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县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186&run=13

《即墨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韩乃桂 主编 邵立教 孙鹏 陈志峻 副主编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1年 5000册 1500千字 1017页 彩图 23码 48.00元
ISBN7-5011-1198-7

即墨历史上曾多次修志,第一部成于明万历七年(1579)。清代三次修志,两次成
书刊行。 民国期间两次修志均未成。1958年重修仅成草稿。新编《即墨县志》修于1
982年, 1988年志书初稿完成,此后对志稿进行反复修改和加工,至1991年出版。全
书除序言、凡例、即墨要览、大事记和附录外,设:建置、自然环境、居民、城乡建
设、环境保护、农业、渔业、水利、工业、乡镇工业、电业、交通、邮电、商业、粮
油业、土特名产、财政·税务、金融、经济管理、党派社团、政权·政协、军事、公
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文化、文物古迹、教育、科技、体育、医药卫生、风
俗·宗教、方言、人物、杂记专志35篇。其断限时间上自1840年,为彰明因果源流,
个别篇章适当上溯;下断至1987年。1989年10月,县志送审稿写成后,恰逢即墨撤县
改市,故将1988年至1989年的有关资料附录于后。
《即墨县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从即墨固有的悠久历史和地理环境来反映地
方特色;从诸多新生事物的兴起发展来反映地方特色。如《商业》篇中突出了服装批
发市场这一新生事物对即墨的影响;从突出本地的优势来反映地方特色。如特设《土
特名产》篇与《文物古迹》篇。在《土特名产》篇中,重点记述了即墨的老酒与即墨
镶边这两种反映即墨古老文化的传统工艺。从各类事物的共性中突出个性来反映地方
特色。从篇目设置上来反映地方特色。如将“电业”从《工业》篇中分离出来单独设
篇,将《文物古迹》篇从文化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篇,并在全书最后特设《杂记》篇,
以收录有代表性的存史资料、考证、辨误、轶闻传说、诗文选辑等。
即墨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东濒黄海,南倚青岛、崂山,北与莱西县毗连,西与
胶州市、平度县为邻,东北衔接莱阳市,面积1780平方千米,纵距36千米,横长76千
米;内辖10个镇、20个乡,1033个行政村。即墨历史悠久,人类活动的足迹至少可以
上溯到4000年以前。秦统一中国后,即墨始定为县,属齐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即墨县属胶州专区,后几经变更,于1978年12月,改属青岛市。即墨东濒黄海,属沿
海暖温带季风气候,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降水量7
50.4毫米,相对湿度69%,日照时数2726.4小时。其东半部,海碧山翠,海岸线蜿蜒
曲折, 长达183千米,港湾岛屿罗布,浅海滩涂广阔,素擅“鱼盐之利”;西半部,
属胶东莱平原,平畴无际,土壤肥沃,河流环绕交汇,富产五谷。1987年,全县人口
为1000481人,以汉族人口居多,约占总人口的99.91%,其他民族有蒙古族、回族、
苗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瑶族、土家族、傣族、锡伯族、怒族等。
“即墨”是胶东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的地名。2300年前,即墨大夫刚正不阿、励精
图治,使地方“田野辟,民人给”,被齐威王“一鸣”而“封之万家”。嗣后,田单
破燕、田横入海、王吉立朝、童恢驯虎,蓝田之才华、王邦直之著述、郭刚正敢言、
李毓昌忠直不屈等等,这些名垂青史的人物和脍炙人口的故事为古老的即墨增添了光
彩。即墨人吃苦耐劳,刚正不阿,英杰代出。近代以来,即墨人民反抗压迫,抵御侵
略,追求真理,前仆后继,涌现出象王仁山、吕子人、李卓峰、刘懋德、李兆岐、魏
思文、徐达三、徐子兴、周浩然、聂仁花等革命先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即墨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沿海养殖业的发展,给
沿海地区带来无限生机;服装业的蓬勃发展,使即墨成为全国北方最大的服装专业批
发市场之一。对外贸易不断扩大,有近百种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窗
口。1949年,即墨的工农业总产值为550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占了89.95%;1978年,
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9981万元, 增长了近10倍,而其中的工业产值比重增加到54.5 4
%;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7175万元,其中的工业产值比重又上升为75.84%。
粮食总产量20世纪50年代前年生产1亿千克至1.5亿千克, 50年代至70年代产量在2亿
千克至2.5亿千克上徘徊, 80年代突破了4亿千克。 农民储蓄余额1957年为45万元,
1967年增至264万元, 1977年为767万元,1987年为9099万元;城镇居民储蓄余额195
7年为160万元,1967年增至270万元,1977年为311万元,1987年猛增为8322万元。
即墨历史源远流长,今天境内已经发现17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自明代中叶
到清代的300余年中,封建文化始在即墨积累和升华,形成了一个空前的文学小气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学艺术、
建筑等全方位结构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逐步形成。即墨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即墨城
西7千米处有一亿年前形成的马山柱状节理, 俗称石林。城东20千米处有鹤山,其山
东面有海, 风清气爽,南联崂山,迤丽多姿。鹤山东北3千米有明代的军事海防重地
鳌山卫旧址,今则为鳌山卫镇。游览胜地长门岩位于此东南16千米的黄海中。由鳌山
卫北行5千米至温泉, 有几百个大小泉眼。从鹤山或温泉到田横岛相去不远,2000年
前有田横属下的500名热血壮士在此演出了一幕慷慨壮烈的历史悲剧。
新编《即墨县志》1994年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王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