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志·民俗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82&run=13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陈光林 主编 刘德龙 李万鹏 张玉坤 山曼
副主编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6年 3000册 300千字 523页 彩图 12码 58.00

ISBN7-209-01920-0

《山东省志·民俗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90年,1996年正式出版。全书以篇、章、
节层次划分, 共设8篇:生产贸易交通民俗、家族社区民俗、衣食住行民俗、人生礼
仪民俗、 岁时节庆民俗、民间游艺民俗、少数民族民俗、民俗研究。上限始于184 0
年,下限至1990年。部分内容上溯至事物发端。民俗研究一篇延至1995年。
山东民俗源远流长,代代传承。早在新石器时期,反映东夷文化的民俗就在山东
地区大量存在。
商周时期,特别是齐鲁封建之后,山东曾经出现过列国殊俗的局面,但随着孔孟
学说的形成,便逐步树立起齐鲁礼仪之邦的整体形象。从此,以“礼”为核心的山东
民俗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处于主导地位。
历史上的齐、鲁民俗之别,对后来山东民俗的地区差异与复杂多样有较为深刻的
影响。姜尚治齐,采取的是“因其俗,简其礼”的政策,因此齐俗继承东夷文化传统,
较少受宗周礼制的束缚,其通商惠工、尊贤尚功等行事,更带有商品经济的色彩。鲁
俗则试图用周礼来替代原有的文化传统,其敦本抑末、崇礼重教,更带有自然经济的
色彩。齐鲁风俗虽有如上区别,但是,同源于东夷文化的传统,又都以礼义为民俗思
想和民俗行事的核心,齐地化礼成俗,无为而治,鲁地以礼易俗,广行教化,方法的
不同,并不能改变基本内容的一致。这一时期兴起的孔孟儒家学说,对山东地区包括
民俗在内的传承文化起了极大的规范作用。孔子所谓“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就是对这一时期山东民俗文化殊途同归的一个基本概括。
秦汉一统之后,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孔孟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主流,山东地区的民俗进一步统一在儒家思想的框架之内,并形成为传统。其间
虽历经数次改朝换代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但以礼仪为核心的民俗文化传统并无大改
变。到了近代,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西方文化的影响,山东民俗开始向现代化演进。
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开始之后,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使一代新俗得以
生成发展,深深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新中国建立初期,广大人民群众破旧俗、树新风,新风新尚逐渐形成,有力地推
动了山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山东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民俗事象层出不穷,具有强烈的
时代气息。
山东民俗,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表现出自身的多样性、地域性。山东腹地济南、
青州、泰安、兖州一带,一向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可作为山东民俗的代表。
这一地区的曲阜、邹城为孔孟故里,泰安有五岳之首的泰山,民俗特色尤为显著。孔
孟家族习俗不仅影响当地,而且远及于国内外。
东部沿海地区,渔业习俗和外出经商的习俗最为突出。渔村以日照、荣成、蓬莱、
长岛等地最具典型性。蓬莱、龙口(黄县)、莱州(掖县)沿海地带居民,沿袭“齐人好
逐利”的传统,外出经商的习俗历代不衰。
鲁东南的沂蒙山区,古代文化发祥较早,既有山地特色,又较多地保留着传统的
民俗事象。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一系列良风佳俗,在新中国建立后又
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
鲁西南、鲁西北地区为黄河冲积平原,民俗事象与古老的黄河紧密相连,独具特
色。其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民间工艺(如剪纸、刺绣)等,都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山东的城市民俗也能独成系列,其中又有各种不同类型。济南是一座千年古城,
旧街巷、老字号、古风古俗遍地。它同时又是一座泉城与湖城,北国江南的风采为天
下所独有。青岛是一座百年之间拔地而起的新兴城市,现代城市的气氛最为浓烈。
山东民俗文化由古及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谋职等原因,不断发生地域之间的
交流,表现于民俗演变,形成了吸收与开放兼有的态势,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该志获2005年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李天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