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254&run=13

《东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展衍振 主编 梁瑛 王一民 副主编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年 6500册 838千字 633页 彩图 14码 28.00

ISBN7-209-00326-6

东平修志始于明朝中叶,至本次修志共12修。明嘉靖十八年(1539),东平州学政
凌云修《东平州志》,创东平修志之始,此志书年久失传。万历五年(1577),东平知
州邱如嵩修《东平州志》,原志8卷,已失传。清康熙十二年(1673) 东平知州张承赐
修《东平州志》;此后,清代又先后6次编修《东平州志》:康熙十九年(1680) 知州
张聪修;康熙五十九年(1720)知州李继唐修;乾隆三十六年(1771)知州沈维基修;道
光五年(1825)知州周云凤修;光绪七年(1881)知州左宜似修;光绪三十三年(1907)王
洪瑞主修。民国25年(1936),东平县县长张志熙主修《东平县志》,为铅印古线装本,
16开,共17卷,40余万字。新中国成立后,1962年《东平县志》曾启动编纂工作,并
整理出部分志稿资料, 至1964年工作中止。1979年修志工作重新启动。1980年9月整
理印发了1962年编写的部分志稿。
1981年6月,编修新志书工作启动,共搜集文字资料1300余万字、图片资料300余
幅,1988年付梓印刷,1989年出版。本志上限1735年,下限1985年。全书除序、凡例、
概述、大事记、附录、后记外,正文由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综述、农业、林
业、水利、东平湖、工业、城乡建设、交通·邮电、商业、财税、金融、党派·政协
·社团、政权、民政、劳动·人事、政法、军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
社会、人物等27编组成。共123章、425节。
东平古称东原,因《尚书·禹贡》中有“大野既潴,东原底平”之说而得名。县
境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泰山脚下。周至汉代,境内曾设国、邑、县。隋、唐时期,境内
设宿城、须昌等县。唐贞元四年(788) ,宿城县改名东平县,此为东平县名之始。19
85年底, 全县共辖6镇、14乡,总面积1269.5平方千米,人口67.1万人。境内地势北
高南低、东高西低。低山丘陵、平原洼地、河流湖泊各占县境面积的1/3。
东平物产丰富。农业优势突出,粮、棉、油、瓜、果、蛋、奶农副产品品种齐全,
是全国粮食、油料和鲁西黄牛、小尾寒羊生产调运基地县。水产业是东平另一大优势
产业, 境内的东平湖常年水面627平方千米,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泊和重要的淡水
渔业基地。价值较高的水生植物有芡、菱、藕、蒲、苇等;水生动物有鲤、鲫、鲢、
鳖、蟹、虾、大雁、麻鸭等。东平是山东省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东平湖三面环山,
湖中有岛,山水相映,风景秀丽,1985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风景名胜区。东平是
山东省文物大县, 有古遗址、墓群、石刻、造像、摩崖刻经150处,其中省级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7处。县城西部的白佛山,有佛教石刻造像132尊,被载入《中华名胜大典》。
在东平故城出土的东汉“张迁颂碑”,现存于泰安岱庙内,被故宫博物馆列为历代书
法八件精品之一。矿产资源中以河沙最为丰富,多分布在大清河床及其两岸地带,储
量为600万立方米, 且每年淤增量约46万立方米。已探明的矿藏还有铁矿、石灰岩、
石英、云母、花岗石、大理石等。
1985年, 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5262万元, 粮食总产量达到24277万千克, 人均
361.8千克。 全县有78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唐龙轻身酒、麻纺制品在国际上获奖。
198 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5839万元,比1949年的690万元增长22倍。
1949年, 东平有小学190处,在校学生9584人;1985年,有小学556处,中学115
处。1985年,全县有科学技术协会15个、厂办科技机构11处,共有科技人员5064人。
新中国成立后,共取得较大科研成果50项,其中获省以上奖励的11项。1985年,共有
在职医务人员1346人, 乡村医生1274人;县区医院共有病床742张,增添大型现代医
疗器械215件,诊断治疗水平明显提高。新中国成立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霍乱、
鼠疫、黑热病、疟疾等已被消灭,其他传染病、地方病、妇女常见病得到控制和及时
治疗。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科学知识得到普及。1985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2
‰。 居民的平均寿命由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70.64岁。其他如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等
事业也都有较大发展。
新编《东平县志》为了突出东平的地方特点,志书将“东平湖”从自然地理编中
分离出来,使其单独成编,编下设沿革、治理、蓄洪排灌、湖内生产、湖滨水产等章。
为了突出时代特色,志书所记事项的最后,都尽可能地用最新最实的资料和数据记载,
为社会各界乃至后世提供和保留了可靠的资料。
东平文化底蕴丰厚,历史上曾涌现出无数的俊士人杰,西汉有“大夏侯学”“小
夏侯学”的开创者夏侯胜、夏侯建;东汉有“建安七子”之一刘桢,宰辅和凝、王朴;
宋代有宰相梁适,状元梁灏、梁固,儿科医学家钱乙,画家梁楷;元代有状元霍西贤,
农学家王祯,戏曲家“小汉卿”--高文秀;明代有政治家王宪、杜三策;民国时期有
著名建筑师吕彦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更有无数优秀儿女为民族自由和国家
的独立而斗争。
新编《东平县志》1994年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袁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