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198&run=13

沂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王学彦 主编 李兴龙 耿杰三 副主编
济南齐鲁书杜 1996年 5000册 860千字 700页 彩图 12码 70.00元
ISBN7-5333-0525-6

沂源县始建于1944年,历史上未修过志。新编《沂源县志》1982年10月始修,共
搜集文字资料1700万字、 口碑资料100余万字,于1995年9月定稿付印。本志上限194
4年(部分内容至清代) ,下限1990年底,部分内容适当下延。全书设:建置、自然地
理、人口、经济管理、农业、林业、工业、商业、粮食、交通·邮电、财税、金融、
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政法、军事、民政、人事·劳动、教育、科技、
文化、体育、医药·卫生、风情习俗、人物等26编。
沂源县位于山东省中部沂蒙山区。 1944年5月由沂水、临朐、蒙阴县部分地域组
成, 总面积1732.13平方千米。因地处沂河源头而得名。最早的山东人“沂源猿人”
即孕育生长在沂源。元朝至民国时,沂源为沂水、临朐、蒙阴三县属地。1944年建县
后,先后隶属中共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和沂水专区、临沂专区、临沂地区行政公署,
1990年1月1日划归淄博市。沂源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层峦叠嶂,峰秀谷幽,
有山头2075个,河流1600条。境内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1990年
辖6镇、11乡,678个行政村、1039个自然村。有汉、回、蒙古、藏、满、壮、朝鲜族
7个民族,计567860人,少数民族人口占0.44%。
境内矿藏资源较多,有铁、金、银、铜、锌、煤炭、石膏、铝矾土、钾长石、石
灰石、石英石、方解石等。生物资源丰富,主产小麦、玉米、地瓜。沂源的土特名产
黄烟、苹果、花生、蚕茧久负盛名。家畜、家禽品种繁多,其中沂蒙黑山羊闻名全省。
野生动植物有上千个品种,其中沂源全蝎全省产量第一,享誉全国。沂源景色秀丽,
历史悠久。有著名的“沂源猿人”化石遗址、上崖洞旧石器遗址;有中儒林墓葬群和
一批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有东安古郡治所和古齐国长城遗址;有荆山寺、栖
真观、神清宫、织女洞、隋唐摩崖造像等古迹;有山东第四高峰鲁山森林风景区及北
方最大的岩溶洞群。杰出人物有明代吏部尚书杜泽、河南按察使江孔燧等。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中,沂源人民有12749人参军,有1768人为国捐躯。
1990年, 全县农业总产值16529万元;粮食总产148254吨,比1978年粮田面积减
少13%, 总产量增长7%;果品总产量3.9万吨,比1978年增长79%。全县林木覆盖率由
1978年的21%提高到32.3%, 被国家评为造林绿化先进单位。沂源工业起步较晚,194
9年, 全县工业产值仅1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1990年,全县工业产值达到2
730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2.3%。已形成采掘、电力、机械、建材、化工、玻璃、
造纸、纺织、制革、塑料、服装、食品等18种行业的工业体系,全县有各类工业企业
1333家。
1953年,全县第一条公路博沂路建成通车,翌年开通长途电话。1990年,全县公
路通车里程568.8千米,拥有客、货车2447辆,年客运量105万人次,货运量113万吨。
全县有邮电局、所19处,邮路总长257千米,邮电业务总收入286万元。随着经济的发
展,沂源县教育事业逐步建立起由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普通教育到业余教育的教育
体系。1990年,县城建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文博图书档案机构。乡(镇)建有广播放
大站、 文化站、电影放映队等。1978年至1990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29项,其中有41项
为省市级奖。
新编《沂源县志》重点突出了沂蒙革命老区特色,在政权政协、党派群团、民政、
军事等编章重点记述。在《军事》编中,重点记述了沂源人民抗击日伪的事迹及解放
战争中的南麻战役。自然地理编重点记述了作为沂蒙山腹地的沂源县的地貌、山崮、
河流、自然资源等特点。《沂源县志》在农业、林业等编,详细记述了沂源县在新中
国成立后,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种植果品、花椒、黄烟、药材等
经济作物的情况。
沂源县既是革命老区,同时又是贫困山区县。志书翔实地记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
级党委和政府采取综合措施,对沂源县进行扶贫开发的事例。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506元。
沂源虽然是山区农业县,但工业也有自己的特色。志书在记述这些内容时,重点
表现由“大跃进”时上马的一批工业企业,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进行经济政策调整时,
实事求是地保留了一批企业,后来这批企业成为全县的经济支柱。在工业编中,沂源
悠久的采煤业的发展变化情况记述的也较有特色。
新编《沂源县志》2005年获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袁艳玲 尹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