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区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214&run=13

烟台市福山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柳宗铎 臧宜永 主编 孙治吾 林治楠
副主编
济南齐鲁书社 1990年 4000册 956千字 657页 彩图 9码 48.00元
ISBN7-5333-0196-X

福山修志始于明朝,现存最早《福山县志》是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宋大奎主修,
郭如泰等编纂的。 次由清康熙十一年 (1672) 罗博总裁、 鹿兆甲等编纂,乾隆元年
(1736)何乐善总裁、萧等编纂的县志。民国20年(1931)的《福山县志稿》由于宗潼
总纂,肖鸿藻多人编修。新编《福山区志》始修于1981年春,搜集各种资料4200多万
字, 照片1000多幅,历时8年,三易其稿,于1990年12月正式出版。上限不限,尽量
追溯到事物发端;下限到1985年。除序、概述、附录编后外,分志32编,依次为:建
置、自然地理、人口、农牧、林业、果业、水利、水产、工业、交通、邮电、商业、
粮食、工商·物价·计量、财税、金融、城建·环保、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
·司法、民政、华侨·港澳同胞、人事劳动、军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
风俗·宗教、方言、人物,共计155章、351节。
烟台市福山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北临黄海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
西与芝罘区、牟平区、栖霞市、蓬莱市接壤。福山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
6000年前新石器时期,境内就有人居住。商代、西周为莱国地,金天会九年(1131)设
福山县,此后历代沿之。1983年11月,改为烟台市辖区。1985年,全区设4乡、6镇,
辖302个行政村,人口287971人。全区总面积为584.82平方千米。地下矿藏较为丰富,
其中铜的储量26万吨,居全省首位,钼金属储量60万吨,系全国重点矿床之一。有经
济价值较高的多种海洋鱼类和其他海产品,盛产对虾、海参、螃蟹,质嫩肉美驰名中
外,尤其海参的质量为全国之冠。
1985年全区全年社会总产值4.84亿元, 比1949年增长41倍; 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2.48亿元,比1949年增长26倍;财政收入达2163万元,比1950年增长25倍。
1985年, 粮食每公顷产量达7867.5千克,工业产值达14664万元,社会商品零售
总额达10693万元,工农业总产值达36789万元。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职工年均工
资分别为1016.4元和874.8元。 农民收人提高快,人均纯收入513元,人均存款321.9
9元。
福山文化发达,历史悠久,加以受到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的文化习俗和宗教影响,
出现中国古老的道教,汉化了的佛教,欧洲的基督教、天主教等中外文化交融的景况。
著名书法家权希军、吴洪清、邹德忠、王廷凤、杜铁生等皆福山籍人。
新编《福山区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时代特点。全书围绕“三乡”,即华侨
之乡、苹果之乡、烹饪之乡,分别设置篇章。其中将“华侨·港澳同胞”单列一编,
记述福山人民自古以来乘槎浮海的悠久历史,各个时候华侨出国的起因、人数、地点
与分布。 福山区共有华侨16000多人,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志书全面系统地反映
了华侨爱国爱乡的多种活动。福山果业栽培历史悠久,是著名烟台苹果的主要产地,
1870年前后,西洋苹果传入福山,本地苹果被淘汰。所产“青香蕉”色绿如翠,五棱
突起,甘甜多汁,质脆清香,其品质被国家测定为选优标准;“红香蕉”色红如涂,
肉黄细嫩,芳香馥郁,曾获市优质奖,这两种苹果20世纪70年代即被列为优质特供品
种。大樱桃在省市评比中被评为优质果品。1985年,全区果园面积达5333公顷,占耕
地面积的32.7%,年产果品5200多万千克,果业收入占农业总收人的38.6%。福山烹
饪驰名中外,是胶东菜的发祥地,在全国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中最负盛名。早在宋朝
的“北食”即出自福山厨师之手。明清时代,福山烹饪技术传入宫廷。福山人在北京
开设的“金华馆”常供宫廷御膳。
福山地处海防前哨。为了突出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地位和福山人民对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的贡献,志中特设军事编,详述多次重大战事。
新编《福山区志》1994年获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孙乃祝 徐嘉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