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羊氏与莱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2&rec=12&run=13

周郢

提起莱芜之乡邦名贤,首先被人忆及的当是晋代名臣羊祜。明人陈甘雨《莱芜县
志》中即述其至莱所感云:“余试政都省,乃冬奉莱芜檄,入其境,望羊祜之巅 (当
指羊丘山) ,……废存悲仰怆然。”泰山羊氏与莱芜的因缘,乃是莱芜文史上一个值
得探寻的课题。
羊氏为泰山著名望族。其族原为周代晋国公室,春秋之末由于遭受晋六卿残害,
族人被迫四处流徙, 秦末天下乱起, 羊姓族人为避动荡,其中一支远徙于泰山平阳
(今新泰),《通志·氏族略》中对此记述:“羊舌氏之后,……秦乱,徙居泰山。”
《羊祉墓志》中亦追述云:“迈种绵基,爰降东莱(指山东);维汉维晋,□隶伊台。”
历经悠悠百年,终于发展成举朝瞩目的天下甲族。羊氏故地世传在平阳县之北五十里,
后来遂因羊姓世居于此, 得名“羊流”-即今山东新泰市羊流镇所在地。嘉靖《莱芜
县志》卷六云:“羊祜,字叔子,居羊柳” (按新泰元时曾省入莱芜,故莱志有羊祜
传。)
定居泰山的这一支羊姓族人, 是羊姓最为荣耀的支系。 羊氏至东汉时期,已是
“七世两千石、卿、校”,渐成衣冠巨族。羊侵于汉安帝时为司隶校尉;其子儒,桓
帝时为太常。儒子续,灵帝时历官南阳太守,以清廉著称。宗人羊陟,历官河南尹,
为一时清流领袖。随着西晋王朝的建立,泰山羊氏也如丽日中天,达到极盛。羊续孙
女羊徽瑜,为司马师之妻。在司马氏代魏的政治变更中,羊祜、羊王秀等人立下了重
要功勋,故晋立,羊氏“宠遇甚厚”。徽瑜之弟历官征南大将军,坐镇襄阳十年,江
汉归心,为攻取东吴,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羊门之女羊献容,为晋惠帝之后。及晋
室南渡,羊氏一些族人纷纷渡江,仕于东晋。羊曼、羊鉴、羊玄保、羊欣、羊徽在东
晋政坛上各有作为。南北朝时,泰山羊氏仍活跃于政坛,特别是仕于北朝的羊规之一
系,更在故里有较大影响。规之子祉,历官梁、秦二州刺史,曾重开褒斜道,沟通南
北,意义深远。祉子侃南投萧梁,在侯景之乱中抗击叛军,功勋懋著。侃兄羊深,历
官魏中书令,在反抗高欢篡位的激战中殉国。羊烈历仕东魏,北齐,历官义州刺史。
烈侄玄正,入隋为民部侍郎。羊氏自东汉兴起,绵延持续直至唐时,首尾达七百年,
堪称泰山第一望族。《晋书》卷三四《羊祜传》中“世吏三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
德闻”之语,便是对泰山羊氏族势家风的传神写照。
泰山羊氏与莱芜有关的确切资料,目前尚未有大的发现。但莱芜为泰山羊氏族居
地之一,则不乏旁证资料。境内羊里,相传即因羊祜居此而得名。按汉晋时羊氏族系
盛大,田庄遍及泰山附近属必然,羊里或为羊族一处庄园所在,否则不可能凭空而系
羊氏之名,羊祜未仕之年,曾寓居于此地,亦极有可能。清人牟愿相《莱邑山水杂记》
称:“(羊丘)山下有羊里庄,晋羊叔子隐焉”。可证此说。愿相并有《羊里》一诗,
云: “襄阳太守古通儒, 带缓裘轻意绝殊。何处人争羊祜里,泰安新泰又莱芜,”
(原注:三邑皆有羊里庄。)陈(甘雨)文牟(愿相)诗,均说明羊祜的声名已与莱邑密切
相连,成为嬴牟之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