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中区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237&run=13

济宁市市中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郝明泉 主编 任广琴 王黎明 杨宝兰
林凤云 刘清义 孙学刚 卫平 副主编
济南齐鲁书社 1999年 2000册 846千字 822页 彩图 20码 135.00元
ISBN7-5333-0725-9

市中区境修志始于明代。自明弘治元年(1488) 至1927年,其间共修志13次,7次
成书。现存6部志书是:清康熙十二年(1673) 廖有恒修、杜通睿纂《济宁州志》,乾
隆五十年(1785)王道亨续修、盛百二补辑《济宁直隶州志》,道光二十年(1840)徐宗
干修《济宁直隶州志》,咸丰九年(1859)卢朝安纂修《济宁直隶州续志》,1926年潘
守廉修、邓际昌署《济宁直隶州续志》,1927年邓际昌署《济宁县州》。
新编《济宁市中区志》从1984年开始工作,并搜集各种资料500多万字;1998年8
月完成送审稿, 11月终审批准,次年8月付梓出版。本志上限不限,因事溯源,下限
至1995年底, 概述、大事记、政权政协、党派群团延至1998年6月。全志首设概述、
大事记,附录殿后;中设27卷,卷目为:建置·境域、自然地理、人口、经济综合管
理、城乡建设、工业、交通、邮电、商业、农业、粮油、财政·税务、金融、党派·
群团、政权·政协、民政、公安·司法、军事、劳动·人事、科技、教育、文化、卫
生、体育、方言、宗教·民俗、人物。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市中区是济宁市的中心城区,古运河由西而东,
迤逦南流。其建置始于秦,时称任城县。元至元八年(1271)更名济宁。1913年改济宁
县。1946年1月划济宁县城区设济宁市。1983年10月,济宁市组建省辖(地级) 市,原
济宁市改为市中区。1995年,辖4镇、4个街道办事处,151个行政村(居) 。总面积39
平方千米。有9个民族,人口33万,绝大多数为汉族居民。境内地势平坦,北高南低,
东高西低, 向西南倾斜。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林木覆盖率25%,
主要树种有槐、桐、楝、椿、杨、柳、松等。济宁玉堂酱菜,在清代曾作为晋京贡品,
京省驰名。地下煤矿资源丰富,总储量0.65亿吨,煤种为气煤,煤质稳定。水资源较
为丰富, 境内古运河、梁济运河、府河、越河、河、府河等6条河流属淮河流域
南四湖水系,水流总量6亿立方米。
1978年改革开放后,改变了基本属于消费城市区的落后面貌,以街道乡镇企业为
龙头,外向型经济为导向,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全面高速发
展。 1995年底,市中区乡镇企业总数780个,为1978年10倍;总产值5.7亿元,是197
8年的11倍。 全区累计批准三资企业70家,合同利用外资4300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
4.4亿元,比1949年增长72倍;1998年财政收入闯过亿元大关。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工农业产值比,1984年为5∶1,至
1995年为12∶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995年第一产业占3.9%,第二产业占50.73%,
第三产业占45.37%。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各项事业有很大发展。1995年,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4000元, 比1990年增加了1倍,农民人均收入2106元,比1990年增
长92%。
济宁是孔孟之乡,市中区是文化的中心,文化发达,历史悠久。唐代诗人李白寄
住任城20载,目睹繁华盛况,挥笔写下“壮观”二字;杜甫来此畅游古南池留下《与
任城许主薄游南池》著名诗篇;清乾隆帝屡下江南均驻跸济宁,每次必登太白楼赋诗;
清道光年间林则徐出任济宁河道总督,亲笔写下明代陈慕白诗句“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以此作为座右铭。现代济宁籍歌词作家乔羽,其作品享誉海内外。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文化事业获得更大发展。至1995年,形成覆盖全区的教育、文
化网络体系。 市中区人才济济,孙毓汶、孙如仅、霍维鼎文武3状元,马星驰、周爱
国、吴天墀3画家,民国政界要员潘复等皆为济宁籍。
济宁的兴衰与运河密切相关。元至元二十年(1283)大运河济宁段开挖,元至元二
十六年凿成,自此,杭州至大都(北京)运河全线通航。清代中叶,济宁商业发展达到
鼎盛,店铺逾千家,从业近万人,年营业额超亿元(银币)。运河的贯通也启动了济宁
的手工业,明末清初,北口的皮毛,江西的瓷器、江南的毛竹、木材等均集散于此,
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素有400名铜匠、500名竹匠、600名木匠、800名皮匠、1500名
铁匠之说。
市中区又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市民颇好说书唱戏,常聚唱于庭院茶舍中。济
宁土山,古运河两岸,书棚林立,茶社毗邻。逢年过节,又惯以舞龙灯,耍狮子,玩
花船,踩高跷等庆贺。由于历史的积淀,市区古迹较多,有县(市区)以上文物保护单
位十余处,其中济宁汉碑群是研究汉代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铁塔为全国七大古铁塔
之一,均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杨守亮 任广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