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县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281&run=13

《陵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尼清云 主编 蔡茂顺 房书阁 刘玉印 副主编
彩图 13码 内部印行

陵县修志始于明朝。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知县孙炳主修《陵县志》,共八卷;
明万历甲辰年(1604),知县宋文明主修《陵县志》;清康熙十二年(1673),知县史
廷主修《陵县志》,共六卷;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知县沈淮总纂,候选知县李图、
直隶候补知县沈燮昌、举人王诚分纂,共22卷、20余万字;清光绪元年(1875),知县
戴杰主修《陵县志》;民国二十四年(1935) ,县长苗恩波修《陵县续志》,共4册。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钱应显、邢宝英修纂《陵县乡土志》1卷。另外,1960年、
1962年都曾经编写过县志,皆因种种原因而中断。
新编《陵县志》始于1980年,1985年出版。上限1840年,下限1981年,个别内容
根据需要,上下略有浮动。全志共设大事记、概述、地理、自然、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人物、社会、附录11篇和编后记。
陵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历史悠久,名称屡经变易,区域多次变迁。远在夏、商、
周时代,属鬲氏国。西汉初年(前260) ,置安德县,县治在今陵县城。明洪武十三年
(1380),称陵县。县境属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呈西高东低之势,
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5度。境内河道
均为地下河,属季节性河流。主要有3条干流和24条支流,河道总长度497.9千米,流
域面积1420平方千米。境内生物资源较为丰富。陵西一带种植的“德州西瓜”及培育
的“德州驴” 驰名全国。全县总面积1420平方千米。1984年,辖6镇、18乡,1207个
村。 总人口536441人,其中,汉族519353人,回族、蒙古族、朝鲜族、满族等8个少
数民族17088人。
陵县是小麦、棉花重要产地。1984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8294万千克,棉花(皮
棉)总产达到4510万千克。1983年,农业总产值33135万元,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农
村人口平均收入511元。 1949年以前,陵县谈不上有什么工业,只有几十盘红炉和一
些家庭作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已经拥有机械制造、
纺织、 化工、 建材、 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工厂企业135家,主要产品47种。
198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8749万元。全县拥有商业网点3565个,从业人员9137人。
1983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5097万元。
陵县主要是公路交通。通车里程308千米,其中沥青路面219千米。1983年,全县
拥有汽车542部, 拖拉机2200台,年货运量36万吨。全县拥有邮电局、支局24处,正
式职工173人,邮路总长2243千米。1981年全县拥有小学1063所,联办初中101所,县
办高中9所, 在校学生98820人,入学率占94%。另有幼儿园692所,师范学校1所,电
视大学1所,函授站1个。
陵县主要名胜古迹有:唐平原郡故城遗址、秦汉墓群、平原君墓、东方朔画赞碑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