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续修理论创新研究述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7&rec=67&run=13

庞新华

一、思想观念的创新
地方志的编纂,指导思想是应该首先明确的问题,这事关新方志的定位和方向。第一轮社会主义
新方志的编纂已明确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
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准确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史实。首轮
修志这些指导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续志要展现1978年以来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重点记
述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的社会变革。这个时期正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拨乱反正,坚持“一个
中心,两个基本点”,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同时也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与
时俱进,不断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时期。所以在坚持
首轮修志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应该突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指导地位。这一点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已成共识。有些文章中还提到了第二轮修志要体现“以人为
本”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研究思路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细化。总之,地方志编
纂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接受先进理论的检验和指导。这将为志书编纂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使编
纂理论和具体操作更加丰富多彩。
指导思想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原则性的规范,而在实际工作中人的观念的更新则更为复杂。从上世
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精神产品的商品属性也日益凸显,地方
志编修要实现“市场化、产业化”,成为这一时期最响的口号,传统的修志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
击。“把文化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优势,开发文化资源,通过文化产品的形式,为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服务。”“由于方志产品的商品性,方志事业也要逐渐发展为方志产业。”“立足国内国
际两个文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方志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树立信息化理念,用信息化带
动地方志产业化。”这些观点代表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路向。与一开始对“市场化、产业化”的追捧
和倡导相比,近两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趋理性和实际,很多修志同仁都认识到,市场化绝不是简单
地把这项事业推向市场,放之任之,而是要找到地方志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形成健康、持续发展的
方志产业,这是一个值得系统研究和不断实践的课题。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容易把地方志和地方志工作视为一种“一支笔编书”,“出一本书”的
“青灯黄卷”书斋案头工作,而不是代代相承、世世相传,连续不断,持续发展的文化事业。所以实
现由传统“笔式文本观”向现代“事业发展观”的真正转变,必须破除‘一阵子行为’和‘一本书主
义’的旧观念,树立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新观念。传统修志要求史志人员“守得清贫,耐得寂寞”,
而各级各地史志机构也无意识中把自己在政府机构中边缘化,造成了很多地方首轮修志“等靠要”的
被动局面。所以树立“真抓实干,争创一流”的新观念和“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修志精神,
努力实现“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是续修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思想问题。总之,二轮修志要突破
传统修志的旧思想,树立现代修志的新观念。
此外,梁滨久先生对“唯地方有志的观念和唯地方志独尊的局面”的批判,及其倡导的“官修、
民修、企业修、社团修、联合修的多元化格局”和“志不为地域和部门所专擅”的修志观念,在今天
地方志编纂逐步实现法制化的形势下,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二、体例的创新
方志体例,是指方志的体裁、凡例、结构与章法的总称。“在现代方志的编纂中,体裁上要求坚
持述、记、志、传、图、表、录等诸体并用,而以志为主体;结构上要坚持横分门类,纵述历史,归
属得当,特色鲜明,标题妥当,特点突出;撰修方法上纵述事实,寓论于事,坚持用事实说话,因事
系人,点面结合;在章法上行文规范、统一、通顺、简洁、朴实。”体例的创新涉及面广,牵扯问题
多,以下从结构、体裁、章法三个方面回顾近几年的研究状况。
(1)结构志书的结构,即篇目设计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两种:章节体和纲目体。近十年来对志书结
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章节体和纲目体各自的优势和弊端;二是结构创新的理论探索和
实践经验总结。
章节体是19世纪末在西方教科书等著作体裁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结构设置形式,后被应用到方志编
纂当中。章节体结构严密,层次清晰,篇章节目层层统辖,便于反映事物的系统结构状态;内容纵横,
交相联系,便于揭示事物的前因后果,能形成完整的地情资料,具有立体感。但其弊端也很明显,显
的呆板,缺乏灵活多样性,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格式化、模式化印象,并且给组织编写也明显增加了
难度。全国首轮新志普遍采用了章节体的形式,所以就多数而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过于求全,
面面俱到;二是过分强调横分,横分层次过多;三是过分强调按逻辑的概念结合部门分工分类,而忽
视了按专题和历史事件分类立目;四是过分强调史志区分。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方面是志书中相当一
部分内容,比较琐碎、单薄,大多是一些小单元的起源兴革,缺乏整体性和深度;另一方面是割裂了
事物的联系,淹没了重大的历史事件,重点、特点不突出,却收进了许多作用不大的微观资料,造成
整部志书交叉重复多,自相矛盾多。”对章节体这种志书表现形式的优点和缺陷,方志界观点比较统
一,首轮修志实践也证明了这些论断。
鉴于章节体在志书编纂中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第二轮修志很多地方开始尝试采用纲目体。纲目
体是志书编纂的一种传统的结构形式,历代旧方志都采用此种体式,所以第二轮修志体例结构的创新
多少有一点返璞归真的味道。二轮修志所采用的纲目体和传统意义上的纲目体有很大差别,严格来说,
现行纲目体是一种篇章和条目的结合,“以篇章或篇章节为篇目骨架,最后一个层次以条目形式排列,
将两体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分别发挥两体之长而避其短。”现行纲目体吸收了传统纲目体“分类醒目,
眉目清晰,纲举目张,便于查阅”的优越性和首轮志书章节体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纲目体可能更适
用于志书。“比之辞书,在反映历史规律、区域特点上更便捷;比之年鉴,所提供的资料更系统、更
翔实、更权威。它既是志书的基本单位,又对微观内容分离,根据不同情况在条目内设置子目,方便
查阅和检索。”而且编修年鉴采用纲目体,多年积累的大量现成资料和已形成的编修网络可资借鉴,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所以,二轮修志采用纲目体作为修志体例的一种创新,从实践和理论上都已经
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肯定。
(2)体裁方志体裁是方志的文字表现形式。中国地方志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建立了相对完整固定
的编修体裁。1998年颁布的《关于地方编纂工作的规定》,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地方
志的体裁应包含述、记、志、传、图、表、录等7种形式。这是历代方志编修理论与实践的总结、提
炼,具有合理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也是方志保持自身价值,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方志文字表现形式
的相对固定,使体裁创新只能局限于各种形式的具体操作之中,创新空间相对较小。所以方志界有关
体裁的创新,研究成果很少。郭凤岐先生在其文章中提到首轮修志在体式结构等形式上对旧志的创新,
“既有微观的,又有中观的,还有宏观的”,颇有新意;文章对新旧志书的述、图、附录做了详细的
对比,对第二轮修志体裁的创新很有启示。
(3)章法方志的章法标准是对志书撰写的一般性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志书断限、志书文体、编纂
原则、立传标准、行文规定等。本文主要考察生不立传、述而不作、以事系人、秉笔直书、横排竖写
几个志书编修中的热点问题。
早在第一轮修志当中,就有人对地方志“生不立传”的原则提出了异议,随着修志工作的深入,
方志界有关于此的学术争论也日渐增多。对“生不立传” 的争论, 笔者以为可以暂且搁置,把研究
的重心移置于如何做好“以事系人”的工作上,认识人物入志重要性,拓展人物入志空间。对此蓝日
基同志提出了六点具有代表性的解决办法。一是记述各项事业要加大“以事系人”的力度;二是在人
物志或相关篇章设人物简介;三是在相关的篇章里设人物节;四是在相关篇章后设附人物事迹介绍或
人物表;五是在附录中收录记述人物的报道或调查报告;六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变通人物入志标准,
扩大人物入志范围。这些做法在部分续修志书中已付诸实践,这一问题的具体操作各地各级志书可以
根据实际灵活掌握。
“横排竖写”是志书最基本的编纂体例,即横排类目,纵写史实。“横排竖写”的优势和劣势皆
很明显。“优势在于排列有序,便于查找,可以容纳较多的资料。劣势在于整体性、宏观性较差。”
经过第一轮修志,方志界已认识到绝对的“横排竖写”很难做到,部分志书“横分过度,层次太多,
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地割裂了事物的内在联系,使多姿多彩的历史变成一个薄薄的平面。”所以,有人
已提出“以横为主、纵横结合、宜横则横、宜纵则纵”的篇目设计原则,作为“横排竖写”、“事以
类聚”的补充。笔者认为以上这种提法符合客观实际,在第二轮修志中还可以适当使用。“横排竖写”
进一步展开就是“横不缺项,纵不断线”。这一问题的处理也要掌握“适度”的原则。片面追求实现
“横不缺项,纵不断线”,势必造成志书的“大、全、平、同”,千志一面。当然,作为史、志体例
的重要区别,在第二轮修志中还是要在坚持“横排竖写”的编纂原则,保持志书自身特色的基础上,
修出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当前方志界对“述而不作”的编纂原则也存在较大争议,其实关键是对其缺乏科学的理解。雷坚
先生认为“‘述而不作’特指行文只叙不议,以资料说话,不事夸张和形容,寓褒贬于叙述之中,而
不是指汇集资料做成大拼盘。”绝对的“述而不作”没有可能,因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生活中,
其思维、行为方式不可避免有时代的印记,大到志书的编纂指导思想,小到资料的取舍选择,都可以
说明这一点。此外,有人主张“既然是一种著述,就不能绝对的‘述而不论’,主张在述体中有画龙
点睛之论。”笔者以为所谓“画龙点睛之论”,有时只是一相情愿,观点评价因人而异,具有很强的
主观性,如何知道就是点睛之笔,标准不一。有人主张借用章学诚的“三书说”,搞资料长编和志书
简编,附加一部分副产品,对现有志书进行彻底改革,附带解决述、论、资料的矛盾,这一做法还有
待于进一步实践的检验。

三、内容功能的创新
第二轮修志正值改革开放的盛世,中国经历了历史上空前的变革和民族振兴。人们思想观念的嬗
变、政治生活的文明开放、文化的自由繁荣都以各自的角度阐释了这个大变革时代的时代特征。续修
应浓墨重彩记述这些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
经济的飞速发展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特征,所以续志要反映这个时代,反映巨大的历史变革,记
述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业绩,就一定要在经济部类上下一番功夫。优先选择那些对当前具有经世致用
的资料入志,如科技、文化、教育、企业、通讯、交通、旅游、社会、人文景观,使续志内容贴近社
会、贴近读者、贴近生活。当然对这一时期一些社会热点,如下岗失业、收入差距、农民负担、国有
资产流失等问题,续志也应客观反映。第二轮修志除了要抓住改革开放这一主题之外,还要沿着大众
化的方向,把记述重心进一步下移;沿着社会化的方向,把记述重心进一步外延。所谓大众化就是要
求续修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方志产品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续修的社会化方向是由方志事
业的社会化趋势所决定的,作为整个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地方志应该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
用。这一宏观性的问题为地方志续修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路向和理论指导。李兆群先生在其文章中提到
“所谓新内容,不仅指新产生的有时代特色的事物,还包含用新的载体记录的内容。”这里的新载体
记录的内容指绘画、摄影、电影、电视等以多种媒体为载体的实物资料,二轮修志中的彩色图版可能
会借助这些资料,倘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连同这些新内容的记录载体一起收录,那么作为资料性著
作的地方志,对实物资料的收录将会开辟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该观点对地方志资料收集特别是对
电子版志书的制作和地方志网站的建设,很有启发意义。
地方志具有自身的特殊价值,具有其他文献无法替代的独特功能,所以各级志书受到历代官府的
重视。地方志在历史上形成了“资治、教化、存史”三大功能,今人称之为“继承历史、服务当代、
有益后世”。刘献华先生在其文章中把新方志的功能归纳为四性:资料性、著述性、服务性、市场性。
其中市场性是新方志功能的新特点,在第一轮修志中已有所体现和尝试。文章认为“这是在市场条件
下功能的新发展,是新方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崭新开发,是方志事业在未来社会永不衰竭的生
命力之所在。”作者还进一步阐述了方志事业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的具体措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刘善泳先生在其文章中提出了要加强和挖掘地方志的社会生态记录功能,很有新意。作者跳出了
传统地方志功能的束缚,认为“社会生态包含了人文状况、社会意识、人际关系等丰富的内容,地方
志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民间立场,全面完整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状态。在操作中注重调查
研究,注意记述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加大附录比例,增加附记内容。”这一观点对开拓续修工作思路、
提升理论研究质量具有启示作用,可以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20余年的修志实践证明,地方志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三个方面,与我们的社会、政治、
军事、经济、文化,甚至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人提出要把各级地方志部门变为“地方志编纂
中心、地情资料信息中心和面向社会的地情咨询中心”,可见这项事业理应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
生活、文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此外,修志手段的创新在第二轮修志中也得到了方志界的重视。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替代了传
统的修志方式,各地基本实现了地方志工作的现代化,即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把
各种数据、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处理,进一步实现在线修志和数字方志馆,从而
使地方志信息资料成为数字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甚至提出,地方志编纂手段上的现
代化,可以说是志书所有创新方面的最大创新。数字化、网络化,极大方便了地方志的编修、保存、
传播和应用,这对文字志书,是一次大的革命,同时也对地方志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者单位:济南市史志办公室,本文曾发表于《黑龙江史志》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