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235&run=13

昌乐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吴锡利 秦晓鸣 主编 赵起云 赵守诚 刘炳圣副
主编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2年 6000册 967千字 674页 彩图 16码 43.00

ISBN7-209-01032-7

昌乐县修志历史久远,因年代久远,战争频繁,现多已散佚。今尚存有:明嘉靖
《昌乐县志》、清嘉庆《昌乐县志》、清光绪《昌乐县乡土志》、民国《昌乐县续志》
等5种版本。 20世纪60年代初,昌乐县曾着手撰写第一代社会主义新方志,但因种种
原因中途辍笔。 1982年成立县史志办公室编写本志。历经九载,六易志稿,于199 1
年8月定稿付印。 志书断限起自1840年,下限除大事记、政治编至1990年外,其余各
编大体截止于1985年。采用记、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全志设:地理、政
治、 军事、经济、文化、社会、人物7编。全书前冠以概述、大事记2编,后设附录1
编。
昌乐县位于山东半岛内陆,泰沂山脉北麓至渤海山前平原之间。昌乐县境,古称
营丘。早在6000多年前,人类社会就在此繁衍生息。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始封
太公吕望于齐,都营丘。南北朝时期,北魏于境内始置都昌县。宋,取都昌一邑,意
为安乐,始置昌乐县,后改称安仁县,寻复昌乐县,属潍州。明、清、民国置昌乐县。
境内山地、丘陵、平原俱全,中西部多低山,东南部多丘陵,南北两端各有一平原地
带。 昌乐属东部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总面积1033平方千米。199 0
年昌乐县辖8镇、 14乡,868个行政村,总人口56.55万人。有汉族、满族、蒙古族、
回族、壮族、朝鲜族等1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128人(据1990年统计数字)。
昌乐自古以农为本。新中国成立前,农业生产一直水平低下。解放后,农业生产
力获得解放。西瓜、黄烟、棉花由于种植面广、量大、效益好,已成为县内三种主要
经济作物。境内林地面积达1.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7.2%,多种树种中,用材树
有槐、榆、楸、梧桐、杨、柳、松、柏、臭椿等;经济树有桃、杏、李、梨、枣、柿、
山楂、板栗、苹果、核桃、石榴、葡萄、樱桃、桑、文冠果、香椿等;观赏树有青桐、
法桐、枫、雪松、侧柏、冬青、垂柳、合欢等。水利设施主要为新中国成立后兴修。
新中国成立后, 工业发展迅速。1985年,全县有乡镇以上工业企业182家、村户办企
业272家; 有13种产品分获国家、部、省优称号,35种产品出口创汇。交通事业逐步
发展, 境内有干线公路100多千米。人民邮电事业、税务、金融、经济管理等都有很
大发展。
文化编分为教育、 科技、文化艺术、新闻、文物、卫生、体育等7章。教育章记
述昌乐古代的书院、私塾,昌乐的幼儿、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
业教育,农民职工教育,教职员,教育经费,勤工俭学,校舍改建等;科技章记述了
科技组织、科技服务、科技成果等;文化艺术章记述了文学艺术、文化活动、图书报
刊、业务机构等;新闻章中记述了报刊、通讯、广播、电视等的历史变革;文物章中
记述了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古碑碣、馆藏文物、纪念文物等;卫生章记述了卫
生机构、预防保健、医疗、医药等内容;体育章记述了传统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
育、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与经费等内容。
社会编分为风俗、方言、宗教三章。其中风俗章记述了昌乐人民历史上的生活生
产习俗、岁时习俗、礼仪习俗、迷信陋习以及社会新风;方言章记述了语音、语汇、
语法、谚语、歇后语等;宗教章记述了昌乐历史上传入和发展起来的佛、道、基督、
天主、伊斯兰等宗教和宗教管理。
人物编分为三章:第一章人物传略,记述了昌乐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古代的徐
平、王猛,近现代的王洪毅、李华亭等;第二章人物简介,简要介绍了昌乐近现代比
较著名的人物;第三章昌乐县革命烈士英名录,共记载了烈士637名。
昌乐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若干座古火山。复杂的地质构造和亿万年前频繁的火
山活动,为昌乐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已探明和开采的有蓝
宝石、石灰石、原煤、玄武石、钾长石、重晶石、矿泉水、金、银、铜等近20种。特
别是蓝宝石,有矿面积达350平方千米,在国内已发现的6个蓝宝石产区中名列榜首,
并以其品位高、储量大、质量好,引起国内外实业界的瞩目。
志书的附录部分收录了历代《昌乐县志》序、论文、碑记、诗词赋、民间故事、
历代修志记略、地方文献要目、政令文告等。
新编《昌乐县志》1994年获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张云祥 张树海 石国栋 孙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