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发资源到更新观念--“海上山东”战略观念述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9&rec=10&run=13



王福航  周春艳  蒋庆立

    经济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核心与基础,是通过经济手段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
资源的多寡、取得的难易及其成本高低就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之一。山东是
资源大省,其丰富程度和种类多样性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和基础条
件。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有强大竞争力
的优势产业与优势资源是一致的。但经济增长采取的是以资源总动员、大量投入劳动
力和资本的投入型数量扩张发展模式,走的是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发展道路,对自
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强度已达到了空前水平,资源与发展的矛盾已多角度地呈现
出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和排斥,资源带来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小。观念决
定思路,思路解决出路。面对新的形势,经济要获得跨世纪的新发展,必须有新的思
路,站在新的起点,重新定位,去抓住新机遇,制订新举措,发挥新优势,取得新突
破。山东不仅要完善开发资源的观念,更需要进行观念更新,突破传统优势和经验设
定带来的观念束缚,在树立与开发新观念中碰撞出创意性决策和新的发展思路。“海
上山东”建设作为山东跨世纪发展新战略,是山东省根据省情,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
战略决策,放射着理性光芒,其决策中蕴含的超前观念,将给山东经济发展战略拓展
新境界带来重大启示。

一、树立“大”局观念,着眼创新思维
    作为决策和管理部门,应始终以全新的观念,超前的意识,宽广的视野,去把握
世界大势,不但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宏观管理,更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多辟新领域,多
提新命题,多出新思路。“海上山东”建设是山东两大跨世纪工程之一,1991年作为
全省发展战略进入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并在以后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这是一个
在观念层次提升基础上的创意决策,是在新的思维下的总体战略观。主要表现在,它
突破了传统海洋发展观念,放眼于世界与未来,与大山东的发展目标--经济强省相结
合,是长远的、全新的目标。
    首先,此战略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和世界海洋开发的大趋势。20世纪以来,
世界经济中心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环太平洋经济圈对中国与山东有着巨大的渗透力
和吸引力。海洋作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是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相互对
话的一个平台。自古至今,人类为征服海洋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诗篇。随着人类对
海洋认识不断加深和控制能力的增强,加之陆地资源、人口与环境问题加剧,向海洋
要空间、要资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目标。1960年法国提出“向海洋进军”,1
961年美国提出“美国必须开发海洋”的号召。德国、日本等国先后提出向海洋要物
质资料的战略。1990年第45届联合国大会发出倡仪,世界各国应把开发利用海洋列入
国家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开发利用海洋作为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未来的出
路之一,掀起了开发海洋的大潮。中国曾有辉煌的航海业,随着封建王朝的闭关锁国
,而走入了漠视海洋的歧途。近百年耻辱历史的教训,再次敲响了利用好海洋、维护
国家权益的警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提出了海上战略设想--到2000年建立起现代化
海洋开发体系和结构,开发能力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顺应世界海洋开发大势和国家
战略,制订一项方向性、根本性海洋发展战略成为人心所向。
    其次,此战略的诞生是对传统海洋观念的更新。山东对海洋资源的原始利用及开
发活动历史悠久。从东夷人捕鱼,到齐国提出“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治国方
略,到明清时“登莱二府”发展成中国北方著名的通商口岸,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山
东发展渔业,开发海岛,开发滩涂等,表明山东一直注视着这片沃土。但长期以来也
形成了一些观念定势和认识偏差。如“重陆轻海”观念,一提到海洋资源就想到的是
海洋水产资源,一提到国土就只是陆地上的山东区划,谈到对海洋的开发仍是以海上
渔业、航海运输业、制盐业为主的传统产业,而缺乏整体开发观念下的新产业。在“
海上山东”提出初期,有人还认为只要海上渔业产值超过了陆地种植业,就算完成了
任务。这种认识将大大妨碍对海洋资源的深入开发,妨碍海洋经济的整体发展。为此
,山东省在理论和实践中做了深入细致的准备,通过理论研讨,澄清人们的模糊观念
;通过8年的实践和探索(1991年提出战略,1998年召开全省“海上山东”建设工作会
议,制订了《“海上山东”开发建设规划》),制订了全新的“海上山东”战略;通
过宣传,让人们看到“海上山东”不仅是经济建设的一项日常工作,而是一种新的思
维,是高层次的带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方向性的新发展战略。它把山东的生存与发展
视野引向了海洋,让人们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海洋的综合开发效益和经济价值,促进
“海陆一体化观念”的形成,有了这种思想认识和观念,看问题、想事情,立足点就
会有很大的不同。
    再次,“海上山东”有创意,在于其决策的视角、定位独特而新颖。山东经济几
年来取得较高速度的发展,但资源与发展的矛盾也逐渐突出,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要
保持高速发展,不仅要推进各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还要寻求新的资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海上山东”定位于山东的长远发展目标,
是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和跨世纪战略而展开的。它为山东人民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新空
间,是山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前进基地,将为大山东的发展注入更大
的活力。总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几年的实践已证明,此战略是正确的
,以其超前性、领先性和获得的巨大成就,赢得了沿海省份和国外的关注。
    山东经济跨世纪发展正是需要这种全局的战略思维,树立大视野和大目标,开阔
胸怀,进行创新,为山东经济发展营造思想氛围。

二、树立新的资源观念,营造新的资源优势
    自然资源(包括海洋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
,山东丰富的海洋资源真正被认识到的只有海洋水产资源,粗放式的开发利用还带来
了浪费严重、开发程度不高、效益低等不良后果。其他丰富的资源没有受到充分重视
,更谈不上协调开发与管理、合理利用与保护、改造和培育资源了。“海上山东”战
略以崭新的资源观念,全面认识山东的自然资源、知识资源等,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
优势。
    首先,树立海洋国土资源观念。海洋是国土的认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开拓了资
源的新领域。山东国土不仅有15万平方公里的陆地,更有14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此时,海洋才在真正意义上被发现了。
    其次,树立大海洋资源观念,全面认识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山东在进行海洋国土
资源调查中,不再局限于水产与渔盐资源,而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评估。山东海岸线
长达1321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1/6,有岛屿326个,浅海滩涂面积2853万公顷,
有相当于陆地面积的近海域面积。资源方面:1.海洋水产资源种类多,资源丰富。2
.港口资源,有26个港口形成的吞吐能力巨大的港口群。3.盐业、盐化工资源极其丰
富。4.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金矿与煤矿十分丰富。5.滨海旅游资源
,沿海及海岛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都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6.海洋能源,潮汐能、温差能、波浪能等都可利用。7.广阔和立体的空间资源。海洋
是航运大通道;海洋娱乐业在发达国家已形成收入很高的产业;结合对外开放战略,
充分利用海洋的共享性,可以开拓外海和远洋资源。系统科学地把握了自然资源的情
况,在制订战略中才能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开发广度与深度结合起来
,理顺发展体系,才能突破因单一资源观念带来的产业落后,进而发展能发挥整体资
源优势的由海洋渔业、海洋化工、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旅游、海洋能源、机械业、海
洋药品及服务业等构成的新的海洋产业体系。
    再次,树立软资源观念,走点石成金之路。自然资源再丰富仍是低位资源,在开
发利用中只有依靠高位资源(知识、科技等)的介入,才能有高效益的回报,否则只能
是低层位运行。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国际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经济发展
从依赖资源与资金转向了依靠技术和知识,技术尤其高新技术开发和高科技人才培育
,成为优先发展的对象。同时,信息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它将快速广
泛地涉取和提供科技、生产、市场等方面的信息,促进交流,催化科技进步与产业发
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信息资源成为经济发
展的一大条件。“海上山东”在提出和建设中,正是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与技术资源
丰富的条件,提出“科技兴海”战略,进行技术储备、推广和改造,以及人才培育,
并进一步加强海洋产业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真正加快科技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实
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注意国家政策的运用,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山东是沿海开放区和开发区,有正确的政策,包括国家和省里的优惠政策、一系列改
革开放吸引外资政策。“海上山东”是一个策略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充分利用了
这一发展动力源。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省里和沿海市地根据“海上山东”的规
划,根据各自区域的资源优势,确定骨干建设项目,明确优惠政策,落实开发主体,
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去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在构建海洋开发管理体制、加大海洋开发
投入力度、扩大海洋经济对外开放度、加强科技力量的整合、加强以法治海的法规体
系建设、奖励重大贡献者等方面都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一个目的,利用一切可
以利用的政策措施,为我所用,为发展所用。
    总之,诸如信息、知识、政策、创新环境、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后天获得的软
资源,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效益、层次等有点石成金的功效。尤其是未来资
源发展战略是以节能消耗、开源节流、低投高产为重点,通过动态资源优化配置达到
社会经济的超常规发展。这更要求我们树立先进的资源观念,注重软资源的开发与培
育,有偿、有度、有序地开发资源优势,发展资源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三、树立新的优势观,稳固经济腾飞的基点
    “海上山东”建设战略的立足点之一就是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海洋科技
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在这种前提下,“海上山东”几年的实践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在沿海省市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新的优势。但传统发展模式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后
果。21世纪,“海上山东”应避免新一轮发展中的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利用,去保
持自然资源优势的持续性。同时,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看,在世界市场中依靠自然
资源的丰富性及初级产品参加国际贸易并获得利益的方式已不再辉煌,因为现代科技
的发展使得产业与贸易结构不断高级化,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可以不断寻找到替代产品
,对产品进行深度加工,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的消耗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且提
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新的形势下,不
一定会带来经济优势。躺在传统优势里睡觉,必将受到经济规律的严惩。我们要把握
传统优势,树立新的优势,才能稳步走向更新的辉煌。
    首先,必须摒弃片面依赖自然资源优势的观念,重新认识自然资源优势在山东经
济发展中的地位。自然资源是生产的物质基础,但由其主导的传统产业再走高耗低效
的路子是没有前途的。我们要树立大资源观念,再次掀起开发大资源,发挥整体效益
的热潮,树立新的资源优势。在山东的海洋经济中,主体仍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传统产
业,以基础研究见长的科技优势仍要保持。现在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发挥和发展
这些优势,去带动新优势的出现。“海上山东”提出了“海洋资源综合开发战略”,
以资源优势优先发展海洋第一产业,逐渐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各市地也以区域
资源优势为依据确定了发展主体。
    其次,树立培育潜在优势观念。这不仅仅是去发掘传统优势的潜在力,而且要着
眼于开拓那些现在还没有优势,但在将来有极大生命力和潜质的领域。山东在发展海
水养殖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着捕捞资源日趋衰竭、近海养殖
近于饱和、名优海珍品走俏的新情况,因此,各地把高效新品种的养殖作为加快渔业
发展的主攻方向。同时,利用原料充足优势,加上现代化加工设备,进行资源转化,
使产品增值,形成新的优势。从整个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山东海洋经济中有潜力的主
导产业应在资金和知识密集型领域内,“海上山东”要利用信息化和知识化提供的机
遇,变科技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此,采取措施加速高科技的产业化进程,
尤其注重对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生物食品、生物新材料等最有突破优势和潜力的领域
的开发,这是海洋经济发展的一大产业趋势,有着无比宽广和美好的前景。
    再次,树立竞争优势观念。山东省在国民经济总量、国际化水平、政府管理、基
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等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在更大范围内
进行综合评估,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尤其是在竞争力方面,优势不明显。面对加人W
TO的挑战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投资自由化的形势,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相
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一定要崩紧竞争这根弦,积极
参与,抓住机遇,采取对策,才能不被排挤出大经济发展圈。因此,在发展中应追寻
“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原则,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升级,培育具有规模效益的外
向型优势产业群体;以支柱产业、名牌产品为依托,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创新机制
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在竞争中发展、保持并赢得某种优势注入活力,获得更多的市场
份额,增强企业竞争力。在横向对比中,不求全面开花,采取差异化战略,树立“新
、特”观念,结合山东实际,培育区域特色经济,寻得新增长点,提高成功率。对于
那些保持了较强竞争力的传统优势产品,山东省应发挥后起优势,高起点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构筑新型产业,在巩固原来优势的基础上,再创辉煌,形
成新的竞争优势。另外要看到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决定区域竞争优势是该区域的基础
设施、通讯条件、科技水平、创新能力、专业化程度和管理水平等综合性因素,而非
单纯的自然资源。山东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充分利用山东市场化进一步加强
的巨大潜力,加强基础建设、引进外技和外资,提高管理水平,为形成国际竞争的经
济优势创造大环境。

四、树立新的规划观,勾画科学的远景目标
    “海上山东”建设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科学地统一规划,分步骤有层
次地推进。从20世纪90年代初,山东省开始研究新情况,充分利用区位与资源优势,
尊重海洋特性,吸取陆地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避免或减少开发中的各种负效应,在科
学论证的基础上,制订发展规划,勾画“海上山东”的基本框架和轮廓,展示海洋开
发与保护的宏伟蓝图与远景,并不断完善丰富它。在内容、目标依据和编制方法上都
有了相应转变,显示出了新形势下的规划新观念和指导思想,具有超前性、长远性。
    第一,规划中树立高起点。高定位的观念,突出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海
上山东”的规划,立足于世界经济发展大势,为实现山东争取生存空间,谋求未来的
长期发展服务;掌握开发总体上的远景目标,把握住与各地资源优势相适应的开发方
向,选准切入点,在更大范围内选择发展方式,进行高层次的运作。这样的规划才能
适应跨世纪的要求,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在远景规划中,必须跳出单纯经济观念的局限,发展目标不应再是过去以
GDP等价值指标和主要产品的实物指标为主,而应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树立
综合效益观念。海洋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经济利益,而且是资源宝库、全球通道、生存
空间,具有居住、旅游、交往、科研、文化等多种功能。“海上山东”在规划中,除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还重点发展海洋油气、医药、精细化工、滨海旅游、海
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培植新的增长点,坚持依法治海,把海洋的开发利用与海洋
资源的培育、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发展
。还要把海洋产业建成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增加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建
成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蓝色产业聚集带。
    第三,树立规划中的系统观念。“海上山东”牵扯到多产业、多行业、多部门和
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部门间、各地区在海洋开发中的关键性、干扰性
、争夺性也非常突出。“海上山东”着眼宏观,树立综合平衡、统筹兼顾观念,处理
好近期与长期、海陆并举与合理布局,近海与远洋开发的关系,确立了科技兴海、外
向带动等发展原则,制订了省级的大规划。各地根据总体规划提出自己的行动方案和
对策,如“海上青岛”立足优势,以港口为龙头,水产为基础,加快旅游、造船等业
发展;“海上烟台”以渔业产业化为龙头;“海上东营”以开发滩涂为突破口等。大
规划与各地、业务部门各具特色的具体规划结合成为一个大的系统,相互促进,在实
践中升华,在升华中完善,真正发挥系统内各个环节的作用。
    第四,制订规划要树立市场化观念。过去制订发展规划,由于体制与环境的影响
,规划在产业的发展上很具体,并以指令性计划的形式传达给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改革的深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企业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政府
逐步从微观领域退出,价格机制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控作用非常明显,规划与决策
不再是行政命令下的东西,而是由市场主体自主决策。“海上山东”顺应世界市场中
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仍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保护产业,因为世界市场调整将会把
发达国家的类似产业调整到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只要加
大科技含量,就会有所作为。在建立新的海洋产业体系当中,也顺应了市场大势,稳
定第一产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总之,决策部门应着力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前瞻性
论证,经过大量市场调研,进行政策指导与引导,指明市场条件下重点鼓励和支持的
产业;不过多地纠缠于规划的具体细节,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外向带动,
去扩大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
    第五,树立规划的不断发展观念。规划作为实践的指导,不仅有科学性、可行性
,还有相对稳定性。但它又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深入、完善。“海上山东”
的提出是在廓清了许多模糊认识,参照国内外海洋开发经验与教训,立足山东实际的
基础上的科学预见。1991年-1992年山东制订20世纪最后10年的发展规划,对“海上
山东”理论认识和实践更上一层楼。1997年山东召开“海上山东”研讨会,提出了“
海上山东”新的发展规划。1998年根据山东经济发展总目标,又通过了新的《“海上
山东”开发建设规划》。只有依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规划,注入新内容,提出新标
准,使之不断完善,才能永远立于时代的前沿,引导我们去工作。
    山东只有立足实际,充分考虑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科学地自我定位
,把提高竞争力放在重要位置,量力而行,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就能合理确定发展
规划。

五、树立新的发展观,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面对广阔的海洋,人类通过科学技术来发展海洋经济,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是
历史的必然。而陆域经济带来的教训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环境
。这种破坏已威胁了人类。“海上山东”作为发展战略必须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以
什么样的发展观来指导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经济的发展,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海上山东”近10年的实践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
资源型海洋经济发展阶段,是粗放式的传统发展模式;第二阶段是逐渐转向应用高新
技术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发展阶段。此阶段虽然有了科技介入,但由于水平低,仍
存在浪费问题。而这种片面追求经济总量及扩张速度而不注重综合效益的发展是没有
前途的。1998年全省“海上山东”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建设“海上山东”就是充分发
挥我省海洋优势,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施科教兴海,开
发与保护并重,依法管理海洋。海洋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增长同科技进步、环境保护、
资金合理利用统一起来,是新的发展现。它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思维
方式,让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真正共生共存。面对新的挑战,山东必须摒弃过去那种
赶超型的发展战略,遵循经济规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去思考山东的未来。同时
要树立发展的素质观。素质是指发展质量、水平、效益、合理程度、竞争力等方面的
指标。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应以提高内涵为重点,强化管理为基础,转
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品自动化水平和科技含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地区布局的
优化,达到地区间、产业间、产业内部比例协调。山东为提高经济发展的成熟度,进
行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造旧产业、发展新产业,推进技术产业化;同时充分
利用本地与国内、国际市场,通过多种途径去培养各地区的市场主体,有竞争力的产
业和品牌,增强本区的经济活力、应变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以扩大对外开放为机遇,
注重潜在需求产品的开发,创造性地开拓区外市场,广泛融入国际经济当中,锻造自
己经济的品位和素质。
    另外,还要树立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观念。只有发展才能不断取得新成就,才能
发现新问题,为新一轮的发展提供切入点。在“海上山东”建设初期,重陆轻海的观
念仍然存在,许多人还没有树立起海陆并进的发展观,当“海上山东”建设不断取得
重大成绩,在山东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越来越大时,这种观念会自行消失的。海洋开
发层次低,产业规模小,正是发展速度低和规模小的表现。只有采取强有力措施,加
快发展,才能跟得上世界海洋产业的发展步伐。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全省经济的普遍现
象,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优化升级。但调整与优化不是孤立片面的,不可能完
全采用行政命令强制实行,只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市场化的要求下,去调整优化
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科技进步,淘汰落后产品,形成新产业。
    山东是经济大省,还不是经济强省,和其他地区比还有一定差距,必须加快发展
,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才能强化自我优势,提高自身竞争力。
    丰富的资源是巨大的财富,崭新的观念更是宝贵的财富。在21世纪,我们应进一
步更新观念,以更大的发展,使山东为全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校:马福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