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名称源流辨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c&A=2&rec=11&run=13

苏廷光

今莱芜市在山东省中部,泰山东麓。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北、东、南三面环山,
中部为低缓起伏平原,西部开阔,形成半园形盆地。史前时期属于东夷族系的牟、嬴
等氏族活动的中心区,是淄潍流域、汶泗流域两个文化区联系往来的交通孔道。西周、
春秋时期称之为鲁道、嬴道。西汉初年在原山以东的淄水流域的莱芜谷,即今淄川东
南六十里处的城子庄,设置莱芜县,晋时废除。唐武后长安四年(公元704年) ,在原
山西麓即今莱芜市东北八十里的文字县村,复置莱芜县。金时又将莱芜县从文字县村
迁移到原山以西八十余里的今莱芜城址。
关于莱芜县名的由来,大致有以下四种说法:
一、《莱芜县志》的说法,谓在今莱芜城附近,曾从天空中落下一块与众不同的
大石头,莫测其来源,按道家之观点,谓此块石头来自于“无”。为此县名莱芜。
二、汉末范史云说。《水经注》卷二十六淄水条(注):“汉末有范史云为莱芜令”,
言莱芜在齐,非鲁所得,引旧说云:齐灵公灭莱,莱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
芜。”
三、北魏郦道元的以太无、莱柞两山取名说。
四、今人王献唐的莱、牟音转说。
以上四说,各有所据,辗转抄袭,至今未能统一,其中第二、第三说比较流行。
考证地名的由来,必须首先明确有关的时代、地点、自然、地理和民族历史等重
要因素。莱芜县名的由来,也不能例外。
置莱芜县是西汉初年,在原山以东淄水流域。因此县名的由来和因素只能从秦时
甚至先秦时期去找,并应限制在淄水流域范围内。而不能以今原山西汶河流域的莱芜
市区内的任何说法为依据。
第一种说法,《莱芜县志》对陨石落下的时间没有具体说明。陨石落下的地点则
是属于原山以西牟汶河流域的今莱芜城区附近,与处在原山以东淄水流域的西汉莱芜
县无关。此说无法成立。
第二种,范史云之说理应最有根据。因范史云是汉末人,又是莱芜县令,最有资
格对此事发言。他的说法,触及到开发淄水流域并一直在此地区活动的莱族,把莱芜
县名的第一个字“莱”指明是莱族的莱,这是正确的。但其对“芜”字的解释,不仅
不符合史实,并且是望文生义地对莱族进行了诬蔑。莱族是最早发明种植小麦的部族
①, 是淄、潍流域的开发者。在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亡莱国后②,东迁的莱族又开
发了广大的胶东地区,留在原地的莱族,继续发展了齐国的文明,怎能说因“莱民播
流此谷”,使其“邑落荒芜”呢? 春秋末年,战国时期,直到秦、汉淄水流域经济文
化的高度发展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第三种郦道元的两山取名说,也是错误的。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二十六,淄水
注中说:“余按太无、莱柞并山名也,郡县取目焉,汉高祖置。”又引“《左传》曰:
与之无山及莱柞是也。”在这里郦道元是以太无、莱作为两山名,并为莱芜县名的由
来。 事实上在原山以东的汉莱芜县境内并没有“无山” 或“太无山”,是郦道元将
《左传》 的原文引用错了。公元前535年,鲁国的执政者季孙因晋国为杞国索要成邑
③,据有成邑的孟孙氏不愿让出,季孙给孟孙以桃邑交换成邑,孟孙又言桃邑无(没)
山,季孙又“与之莱、柞”方才办妥。《左传·昭公七年》的原文是“辞以无(没有)
山,与之莱、柞,乃迁于桃,晋人为杞取成。”在原文中哪有无山或太无山的名称或
影子呢?至于莱、柞,倒是两座山名,清初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八上云“莱、
柞在今莱芜县”的“今”,只能是指明、清时的莱芜县,决不会是西汉时的莱芜县境。
莱山在今莱芜境内,不在西汉置县时的莱芜境内,怎能为西汉时期县名来源呢? 郦又
引应劭(应为阚马因)《十三□记》:“太山莱芜县,鲁之莱柞邑。”这又将前面所说
的两个山,变成邑了。汉末莱芜令范史云曾明确指出:“莱芜在齐,非鲁所得。”④
鲁国从没占有过西汉莱芜县境所处的淄水流域,这是历史事实。总之,没有芜(无)山。
莱山也只在原山以西的汶水流域,都不能作为西汉莱芜县名的由来。
第四,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谓:莱芜县为汉置,故城在今山东淄川东南,
城在莱芜谷。盖其一带,旧固莱、牟之族萃居之地,莱、牟两族混居在一起,故名莱
牟谷。古读牟为重唇音,牟、莱双叠韵声音近,牟固转写为芜。莱牟又转音莱芜,莱
牟谷亦转为莱芜谷。汉初在此置县,县名遂由此而得,王氏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收集了
大量的资料,做出了牟芜音转结论,我认为是最合乎上古时的实际,是比较科学的。
首先,莱、牟两族同是东夷族中最早种麦的部族。莱族最先种小麦,曾称小麦为
来。牟族最先种大麦,曾称大麦为牟。后来两族接触越来越多,相互学习,混合而处,
彼此都成为善于种大麦、小麦的部族。两麦合称为来牟,后又俱呼为麦⑤。由此,说
明两族关系的密切。
其次,莱、牟两族从淄潍流域向东发展到胶莱流域直到东海之滨,往南沿沂蒙山
脉发展到沂水流域。两族所到之处,留下了不少以莱、牟为称的山名和地名⑥。
再者,从史料看,是先有“莱芜谷”,后有莱芜县,县名由谷名而起。《水经注》
转引三国魏晋时期的《从征记》曰:“城在莱芜谷,道路山且绝两山,间道由南北门”。
这不仅证明汉莱芜城在莱芜谷,而且证明在三国魏晋时就有莱芜谷其地其名了。再从
莱芜县令范史云引旧说又可证明:(1)在汉时及其前就有莱芜谷之名称,(2)莱芜县名
来源于莱芜谷。
其四,莱芜谷名是莱牟谷名的音传。莱芜谷在今淄博市的淄川区,与位置在今莱
芜市城东二十里汶河弯曲部的牟子国⑦相距很近,从地理位置上看,莱、牟两族在此
谷交错混居,并称此谷为莱谷⑧,都是自然的。牟、莱两字音韵相近,同属屋部,牟
讹为芜,莱牟谷也衍称为莱芜谷。大概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这一衍变,出现了莱芜谷名。
西汉初在此置县,因名莱芜县。这很合乎汉初因旧地名以置县的惯例。
注解:
①见《广雅》、《韩诗章名》、《孟子》赵注
②见《春秋·襄公六年》
③见《左传·昭公七年》
④见《水经注》卷二十六,淄水注
⑤见《炎黄氏族文化考》第五章甲,《释莱牟》
⑥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
⑦见《山东通志》、《续修莱芜县志》
⑧见《炎黄氏族文化考》435-4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