载:在今鲁东冶村内有巨铁长数丈,即为:“秦销锋镝处”遗物。
汉代,当时全国设铁官48处,山东11处,《汉书·地理志》“嬴有铁官”,即泰
山郡嬴县铁官便是其中之一,此时“嬴铁”已著称于世。
唐代, 兖州是山东地区矿冶中心, 而兖州当地无金属矿藏,矿冶集中在莱芜。
《新唐书·地理志》 载:唐代莱芜有铁冶13处,铜冶18处,铜坑4处,且产锡。安作
璋先生的《山东通史》说唐代莱芜矿冶“铜、铁并举,而且产锡,为当时全国罕见”。
《太平寰宇记》载:宋代置莱芜监,辖“三坑”、“十八冶”,是重要的冶铁矿
区。岱庙铁帑铭文示: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莱芜监铜务冶李冕铸铁帑一
对。《泰岱史迹》、《莱芜县志》记载: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1085年),莱芜监采
冶者达数千人,年产铁121万斤,成为闻名全国的四大监之一。
据《莱芜县志》:金大定28年(公元1188年) 5月,泰安州莱芜铁务冶王宣、刘仙
为蒙阴钟山寺铸造盘龙八卦太极钟一座。
铁冶都提举管辖碑文记载:元代至元11年(公元1274年),在莱芜县治西置铁冶都
提举司,铁冶务主要由都提举司掌管,下设宝成、通利、锟钅吾三监,并冶户三
千,岁输铁393643斤,反映了当时冶铁生产的规模。
《太祖实录》卷88记载: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置莱芜铁冶都提举司,当时全
国设13个铁冶所,山东的铁冶所在莱芜,岁产铁72万斤以上,占全省年产铁量的43%,
闻名全国。
清代是全国矿冶业发展的低谷,莱芜也随之显现衰落趋势。据《莱芜市志》载:
清同冶末(公元1871年至1874年),德国学者聂珂芬对莱芜煤田进行了详尽的地质考察。
矿冶文献资料的纵向传播,是矿冶文化延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正是有了上千年
的文献资料的保管和积累,才使源远流长的矿冶文化得以更好的流传和发扬。
二、矿冶文物、文献史料的文化价值
纵观莱芜矿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三千年间,从矿冶文化遗存和文献资料的贮存,
包含了这一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概貌,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历史空间所特有的物质和
文化积淀,是一个文化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时代印记,是极具文化价值的珍贵史料。
1、从吕子洞铜矿坑、双山铁矿坑的文化内涵,分析古代莱芜的采矿技术
吕子洞铜矿坑,洞壁采掘面多绿痕,根据文化堆积和出土器物分析,此处遗址属
商末至汉代采矿遗址,调查发现其采矿开拓方法有两种,即单一开拓法和联合开拓法,
主要采用后者。
单一开拓法(即横井开拓法),坑断面为不规则矩形,呈袋状,深可达10米以上,
为单一浅坑开拓。坑口位置均在白云质岩上盘的孔雀石部位,其特点是矿石埋藏较浅,
矿层薄,孔雀石采完即可终了。由此可见,浅坑并非表明开拓方法简单,而恰恰反映
了因地制宜,视矿藏状况而定的开拓方法。
联合开拓法,这是一种边探矿、边开拓的有效方法。以矿洞中心采掘区域开拓过
程为例,依地形和矿体的相互关系,即矿脉从山脚延伸至山腰内而分步骤确定开拓方
式,其开拓工作线从山脚顺矿体至山腰,先在地表向下开凿斜井,而后在井底往西北
向开挖阶梯状斜巷,长约数米,再沿阶梯向山腰开拓平巷,由竖井底部开拓平巷或斜
巷,工程量小,运输简易。
在采矿方法上,吕子洞矿坑的开采也可能使用了先用火烧矿层,然后用水浇,通
过热胀冷缩的急剧变化,使矿层松脆,以便于凿下。依据是该矿坑较浅,通风条件好,
矿坑的顶部和侧壁,发现有较大面积的烟熏痕迹。
双山铁矿坑是一处集采矿、冶炼、铸造为一体的综合遗址,该遗址延续时间长,
规模大,先期矿坑被叠压。矿井的开采,都是发现矿脉露头后,沿矿脉下掘进行的,
遗憾的是地表开采没有保存下来。
调查结果表明,在双山铁矿区,古人是采取“舍贫矿、取富矿”的原则开采铁矿
的,从已发现的十余处古代矿坑(井)遗留的边界矿石品位测定,该矿为磁铁矿,含硫
量很低, 矿石品位达62%,平矿含铁量高在56-58%,遗址中有一南北向的矿洞,仍
保留有50余米未坍塌,从地表看洞的延伸方向有下降痕迹较长,洞口呈不规则椭圆形,
洞底有一层腐烂的巷木灰。这种能从矿石形态辩别矿石品位的高低,在富矿地带采取
了适应当地地质条件的斜井开采方式,以求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去获得较大的经济效
益,说明古人在鉴别矿石的品位上已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从已发现的露天地下矿井来看,矿井形态各异,一般无专门的开拓工程,这是古
人在山坡上沿矿脉露头开采一段后,沿富矿带的走向不规则的进行作业,形成不规则
的上下叠压的采场区。从淤积层中发现木头、木炭屑遗物可以推测,开挖平、斜巷或
斜井进入矿体后,利用平巷进行开采和运输,所有的巷道都与竖井直接和间接相通,
在直井口可能搭有工棚遮阳避雨,寒冷时烧火取暖。可见古人在采矿方法上,因地制
宜,各有一套较完整的技术措施。
调查发现,双山铁矿露采中利用了回填法,矿坑底部都是回填的矿石、矿砟等,
平采中采用了回采法,巷道两侧有采矿翻动过的土和矿砟,有遗留的采矿工具。出土
的破岩工具以铁质为主,有镐、锤、锲等。木质工具是当时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主
要有耙、瓢、棍和铁制工具的柄把等。关于井巷的支护只发现些散乱的巷木,未见有
规整的支护框木。据分析,此矿地质条件好,围岩比较坚硬,井巷不易塌方,或在矿
井顶部留有矿层作为天然护顶,以防止矿井因破顶而倒塌。
莱芜古铜、铁矿的文化遗存,从诸多方面较全面地反映了从商周一直到元明时期
的采矿技术。研究表明,这一地区的古矿早在三代时期就已在落矿、出矿、地压管理
等技术上达到较高水平。矿山开拓从小到大,由浅至深,从单一井巷到联合井巷开拓
系统,说明开采技术具有地方特色,有较明确的自身发展的采矿工艺。
2、从铜冶店冶铜铸币遗存和亓省庄窑藏研究,探讨古代莱芜矿冶文化内涵
铜冶店汉代冶铜铸币遗址有南园地、六亩地和烧砟地组成,面积达42万平方米,
耕土层常见炉砟、 孔雀石及布纹瓦片,灰层厚近1米,清晰可见红烧土、炼砟和铜矿
石等,出土有石质钱范9件,其中有半两、三铢、五铢范,并伴有铜块和陶风管出土。
半两钱范:出土5件,有三件在泰安博物馆和山东省博物馆收藏,莱芜仅存2件,
范长方形体,正面上端铸口阴刻有“三王”、“二口”的标记。三王范长28.6厘米,
宽13厘米, 厚1.6厘米。“二口”范长26厘米,宽12厘米,厚1.5厘米。两范各竖刻4
排,每排7枚,计28枚半两钱模。钱广穿,窄外廓,无内廓,钱文“半两”,小篆体。
五铢钱范已失,据当事人回忆,范上残存4枚钱模,径约在2.5厘米,钱文小篆,铢的
朱头为方折。
出土的三铢钱石范,残存下半截,石质为变质岩,光滑、性柔、耐高温,俗称滑
石。石范的背面显然作过半两范,残存钱形4枚,其中1枚虽无文字,但体形完整,正
面的三铢钱文残存4排16枚, 钱径2.5厘米,穿径0.8厘米,钱文书体朱头方折,有外
廓。范残存总流下段,宽0.8厘米,深0.3厘米,总流与钱文间各有一支流。钱形中均
有一圆孔,当为使用圆规的中心点。
据史书记载,秦统一六国后,废他国钱币,专铸半两,钱径大,重如其文。西汉
初,开始铸行榆荚钱,造成物价飞涨,米石至万钱,迫使西汉王朝进行了九次币制改
革。《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春二月,赦天下赐民爵。行三铢钱,……五年
春,罢三铢,行半两钱”。汉武帝改革币制,销半两,铸行三铢,建元五年春罢三铢,
又新铸半两钱,根据出土实物来证明,即有廓四铢半两。经过4年有余 (公元前140年
到前136年) ,至元狩5年,又销毁有廊四铢半两,行五铢钱。西汉武帝的改革币制才
逐步走向稳定。
莱芜首次发现三铢钱石范,给探讨西汉武帝嗣位后第一次以“重如其文”的三铢
钱进行币制改革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同时,对研究中国货币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的价值。
亓省庄汉代冶铸遗存、耕土层常见有炉砟和块铁等,1973年村民在村南山坡上挖
土时,出土了一批农具铁范。
铁范的种类及形制
犁范, 二合4件,阴阳双合,形制相同,范高25.5厘米,宽28.2厘米,每合
重7.3公斤,前端近直角。范表面各有长方形把手。范内犁槽呈“V”形,范左右边缘
各有凹凸接榫两对。阳范石翼犁槽上有阴文“山”字标志。同出犁一件,是“山”字
犁范铸件。 “V”形,前端近直角,有凸脊,两侧有孔。犁高13厘米,宽22.5厘米,
重0.3公斤。
犁阳范, 3件。大小同上,形制稍异,属于另一种犁范。前述二合犁范的阳范作
鹰展翅状,后尾两翼之间形成两圆孤典线,犁铸槽断面较弯曲。每件重4.15公斤。范
内械侧铸槽上有阴文“汜”字标志。
双镰范,一合两件。阴阳双合,弯月形。长22厘米,宽10厘米。一合重5.4公斤。
范表两面各有长方形把手。 范内钩镰槽两道,长25.5厘米,宽1.8-2.6厘米。槽尾有
浇注口,上下边缘有凹凸接榫4对。阴范把手前有阳文“李”字标志。
镢范, 一合4件,阴阳双合。范近长方形,高20厘米,宽9.7-11.8厘米,两
侧略向内凹进。 一合重5.2公斤。范表两面各有长方形把手。范内铸槽高12.5厘米,
下宽10.3厘米。銎部弦纹两道,后为浇注和卡“芯子”(内范)的沟槽,左右边缘凹凸
接榫一对。阳范銎部有阴文“口”字标志。
铲范:大小两种
大铲范, 三合6件。阴阳双合,范近梯形,高20厘米,宽7.8-12.8厘米。每
合重4.4公斤。 两面各有把手。范内铸槽高14.2米,宽11.5厘米。方銎,周有弦纹两
道。 后尾为浇注和卡“芯子”、“沟槽”,两侧边缘凹凸榫2对。阳范内銎部有阴文
“山”字标志。此外,大铲阳范1件,形同上,范内也有“山”字标志,重2.5公斤。
小铲阳范, 4件。形同大铲范,尺寸略小,高17.5厘米,宽11.5厘米,每个
重1.6公斤。阳范内也有阴文“山”字标志,部位同上。
耙范,1件。舌形阳范,高19.5厘米,宽13.5厘米,重1.9公斤。范表有长方
形把手。 范内有耙齿铸槽8条,槽长12.7-13.4厘米,中间两条销短。齿径0.9厘
米左右, 后为浇注口,边缘凹凸接榫3对。耙是平土灭草、翻劈土块的农具,后来的
铁搭和手耙大抵是它的改进和演变。一般为5齿,此为8齿。
铁范的断代
从莱芜铁范的种类和形制看,犁范所铸的还是铁口犁,接近河北燕下都及河南辉
县固围村出土的战国铁犁,这种犁还是起破土作用的,但犁头已由钝变尖。双镰范和
镢范与兴隆发现的战国双镰范、镢范形制基本相同,但镢范与兴隆发现的战国镰范、
镢范形制基本相同,但镢的刃部加宽。这批铁范中没有发现由西汉中期发展起来的大
型犁铧和辟土。耙范是首次发现,可能是一种新农具。莱芜铁范的组合,反映了上承
战国,下启西汉中期的铁农具范的特点,应属于西汉前期。
从文字标志看,莱芜铁范的年代下限应在西汉宣布铁官营以前。这些铁范中没有
发现其它文字标志,说明汉代官铸的铁农具具有规定的文字标志。铁范的标志仅仅一
字,其中“李”、“汜”显然是姓氏。铁范文字以“山”字为最多,而字体仍不失篆
意。凡此种种,都说明莱芜铁范是西汉前期的铁农具范。
莱芜铁范当是西汉前期,即西汉还没有在郡国设立铁官、实行铁器官卖时的铸范。
如果这种看法可以成立的话,这批铁范填补了西汉前期的一段空白,对研究我国古代
冶铁发展的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3、从冶炼文化遗存调查,分析燃料用木炭和用煤的更替时间
古代冶炼用燃料均是木炭,木炭含硫极少,矿石含硫也低,比较适于竖炉炼铁作
为燃料的还原剂。冶炼过程中炉砟的熔化和流动,保证炉砟与铁水很好地分离并顺利
流出炉外,则是在原始土法炼铁中的关键。从遗址采集的标本和出土铁器含硫极低的
状况可以得到佐证。以木炭为燃料冶炼一直延续到宋代,元代多数冶炼作坊出现用煤
的迹象。尽管莱芜储有大量的煤矿资源并开发较早,但煤的含炭量低、杂质多、没有
气孔,强度也低,不耐压,影响冶炼炉的正常生产。另外,煤中含硫一般比木炭高很
多,给冶炼过程中的脱硫造砟形成困难。这在封建手工业生产方式下形成的传统冶炼
技术发展比较缓慢,则长期解决不了冶炼用煤的技术问题。元末明初人们利用天然焦
及人工烧制的焦炭作为冶炼用燃料,是传统冶炼技术出现向现代钢铁技术转变的重要
标志。焦炭的含碳量比木炭低,但比煤高;杂质比木炭多,但比煤少;气孔很好,最
大的优点是强度高,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能满足越来越高的冶炼炉的要求,是近代
大型高炉的最理想的燃料。
成书于明初的《物理小识》曾叙述炼焦及用焦炭炼铁的过程:“煤则各处产之,
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日焦,可五日不绝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从
煤炭加工成型到发明焦炭,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实践和探索。而焦炭一经发明,就对冶
铁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古冶炼遗址上发现有少量用煤的痕迹。在宜山冶铁遗址也发现有煤饼块堆积,显
然是经人加工而成,遗留的煤块标本中,均未发现铁和炼砟的痕迹,从遗址的东半部
全用木炭作燃料,而西半部用煤炭作燃料分析,在唐代冶炼尚不能解决脱硫的技术问
题情况下,用煤作燃料进行冶炼生铁则不可能;而从遗址的分析情况看,东半部应是
冶炼遗址,西半部应为铸造遗址,在汉代用煤作为冶铸前的烘范或烧制冶炼用陶器,
在河南巩县铁生沟冶铸遗址探讨中得到证实,与史料相吻合。
元、明时期冶炼遗址中木炭遗迹明显减少,而炼砟中焦炭的成份明显见多。足见
在冶炼过程中木炭和焦炭使用的更替时间。
三、矿冶文物、文献资料的发掘与利用
1、发掘研究冶金技术遗产,推动地方经济建设
在世界冶金史上,我国炼铁开始的年代虽然不是最早,但冶炼生铁铸成铁器的技
术却比国外早约两千年。对境内的东风炉春秋时期冶炼遗址考察表明,大约在春秋晚
期,这一地区就同时掌握了块炼铁的冶炼和生铁的冶铸技术。冶铸生铁的效率较块炼
铁高得多,但生铁脆而且硬,很难用于实际生产。于是改造生铁脆性的各种柔化处理
技术相继产生,白口铁经退火得到展性铸铁,是生铁柔化处理的一种产品。莱芜铁范
金相检查表明;铁范具有麻口组织。铁范白色未被浸蚀的是渗碳体,灰黑色的为渗碳
体与铁素体组成的珠光体,这部分相当于白口铁。铁范两侧部分基体为珠光体,夹有
浇铸凝固时生成的片状石墨。“锰”的含量高低,对产生麻口会起一定作用。麻口铁
硬而耐磨,这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当时已经掌握用改变化学成份(锰)的办法来获得不同
性能铸铁技术。这种伟大的创造精神,即使在今天也是颇有启发的。
对早期金属的检验,增进了对我国使用金属(主要是铜、铅、锡、铜合金等)情况
的了解。用现代技术对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兵器的研究发现,其表面经过铬盐处理,以
致埋藏地下两千多年毫无锈蚀,表面光亮,刀口锋利。进一步研究经过长期腐蚀考验
的青铜戈,对现代抗腐蚀技术是饶有启发的。
在铸造的金属加工技术方面,在战国中期最先使用铁范,汉代创造了高效率的叠
铸技术。从巨大的铸件到细小的铸钱,从锻造万钧锚到拉拔铁针,古代劳动人民都有
杰出的创造和辉煌成就。
研究分析丰富多彩的古代金属文物,可以重新发现被埋没成百上千年的冶金工艺。
这对于研究冶金技术的珍贵遗产,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对于生产力发展史和社会发
展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2、发挥博物馆职能,为矿冶科研机构服务
收藏和征集
矿冶博物馆的藏品征集、收藏和文献资料的征集、整理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
这无论是社会流散文物的收集,或是考古采样、发掘品以及自然标本的采集等,都必
须有严格的科学态度,要为矿冶文化发展史与现代科技发展负责。对所搜集到的重要
文物、标本,要着重依其特点和需要,将与之直接相关的环境、人物、活动、情节及
应用等,留下实地考察,出土情况等观感性资料,以增强实物本身客观存在的立体空
间,实物与其附助形象,一并收藏,是建立现代矿冶博物馆搜集藏品不可忽视的手段。
莱芜各个阶段的文化遗址和遗存,给矿冶文化的形成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在田野调查和采集品工作中应着重有历史文化特点、文化层叠压明显、时代清楚的文
物和器物标本,以期为建馆后的专题研究做基础性的调查工作。
矿冶博物馆及其工作者,在调查和利用考古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同时,对提供
博物馆收藏利用的田野遗址和个人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典型遗址、文物和为保护文物
提供出土文物线索和捐赠出土器物的个人,这一问题应该是矿冶博物馆工作的重要一
环。近几年铜冶店的保护工作应当说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当地村民为此贡献甚大,
出土的钱范以及冶铸器物等均为市文物部门收藏,这些实物资料,对研究莱芜的冶铜
铸币具有较高的价值,也是今天建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元代铁冶都提举司管辖碑是反映上承宋代下迄明代的官冶机构的实物资料,原在
仙人山顶,曾引起有关专家的注意,九十年代初就已定位为一级保护文物,近期又从
山顶安全移至博物馆保存。这些碑刻、文献为将来矿冶馆及科研机构研究探讨矿冶文
化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宣传与研究
矿冶博物馆即是收藏和宣传机构,又是科学研究机构,这就是建立莱芜矿冶馆的
初衷,也是建馆后所要达到的高度。
莱芜是矿冶之乡,地方经济发展和主导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显现出冶金科研的重
要性,发掘古代矿冶文化遗存,研究古代冶金技术,继承和发展已多年失传的传统工
艺,是当今矿冶科研和文物工作者的责任。在搞好陈列工作的前提下,重点为当地矿
业部门提供文献研究资料和检测数据,为发展经济服务,把矿冶馆真正办成既服务于
社会,又服务于冶金部门的双重机构。
矿冶博物馆基准点是地志博物馆,随着矿冶博物馆的建立和主题陈列方案的实施,
田野遗址、馆藏文物以及有关文献资料,将按科学的方法建档立志,进一步得到有效
保护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