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志·黄河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25&run=13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鲍锡成 主编 窦守宽 副主编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2年3000册 279千字 502页 彩图 34码 78.00元
ISBN7-209-01182-X

《山东省志·黄河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2年,1992年正式出版。全书以篇、章、
节层次划分, 共设6篇:流域特征、基础工作、防洪工程、防汛、兴利、管理。上限
始于事物发端,下限至1985年。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 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
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源地。黄河在历史上又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历代
对黄河治理深为关注。从大禹治水以来,4000多年间,有许多治河实践和治河方策。
春秋时代,筑堤御水;秦始皇统一黄河堤防;西汉贾让治河三策,后代评说不已;东
汉王景治河迄唐末800余年间,水患的记载较少;宋代3次回河故道,均告失败;元代
贾鲁堵口有所创新;明代治河名臣潘季驯,重视治理泥沙,主张以堤束水,以水攻沙;
清代治河大都循明代措施。历代治黄,都限于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条件,治理成效不
大。 自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 黄河改道迁徙26次, 大改道6次,决口1
500多次,洪水泛滥,灾害频仍,被称为“中国之忧患”。
山东黄河现行河道是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改道北流,
夺大清河入海后形成的。横穿山东,流经菏泽、聊城、泰安、德州、济南、惠民、东
营7地市25县市(区),河长617公里,在垦利县流入渤海。沿黄县市人口1311万人,耕
地145.47万公顷, 河滩有耕地8.27万公顷,居住有50.08万人。能源、矿藏丰富,交
通发达,黄河水资源丰沛,具有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在山东经济发展中占有
重要地位。
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多沙河流。黄河入海口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入海流路
在北起徒骇河南至支脉沟5450平方公里范围内,由于泥沙的不断淤积、延伸和流路的
摆动、改道,形成黄河河口三角洲,并在继续填海造陆。黄河水沙资源丰沛,水质良
好,充分开发利用,对加速发展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黄河改行现河道之初,因清政府无力堵口,且对堵口归故与改道的争论屡议不决,
任黄河泛滥。自咸丰五年(1855)至宣统三年(1911),有38年发生决溢。
1912年至1938年的27年间, 有19年发生决溢。193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在花园
口扒口,黄河改道南流,水淹豫皖苏,山东河道断流9年。
1946年,济南属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豫和渤海解放区尚
未连成一片,为防止水灾,保卫解放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先后分别成立冀鲁豫黄
河水利委员会、渤海区山东河务局及沿河各县治黄机构,领导和组织沿黄人民进行大
规模的复堤整险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黄河的治理。1950年成立黄河水利委
员会,负责统一治理黄河。
建国初期,借鉴前人经验,确定了“宽河固堤”方针和“依靠群众,保证不决口,
不改道,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要求。
1954年,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编制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195
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
的综合规划》,黄河进入全面开发治理的新阶段。
1975年8月淮河特大洪水成灾。 为吸取教训,水利电力部主持召开黄河下游防洪
座谈会,全面推广1965年试验成功的运用吸泥船吸黄河泥沙淤背固堤的施工方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治黄事业中贯彻“改革、开放、搞活”一系列方针
政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建设工程全面实行以三包(包投资、包质量、包工期)、
三保(保资金、保材料设备、保施工图纸)为内容的承包责任制;水利事业费实行预算
包干或定额包干;事业收入实行比例分成;生产单位实行盈亏包干、增收分成;在单
位内部建立岗位经济责任制,规定各项工程的承包和奖励办法。1980~1985年各项事
业收入1772万元, 年平均295.3万元,较1979年前增加18倍。同时,重视科学技术工
作,成绩显著。引黄放淤固堤经验和非金属涂料抗磨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该志获1994年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李天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