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地区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166&run=13

德州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徐洪岭 主编 张复海 张今三 副主编
济南齐鲁书社 1992年 4000册 1229千字 849页 彩图 68码 69.00元
ISBN7-5333-0304-0

德州地区是1950年5月建置的。新编《德州地区志》工作始于1982年4月,1992年
出版。《德州地区志》上限始于1840年,下限至1985年底止,个别方面的内容有所下
延,其中大事记延至1990年底。编排顺序首为概述、大事记、县(市)简况,中为专业
志,末为附录。专业志部分共有26编: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工业、
交通·邮电、城建·环保、商业、粮油、土特产品、财政·税务、金融、经济管理、
党派群团、政权·政务、公安·司法、民政、军事、文化、教育、卫生·医药、体育、
科技、宗教·民情、人物。
德州地区位于黄河下游北岸、山东西北部,北以四女寺减河为界,与河北省沧州
地区相邻;西以卫运河为界,与河北省衡水地区毗连;西南与聊城地区接壤;南隔黄
河与济南市相望;东靠惠民地区。总面积为12700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33%。
本地区夏属有鬲氏、季则氏等部落。西周及春秋时期属齐国。战国时分属齐赵二国。
三国时属魏。西晋时分属平原国、清河国等。唐代分属河北道德州、齐州等。明属济
南府。清朝分属济南府、武定府等。民国分别直属山东、河北省政府。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 1950年5月建德州地区,系由原渤海的沧南、泺北两专署合并而成。1985
年,德州地区辖有1个市、12个县,257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10617个自然村;人
口属19个民族,共569万人。
德州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出土的黑
陶器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传说禹王治水疏浚九河,本区就有五条。禹王亭
遗址在禹城县的十里望村南。三国时期文学家弥衡是临邑县弥家村人。唐代大书法家
颜真卿任平原郡太守时书写的《东方朔画赞碑》,至今保存在陵县颜公祠院内。宋代
古建筑--文庙,屹立在夏津县城。
德州地区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西汉末年,群雄四起。新王莽地皇二年 (公
元21年) ,平原人迟昭平(女)聚众数千人起义,抗官税,荡官衙,杀土豪。隋末,夏
津县人张金称、武城县人孙安祖、窦建德聚数千人起义于高鸡泊(今武城大洼),转战
于山东、河北一带。齐河人朱红灯领导的义和拳,在平原、齐河一带兴起,后遍布冀、
津、京,影响全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中,德州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齐河县的贾乃甫、马馥塘,参加了1921年王尽美、邓恩铭在
济南发起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贾、马是本区最早的共产党员。德州人民在抗日
战争、解放战争中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新编《德州地区志》,突出记述了农业、交通部类,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
环境使德州特点更为鲜明。德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
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尤适宜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
油料、瓜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其中宜棉面积达53万公顷之多,是全省、全国商品棉
基地之一。水资源丰富,地上黄河水可供利用;地下可供开采的淡水有147765万立方
米。交通方便,京杭大运河由此穿过;津浦铁路纵贯南北,德石铁路在德州市区与津
浦铁路交汇;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东北的木材,山西的煤炭,江南的柑橘,沿
海的水产品可通过这里向华北、华东等地疏散。地下还蕴藏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矿产资料。这里瓜果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分布广,品种多,产量大,质量优。
西瓜、 枣、梨、苹果、桃、杏、沙果、柿、葡萄等果树品种资源达300多种。德州西
瓜驰名南北,备受青睐。乐陵金丝小枣核小皮薄,果肉丰满细腻,远销20多个国家和
地区。夏津县素有小杂果之乡的美称,所产的杏、李子、桑椹等果品是罐头食品的主
要原料。德州市的无核柿历来是皇家贡品。陵县等县的胎黄梨、鸭梨畅销全国。德州
的天然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牛、马、驴、骡、猪、羊、鸡、兔、鸭、鹅、
鸟、蜂种类多,品种优。德州大驴以个高、力大、耐性强,被列为国家三大名种驴之
一。夏津县的芙蓉鸟以体形优美、鸣声嘹亮婉转而闻名。德州五香脱骨扒鸡驰名全国,
1956年、1981年两次被省商业厅和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食品。还有齐河县的大鲤鱼,
济阳县的白莲藕等,举不胜举。1978年以后,德州地区农村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精神,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调整农业布局,实行“以棉促粮、以
粮保棉”的战略方针,扩大了棉田,农业生产从恶性循环转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
出现了棉兴、粮兴、百业兴的好局面。
新编《德州地区志》1994年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陈洪岭)