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观念更新是促进山东加快发展的重要一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9&rec=4&run=13


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历史的发展都是有其因必有其果。展望山东的未来,先要从山东的历史谈起。

山东百年发展史--多以开发自然资源为主线
    山东省是自然资源大省。已发现各类矿藏140余种,探明矿产74种,分别占全国
已发现矿藏的80%,有5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十位,有23种居前三位。其中自然硫居
全国第1位,金、金刚石、石油、石墨、菱镁矿、钴、铪居第2位,膨润土、滑石、水
泥石灰岩居第3位。山东经济林面积在森林面积中的比率居全国第一。海岸线的长度
居全国第二。沿海栖息和洄游的鱼类达200多种,渔场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水产品
总产值达600亿元以上。山东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大都与优势资源有直接
关系。1999年山东国内生产总值能达到7662亿元,除了人的因素之外,与自然资源的
优势是分不开的。
    建国以来,山东城市建设和新兴城镇的崛起,都与自然资源的开发有关。如东营
市是崛起在黄河三角洲上的新兴现代化石油城,莱芜市是省钢铁工业中心,枣庄、兖
州、济宁、龙口等是全省煤、电能源基地,莱州、招远是闻名全国的黄金生产基地。
这些城市的崛起,不仅改变了齐鲁大地的面貌,促进和提高了山东省的城市化、工业
化水平,而且容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了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增
强山东的经济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百年来,我省经济发展是空前的,但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强度也达
到了空前的水平。特别是近50年来,我省走的是一条依靠开发自然资源为主线的粗放
型发展道路。据《山东省志》载,50年来我省共开采煤炭17.3亿吨,石油近7亿吨,
黄金达几万公斤。目前看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首先是某些资源已出现短缺。山东
由早期利用省内资源阶段进入到开发利用省内资源为主、省外资源为辅阶段。如煤炭
,在山东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导地位,1984年以前调出量大于调入量,1984年以后发
生了逆转,1985年净调入538万吨,到1997年调入量达到2599万吨。几十年来由于对
胜利油田超强度的开采,地质勘探满足不了生产要求,可采储量入不敷出,1997年原
油平衡差额为-4.96万吨。随着山东资源存储状况和主要矿产品供应不足,资源优势
对山东经济的支撑力将逐渐下降。其次是在开发利用资源中问题较多。如非金属矿产
资源开发强度低,开采技术落后,资源回收率、利用率低,浪费污染严重,这些都影
响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三是传统的发展
模式形成了山东人在生产活动中过于依赖自然资源的思维定势。资源优势曾是山东领
导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进而形成了目前山东的传统主导产业结构。但是,随着经济
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自然资源在发展经济中的决定性地位受到
了巨大的冲击。科技发展不仅可以找到替代产品,还可以对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既节
约资源,又提高了利用率,也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但是山东人依赖自然资
源的思维惯性并没有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及时转变。
    据专家估计,若按山东省80-90年代资源消耗速度来计算,人口年增长率控制在
1%以内,再过30年人均耕地将不足半亩,能源、水资源将不能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巨
大需求。面向21世纪,山东要保持经济大省进而成为经济强省的地位,必须对经济增
长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观念更新与转变。

山东未来发展的障碍--主要是陈旧的观念和意识
    从表面看,影响山东持续发展的障碍是资源问题,但是,从深层次看,真正影响
山东发展的是思想观念。如果说前100年,山东把开发自然资源当作发展经济的总思
路,今后则应该把更新观念作为振兴山东的一项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观念的更新给经济带来的巨变是有目共睹的。以我国农业为例,
客观条件和劳动力数量都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因为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实行了联产
承包责任制,很快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多年不能解决的粮食问题迎刃而解。在
其他方面也是如此,真是旧貌变新颜。二十多年来全省人民深感得益于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得益于思想观念的更新,但是目前从干部到群众,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方面与
先进省市相比,还是比较陈旧的,从总体上看差距还不小。
    一、忧患意识差。山东100多年来,经济发展一直处在全国前列。1894年山东年
税收银300万两,1908年以后年财政总收入银突破千万两。而此时全国年财政总收入
才1亿两左右,山东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在民主民族革命时期,山东财政收入的70%用
于军费开支,对革命事业的支持是很大的。建国以来,山东一直以经济大省而著称,
经济综合指标保持在全国省一级的前茅。百多年的发展优势,使山东人产生了一种优
越感,思想深处总认为我们是全国前几名,是经济大省,实力雄厚。总拿自已的优势
与别人的劣势比。没有认真地坐下来找一找山东的问题,分析一下阻碍山东发展的深
层原因,以及山东在哪些方面已经落后了,为什么?从各省近年来出版的省志中可以
看出,我省与发达省份相比,近20年来,很多方面已经落后了,或者说已经没有优势
了。从1991-1996年为对比点,江苏省经济综合指标年平均增长16.3%;浙江省经济
综合指标年平均增长18%;福建省经济综合指标年平均增长16.2%;广东省经济综合指
标年平均增长17.7%;山东省经济综合指标年平均增长15.9%。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许
多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山东,山东的经济大省地位即将被其他省取而代之。但是
从山东人的总体意识看,并没有从思想上深感这种落后和失势。
    由于山东人缺乏忧患意识,所以办起事来循规蹈矩,老实拘谨,安于现状,易于
满足,反映在决策上往往是恪守成法,过分求稳,不愿创新,闯、创、冒、试的精神
不足。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几次大的体制变动来看,几乎没有一件源于山东。农村包
产到户最早发源于安徽,乡镇企业江苏早于山东三年,土地批租源于深圳,对外开放
我们一直是学习南方经验走过来的。国企改革虽然1984年度试点于山东诸城,但却推
广于广东,至1993年,广东省1000多家镇以上企业全部转制,而山东却迟迟没有推开
。山东人的优点是比较稳,但是,“稳”字的背后反映出山东人的不足--忧患意识差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缺乏忧患意识将是影响山东持续发展的
一块绊脚石。
    二、机遇意识差。山东自古以来重农抑商,不善于抓机遇。几千年来养成了四平
八稳的思维定势。改革开放以来,机遇意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山东人
显得很不适应。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例。江苏省起步于1977年,1978年江苏省乡镇企业
总产值比山东多2个亿。差距并不大。但是,山东并没有从这一失误中吸取教训,相
反却担心走错了方向。因为种种原因,于1980年至1983年又砍掉了17200多个乡镇企
业。到1983年两省的乡镇企业总产值差距加大到82个亿。1989年和1990年,山东对发
展乡镇企业又产生了动摇,从政策上加以扼制,使乡镇企业发展二次陷入低谷,两省
的乡镇企业总产值差距进一步扩大,两省的经济也拉开了距离。山东人想问题有一种
宁左勿右的思维定势,缺乏高瞻远瞩,机遇到来时,“宁肯躲过了,不要抓错了”。
商品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机遇经济,稍纵即失,谁抓住了机遇,谁就主动,谁
错过了机遇,谁就被动。有些机遇常常是一次性的,后来者永远失去了收复失地的机
会。所以说,缺乏机遇意识将是影响山东持续发展的第二块绊脚石。
    三、科技意识差。山东人的官本位思想比较重。受孔子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山东
人习惯以官职高低来衡量人的进步,而对科学技术和科技人员,则看得较淡。这种官
本位的思想至今仍然很浓厚。在这种思想土壤中,山东的人才发展取向发生了偏差。
山东的两院院士很少,长期在山东工作的仅22名,占两院院士总数1060名的2.1%,
而山东籍的将军占全军总数的五分之一强。山东在全国各地为官的数量也很多。据有
关地方志书记载,苏州一个市就出了72个两院院士,去年他们专门搞了一次苏州籍两
院院士风采展览,对年轻一代影响很大。浙江省镇海一个县级单位(5镇1乡),便出了
22位院士,平均每1万人中就出1个院士。江浙一带尊师重学,文人名师辈出,人才济
济,这种人才资源是江浙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山东在人才培养方面落后是
有历史原因的。从历史上看,宋代之前,中国文化的中心在北方,但自此之后中国文
化南移。明清共录取状元、榜眼、探花224名,其中南方人200名,北方人仅24名。在
近现代工业革命时期,南方人在科学、文学、美学等领域的著名学者也远远超过北方
。山东近20年来也出过不少人才,但是许多人才没有留住,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缺乏让人才大显身手的机遇和岗位,另一个原因是政策不到位,根子还是官本位的思
想造成的。如果专家学者像做官一样受人尊敬,人们也会像热心做官一样去热心科技
事业。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还是科技和实业,人才是科技的载体,不重视人才将使山
东经济发展失去智力资源。所以说科技意识差将是影响山东发展的第三块绊脚石。
    四、主体意识差。由于需要组织起来治理水患,北方人自古以来就有极强的集权
意识。春秋时期受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铸造了山东人总希望有人为自已作主的客体
意识。有人说,南方人做不下去时,会想到跳糟;山东人做不下去时,就去找政府。
特别是建国以来,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在经济活动中主要依附于国家、政府各行政
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集体组织,个人成了各类行政组织和企业的附庸,久而久之,个
人的主体意识逐步丧失。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常常只有一个脑袋想问题,大部分人只
把企业和单位当作谋生的对象,很少去思考全局性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人的
上述特点有了很大改变,但是“执行”意识强、创新精神不足的弱点仍然存在。未来
的社会将是信息经济的天下,人的创造性在经济发展中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山东人
主体意识差的弱点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将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更新观念--振兴山东的重要一环
    一、把更新观念当作一项战略任务,重塑一个全新的齐鲁文化形象。山东在历史
上一度曾是思想观念比较活跃的地区。春秋时期的稷下学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不以门派看人、不以观点弃取,显示出齐国人宽阔大器的政治胸怀。齐国的商业经济
很发达,齐人的思想观念也很超前活跃。秦统一中国之后,山东经济进入一个漫长、
缓慢的发展时期,思想观念与全国趋向统一。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给山东人打下了一个
坚实的封建思想的根基,建国以后本应彻底清理一下封建思想残余,但是,由于种种
原因,50多年来主要精力用在批判资本主义上,封建思想残余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这样哪样的问题,像保守、排外、讲派场、任人唯亲、重仕
轻商、迷信邪教等等,其思想根源,主要源于封建思想残余。一个地域的思想观念与
这个地域的经济发展大体是一致的。从全国看是这样,从山东看也是这样。凡是经济
比较发达的地区,思想观念也比较开放,凡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思想观念也相应比
较守旧。山东发展经济的硬件已经具备,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基础建设较好
等。惟一不足的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在外省人看来,山东人的优点是豪放、讲义气、
守信誉,缺点是比较守旧、死板、不开放。要更新山东人的观念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
作到的,所以必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经过艰苦细致的努力,重塑一个全新的、适应
改革开放新时代的齐鲁文化。从长远看,更新思想观念比眼前的经济建设在一定意义
上说更重要、更具有战略意义。而且两者相互促进制约,互为作用与反作用。
    二、加强改革开放基本理论研究,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回顾山东改革开放20多年
来,曾设计过不少方案、对策、措施和思路,而对于经济改革的深层理论研究并不充
分。由于过分注重现实,往往陷入就事论事的圈子当中,方案很多,却无所适从。于
是便产生宁左勿右的思维方式。观念是受理论指导的。山东人要转变观念,必须加强
改革开放的基本理论研究。几千年来,衡量社会体制是否先进,方针政策是否正确,
重要的是看对生产力的解放程度,即促进个人权利平等和个人经济自由这一最始基的
链条。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成
”。千百年来,每一次积极的社会变革,都使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权利平等和个人自
由得到进一步的实现。以农村承包责任制为例,这一改革,把农民从经济活动中的附
庸地位变为主人,从而可以自由支配生产资料和产品,以至发挥出无穷的创造力。山
东在经济改革的战略决策中,必须加强基本理论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决策的民主化和
科学化,进一步明确改革的方向。
    三、淡化官本位意识,提升科技人才和科学研究的社会地位。西汉晁错上书皇帝
:如果要发展农业,就要“贵农而贱金玉”;如果要发展金玉,就要“贵金玉而贱农
”。讲的是首脑机关的经济政策和思想倾向,对调节经济结构的作用。上有好者,下
必甚焉。领导的思想认识上去了,下面的认识才能上去。同样的道理,要淡化“官念
”,提升科技人才的社会地位,也必须首先从作官人本身做起。一是政策,二是观念
。山东省要加强人才资源建设,必须有相应的政策作保证。要从政策上让科技人才“
贵”起来,“香”起来。另外,领导层的引导和倾向,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山东省应
该从现在做起,从不同的角度,用多样化的手段,例如典型引路、舆论引导、形象宣
传等渠道,营造做学问光荣、搞科技有出息的社会环境,让山东人从儿童起,就立志
献身科技事业,立志当科学家、当院士。如果山东省能成为中国科学家的摇篮,振兴
山东经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四、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增强不进则退的危机感。首先要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山
东的“富”只是小富,是小农经济标准的“富”,比起发达省市还算不上富。从发展
后劲上看,山东每年经济总投入远远比不上南方发达省份,以1992-1996年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为例,我省累计投资5483亿元,分别比广东、上海、江苏少3889亿元、2
32亿元、1360亿元。按正常投入产出比例计算,今后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将逐年加大。
一个单位、一个省市,当处在落后状态时,应当鼓励大家多注意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以激励斗志,鼓舞士气;当处在良好状态时,则应警示大家重视自已的弱点和不足。
山东省属于后一种情况,所以从各级领导思想上、从宣传导向上、从实际工作中,都
不应该盲目地宣扬自己的成绩和排位,相反应多多寻找自己的不足和弱点,时刻都有
危机感,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山东人在消费方面是比较保守的,没有消费的增长
就没有生产的发展,引导人们消费,特别是引导农民消费是山东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
重要课题。要从人们的预期心理、社会保障、思维方式、舆论宣传、经济杠杆等不同
侧面,把人们从保守的消费观念中解放出来。另外,从政策上应该鼓励富而思进的冒
尖户,用榜样的力量引导人们走出小富即安的思维定势。长岛县乐园村致富之后,干
部每年出国考察一次,村民每年出省考察一次,回村之后,集体找差距,论不足,每
年都有新指标,新道道,年年都上新台阶。这种思维方式和思进意识很值得提倡。

责任编校:马福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