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287&run=13

《夏津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刘承智 主编 潘友林 王德河 副主编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1年 4000册 937千字 744页 彩图 8码 43.00元
ISBN7-209-00744-X

夏津县志的纂修以明嘉靖本最早,嘉靖十九年(1540)夏津知县易时中编修。其后
依次为清乾隆本,亦称《夏津县志前编》,乾隆六年(1741)夏津知县方学成纂修;民
国本、亦称《夏津县志续编》,由夏津县长谢锡文纂修。另有《夏津县志》 (古本集
注),2001年3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713千字 。该书集夏津明嘉靖、清乾隆、民
国三种版本于一册。
新编《夏津县志》 自1982年2月启纂,上限为1840年,下限为1985年。其中部分
章节资料适当上溯或下延。 建置沿革和大事记上限自建县始,大事记下限则延至198
9年11月。 全书除序、凡例、概述、附录、跋外,设26编,依次为:大事记、建置、
自然地理、人口、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商业、工商·物价、财税、金融、交通
·邮电、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劳动人事、民政、公安·司法、军事、文化·
宣传、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人物、风俗、杂志。
夏津县位于山东省西北边陲,属华北黄泛平原的一部分。东跨马颊河与高唐县为
邻, 西临卫运河与河北省清河县相望。南靠临清市,北接平原县、武城县。总面积8
71.9平方千米, 耕地5.6万公顷。境内气候差异小,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区, 四季分明,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其中三分
之二集中于夏季。 无霜期190天左右。夏津县历史悠久,春秋时即为“齐晋会盟之要
津”。战国时先后属齐、赵地。西汉初置“”,是为置县之始。隋开皇十六年 (59
6)县迁今县城址,又别置夏津县于今县城以北30里之孙生镇(即今新盛店)。唐天宝
元年(742) 改县为夏津县至今。夏津之名是因“齐晋会盟要津”而得,因为“诸侯
会盟”亦称“夏盟”,故得名曰“夏津”。夏津县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名人代出,
先后出现北魏台阁大臣崔光,史学家《十六国春秋》著者崔鸿,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张
金称,金代诗人宋九嘉、刘涛等。当代有作家刘真、晋驼等。
夏津县全县共有土地8.7万公顷,可利用面积6.7万公顷。地表水自产径流量年平
均1189万立方米,引进客水年平均1.85亿立方米,地下水总蓄水量为13亿立方米,平
水年可利用5715万立方米。1985年,全县辖5镇、15乡,506个行政村(530个自然村),
44.1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万人。
夏津县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主要作物有棉花、小麦等。得天独厚的土壤、
气候条件尤宜于棉花生长。夏津县植棉历史悠久,素有“银夏津”之称。自元朝引种
棉花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 ,清末民初全县棉田面积占总耕地的70%,1956年全县
棉总产达28.5万担,列山东省之首。1986年,国家农牧渔业部确定夏津县为优势棉生
产基地县和棉花出口基地县。1987年,棉花总产量5050万千克,居全国第二位,人均
贡献列全国第一名。 198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93亿元,粮食总产量1.8亿千克,棉
花总产量550万千克。
林果业是夏津县第二大优势产业。纵贯全县境内的两条黄河故道,为林果业发展
提供了优越条件, 大堤内外,林果树木密布绵亘数十千米。果品品种达20余种。198
5年,全县共有果园面积2200公顷,果品产量1432万千克,夏津县素有“小杂果之乡”
的美誉。 1983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05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06%。林木面积
6053公顷, 覆盖率为6.95%。1985年,木材蓄积量为9.95万立方米,抱头毛白杨为夏
津县特产优良乡土树种,适于密植。其木质坚实,色白而细腻,是优良的绿化、用材
树种。1983年11月,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定为全国六个毛白杨优良树种之一。
夏津县历史上工业生产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发挥夏津的地理位置、资
源、 环境等优势,工业有了长足发展。1985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l.704亿元。夏
津是工艺品生产大县,产有绢花、条柳编等20多个系列,3000多个花色品种。珍珠琪
是夏津县传统特产食品, 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具有久煮不粘不烂,如银屑碎玉,晶
莹透明,食之软腻柔韧,别具风味。益和成糕点是传统茶食,有30余个花色品种,具
造型美观,色泽鲜艳,香甜不腻,脆嫩可口,耐贮存等特点。锦,亦称夏津花土布,
是夏津县传统棉纺织品,纯棉质地,图案色彩艳丽,用于制做服装、被褥。
新编《夏津县志》突出地方特点,将农业列为大编,其中尤重棉花,对棉花的栽
培管理及摘拾储存等都作了详细记述。
新编《夏津县志》1994年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李宏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